CN217113684U -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3684U
CN217113684U CN202122966567.2U CN202122966567U CN217113684U CN 217113684 U CN217113684 U CN 217113684U CN 202122966567 U CN202122966567 U CN 202122966567U CN 217113684 U CN217113684 U CN 2171136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layer
glass structure
display device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65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友
汤强
毕铁钧
高涌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65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36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36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36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盖板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抗冲击层;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抗冲击层;第一粘结层,第一抗冲击层与第二抗冲击层通过第一粘结层粘结;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本公开通过将厚度不同的抗冲击层进行堆叠设置,利用厚度较厚的第一抗冲击层提升盖板的抗冲击强度,利用厚度较薄的第二抗冲击层实现盖板的弯折功能,使盖板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使其适用于更多样的电子设备制作中。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使用需求的提升,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购买和使用,而实现设备折叠显示功能的可折叠显示面板和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则为折叠设备中的核心显示部件。
实际上,当玻璃厚度达到100微米(μm)以下时,玻璃的柔性得以展现,相比较高分子材料,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弯折后形变恢复的能力优于高分子材料,将其作为显示盖板应用于折叠屏时,可明显改善折叠显示屏的折痕问题。但是,为保证折叠显示屏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这就要求玻璃的厚度要做到很薄,目前使用较为多的超薄玻璃厚度基本在 30~70μm。当玻璃厚度达到70μm及以下时,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极弱,即玻璃的抗冲击强度与弯折性能不能同时得到兼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将玻璃作为显示盖板时玻璃的抗冲击强度与弯折性能不能同时得到兼顾的问题。
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抗冲击层;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抗冲击层;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抗冲击层与所述第二抗冲击层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为光学胶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层的厚度在20微米至30微米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冲击层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之间具有间隙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隙区域的宽度在20至40毫米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平整层,所述第一平整层覆盖在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远离所述第二抗冲击层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平整层的厚度在10至30微米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整层还用于填充所述间隙区域,所述第一平整层在所述间隙区域的厚度还包括所述第一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抗冲击层包括第三玻璃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至少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区域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三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第一粘结区域,所述第三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第二粘结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和所述第二粘结区域的宽度相同,并且均大于或等于2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平整层,所述第二平整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三玻璃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抗冲击层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平整层的厚度在10至30微米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整层还用于覆盖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在靠近所述第三玻璃结构一侧的表面中未被所述第三玻璃结构覆盖的未粘结区域,所述第二平整层在所述未粘结区域的厚度还包括所述第二厚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整层和所述第二平整层由光学清晰树脂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整层和所述第二平整层的折射率处于1.5 至1.52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厚度至少为所述第二厚度的三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厚度的值大于100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厚度的值在100微米至200微米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厚度的值小于50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厚度的值在30微米至40微米之间。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如上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折叠区域和非折叠区域;所述非折叠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所述折叠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间隙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所述第二玻璃结构对称设置作为所述第一抗冲击层,所述间隙区域为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之间的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至少包括图案区和非图案区,其中,所述图案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折叠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所述非图案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非折叠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所述图案区的图案用于在所述折叠区处于弯折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折叠区提供支撑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由金属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微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硬化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层的材料为丙烯酸酯。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厚度不同的抗冲击层进行堆叠设置,利用厚度较厚的第一抗冲击层提升盖板的抗冲击强度,利用厚度较薄的第二抗冲击层实现盖板的弯折功能,使盖板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使其适用于更多样的电子设备制作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中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图案区的图案设置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中可折叠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使用需求的提升,折叠屏手机和折叠屏电脑被越来越多的用户购买和使用,而实现设备折叠显示功能的折叠盖板则为折叠设备中的核心显示部件。
实际上,当玻璃厚度达到100微米(μm)以下时,玻璃的柔性得以展现,相比较高分子材料,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杨氏模量,弯折后形变恢复的能力优于高分子材料,将其作为显示盖板应用于折叠屏时,可明显改善折叠显示屏的折痕问题。但是,为保证折叠显示屏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这就要求玻璃的厚度要做到很薄,目前使用较为多的超薄玻璃厚度基本在 30~70μm。当玻璃厚度达到70μm及以下时,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极弱,即玻璃的抗冲击强度与弯折性能不能同时得到兼顾。
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制作一个厚度不同的面板来同时满足抗冲击性能和弯折性能,例如将弯折部分的面板制作的更薄一点以便于进行弯折,但是对于这种不同区域厚度不同的面板来说,在进行强化操作时,强化执行的具体操作和强化程度无法使其每个区域均达到最优的强化性能,易导致部分区域强化过度或者强化失效,影响显示盖板性能。同时,进行厚度不同的面板的制作会增加制造成本,不利于大批量制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其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通过厚度不同的两种抗冲击层进行堆叠设置,在实现盖板弯折功能的同时保证板的抗冲击性能。具体地,如图1所示,盖板100主要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抗冲击层10以及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抗冲击层20,抗冲击层均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其作为显示面板的盖板时可以起到对面板的保护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抗冲击层10的第一厚度大于第二抗冲击层20的第二厚度,以使第一抗冲击层10具有更优的抗冲击能力,第二抗冲击层 20具有更优的弯折能力,二者堆叠设置后所形成的盖板,在适用柔性显示面板的同时,提升了盖板整体的强度,使盖板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使其适用于更多样的电子设备制作中。
第一抗冲击层10和第二抗冲击层20之间通过第一粘结层30进行粘结固定,以实现两个抗冲击层之间的固定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30为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光学胶(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层,其厚度受限于现有的工艺水平下,通常在20至30微米之间,一般为25微米左右,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第一粘结层30的厚度越薄越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抗冲击层10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一般情况下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为尺寸完全一致的两块玻璃,二者同层设置并且在设置时具有一定间隙区域13(如图1中虚线框区域所示)以便于第二抗冲击层20实现弯折效果,而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所对应的位置则为不可弯折的刚性显示部分。在实际实现时,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 也可以为尺寸不同的玻璃结构,例如其中一块为主屏幕,尺寸较大,另一块为副屏幕,尺寸相对较小,但是需保证其厚度相同,实现同层设置。
应当了解的是,折叠设备的可弯折部分的弯折半径通常在5毫米以内,需要进行弯折的弧长不超过20毫米,因此弯折区的宽度不小于20毫米,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盖板的弯折区域具有更高的强度,弯折区的宽度限制在 20至40毫米之间,因此,间隙区域13的宽度对应为20至40毫米,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上述范围内进行调整。
如图2所示,第二抗冲击层20包括第三玻璃结构,其相较于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来说,具有更薄的厚度以及更好的弯折特性,其作为盖板的弯折部分,与柔性的显示面板进行配合,即可以作为可折叠的显示组件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具体地,第三玻璃结构在垂直于盖板厚度上(即图1中的竖直方向)的正投影至少完全覆盖间隙区域13在垂直于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以满足第三玻璃结构作为可弯折部分在间隙区域 13对应的位置实现弯折。
与此同时,第三玻璃结构在垂直于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还分别与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在垂直于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重合部分,形成为第一粘结区域111和第二粘结区域121(如图1中阴影部分所示),在第一粘结区域111和第二粘结区域121对应的位置上,第三玻璃结构通过第一粘结层30实现与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的固定。应当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第一粘结区域111和第二粘结区域121的尺寸相同,即第三玻璃结构与第一玻璃结构11之间的粘结面积和第三玻璃结构与第二玻璃结构12之间的粘结面积相同,保证两侧粘结强度的一致,在实际进行粘结时,也可以根据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的尺寸大小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为了保证粘结牢固,本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区域111和第二粘结区域121 的宽度均设置在20毫米或20毫米以上,也可以进一步限制第一粘结区域 111和第二粘结区域121的宽度在20至40毫米之间。图2示出了盖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其与图1的区别在于,第三玻璃结构完全覆盖了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以及间隙区域13,此时在非弯折区域具有两层玻璃结构,进一步提升了该区域的强度,使其具有更优异的抗冲击性能,但是厚度越薄的玻璃其制作成本越高,相较于图1所示的方案,图2方案中需要更大面积的第三玻璃结构,其制作成本也会相应提升,因此具体使用哪种结构制作盖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盖板还包括第一平整层40,其主要设置在第一玻璃结构11 和第二玻璃结构12远离第二抗冲击层20一侧的表面(即图1中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的上表面),用于进行第一抗冲击层10表面的平整并进一步提升其抗冲击能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整层40的厚度在 10至30微米之间进行设置,一般设置为20微米即可。与此同时,为了达到平整效果,间隙区域13同样由第一平整层40进行填充,并且需保证在间隙区域13的第一平整层40的表面与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 12上第一平整层40的表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上,以达到良好的平整效果,因此,在间隙区域13,第一平整层的厚度还需要包括第一抗冲击层10的第一厚度,并在其基础上增加10至30微米。
相应地,盖板还包括第二平整层50,其至少覆盖第三玻璃结构远离第一抗冲击层10一侧的表面(即图1中第三玻璃结构的下表面),其设置的厚度与第一平整层40相同,在平整表面的同时起到了对第二抗冲击层20 进行强化的目的。与此同时,为了达到平整效果,第二平整层50还用于覆盖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在靠近第三玻璃结构一侧的表面(即图1中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的下表面)中未被第三玻璃结构覆盖的未粘结区域(即图1中第一玻璃结构11和第二玻璃结构12的下表面中除去第一粘结区域111和第二粘结区域121的剩余部分),同样为了保证该平面的平整,第二平整层50在未粘结区域的厚度则在第二抗冲击层 20的第二厚度的基础上再增加10至30微米,以达到第二平整层50在第三玻璃结构的表面以及未粘结区域的表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上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整层40和第二平整层50可使用光学清晰树脂材料(OCR)制成,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延展性能,在第二抗冲击层20发生弯折时,其对应位置的平整层可以随之发生形变,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地,平整层的折射率优选保证与玻璃结构的折射率相同,以保证光线在穿过玻璃结构时所发生的光学效果与穿过平整层时发生的效果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平整层的折射率处于1.5至1.52之间,通常为 1.515。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清晰树脂的主要成分为聚酯型聚氨酯、芳香族聚醚型聚氨酯1-10质量份、二甲基甲酰胺50-80质量份、醋酸丁酯10-20 质量份、附着力促进剂0.1-5,上述成分的质量比例为9:8:65:15:3。
在实际制作第一抗冲击层10和第二抗冲击层20时,可限定第一厚度至少为第二厚度的三倍,以使第一抗冲击层10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效果,第二抗冲击层20具有良好的弯折功能。
具体地,第一厚度的值可限定其大于100微米,本实施例中可优选将其设置在100微米至200微米之间,一般来说,小于100微米的面板强度较低,抗冲击性能较差,而使用超过200微米厚度的玻璃结构时,则需要对应在间隙区域13填充超过200微米以上的OCR材料以保证面板平整,此时OCR胶层厚度过高,容易影响盖板上光线的出射效果。
而为了保证第二抗冲击层20的弯折功能,其第二厚度的值一般限定其小于50微米,在本实施例中可优选将其设置在30至40微米之间,一般来说,当玻璃结构的厚度小于30微米时,其抗冲击能力会显著降低,严重影响盖板实际使用寿命,若玻璃结构的厚度大于40微米,则第二抗冲击层 20的弯折性能会有所下降,因此将其设置在30至40微米之间,可以在满足弯折效果的同时保证一定的面板强度,使盖板性能更优。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抗冲击层10和第二抗冲击层20的面板均为经过化学强化后的超薄玻璃面板,并且针对不同厚度的玻璃面板进行不同程度的强化以达到其最优的强化性能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612476790000091
其中,CS为表面压缩应力,DOL为应力层深度,CT为中心张应力,其均为表示玻璃面板强化性能的参数,在不同厚度的玻璃面板的参数性能与表1所示的各个性能的参数值一致或处于其所述的范围内时,证明其强化性能达到最优。
对于本实施例来说,其第一抗冲击层10和第二抗冲击层20采用了不同厚度的独立面板分别制作,其在强化过程中也可以参考其选择的厚度分别进行强化,使各个部分均处于最优的状态,然后通过堆叠设置,利用厚度较厚的第一抗冲击层10提升显示盖板的抗冲击强度,利用厚度较薄的第二抗冲击层20实现显示盖板的弯折功能,使盖板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使其适用于更多样的电子设备制作中。与此同时,第一抗冲击层10的制作成本更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全部使用30至40微米左右超薄的玻璃面板作为柔性显示盖板制作的原料,本公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节省制作成本,提升制作效率。
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至少包括了显示面板200以及盖板100,其中,盖板100位于显示面板200的出光侧,主要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保护。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00为柔性面板,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折,其优选为OLED面板,盖板100则使用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盖板结构,通过两种厚度不同的抗冲击层的设置,在配合显示面板200弯折的同时保证盖板的抗冲击性能,以起到对显示面板200的保护作用。
具体地,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200至少包括折叠区域201和非折叠区域202,其中,折叠区域201即为在外力作用下实现弯折的区域,其在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与盖板100中间隙区域在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的方向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以实现盖板100和显示面板200在外力作用下实现同时弯折;非折叠区域202在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与盖板100中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由于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为刚性结构,即便显示面板200的非折叠区域同样为柔性面板,其设置在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对应位置后也不会随着外力发生形变,进而形成刚性面板区域。其中,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对称设置作为盖板100中的第一抗冲击层,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区域以便于第二抗冲击层实现盖板的弯折效果,第一抗冲击层因厚度更高、强度更好,主要用于实现显示面板200 的保护作用。
图3示出的显示装置在显示面板200远离盖板100的一侧(即图3中显示面板200的底面一侧)还设置有支撑层300,用以对柔性的显示面板 200进行支撑以及保护。其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提供较强的支撑性能的同时,还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有利于显示面板200在进行画面显示时散出其产生的热量,防止显示面板200温度过高造成走线灼伤等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层300可使用不锈钢材料制作,也可使用其他具有较强支撑性能和散热性能的金属材料,本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支撑层300具体分为图案区301和非图案区302,其中,图案区301在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折叠区域201在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非图案区302则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非折叠区域202在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支撑层300的主要作用为对显示面板200进行支撑,对于其非折叠区域202来说,由于其不会发生形变,对应的支撑层300 只需要设置刚性的、具有良好支撑性能的结构层即可,其表面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图案设置;而对于折叠区域201来说,其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弯折,对应的支撑层300的区域则需要跟随显示面板200一同发生形变,通常情况下,支撑层300所选用的材料均为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其弯折性能较差,可能对显示面板200的使用造成影响,若在此处不进行支撑层300的设置,则可能造成显示装置强度下降,并且不便于连接设备中其他结构,因此,本实施例在与折叠区域201对应的支撑层300处,设置图案区301,通过在相应位置制作镂空图案以降低该区域的应力,使支撑层在该区域内具有更良好的弯折性能,便于随着显示面板200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还能在折叠区处于弯折状态时进行折叠区201的支撑作用,达到提升显示装置整体强度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图4示出了一种图案区301的具体图案的设置示意,其通过镂空区域的设置提升了支撑层300在该区域内的弯折性能,当然在实际使用时也可将图案区301的图案设置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实现相同效果即可,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图案的限制。
图5示出了可折叠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在图3的基础上,还示出了显示装置制作时所需要的其他功能层级,例如,在盖板100远离显示面板200的一侧(即图5中盖板100的顶面一侧) 还设置有硬化层400(hard coating),其主要用于对盖板100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以提升显示装置整体的强度,其制作材料主要为丙烯酸酯,使显示装置在强度增加的同时还提升了耐热和耐寒性能,使显示装置适用于更恶劣的环境下。
图5中还包括设置在硬化层400远离盖板100一侧(即图5中硬化层 400顶面一侧)的防指纹层500,其通常由全氟聚醚材料制成,可防止用户在使用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时在显示装置上残留指纹,影响整体显示效果。另外,在显示面板200和盖板100之间还设置有偏光片层210,主要用于实现显示面板200输出的光线的调制,其通常也可作为显示面板 200的一个层级结构与OLED面板集成在一起;在偏光片层210和盖板100 之间还设置有光学胶层600,用于进行盖板100和显示面板200之间的固定连接,另外还保证了良好的光学性能;在显示面板200和支撑层300之间还设置有泡棉层700,其可以避免刚性的支撑层300直接与显示面板200 连接以造成柔性的面板损伤,并且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缓冲作用,对显示面板200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图5中所示出的防指纹层500、偏光片层210、光学胶层600以及泡棉层700等层级在设置时均可以直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方案进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其他层级以实现显示装置的其他功能,例如触控层、压力传感层等,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的限制。在上述层级制作时,其层级厚度可依据工艺水平,尽可能地制作厚度更薄的层级结构,以缩小显示装置的体积和重量,例如防指纹层500设置为0.01微米、硬化层400设置为10微米、光学胶层600设置在20至30微米之间、偏光片层 210设置为50微米、显示面板200为50微米、泡棉层700则为50微米;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保证支撑层300的支撑性能,其厚度不应过低,本实施例优选将其设置为100微米或100微米以上的其他厚度,其具体的厚度选择可根据制作材料以及显示装置尺寸或支撑需求进行,本实施例不进行详细赘述。
另外,图5所对应的显示装置的盖板的结构与图1相同,图6则示出了使用图2所示的盖板形成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与图5相比,除了盖板结构不同以外,其与层级结构均相同,在此不进行重复说明。
本实施例通过使用两种厚度不同的抗冲击层形成的盖板结构,在配合显示面板弯折的同时保证盖板的抗冲击性能,以起到对显示面板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进一步配合显示面板的折叠区域设置了具有图案的支撑层,保证了显示装置的整体强度,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抗冲击层;
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抗冲击层;
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抗冲击层与所述第二抗冲击层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粘结;
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为光学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的厚度在20微米至30微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冲击层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之间具有间隙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区域的宽度在20至40毫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平整层,所述第一平整层覆盖在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远离所述第二抗冲击层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平整层的厚度在10至30微米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整层还用于填充所述间隙区域,所述第一平整层在所述间隙区域的厚度还包括所述第一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冲击层包括第三玻璃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至少完全覆盖所述间隙区域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
所述第三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第一粘结区域,所述第三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盖板厚度上的正投影之间具有第二粘结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区域和所述第二粘结区域的宽度相同,并且均大于或等于20毫米。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平整层,所述第二平整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三玻璃结构远离所述第一抗冲击层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平整层的厚度在10至30微米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整层还用于覆盖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在靠近所述第三玻璃结构一侧的表面中未被所述第三玻璃结构覆盖的未粘结区域,所述第二平整层在所述未粘结区域的厚度还包括所述第二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整层和所述第二平整层由光学清晰树脂材料制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整层和所述第二平整层的折射率处于1.5至1.52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至少为所述第二厚度的三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的值大于100微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厚度的值在100微米至200微米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的值小于50微米。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的值在30微米至40微米之间。
20.一种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盖板,其中,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至少包括折叠区域和非折叠区域;
所述非折叠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所述折叠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间隙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所述第二玻璃结构对称设置作为所述第一抗冲击层,所述间隙区域为所述第一玻璃结构和第二玻璃结构之间的间隙。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的支撑层;
所述支撑层至少包括图案区和非图案区,其中,所述图案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折叠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所述非图案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非折叠区域在垂直于所述显示装置厚度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所述图案区的图案用于在所述折叠区处于弯折状态的情况下向所述折叠区提供支撑作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由金属材料制成。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微米。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硬化层。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材料为丙烯酸酯。
CN202122966567.2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1136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6567.2U CN217113684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6567.2U CN217113684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3684U true CN217113684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8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6567.2U Active CN217113684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36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8822B2 (en)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cover plate, flexible display module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3990206A (zh)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KR102150392B1 (ko) 시인성이 개선된 플렉시블 커버 윈도우
CN113050829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0718159A (zh) Oled显示屏及oled显示装置
CN111131563A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04807879U (zh) 一种灯条固定胶带、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141149B (zh) 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03048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1862821A (zh) 可卷曲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96960A (zh) 缓冲层及显示装置
CN217113684U (zh) 一种用于柔性显示的盖板以及可折叠的显示装置
CN111443769B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23246300A1 (zh) 盖板及显示模组
WO2023246713A1 (zh) 一种柔性盖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6601912U (zh) 一种基板及显示面板、电子设备
CN212570232U (zh) 可在平面显示与弯曲显示之间切换的车载显示模组
CN215182809U (zh) 折叠显示屏以及折叠终端
CN212809620U (zh) 可卷曲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403831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5019660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2322550U (zh) 盖板、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153176B (zh) 电子设备
CN113867026A (zh) 双面显示模组及双面显示装置
CN113112923A (zh) 曲面盖板和可弯折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