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12975U - 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12975U
CN217112975U CN202220233741.4U CN202220233741U CN217112975U CN 217112975 U CN217112975 U CN 217112975U CN 202220233741 U CN202220233741 U CN 202220233741U CN 217112975 U CN217112975 U CN 217112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
sided adhesive
pcb
supporting part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37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铿锵
王德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374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12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12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12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其中双面粘包括支撑部与加强部;所述支撑部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PCB板的长度方向相同,用于支撑和固定PCB板;所述加强部沿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支撑部两侧,所述加强部呈连续的凹凸形,用于减少双面接触面积,以提供给PCB板适度的粘附力,便于背光模组返厂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发展愈发迅速,制造厂商也越来越多,模块的成本也就成为了各个厂商的生存之本,将背光模组的成本降到最低,不仅是厂商利润的保障,也是争取每一个订单的必要前提。
在现有技术中的,参考图1-图3,背光模组的背面采用两张双面粘3以及一张整面的绝缘纸4与PCB板2连接固定,粘贴过程繁琐,在物料成本、工序成本上都比较贵;上述双面粘3用于固定PCB板2;一张整面的绝缘纸4用于防止PCB板2的绿油损坏导致PCB的走线区域与背光模组短路。绝缘纸4的面积不小于PCB板2的面积,双面粘3设置在绝缘纸4上方;绝缘纸4与背光1通过胶固定;PCB板2固定在双面粘3上方。
另一种方式中,直接采用一整面双面粘3来固定PCB板2,尽管降低了成本,但是一整面双面粘3的粘附力太强,使得PCB板2的返修困难。
鉴于上述原因,急需对现有的双面粘形状或结构进行改进,在保证双面粘对PCB板有足够支撑力的前提下,方便背光模组的返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背光模组的双面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PCB板与背光模组的金属架固定时粘贴过程繁琐且返修困难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双面粘,用于固定背光模组中的PCB板,所述双面粘呈片状,包括支撑部与加强部;
所述支撑部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PCB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加强部沿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支撑部两侧,所述加强部呈连续的凹凸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部包括数个凸舌,所述凸舌外侧顶点连线而成的形状与PCB板的形状相似。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舌呈矩形,且所述凸舌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舌呈半椭圆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凸舌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凸舌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凸舌呈菱形,且所述凸舌与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的凸舌的倾斜角度呈轴对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的凸舌的倾斜角度呈中心对称。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背光模组中PCB板的双面粘,通过将双面粘设计为大致呈骨架的结构,使其能够较好的支撑与隔离PCB与背光的接触;其中部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PCB板,上下两侧类似镂空/掏空的形状,用于减少双面接触面积,方便背光模组的返修。
(2)直接使用绝缘材料制作双面粘胶,能够防止因PCB板上的绿油层破损可能导致的PCB的走线区域与背光模组上金属架短路的风险。
(3)在将PCB板粘合至背光模组上时不必再使用两张双面粘及一张整面的绝缘纸,简化了粘贴过程,解约了物料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3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双面粘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4中公开的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4中公开的中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背光1,PCB板2,现有技术中的双面粘3,绝缘纸4,双面粘5,支撑部51,凸舌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提供了一种双面粘和应用该双面粘来固定PCB板的背光模组,其中的双面粘包括支撑部与加强部;所述支撑部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PCB板的长度方向相同,用于支撑和固定PCB板;所述加强部沿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支撑部两侧,所述加强部大致呈连续的凹凸形,用于减少双面接触面积,以提供给PCB板适度的粘附力,便于背光模组返厂维修。
实施例1
在现有的背光模组中,固定PCB板2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背光1的背面采用两张双面粘3以及一张整面绝缘纸4与PCB板2连接固定,不仅粘贴过程繁琐,而且浪费物料;另一种方式为直接采用一整张双面粘3,尽管降低了成本,但是整张双面粘3的粘附力太强,使得背光模组在返厂维修时不容易将PCB板2与背光1分离。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面粘,通过将其设计为大致呈骨架的结构,使得它能够较好的支撑并隔离PCB板与背光的接触;其中部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PCB板,上下两侧类似镂空/掏空的形状,用于减少双面接触面积,方便背光模组的返修。
参考图4—图5,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面粘5,用于固定背光模组中的PCB板,该双面粘5为片状,厚度优选为0.05mm-0.5mm,更优选为0.1mm,避免因双面粘5过薄引发的破损,以提供PCB板与背光之间理想的绝缘效果和粘合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选择绝缘材质的双面胶制作上述双面粘5,不仅可以防止因PCB板上的绿油层破损可能导致的PCB的走线区域与背光模组上金属架短路的风险,还简化了背光模组的背光与PCB板之间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制作工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的是,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绝缘材质的双面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双面粘5的结构包括支撑部51与加强部,其中支撑部51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PCB板的长度方向相同,用于为PCB板提供足够的粘附力;加强部大致呈连续的凹凸形,沿双面粘5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支撑部51两侧,用于减少双面粘5的接触面积,为PCB板提供适度的粘附力,当背光模组返修时可以方便PCB板的拆卸。
进一步的,上述双面粘5的加强部包括了数个凸舌52,全部凸舌52的外侧顶点连线而成的形状与PCB板的形状相似,优选的,双面粘5外侧顶点连线而成的形状的面积略小于PCB板的面积,以实现无间隙贴合,同时可以防止因双面粘5过大而粘贴到其他配件或灰尘;更优选的,双面粘5外侧顶点连线而成的形状单边比PCB板小0-5mm,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双面粘5的形状单边比PCB板小0.5mm。
进一步地,上述凸舌52大致呈矩形,且凸舌52的长度方向与支撑部51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支撑部51上侧与下侧的凸舌52一一对应设置;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支撑部51上侧与下侧的凸舌52交错设置。具体的,无论支撑部51两侧的凸舌52一一对应亦或是交错设置,凸舌52的长度以及相邻凸舌52间的间距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多种选择;进一步地,支撑部51上下两侧的凸舌52的具体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凸舌52间的间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支撑部51上下两侧的凸舌52可以一部分一一对应,另一部分交错设置。
实施例2
参考图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双面粘5的另一种变形结构,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2中,双面粘5加强部的凸舌52大致呈半椭圆形,因此在支撑部51上侧或者下侧的全部凸舌52相连后呈大致的波浪形或正弦波状。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支撑部51上侧与下侧的凸舌52一一对应设置;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支撑部51上侧与下侧的凸舌52交错设置。具体的,无论支撑部51两侧的凸舌52一一对应亦或是交错设置,凸舌52的长度以及相邻凸舌52间的间距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多种选择;进一步地,支撑部51上下两侧的凸舌52的具体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凸舌52间的间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支撑部51上下两侧的凸舌52可以一部分一一对应,另一部分交错设置。
实施例3
参考图7-图8,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双面粘5的另一种变形结构,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2中,双面粘5的凸舌52大致呈菱形,且凸舌52与支撑部51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因此整个双面粘5呈大致的鱼骨状。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支撑部51两侧的凸舌52的倾斜角度呈轴对称设置,整个双面粘5呈鱼骨状;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8,支撑部51两侧的凸舌52的倾斜角度呈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支撑部51上下两侧的凸舌52的具体尺寸及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邻凸舌52间的间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而凸舌52具体的倾斜角度不作限定,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设计倾斜角度。
实施例4
如图9、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述实施例1-3中任一所述的双面粘5,除此之外还包括背光1和PCB板2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1与PCB板2之间直接通过双面粘5进行粘贴,而不需要再使用绝缘纸,其中双面粘5的厚度优选为0.1mm,以提供PCB板2与背光1之间理想的绝缘效果和粘合效果;双面粘5的整体尺寸略小于PCB板,以实现PCB板与背光1的无间隙贴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背光模组中PCB板的双面粘,通过将双面粘设计为大致呈骨架的结构,使其能够较好的支撑与隔离PCB与背光的接触;其中部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PCB板,上下两侧类似镂空/掏空的形状,用于减少双面粘的接触面积,方便背光模组的返修。
(2)直接使用绝缘材料制作双面粘胶,能够防止因PCB板上的绿油层破损可能导致的PCB的走线区域与背光模组上金属架短路的风险。
(3)在将PCB板粘合至背光模组上时不必再使用两张双面粘及一张整面的绝缘纸,简化了粘贴过程,解约了物料成本。
(4)双面粘厚度适中,防止因双面粘过薄引发的破损,以提供理想的绝缘效果和粘合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粘,其特征在于,用于固定背光模组中的PCB板,所述双面粘呈片状,包括支撑部与加强部;
所述支撑部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与PCB板的长度方向相同;
所述加强部沿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分设于所述支撑部两侧,所述加强部呈连续的凹凸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数个凸舌,所述凸舌外侧顶点连线而成的形状与PCB板的形状相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舌呈矩形,且所述凸舌垂直设置于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舌呈半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面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凸舌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面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凸舌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舌呈菱形,且所述凸舌与所述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的凸舌的倾斜角度呈轴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面粘,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支撑部两侧的所述的凸舌的倾斜角度呈中心对称。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双面粘。
CN202220233741.4U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Active CN217112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3741.4U CN217112975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3741.4U CN217112975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12975U true CN217112975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7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3741.4U Active CN217112975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12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4475B (zh) 拼接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10733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7947017U (zh) 一种柔性透明显示屏
CN112382212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屏
CN108485553A (zh) 一种电池保护膜及电池
CN217112975U (zh) 一种双面粘及背光模组
CN103745663B (zh) 易拆解显示装置
CN10592959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4883656U (zh) 一种触摸屏
CN210839666U (zh) 背胶及主机面板
CN109709697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21478161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易拉胶
CN201259596Y (zh) 封框胶和液晶显示面板
CN215954515U (zh) 高清晰度智能黑板
CN220399668U (zh) 一种自带双面粘结构的散光片
CN219867495U (zh) 一种灯条、背光源、移动终端及显示设备
CN216052526U (zh) 一种新型曲面显示器背光模组
CN21461226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易拉口字胶
CN212178792U (zh) 一种抗静电背光源结构
CN212713340U (zh) 一种胶带新型离型膜结构
CN220017116U (zh) 一种分离式led反射膜组件
CN215298719U (zh) 一种拼接显示模组
CN219737938U (zh) 一种用于防止显示面板脱落的背光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143686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851794U (zh) 一种具有拼接结构的白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