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9737U -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9737U
CN217099737U CN202220759561.XU CN202220759561U CN217099737U CN 217099737 U CN217099737 U CN 217099737U CN 202220759561 U CN202220759561 U CN 202220759561U CN 217099737 U CN217099737 U CN 217099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fastening bolt
buckle
loop bar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595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辉
贾建立
李茂才
许建国
苑玉超
吴向阳
王敬渊
王先铎
张建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hir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Electrific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595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9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9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9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包括套杆,套杆底端设置有下卡扣,套杆外侧设置有上卡扣,套杆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套杆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柄,伸缩杆靠近摇柄的一侧沿伸缩杆长度方向设有齿条,摇柄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伸缩杆远离下卡扣的一端设置有承力索卡扣。本实用新型通过摇动摇柄可以将伸缩杆升高至承力索处,伸缩杆上端设有的承力索卡扣可以将承力索进行卡紧,通过继续将伸缩杆升高可以将承力索顶起,方便对承力索的拆装,有效解决了目前承力索拆装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检修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在接触网大修腕臂更换工序中,承力索拆装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现有的施工方式一般是在拆卸过程中两个人站在梯车框顶部用手和肩膀将承力索顶起,松开承力索座螺栓,打开承力索座上部盖板,用力将承力索移出承力索座;安装时,需要两个人用力将承力索顶起再慢慢移进承力索座,在高空中这种作业方式风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
申请号为CN201921277703.3的专利提出一种铁路接触网承力索无螺栓线夹的拆装工具,该专利中包括电动液压钳以及一对通电后可开合的固定座和活动座,所述固定座和活动座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称的夹具体,所述夹具体上设置有装配定位面,装配定位面的中间设置有U形让位槽,在装配定位面上设置有高出装配定位面的拆卸定位面,所述拆卸定位面靠近U形让位槽底部部位,在U形让位槽的旁边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呈U型形状,安装槽的开口方向与U形让位槽的开口方向相差90°,在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自锁卡块。但是该专利中并没有对本申请所提出承力索拆装困难的问题进行解决。
申请号为CN201520939810.3的专利提出一种用于将承力索倒入承力索座的工装,该专利中提出包括水平布置的平腕臂和斜向布置的斜腕臂,所述平腕臂的一端与斜腕臂的一端固定在同一竖直线上且所述平腕臂的一端高于斜腕臂的一端,所述斜腕臂另一端固定在平腕臂上且靠近平腕臂的另一端位置,还包括定位环、定位管、钢丝绳及手扳葫芦,所述定位环安装在所述斜腕臂上,所述定位管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将所述定位管与所述平腕臂在所述斜腕臂另一端与平腕臂另一端固定的位置绑扎固定;所述手扳葫芦的上钩与所述定位管另一端固定,所述手扳葫芦的下钩勾住所述承力索。但是该专利中同样没有对本申请所提出承力索拆装困难的问题进行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来解决目前承力索拆装困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包括套杆,套杆底端设置有下卡扣,套杆外侧设置有上卡扣,套杆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套杆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柄,伸缩杆靠近摇柄的一侧沿伸缩杆长度方向设有齿条,摇柄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伸缩杆远离下卡扣的一端设置有承力索卡扣。
进一步的,下卡扣包括第一匚形卡槽、第一紧固螺栓和套接管,套接管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一匚形卡槽上端,第一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匚形卡槽上端,第一匚形卡槽上端设有与第一紧固螺栓相适配的第一螺栓孔,第一紧固螺栓位于套接管内,套杆底部将套接管套接在内。
进一步的,上卡扣包括环形套、第二匚形卡槽和第二紧固螺栓,环形套套接在套杆外侧,第二匚形卡槽开口朝向第一匚形卡槽,第二匚形卡槽一端与环形套固定连接,第二紧固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二匚形卡槽远离环形套的一端,第二匚形卡槽上设置有与第二紧固螺栓相适配的第二螺栓孔。
进一步的,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和滑动连接在第一杆体内的第二杆体,第一杆体上端设置有紧固套,紧固套将第二杆体套接在内,紧固套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丝,紧固套上开设有与蝶形螺丝相适配的第三螺栓孔,沿第二杆体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与蝶形螺丝端面相适配。
进一步的,承力索卡扣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上端的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一侧两端分别延伸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板体之间设有第三板体,第三板体与第一板体平行设置,第三板体上转动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栓,第三紧固螺栓端面朝向第一板体且与第一板体靠近第三板体的一侧螺纹连接,第一板体上设有与第三紧固螺栓相适配的第四螺栓孔,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的,套杆一侧设有罩体,罩体将齿轮罩设在内,摇柄的转动轴穿设于罩体上且与罩体转动连接,齿轮设置在转动轴上,摇柄的手摇部位于罩体外侧,罩体底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拨片,拨片上端与齿条抵接,拨片底端延伸至罩体外侧。
进一步的,第一紧固螺栓的抵接端和第二紧固螺栓的抵接端均固定连接有垫片。
进一步的,第一板体上端设置有U型顶托。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显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包括套杆,套杆底端设有与梯车框底端卡接的下卡扣,套杆圆周上设有与梯车框上端卡接的上卡扣,通过下卡扣和上卡扣的设置将套杆固定在梯车框一侧,套杆上设置有摇柄,摇柄通过与套杆内的伸缩杆啮合连接来使伸缩杆在套杆内移动,工作人员通过摇动摇柄可以将伸缩杆升高至承力索处,伸缩杆上端设有的承力索卡扣可以将承力索进行卡紧,通过继续将伸缩杆升高可以将承力索顶起,方便对承力索的拆装,有效解决了目前承力索拆装困难的问题。
2.为了方便对下卡扣的使用,下卡扣与套杆采用分体式连接,下卡扣首先通过第一匚形卡槽套在梯车框底端,再通过第一紧固螺栓顶紧,通过套杆底部将第一匚形卡槽上端的套接管套接在内,完成对套杆底端的固定。
3.上卡扣中环形套与套杆套接的设置可以使环形套在套杆上上下移动,方便对不同位置进行连接,第二匚形卡槽朝向第一匚形卡槽的设置可以使套杆牢固的固定在梯车框一侧,第二紧固螺栓用于避免套杆发生晃动,在下卡扣和上卡扣安装完成后即可对伸缩杆进行升降。
4.伸缩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升伸缩杆的使用长度,方便对高处位置的承力索进行顶起,紧固套和蝶形螺丝的设置用于对第二杆体为位置进行固定,避免第二杆体在第一杆体内自由移动。
5.承力索卡扣通过第三紧固螺栓的转动使第三板体逐渐靠近或远离第一板体,通过第三板体的移动对承力索进行卡接,方便对承力索的顶起,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连接处设置有凹槽用于放置承力索,方便第三板体和第一板体配合对承力索进行卡接。
6.罩体的设置可以方便摇柄进行转动并对齿轮进行保护,罩体底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的拨片可以对齿轮进行抵接,在伸缩杆向上移动后,拨片的抵接可以在松开摇柄后伸缩杆不会回落,在需要落下伸缩杆时,拨动拨片的底端即可使拨片上端不再对伸缩杆进行抵接,使伸缩杆在摇柄的带动下下降,拨片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7.第一紧固螺栓抵接端和第二紧固螺栓抵接端均固定连接的垫片可以方便对梯车框进行抵接,通过增大抵接面积来增加套杆的稳定性。
8.第一板体上设有的U型顶托可以对腕臂进行支撑,方便工作人员对腕臂进行操作,增加本申请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中下卡扣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附图1中A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中承力索卡扣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中紧固套剖视机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中U型顶托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附图7中B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套杆、2-伸缩杆、3-摇柄、4-齿轮、5-承力索卡扣、6-第一匚形卡槽、7-第一紧固螺栓、8-套接管、9-环形套、10-第二匚形卡槽、11-第二紧固螺栓、12-第一杆体、13-第二杆体、14-紧固套、15-蝶形螺丝、16-第一板体、17-第二板体、18-第三板体、19-第三紧固螺栓、20-罩体、21-拨片、22-垫片、23-U型顶托、24-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包括套杆1,套杆1底端设置有下卡扣,套杆1外侧设置有上卡扣,套杆1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2,套杆1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柄3,伸缩杆2靠近摇柄3的一侧沿伸缩杆2长度方向设有齿条,摇柄3上设置有与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4,伸缩杆2远离下卡扣的一端设置有承力索卡扣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下卡扣包括第一匚形卡槽6、第一紧固螺栓7和套接管8,套接管8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第一紧固螺栓7螺纹连接在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设有与第一紧固螺栓7相适配的第一螺栓孔,第一紧固螺栓7位于套接管8内,套杆1底部将套接管8套接在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上卡扣包括环形套9、第二匚形卡槽10和第二紧固螺栓11,环形套9套接在套杆1外侧,第二匚形卡槽10开口朝向第一匚形卡槽6,第二匚形卡槽10一端与环形套9固定连接,第二紧固螺栓11螺纹连接在第二匚形卡槽10远离环形套9的一端,第二匚形卡槽10上设置有与第二紧固螺栓11相适配的第二螺栓孔。
具体的,套杆1为中空的杆体,套杆1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2,套杆1底部套接有下卡扣,下卡扣包括开口向左的第一匚形卡槽6、第一紧固螺栓7和套接管8,套接管8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第一紧固螺栓7螺纹连接在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设有与第一紧固螺栓7相适配的第一螺栓孔,第一紧固螺栓7垂直于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第一紧固螺栓7位于套接管8内,套杆1底部将套接管8套接在内;套杆1外侧套接有上卡扣,上卡扣包括套接在套杆1外侧的环形套9、第二匚形卡槽10和第二紧固螺栓11,第二匚形卡槽10开口朝向第一匚形卡槽6,第二匚形卡槽10右端与环形套9侧面固定连接,第二紧固螺栓11螺纹连接在第二匚形卡槽10的左端,第二匚形卡槽10上设置有与第二紧固螺栓11相适配的第二螺栓孔,第二紧固螺栓11垂直于第二匚形卡槽10左端;套杆1右侧转动连接有摇柄3,摇柄3的转动轴上设置有齿轮4,套杆1上对应齿轮4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伸缩杆2靠近摇柄3上齿轮4的一侧沿伸缩杆2长度方向设有齿条,齿轮4和齿条啮合连接,通过转动摇柄3可以使伸缩杆2上下移动;伸缩杆2远离下卡扣的一端设置的承力索卡扣5用于对承力索进行卡接,方便伸缩杆2在移动时将承力索顶起。
使用方法,工作人员首先将第一匚形卡槽6卡接在梯车框底端侧面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栓7进行抵接固定,工作人员将套杆1底部与套接管8套接在一起完成对套杆1底部的固定,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环形套9使第二匚形卡槽10上下移动,通过第二匚形卡槽10对梯车框上端进行卡接并通过第二匚形卡槽10左端的第二紧固螺栓11进行抵接固定,至此,工作人员已经将套杆1固定在梯车框一侧;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摇柄3使伸缩杆2向上移动,在伸缩杆2上端的承力索卡扣5移动到承力索位置后,通过承力索卡扣5对承力索进行卡接,在本实施例中承力索卡扣5为线卡,在对承力索进行卡接后继续通过摇柄3使伸缩杆2将承力索顶起一段距离,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在工作人员完成承力索的拆装后,通过摇柄3使伸缩杆2下降至承力索原来位置后将承力索拆离承力索卡扣5,工作人员继续摇动摇柄3使伸缩杆2落回套杆1内后,拆除上卡扣和下卡扣,完成承力索的拆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摇动摇柄3可以将伸缩杆2升高至承力索处,伸缩杆2上端设有的承力索卡扣5可以将承力索进行卡紧,通过继续将伸缩杆2升高可以将承力索顶起,方便对承力索的拆装,有效解决了目前承力索拆装困难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伸缩杆2包括第一杆体12和滑动连接在第一杆体12内的第二杆体13,第一杆体12上端设置有紧固套14,紧固套14将第二杆体13套接在内,紧固套14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丝15,紧固套14上开设有与蝶形螺丝15相适配的第三螺栓孔,沿第二杆体13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限位孔24,限位孔24与蝶形螺丝15端面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承力索卡扣5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13上端的第一板体16,第一板体16一侧两端分别延伸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体17,第二板体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板体17之间设有第三板体18,第三板体18与第一板体16平行设置,第三板体18上转动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栓19,第三紧固螺栓19端面朝向第一板体16且与第一板体16靠近第三板体18的一侧螺纹连接,第一板体16上设有与第三紧固螺栓19相适配的第四螺栓孔,第二板体17和第一板体16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
具体的,伸缩杆2包括第一杆体12和滑动连接在第一杆体12内的第二杆体13,第一杆体12上端固定连接有紧固套14,紧固套14将第二杆体13套接在内,紧固套14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丝15,紧固套14上开设有与蝶形螺丝15相适配的第三螺栓孔,蝶形螺丝15端面垂直于紧固套14侧面,沿第二杆体13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限位孔24,限位孔24与蝶形螺丝15朝向第二杆体13的端面相适配,通过将第二杆体13移离第一杆体12可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高度,方便对位于高出的承力索进行顶起,第二杆体13上限位孔24的设置用于使蝶形螺丝15靠近第二杆体13的一端进入进而对第二杆体13进行固定;承力索卡扣5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第二杆体13上端的第一板体16,第一板体16一侧两端分别延伸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体17,第二板体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板体17之间设有第三板体18,第三板体18与第一板体16平行设置,第三板体18侧面上转动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栓19,第三紧固螺栓19端面朝向第一板体16且与第一板体16靠近第三板体18的一侧螺纹连接,第一板体16上设有与第三紧固螺栓19相适配的第四螺栓孔,第二板体17和第一板体16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凹槽的设置有于放置承力索,承力索卡扣5通过第三紧固螺栓19的转动使第三板体18逐渐靠近或远离第一板体16,通过第三板体18的移动对承力索进行卡接,方便对承力索的顶起。
实施例3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结构大致相同,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套杆1一侧设有罩体20,罩体20将齿轮4罩设在内,摇柄3的转动轴穿设于罩体20上且与罩体20转动连接,齿轮4设置在转动轴上,摇柄3的手摇部位于罩体20外侧,罩体20底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拨片21,拨片21上端与齿条抵接,拨片21底端延伸至罩体20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紧固螺栓7的抵接端和第二紧固螺栓11的抵接端均固定连接有垫片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第一板体16上端设置有U型顶托23。
具体的,套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罩体20,罩体20将齿轮4罩设在内,摇柄3的转动轴穿设于罩体20上且与罩体20转动连接,齿轮4安装在转动轴上与齿条啮合连接,摇柄3的手摇部位于罩体20外侧,罩体20底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拨片21,拨片21朝向齿条倾斜设置,拨片21上端与齿条上的齿抵接来对齿条进行固定,防止伸缩杆2在失去摇柄3的支撑后回落,拨片21底端延伸至罩体20外侧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拨片21进行控制,通过按下拨片21使拨片21上端离开齿条进而通过摇柄3将伸缩杆2落回套杆1内,拨片21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离开摇柄3处进行其他操作;第一紧固螺栓7朝向第一匚形卡槽6一端固定连接的垫片22可以增加抵接面积提高稳固性,同理,第二紧固螺栓11朝向第二匚形卡槽10一端固定连接的垫片22可以增加抵接面积提高稳固性,进而增加套杆1整体的稳定性;第一板体16上固定连接有U型顶托23,U型顶托23的设置可以对腕臂进行支撑、顶起,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方便工作人员工作。
目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小规模实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开始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包括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调研)。

Claims (8)

1.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杆(1),所述套杆(1)底端设置有下卡扣,所述套杆(1)外侧设置有上卡扣,所述套杆(1)内滑动连接有伸缩杆(2),所述套杆(1)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柄(3),所述伸缩杆(2)靠近所述摇柄(3)的一侧沿所述伸缩杆(2)长度方向设有齿条,所述摇柄(3)上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的齿轮(4),所述伸缩杆(2)远离所述下卡扣的一端设置有承力索卡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扣包括第一匚形卡槽(6)、第一紧固螺栓(7)和套接管(8),所述套接管(8)端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所述第一紧固螺栓(7)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所述第一匚形卡槽(6)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螺栓(7)相适配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一紧固螺栓(7)位于所述套接管(8)内,所述套杆(1)底部将所述套接管(8)套接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扣包括环形套(9)、第二匚形卡槽(10)和第二紧固螺栓(11),所述环形套(9)套接在所述套杆(1)外侧,所述第二匚形卡槽(10)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匚形卡槽(6),所述第二匚形卡槽(10)一端与所述环形套(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紧固螺栓(11)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匚形卡槽(10)远离所述环形套(9)的一端,所述第二匚形卡槽(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紧固螺栓(11)相适配的第二螺栓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包括第一杆体(12)和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12)内的第二杆体(13),所述第一杆体(12)上端设置有紧固套(14),所述紧固套(14)将所述第二杆体(13)套接在内,所述紧固套(14)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蝶形螺丝(15),所述紧固套(14)上开设有与所述蝶形螺丝(15)相适配的第三螺栓孔,沿所述第二杆体(13)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限位孔(24),所述限位孔(24)与所述蝶形螺丝(15)端面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索卡扣(5)包括竖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杆体(13)上端的第一板体(16),所述第一板体(16)一侧两端分别延伸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板体(17),所述第二板体(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板体(17)之间设有第三板体(18),所述第三板体(18)与所述第一板体(16)平行设置,所述第三板体(18)上转动连接有第三紧固螺栓(19),所述第三紧固螺栓(19)端面朝向所述第一板体(16)且与所述第一板体(16)靠近所述第三板体(18)的一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板体(16)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紧固螺栓(19)相适配的第四螺栓孔,所述第二板体(17)和所述第一板体(16)的连接处设置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一侧设有罩体(20),所述罩体(20)将所述齿轮(4)罩设在内,所述摇柄(3)的转动轴穿设于所述罩体(20)上且与所述罩体(20)转动连接,所述齿轮(4)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摇柄(3)的手摇部位于所述罩体(20)外侧,所述罩体(20)底端通过扭簧转动连接有拨片(21),所述拨片(21)上端与所述齿条抵接,所述拨片(21)底端延伸至所述罩体(20)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螺栓(7)的抵接端和所述第二紧固螺栓(11)的抵接端均固定连接有垫片(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6)上端设置有U型顶托(23)。
CN202220759561.XU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Active CN217099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9561.XU CN217099737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59561.XU CN217099737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9737U true CN217099737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77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59561.XU Active CN217099737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97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07235B2 (ja) 架線吊り上げ装置
CN109319655B (zh) 汽车后地板焊接总成的可调吊具、吊装结构及吊装方法
CN217099737U (zh) 一种承力索拆装辅助工具
CN201190443Y (zh) 一种组塔专用抱杆
CN213647582U (zh) 拆车门抓手
CN215588311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的焊接架
CN111987496B (zh) 并沟线夹安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2198245U (zh) 通用型刀闸检修吊架
CN216750993U (zh) 一种间接法带电更换10kV线路耐张绝缘子的成套工具
JP2007124720A (ja) 腕金角度調整工具、及び電柱類に対する腕金の取付け方法
JP2549261Y2 (ja) 工事用開閉器吊り上げ工具
CN114362049A (zh) 间接法带电更换10kV线路耐张绝缘子的成套工具及使用方法
CN210757420U (zh) 一种专用链条扳手
KR100557484B1 (ko) 파이프 서포터의 취부용지그와 그 사용방법
CN216577447U (zh) 一种紧固件加工用夹持机构
CN212371997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杆件对接定位夹具
CN212825064U (zh) 一种敲击扳手夹持工具
CN211889797U (zh) 一种新型气动装配机
CN216098744U (zh) 一种2a统型闸片开口销拆卸装置
CN220182563U (zh) 一种支重轮吊装工装
JPH09314232A (ja) 板金用プーラ装置
CN215968557U (zh) 一种立柱式拧螺母机械助力臂
CN212374710U (zh) 一种软母线拆装工具
JP2656574B2 (ja) 捻れ防止ダンパの取付装置
CN213265386U (zh) 一种板材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