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7389U - 一种直驱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驱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7389U
CN217097389U CN202220267043.6U CN202220267043U CN217097389U CN 217097389 U CN217097389 U CN 217097389U CN 202220267043 U CN202220267043 U CN 202220267043U CN 217097389 U CN217097389 U CN 217097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lamping
drive module
plate
direct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704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建
韩庆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zho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zho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zho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zho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26704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7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7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7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驱模组,涉及驱动装置技术领域。该直驱模组包括驱动电机、万向节结构和夹持件。万向节结构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件与万向节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夹持件用于夹持棒料。该直驱模组能够提高生产质量以及驱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直驱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驱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工作头的驱动方式都是通过皮带或者齿轮等方式间接驱动的,此方式驱动空间的灵活性比较高,但是驱动不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直驱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驱模组,能够提高生产质量以及驱动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直驱模组,包括:驱动电机;万向节结构,所述万向节结构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与所述万向节结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件用于夹持棒料。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结构包括:轴心,所述轴心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夹持连接块,所述夹持连接块与所述轴心相对设置并形成筒状结构,所述夹持连接块背离所述轴心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连接;工型架,所述工型架沿所述筒状结构的径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筒状结构内,所述工型架上设置有连接轴及套设在所述连接轴外周的弹性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轴承包括第一弹性轴承,所述连接轴包括第一连接轴,所述工型架包括呈工型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及第三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三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的端部、所述第二板及所述第三板的端部形成有两个U型腔,每个所述U型腔内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轴承,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轴承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轴承还包括第二弹性轴承,所述连接轴还包括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板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三板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轴承及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向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结构还包括: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位于所述U型腔内,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设在所述配合块内,所述第二连接轴的端部穿入所述配合块内,且所述第二连接轴向所述第一连接轴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结构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弹性芯,所述弹性芯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并伸入所述连接凹槽内;连接压套,所述连接压套套设在所述弹性芯上并与所述万向节结构开设有所述连接凹槽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设在所述驱动电机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电机座内;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套设在所述万向节结构的端部,所述轴承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电机座内并与所述电机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结构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伸入所述轴承组件的另一端内,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防尘骨架,所述防尘骨架套设在所述万向节结构上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组件的内壁;弹性圈,所述弹性圈的两端抵接所述防尘骨架和所述轴承组件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芯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连接压套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第一端与所述万向节结构连接,弹性夹持部,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中部与所述夹持座连接,所述弹性夹持部与所述夹持座的第二端限定出夹持孔,所述弹性夹持部与所述夹持座的第一端弹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驱动电机通过万向节结构直接驱动夹持件转动时,当夹持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转动时,夹持件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而有沿径向方向偏移的趋势,由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夹持件之间连接有万向节结构,万向节结构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转动时能够有效遏制夹持件在旋转过程中的径向偏移趋势,从而能保证驱动电机在驱动夹持件转动时夹持件能够保持稳定不偏移的转动,确保直驱模组能够稳定可靠地驱动棒料准确转动,实现可靠的直驱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直驱模组,能够有效减小驱动电机间接驱动夹持件转动时,动力传动对夹持件的转动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夹持件不易在转动过程中抖动偏移,确保夹持件的转动稳定性,进而保证夹持件夹持的棒料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棒料的生产的产品质量。此外,由于驱动电机、万向节结构和夹持件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皮带或齿轮等传动机构实现驱动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直驱模组的占用空间更小,能够适用于多种空间使用场合,显著提高了直驱模组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直驱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直驱模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直驱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万向节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万向节结构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件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夹持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驱动电机;2、万向节结构;21、轴心;22、夹持连接块;23、工型架;231、第一板;232、第二板;233、第三板;24、第一弹性轴承;25、第一连接轴;26、第二弹性轴承;27、第二连接轴;28、配合块;291、连接凹槽;292、卡簧;293、平垫;294、碟簧;
3、夹持件;31、夹持座;32、弹性夹持部;33、夹持孔;34、第一调节件;35、第二调节件;36、定位件;
41、弹性芯;411、限位凸起;42、连接压套;421、限位凹槽;51、电机座;52、轴承组件;521、轴承组;522、轴承座;61、壳体组件;611、夹持壳体;612、连接壳体;62、防尘骨架;63、弹性圈;64、快换接头;7、棒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直驱模组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8所示,图1公开了一种直驱模组,其包括驱动电机1、万向节结构2和夹持件3。万向节结构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夹持件3与万向节结构2的另一端连接,夹持件3用于夹持棒料7。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电机1通过万向节结构2直接驱动夹持件3转动时,当夹持件3在驱动电机1的驱动作用下转动时,夹持件3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而有沿径向方向偏移的趋势,由于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与夹持件3之间连接有万向节结构2,万向节结构2在驱动电机1的驱动转动时能够有效遏制夹持件3在旋转过程中的径向偏移趋势,从而能保证驱动电机1在驱动夹持件3转动时夹持件3能够保持稳定不偏移的转动,确保直驱模组能够稳定可靠地驱动棒料7准确转动,实现可靠的直驱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直驱模组,能够有效减小驱动电机1间接驱动夹持件3转动时,动力传动对夹持件3的转动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夹持件3不易在转动过程中抖动偏移,确保夹持件3的转动稳定性,进而保证夹持件3夹持的棒料7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棒料7的生产的产品质量。此外,由于驱动电机1、万向节结构2和夹持件3的连接结构较为简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皮带或齿轮等传动机构实现驱动而言,本实施例的直驱模组的占用空间更小,能够适用于多种空间使用场合,显著提高了直驱模组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万向节结构2包括轴心21、夹持连接块22和工型架23。轴心21的一端与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夹持连接块22与轴心21相对设置并形成筒状结构,夹持连接块22背离轴心21的一端与夹持件3连接。工型架23沿筒状结构的径向方向设置于筒状结构内,工型架23上设置有连接轴及套设在连接轴外周的弹性轴承。
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电机1驱动轴心21转动时,轴心21能够通过工型架23、连接轴及弹性轴承依次带动夹持连接块22转动,进而再带动夹持件3转动,在动力传递过程中,连接轴及弹性轴承能够对由离心力造成的径向偏移起到可靠地缓冲效果,从而较好地保证驱动电机1通过万向节结构2能够起到稳定可靠地直驱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弹性轴承包括第一弹性轴承24,连接轴包括第一连接轴25,工型架23包括呈工型连接的第一板231、第二板232及第三板233,第一板231与第三板233平行设置,第一板231的端部、第二板232及第三板233的端部形成有两个U型腔,每个U型腔内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弹性轴承24,两个第一弹性轴承24通过一个第一连接轴25连接,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筒状结构的轴向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即可在工型架23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弹性轴承24,从而实现轴心21将驱动力由工型架23的第一板231、第二板232和第三板233传递至夹持连接块22,保证多个第一弹性轴承24起到可靠地缓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弹性轴承还包括第二弹性轴承26,连接轴还包括第二连接轴27,第一板231的两端部及第三板233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第二弹性轴承26及第二连接轴27,第二连接轴27向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为垂直于第一板231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弹性轴承24和多个第二弹性轴承26的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万向节结构2对驱动力的传递缓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所示,万向节结构2还包括配合块28,配合块28位于U型腔内,第一连接轴25穿设在配合块28内,第二连接轴27的端部穿入配合块28内,且第二连接轴27向第一连接轴25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配合块28能够便于实现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分别设置两个第一弹性轴承24和两个第二弹性轴承26。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万向节结构2还包括卡簧292、平垫293和碟簧294,卡簧292套设在连接轴上并位于弹性轴承的侧面;平垫293及碟簧294均套设在连接轴上并位于弹性轴承的侧面。通过卡簧292、平垫293和碟簧294的设置,即可较好地实现弹性轴承的弹性缓冲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万向节结构2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291,直驱模组还包括弹性芯41和连接压套42。弹性芯41套设在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并伸入连接凹槽291内。连接压套42套设在弹性芯41上并与万向节结构2开设有连接凹槽291的一端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凹槽291能够为弹性芯41、连接压套42以及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提供安装空间,从而进一步缩短万向节结构2的轴向长度,以降低直驱模组的长度,进而提高直驱模组的适用范围。
连接压套42能够实现弹性芯41与万向节结构2的稳固连接,具体地,连接压套42套设在弹性芯41上并与连接凹槽291的内壁通过紧固结构固定连接。
弹性芯41既能起到连接效果,又能对驱动电机1驱动万向节结构2转动时的径向偏移起到缓冲效果,从而进一步减少万向节结构2的径向偏移现象,提高驱动电机1驱动万向节结构2转动以及通过万向节结构2带动夹持件3转动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性芯41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起411,连接压套42的内周面设有与限位凸起411适配的限位凹槽421。
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凸起411与限位凹槽421适配后,弹性芯41与连接压套42的连接不会在驱动电机1的驱动作用下出现相对转动,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弹性芯41与连接压套42之间的稳固连接,进而保证驱动电机1与万向节结构2的稳固连接,以防止驱动电机1在驱动万向节结构2转动时出现打滑现象,从而提高直驱模组的驱动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直驱模组还包括电机座51和轴承组件52。电机座51设在驱动电机1上,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伸入电机座51内。轴承组件52套设在万向节结构2的端部,轴承组件52的一端伸入电机座51内并与电机座51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电机座51能够对驱动电机1提供稳定可靠地支撑,以保证驱动电机1驱动万向节结构2转动的可靠性。轴承组件52能够对万向节结构2的转动起到支撑效果,从而也能进一步提高万向节结构2的转动可靠性,从而进一步保证驱动电机1通过万向节结构2带动夹持件3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万向节结构2还包括壳体组件61,壳体组件61伸入轴承组件52的另一端内,直驱模组还包括防尘骨架62和弹性圈63。防尘骨架62套设在万向节结构2上并抵接于壳体组件61的内壁。弹性圈63的两端抵接防尘骨架62和轴承组件52的内壁。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组件61能够对万向节结构2和驱动电机1等起到封闭防尘效果,保证其内部的连接的洁净程度。防尘骨架62能够进一步起到防尘效果,弹性圈63则能便于防尘骨架62的连接安装,此外,防尘骨架62抵接于壳体组件61的内壁,弹性圈63的两端又抵接防尘骨架62和轴承组件52的内壁,从而也能够使得防尘骨架62和弹性圈63在壳体组件61和轴承组件52的限位下可靠地安装。
具体地,如图2所示,壳体组件61包括夹持壳体611和连接壳体612,夹持壳体611与连接壳体612连接,夹持壳体611套设在夹持件3上,连接壳体612与轴承组件52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轴承组件52包括轴承座522和设在轴承座522内的轴承组521,轴承座522能够对轴承组521起到支撑效果,轴承座522与壳体组件61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机座51上还设有快换接头64,从而便于更换不同的驱动电机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夹持件3包括夹持座31和弹性夹持部32。夹持座31的第一端与万向节结构2连接。弹性夹持部32的中部与夹持座31连接,弹性夹持部32与夹持座31的第二端限定出夹持孔33,弹性夹持部32与夹持座31的第一端弹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弹性夹持部32与夹持座31的第一端弹性连接,当弹性夹持部32使得弹性夹持部32与夹持座31的第一端具有互相分离的趋势时,则弹性夹持部32与夹持座31的第二端则有互相接近的趋势,也就是夹持孔33的内径有减小的趋势,此时将棒料7放置于夹持孔33中,即可使得夹持座31和弹性夹持部32稳固地将棒料7夹持。由于本实施例的夹持件3是通过弹性夹持部32的弹力实现对棒料7的夹持,使得棒料7受到的夹持为弹性夹持,从而在稳固可靠地夹持棒料7时也能较好地保证棒料7的完好性。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夹持件3还包括第一调节件34,第一调节件34穿设于夹持座31或弹性夹持部32中,第一调节件34的周面与夹头座和夹持块的端面的距离可调节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即可实现调整夹持件3夹持棒料7的长度的变化,从而提高夹持件3的适用范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调节件34包括偏心销。
可以理解的是,当偏心销转动时,设在偏心销一端的轴能够在夹持座31与弹性夹持部32的长度方向上产生位置变化,即可实现第一调节件34的周面与夹持座31与弹性夹持部32的端面的距离可调节设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夹持件3还包括第二调节件35,第二调节件35设在夹持座31与弹性夹持部32之间,第二调节件35用于调节夹持座31与弹性夹持部32之间的弹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不同外径的第二调节件35,即可进一步对夹持座31与弹性夹持部32之间的弹力起到调节效果,从而实现对夹持孔33的调节,以确保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棒料7。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夹持件3还包括定位件36,定位件36设在夹持座31上并用于限位弹性夹持部32。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弹性夹持部32能够使得夹持座31与弹性夹持部32之间具有相对分离的趋势,当弹性夹持部32弹力过大时可能会引起夹持座31与弹性夹持部32将棒料7夹碎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件36后,定位件36能够对夹持座31与弹性夹持部32之间的分离起到限制效果,从而对夹持件3起到定位效果,较好地保证了夹持件3的正常可靠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电机(1);
万向节结构(2),所述万向节结构(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
夹持件(3),所述夹持件(3)与所述万向节结构(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件(3)用于夹持棒料(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结构(2)包括:
轴心(21),所述轴心(2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
夹持连接块(22),所述夹持连接块(22)与所述轴心(21)相对设置并形成筒状结构,所述夹持连接块(22)背离所述轴心(21)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3)连接;
工型架(23),所述工型架(23)沿所述筒状结构的径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筒状结构内,所述工型架(23)上设置有连接轴及套设在所述连接轴外周的弹性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轴承包括第一弹性轴承(24),所述连接轴包括第一连接轴(25),所述工型架(23)包括呈工型连接的第一板(231)、第二板(232)及第三板(233),所述第一板(231)与所述第三板(233)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板(231)的端部、所述第二板(232)及所述第三板(233)的端部形成有两个U型腔,每个所述U型腔内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轴承(24),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轴承(24)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轴(25)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筒状结构的轴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轴承还包括第二弹性轴承(26),所述连接轴还包括第二连接轴(27),所述第一板(231)的两端部及所述第三板(233)的两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弹性轴承(26)及所述第二连接轴(27),所述第二连接轴(27)向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板(23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结构(2)还包括:
配合块(28),所述配合块(28)位于所述U型腔内,所述第一连接轴(25)穿设在所述配合块(28)内,所述第二连接轴(27)的端部穿入所述配合块(28)内,且所述第二连接轴(27)向所述第一连接轴(25)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结构(2)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凹槽(291),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
弹性芯(41),所述弹性芯(41)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并伸入所述连接凹槽(291)内;
连接压套(42),所述连接压套(42)套设在所述弹性芯(41)上并与所述万向节结构(2)开设有所述连接凹槽(291)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芯(41)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凸起(411),所述连接压套(42)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411)适配的限位凹槽(4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
电机座(51),所述电机座(51)设在所述驱动电机(1)上,所述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伸入所述电机座(51)内;
轴承组件(52),所述轴承组件(52)套设在所述万向节结构(2)的端部,所述轴承组件(52)的一端伸入所述电机座(51)内并与所述电机座(5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结构(2)还包括壳体组件(61),所述壳体组件(61)伸入所述轴承组件(52)的另一端内,所述直驱模组还包括:
防尘骨架(62),所述防尘骨架(62)套设在所述万向节结构(2)上并抵接于所述壳体组件(61)的内壁;
弹性圈(63),所述弹性圈(63)的两端抵接所述防尘骨架(62)和所述轴承组件(52)的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驱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3)包括:
夹持座(31),所述夹持座(31)的第一端与所述万向节结构(2)连接,
弹性夹持部(32),所述弹性夹持部(32)的中部与所述夹持座(31)连接,所述弹性夹持部(32)与所述夹持座(31)的第二端限定出夹持孔(33),所述弹性夹持部(32)与所述夹持座(31)的第一端弹性连接。
CN202220267043.6U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直驱模组 Active CN217097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7043.6U CN217097389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直驱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7043.6U CN217097389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直驱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7389U true CN217097389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8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7043.6U Active CN217097389U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直驱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7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72705B2 (ja) ツールホルダとの係合を改良すべく構成されたカッティングツール
US8024999B2 (en) Cutter apparatus of milling machine
JP4399409B2 (ja) バッテリ式電動工具
CN217097389U (zh) 一种直驱模组
CN217898490U (zh) 偏心轴防转结构
CN216265186U (zh)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砂带的砂盘砂带机
KR101985684B1 (ko) 공작기계용 호닝공구장치
CN214728557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移动终端支架
TWI464070B (zh) 從動單元及饋紙裝置
CN209850780U (zh) 手持装置
CN113814850A (zh)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砂带的砂盘砂带机
CN211663327U (zh) 支撑座总成及具有该总成的助力转向装置
CN210678289U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光纤头研磨盘夹具
CN209997869U (zh) 轴类工件涂胶机构
CN218534258U (zh) 一种轴件加工装置
CN201298776Y (zh) 打蜡机电机减速装置
CN113601208A (zh) 一种用于转向节的夹具
CN217414124U (zh) 一种切纸机
CN217668918U (zh) 一种光轴夹紧装置
CN218137294U (zh) 一种外圆磨床偏心夹具
CN218697605U (zh) 一种气压夹头支撑轴组件
CN217065623U (zh) 一种新型手持电磨机传动结构
CN213598515U (zh) 一种防止偏磨的自动张紧轮
CN213575400U (zh) 一种消除丝杆的螺纹轴向间隙的结构
CN214404371U (zh) 一种车间张力辊轴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