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4122U -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4122U
CN217094122U CN202220364123.3U CN202220364123U CN217094122U CN 217094122 U CN217094122 U CN 217094122U CN 202220364123 U CN202220364123 U CN 202220364123U CN 217094122 U CN217094122 U CN 217094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head
coating machine
die
thickness
flow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41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峥
冯玉川
吴中文
李清晖
王明辉
何泓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un Qingt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un Qingt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un Qingt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un Qingt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41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4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4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4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涂布机包括模头和涂布机模头垫片。模头包括堆叠放置的上模头和下模头,涂布机模头垫片设置在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涂布机模头垫片包括主体部和两个挡流板,两个挡流板设置在主体部的同一侧且相对设置,上模头、下模头及两个挡流板之间形成出液间隙。两个挡流板彼此相对的侧边上且远离主体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耳部,凸耳部的厚度小于挡流板的厚度,挡流板靠近对应的凸耳部的拐角处形成有切角。本实用新型的涂布机模头垫片,能够缓解极片边缘鼓包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涂布机,通过设置上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涂布的垫片两端不易产生鼓包、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在制造时包括涂布的工序,即将浆料涂布在箔材上以形成极片。挤压涂布机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涂布设备,其包括模头,模头包括上下叠放的上模头和下模头,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设置垫片,垫片呈类似于U型的结构,即具有一个开口,上模头、下模头和垫片的开口位置之间形成出料间隙,通过一定的压力将模头内腔内的浆料自出料间隙处挤出至箔材上以实现涂布的工序。在涂布工序结束且进行烘干的过程中,由于浆料表面张力的存在,物质会向边缘发生迁移,会造成极片的中间薄、边缘后的问题,在极片收卷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边缘鼓包报废。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能够缓解极片边缘鼓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涂布机,通过设置上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涂布的垫片两端不易产生鼓包、良品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包括主体部和两个挡流板,两个所述挡流板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挡流板彼此相对的侧边上且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耳部,所述凸耳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挡流板的厚度;
所述挡流板靠近对应的凸耳部的拐角处形成有切角。
优选地,两个所述凸耳部朝向彼此的一侧的轮廓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弧形为圆弧,所述圆弧的直径为2mm~5mm。
优选地,所述凸耳部距离所述挡流板上远离所述主体部的边缘的距离为L,其中0.5mm≤L≤3mm。
优选地,所述凸耳部的厚度为所述挡流板厚度的1/5-1/2。
优选地,沿两个所述挡流板的连线方向,所述切角的最大宽度为D,其中0.5mm≤D≤3mm。
优选地,所述切角使所述挡流板对应位置形成减薄区,所述减薄区的厚度为所述挡流板厚度的0-1/2。
优选地,所述减薄区的厚度可以为0。
一种涂布机,包括模头和所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所述模头包括堆叠放置的上模头和下模头,所述涂布机模头垫片设置在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所述上模头、所述下模头及两个所述挡流板之间形成出液间隙。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涂布机模头垫片,在使用时,浆料从垫片的两个挡流板之间流出,挡流板侧边处厚度小于挡流板的凸耳部可以阻挡一部分浆料,即使两端处的浆料流量变小,从而使得涂布于极片的浆料处于中间厚而两端边缘处较薄的状态,接着在后续浆料烘干的过程中,即便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物质向边缘迁移,也不会导致极片出现中间薄、边缘厚的问题,进而避免极片边缘鼓包报废,提高了极片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的涂布机,通过设置上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涂布的垫片两端不易产生鼓包、良品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涂布机模头垫片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种图2所示部分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种图2所示部分的主视图。
图中:
1-主体部;2-挡流板;21-连接部;22-挡流本体;3-凸耳部;4-切角;5-减薄区;6-开口;7-安装孔;8-沟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涂布机包括模头和涂布机模头垫片。模头包括上下堆叠设置的上模头和下模头,涂布机模头垫片设置在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如图1所示,涂布机模头垫片包括主体部1和两个挡流板2,两个挡流板2设置在主体部1的同一侧且相对设置,两个挡流板2之间形成开口6,开口6用于对浆料进行导流。主体部1和两个挡流板2的厚度相同。由于涂布机模头垫片具有一定的厚度,故上模头、下模头及两个挡流板2之间形成出液间隙。模头包括容纳浆料的内腔,内腔与出液间隙连通,对内腔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以将浆料从出液间隙挤出。图1中X向表示两个挡流板2的连线方向,Y向表示浆料从出液间隙流出的方向。
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7,安装孔7用于将涂布机模头垫片安装在上模头和下模头之间。需要说明的是,主体部1上的安装孔7的具体数量和分布位置可以根据对应的模头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1所示,挡流板2呈L型,即包括连接部21和挡流本体22,连接部21沿Y向延伸,挡流本体22沿X向延伸。两个挡流本体22之间形成涂布机模头垫片的开口6。挡流本体22与主体部1之间形成沿X向延伸的沟壑8,浆料从模头的内腔挤出后先进入到沟壑8内,再经过两个挡流本体22之间的开口6流出。优选地,两个挡流板2关于主体部1沿Y向延伸的中线对称设置,从而保证涂布的均匀性。
优选地,如图1-图3所示,两个挡流板2彼此相对的侧边上且远离主体部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耳部3,凸耳部3的厚度小于挡流板2的厚度。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涂布机模头垫片时,浆料从垫片的两个挡流板2之间流出,挡流板2侧边处厚度小于挡流板2的凸耳部3可以阻挡一部分浆料,即使两端处的浆料流量变小,从而使得涂布于极片的浆料处于中间厚而两端边缘处较薄的状态,接着在后续浆料烘干的过程中,即便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物质向边缘迁移,也不会导致极片出现中间薄、边缘厚的问题,进而避免极片边缘鼓包报废,提高了极片的良品率。本实施例的涂布机,通过设置上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涂布的垫片两端不易产生鼓包、良品率高。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两个凸耳部3关于主体部1沿Y向延延伸的中线对称设置,从而保证极片上的浆料在沿X向的两端的一致性。可选地,凸耳部3的厚度为挡流板2厚度的1/2,或1/3,或1/4。以上凸耳部3与挡流板2的厚度关系仅为一些可实施例的方案,并不是对厚度关系的限定。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两个凸耳部3朝向彼此的一侧的轮廓为弧形。凸耳部3的设置使得过流间隙沿X向的两端处的浆料压力增加,而凸耳部3弧形的轮廓可以对浆料的起到引导的作用,有效降低浆料的流速,避免浆料喷射,保证极片上浆料涂布的均匀性。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弧形为圆弧,便于进行加工。可选地,圆弧的直径为2mm~5mm。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圆弧的直径范围仅为较佳的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垫片的厚度、挤出模头内腔内的浆料的实际压力、浆料种类等多个因素灵活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凸耳部3与挡流板2的侧边之间通过圆角过渡,从而使浆料流过凸耳部3的过程更为顺滑。
优选地,如图2所示,凸耳部3距离挡流板2上远离主体部1的边缘的距离为L,其中0.5mm≤L≤3mm。将凸耳部3设置在此范围内能更好的解决极片边缘产生鼓包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距离L的范围仅为较佳的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垫片的厚度、挤出模头内腔的浆料的压力、浆料的种类等多个因素灵活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挡流板2靠近对应的凸耳部3的拐角处设置有切角4,沿浆料的流动方向,切角4的宽度逐渐增加。切角4的设置使浆料沿X向的可流动范围逐渐增大,提高了浆料沿X向边缘位置的流动性,改变浆料的流动方向,使得流向极片边缘处的浆料厚度变小,从而能进一步提高防止极片边缘鼓包的效果。挡流板2形成切角4时需要在拐角处切掉一部分,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切掉部分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切掉部分也可以为普通的直角三角形,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如图2所示,沿两个挡流板2的连线方向(即X向),切角4的最大宽度为D,其中0.5mm≤D≤3mm。将切角4的宽度设置在上述范围内,防止极片产生鼓包的效果较佳。当然,此范围并不是对最大宽度D的限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垫片的厚度、挤出模头内腔的浆料的压力、浆料种类等多个因素灵活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一个方案中,如图3所示,切角4的设置使挡流板2对应位置形成减薄区5,即沿挡流板2的厚度方向,切角4没有完全切透挡流板2。此时,一方面,减薄区5域能起到阻挡一部分浆料,浆料流量变小的作用;另一方,切角4宽度逐渐增加的设置还能提高浆料沿X向的流动性,以更好地防止浆料在极片的端部堆积,从而更好地防止极片端部产生鼓包。
可选地,减薄区5的厚度为挡流板2厚度的1/2,或1/3,或1/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减薄区5与挡流板2的厚度关系仅为一些可实施例的方案,并不是对厚度关系的限定。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凸耳部3的厚度和减薄区5的厚度相等,从而使浆料的流动更为顺畅。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方案中,如图4所示,切角4沿挡流板2的厚度方向贯穿挡流板2。这种设置方式也能够起到提高浆料沿X向边缘位置的流动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止极片边缘的鼓包的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以下两个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一:
涂布机模头垫片的主体部1和挡流板2的厚度均为1mm,凸耳部3和减薄区5的厚度均为挡流板2厚度的1/2。
制备正极极片,且使正极极片边缘削薄,在削薄宽度(即沿X向的尺寸)为5mm的位置,极片的边缘厚度比不使用垫片的极片厚度小4-8μm。而且,在后续极片成卷过程中,正极极片边缘未出现鼓包问题。
实施方案二:
涂布机模头垫片的主体部1和挡流板2的厚度均为1.2mm,凸耳部3和减薄区5的厚度均为挡流板2厚度的1/2。
制备正极极片,且使正极极片边缘削薄,在削薄宽度(即沿X向的尺寸)为5mm的位置,极片的边缘厚度比不使用垫片的极片厚度小7-10μm。而且正极极片边缘未出现鼓包问题。
实施方案三:
涂布机模头垫片的主体部1和挡流板2的厚度均为0.8mm,凸耳部3和减薄区5的厚度均为垫片厚度的1/2。
制备负极极片,且使负极极片边缘削薄,在削薄宽度(即沿X向的尺寸)为5mm的位置,极片的边缘厚度比不使用垫片的极片厚度小3-5μm。而且,在后续操作过程中,负极极片边缘未出现鼓包问题。
实施方案四:
涂布机模头垫片的主体部1和挡流板2的厚度均为0.6mm,凸耳部3和减薄区5的厚度均为垫片厚度的1/2。
制备负极极片,且使负极极片边缘削薄,在削薄宽度(即沿X向的尺寸)为5mm的位置,极片的边缘厚度比不使用垫片的极片厚度小2-4μm。而且,在后续操作过程中,负极极片边缘未出现鼓包问题。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和两个挡流板(2),两个所述挡流板(2)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的同一侧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挡流板(2)彼此相对的侧边上且远离所述主体部(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凸耳部(3),所述凸耳部(3)的厚度小于所述挡流板(2)的厚度;
所述挡流板(2)靠近对应的凸耳部(3)的拐角处形成有切角(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耳部(3)朝向彼此的一侧的轮廓为弧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为圆弧,所述圆弧的直径为2mm~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部(3)距离所述挡流板(2)上远离所述主体部(1)的边缘的距离为L,其中0.5mm≤L≤3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耳部(3)的厚度为所述挡流板(2)厚度的1/5-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其特征在于,沿两个所述挡流板(2)的连线方向,所述切角(4)的最大宽度为D,其中0.5mm≤D≤3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4)使所述挡流板(2)对应位置形成减薄区(5),所述减薄区(5)的厚度为所述挡流板(2)厚度的0-1/2,所述减薄区(5)的厚度可以为0。
8.一种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头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涂布机模头垫片,所述模头包括堆叠放置的上模头和下模头,所述涂布机模头垫片设置在所述上模头和所述下模头之间,所述上模头、所述下模头及两个所述挡流板(2)之间形成出液间隙。
CN202220364123.3U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Active CN217094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4123.3U CN217094122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4123.3U CN217094122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4122U true CN21709412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8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4123.3U Active CN217094122U (zh) 2022-02-18 2022-02-18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4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3165B (zh) 极耳极片及卷绕电池
CN217094122U (zh) 一种涂布机模头垫片及涂布机
WO2023174232A1 (zh) 涂布模头和电池极片的涂布装置
US11560616B2 (en) Mask device, mask plate, and frame
CN209985693U (zh) 挤压涂布垫片
CN206992223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
US20230347373A1 (en) Coating shim and coating device
CN108421678A (zh) 狭缝式挤压涂布机的涂布头
CN116364847B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制作方法、电池极片及电池
CN218554580U (zh) 涂布垫片及涂布机
CN217250299U (zh) 涂布垫片
CN218797015U (zh) 挤压涂布垫片及涂布机
CN209730054U (zh) 极片、电芯以及电池模组
CN213558056U (zh) 一种垫片、涂布模头及涂布机
KR20220056816A (ko) 슬롯 다이 코터
CN208986161U (zh) 腔体滤波器工装夹具
CN213943741U (zh) 一种用于电池电极涂布的涂布垫片及涂布机
CN220310843U (zh) 涂布模头和涂布机
CN219498113U (zh) 极片和全极耳结构电芯
CN219591425U (zh) 涂布垫片
CN217888500U (zh) 涂布垫片及涂布模头
CN217043263U (zh) 一种涂布垫片及涂布装置
CN220444235U (zh) 一种涂布垫片及浆料涂布装置
CN217615713U (zh) 一种挤压涂布模头垫片
CN218182291U (zh) 一种电芯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