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0352U -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 Google Patents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0352U
CN217090352U CN202123455737.7U CN202123455737U CN217090352U CN 217090352 U CN217090352 U CN 217090352U CN 202123455737 U CN202123455737 U CN 202123455737U CN 217090352 U CN217090352 U CN 217090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gate
screw
injection mold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57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武彬
尹志雄
刁文志
李锦彬
董情
方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34557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0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0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0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净饮机及模具。其中,底座为免喷涂注塑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连接结构,设置在内表面上,连接结构具有安装面,安装面背离内表面设置;螺钉柱,设置在安装面上;连接筋条,设置在连接结构和内表面之间,以连接连接结构和内表面;其中,连接筋条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一预设夹角大于15°。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免喷涂注塑件容易产生外观缺陷的问题。

Description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电器通常采用喷涂工艺对注塑件进行表面处理,以实现各类颜色和外观质感的提升,并能掩盖部分外观缺陷,但存在成本高和不环保的问题。因此可以采用免喷涂技术替代和弥补喷涂工艺问题,免喷涂材料的注塑件在成型后具有独特的光影效果和金属光泽,不经过二次处理即可达到媲美或优于喷涂的外观效果。该技术具备功能优异、低成本、环保等优势。
然而,免喷涂材料在注塑过程中极易出现流痕、熔接痕、浇口痕等外观缺陷,且发生的位置或程度难以预测,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净饮机及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免喷涂注塑件容易产生外观缺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底座,底座为免喷涂注塑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连接结构,设置在内表面上,连接结构具有安装面,安装面背离内表面设置;螺钉柱,设置在安装面上;连接筋条,设置在连接结构和内表面之间,以连接连接结构和内表面;其中,连接筋条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一预设夹角大于15°。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配合部,设置在内表面上;其中,配合部为多个,多个配合部沿底座本体的内周面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配合部具有安装凹部和止挡面,止挡面形成安装凹部的至少部分,止挡面与底座本体的外边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50mm。
进一步地,配合部包括:相互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与两个第一连接板均连接,以围绕形成安装凹部,第二连接板朝向安装凹部的表面为止挡面;其中,第二连接板与各第一连接板均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具有与安装凹部连通的开口,开口朝向远离内表面的一侧。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条,第一加强筋条与连接结构的外周面和内表面均连接;其中,第一加强筋条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筋条绕连接结构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加强筋条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呈第三预设夹角设置,第三预设夹角大于15°。
进一步地,底座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条,第二加强筋条与螺钉柱的外周面和安装面均连接;第二加强筋条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筋条绕螺钉柱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外表面或内表面具有用于与模具的浇口相对应的浇口成型区,沿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螺钉柱与浇口成型区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螺钉柱与底座本体的充填末端之间的距离,螺钉柱位于充填末端和浇口成型区之间;或者,螺钉柱与浇口成型区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
进一步地,底座本体具有缓冲凹部,缓冲凹部与模具的浇口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缓冲凹部位于底座本体的中部,螺钉柱为一个;或者,螺钉柱为多个,多个螺钉柱围绕缓冲凹部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净饮机,包括上述的底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具,模具具有用于形成上述的底座的型腔,模具还具有浇口,浇口与型腔相连通。
进一步地,模具还具有缓冲流道和熔体入口,缓冲流道的第一端与熔体入口相连通,缓冲流道与浇口远离型腔的一端相连通,以使注塑熔体依次流经熔体入口、缓冲流道和浇口后进入型腔内。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底座为注塑成型制品且由免喷涂材料制成。螺钉柱设置在连接结构上,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筋条安装在内表面上,即螺钉柱依次通过连接结构和连接筋条设置在内表面上,进而避免螺钉柱的设置影响外表面上熔体的平稳流动,减少外表面上出现流痕、浇口痕和熔接痕等外观缺陷,解决了免喷涂注塑件容易产生外观缺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底座的X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底座的Y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底座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底座与模具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底座与模具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底座与模具装配后的A-A向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底座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底座的B-B向剖视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图9中的底座的Z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外表面;12、内表面;13、浇口成型区;30、浇口;50、缓冲流道;60、熔体入口;200、缓冲凹部;300、连接结构;301、安装面;310、围板;320、安装板;400、螺钉柱;510、连接筋条;511、第一筋条段;512、第二筋条段;513、第三筋条段;520、第一加强筋条;530、第二加强筋条;600、配合部;601、安装凹部;602、止挡面;603、第一连接板;604、第二连接板;604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免喷涂注塑件容易产生外观缺陷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如图1至图10所示,底座为免喷涂注塑件,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连接结构300、螺钉柱400及连接筋条510。底座本体具有外表面11和内表面12。连接结构300设置在内表面12上,连接结构300具有安装面301,安装面301背离内表面12设置。螺钉柱400设置在安装面301上。连接筋条510设置在连接结构300和内表面12之间,以连接连接结构300和内表面12。其中,连接筋条510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一预设夹角大于15°。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底座为注塑成型制品且由免喷涂材料制成。螺钉柱400设置在连接结构300上,连接结构300通过连接筋条510安装在内表面12上,即螺钉柱400依次通过连接结构300和连接筋条510设置在内表面12上,进而避免螺钉柱400的设置影响外表面11上熔体的平稳流动,减少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浇口痕和熔接痕等外观缺陷,解决了免喷涂注塑件容易产生外观缺陷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采用免喷涂技术制成,即底座为注塑成型制品且由免喷涂材料制成,免喷涂注塑件在成型后具有独特的光影效果和金属光泽,不经过二次处理即可达到媲美或优于喷涂的外观效果,该技术具备功能优异、低成本、环保等优势。
在本实施例中,内表面12位于外表面11的内侧且与外表面11相对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底座应用于家用电器(如净饮机)上时,外表面11为家用电器的外观的组成部分,即外表面11是暴露在应用环境中可以被用户看到的表面;内表面12位于家用电器的内部,即内表面12是隐藏在家用电器内部不会被用户看到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面301为平面,进而增大了螺钉柱400与内表面12之间的连接面积,提升了螺钉柱400与底座本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升了底座的结构强度,也使得螺钉柱400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加工难度。其中,螺钉柱400的中心轴与安装面301相互垂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模具注塑底座时,模具的型腔用于成型底座,浇口(也可叫做浇注口)与型腔连通,浇口内的物料会形成浇口成型部,底座与该浇口成型部连接的区域即为浇口成型区。
可选地,螺钉柱400为一个,连接结构300为一个;或者,螺钉柱400为多个,连接结构300为多个,多个连接结构300与多个螺钉柱400一一对应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螺钉柱400为三个,连接结构300为三个,紧固件为三个,三个紧固件穿设在螺钉柱400和其他结构上,以连接底座和其他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筋条510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第一预设夹角大于15°。这样,由于连接筋条510与内表面12的连接面积小于螺钉柱400直接与内表面12进行连接的连接面积,进而避免螺钉柱400的设置影响外表面11上熔体的平稳流动,防止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同时,连接筋条510的结构较为简单,进而降低了底座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沿连接筋条510的延伸方向,连接筋条510的第一端与内表面12连接的根部的侧壁为第一弧形面,连接筋条510的第二端与内表面12连接的根部的侧壁为第二弧形面,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均朝向内表面12弯曲。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筋条510为弧形筋条,第一预设夹角为弧形筋条的切线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所呈的夹角。
如图2所示,连接结构300包括围板310和安装板320。其中,连接筋条510与围板310的第一端面连接。安装板320设置在围板310的第二端面上,安装板320远离内表面12的表面为安装面。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连接结构30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底座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底座还包括配合部600。配合部600设置在内表面12上。其中,配合部600为多个,多个配合部600沿底座本体的内周面间隔设置。这样,底座可通过配合部600与其他结构进行装配,进而降低了底座与其他结构的拆装难度。
如图2所示,配合部600具有安装凹部601和止挡面602,止挡面602形成安装凹部601的至少部分,止挡面602与底座本体的外边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50mm。这样,当需要将底座与其他结构进行装配时,将其他结构的凸起伸入安装凹部601且,以使凸起与止挡面602和/或安装凹部601的内表面限位配合,进而实现底座与其他结构的装配。同时,在注塑熔体对底座进行注塑的过程中,上述设置能够减少铝片翻转,进一步避免底座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
如图2所示,配合部600包括相互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板603和第二连接板604。第二连接板604与两个第一连接板603均连接,以围绕形成安装凹部601,第二连接板604朝向安装凹部601的表面为止挡面602。其中,第二连接板604与各第一连接板603均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配合部60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配合部600的加工成本。
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板604具有与安装凹部601连通的开口6041,开口6041朝向远离内表面12的一侧。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开口6041朝上设置,以便其他结构的凸起伸入安装凹部601内。
如图1、图3及图10所示,底座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条520。第一加强筋条520与连接结构300的外周面和内表面12均连接。这样,上述设置增大了连接结构300与内表面12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升了底座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螺钉柱400从内表面12上脱离而影响底座与其他结构的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条520与内表面12连接的根部的侧壁为第三弧形面,第三弧形面朝向内表面12弯曲,第一加强筋条520设置在围板310的外周面上。
可选地,第一加强筋条520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筋条520绕连接结构300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增大了第一加强筋条520与连接结构300和内表面1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第一加强筋条520的强度加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条520为四个,四个第一加强筋条520绕连接结构300的周向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筋条520的个数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一加强筋条520为两个、或三个、或五个、或六个、或多个。
具体地,两个第一加强筋条520位于连接结构300的一侧,另外两个第一加强筋条520位于连接结构300的另一侧,位于不同侧的两个第一加强筋条520相对设置。
可选地,全部第一加强筋条520的延伸方向均一致,以减小注塑熔体平行流动方向的特征充填速度梯度变化,进一步防止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而影响外观部件的外观美观度。
可选地,连接筋条510的根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6T;其中,T为底座本体的主料厚。这样,上述设置避免连接筋条510的设置影响外表面11上熔体的平稳流动,进一步防止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而影响外观部件的外观美观度。
可选地,第一加强筋条520的根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6T;其中,T为底座本体的主料厚。这样,上述设置避免第一加强筋条520的设置影响外表面11上熔体的平稳流动,进一步防止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而影响外观部件的外观美观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条520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呈第三预设夹角设置,第三预设夹角大于15°。这样,上述设置确保第一加强筋条520的延伸方向与注塑时注塑熔体的填充方向接近平行,进而减小注塑熔体平行流动方向的特征充填速度梯度变化,进一步防止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而影响外观部件的外观美观度。
如图1和图3所示,底座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条530。其中,第二加强筋条530与螺钉柱400的外周面和安装面301均连接。这样,上述设置增大了第二加强筋条530与螺钉柱400和安装面30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第二加强筋条530的强度加强效果。
可选地,第二加强筋条530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筋条530绕螺钉柱400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上述设置增大了第二加强筋条530与螺钉柱400和安装面301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第二加强筋条530的强度加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筋条530为四个,四个第二加强筋条530绕螺钉柱400的周向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加强筋条530的个数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可选地,第二加强筋条530为两个、或三个、或五个、或六个、或多个。
可选地,外表面11或内表面12具有用于与模具的浇口30相对应的浇口成型区13,沿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螺钉柱400与浇口成型区1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螺钉柱400与底座本体的充填末端之间的距离,螺钉柱400位于充填末端和浇口成型区13之间;或者,螺钉柱400与浇口成型区1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这样,由于注塑熔体在远离浇口成型区13或在充填末端时速度及压力更加平稳,进而减少铝片翻转,进一步避免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
需要说明的是,螺钉柱400与浇口成型区13之间的最小距离指的是多个螺钉柱400中最接近浇口成型区13的螺钉柱400与浇口成型区13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本体的充填末端指的是底座的边缘,进而能够减少产生流痕的隐患。
如图1、图4及图9所示,底座本体具有缓冲凹部200,缓冲凹部200与模具的浇口30相对应设置。具体地,由于缓冲凹部200的存在,使得由注塑入口进入注塑成型腔内的液体经缓冲凹部200进行缓冲,缓冲后的注塑液将均匀由注塑入口的周缘处流至注塑成型腔内。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减缓直冲喷射,能够提高注塑成型的均匀性,从而便于有效保证注塑成型的质量,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成型的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凹部200具有缓冲槽口和缓冲槽底,沿缓冲槽底向缓冲槽口的延伸方向,缓冲凹部200的槽深逐渐减小。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便于通过缓冲凹部200对由注塑入口进入的液体进行充分的缓冲,并便于将缓冲槽底的液体引导流入至缓冲槽口的位置处,也便于提高液体的流向均匀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凹部200为弧形凹槽。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结构可靠,便于对缓冲凹部200内的液体进行充分缓冲。
可选地,缓冲凹部200位于底座本体的中部,螺钉柱400为一个;或者,螺钉柱400为多个,多个螺钉柱400围绕缓冲凹部200设置。这样,上述设置确保螺钉柱400尽量远离浇口成型区13,以减少铝片翻转,进一步避免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
如图10所示,连接筋条51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筋条段511、第二筋条段512及第三筋条段513,第一筋条段511与第三筋条段513相对设置,第一加强筋条520设置在第一筋条段511和/或第三筋条段513上。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连接筋条51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筋条段511的延伸方向为S1方向,第二筋条段512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S2之间相互垂直设置,第一筋条段511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S2之间所呈夹角与第一筋条段511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S2之间所呈夹角相同,以使筋条的排布更加容易,降低了底座的加工成本。
可选地,第一加强筋条520的延伸方向S4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S2之间呈第三预设夹角设置,第三预设夹角大于15°。这样,上述设置尽可能避免第一加强筋条520的延伸方向与注塑时注塑熔体的填充方向平行,进而减小注塑熔体平行流动方向的特征充填速度梯度变化,进一步防止外表面11上出现流痕而影响底座的外观美观度。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由免喷涂材料制成,免喷涂材料包括基材和分布于基材内的颗粒;其中,基材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颗粒为金属微粒、珠光粉和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金属微粒为铝或铜。
可选地,纤维为尼龙或天然纤维。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净饮机,包括上述的底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模具,模具具有用于形成上述的底座的型腔,模具还具有浇口30,浇口30与型腔相连通。
如图5至图7所示,模具还具有缓冲流道50和熔体入口60,缓冲流道50的第一端与熔体入口60相连通,缓冲流道50与浇口30远离型腔的一端相连通,以使注塑熔体依次流经熔体入口60、缓冲流道50和浇口30后进入型腔内。其中,缓冲流道50呈柱状,以使浇口30呈柱状。这样,缓冲流道50起到胶料缓冲的作用,进而延长了胶料冻结时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底座为注塑成型制品且由免喷涂材料制成。螺钉柱设置在连接结构上,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筋条安装在内表面上,即螺钉柱依次通过连接结构和连接筋条设置在内表面上,进而避免螺钉柱的设置影响外表面上熔体的平稳流动,减少外表面上出现流痕、浇口痕和熔接痕等外观缺陷,解决了免喷涂注塑件容易产生外观缺陷的问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免喷涂注塑件,所述底座包括:
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具有外表面(11)和内表面(12):
连接结构(300),设置在所述内表面(12)上,所述连接结构(300)具有安装面(301),所述安装面(301)背离所述内表面(12)设置;
螺钉柱(400),设置在所述安装面(301)上;
连接筋条(510),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300)和所述内表面(12)之间,以连接所述连接结构(300)和所述内表面(12);
其中,所述连接筋条(510)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呈第一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一预设夹角大于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配合部(600),设置在所述内表面(12)上;其中,所述配合部(600)为多个,多个所述配合部(600)沿所述底座本体的内周面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600)具有安装凹部(601)和止挡面(602),所述止挡面(602)形成所述安装凹部(601)的至少部分,所述止挡面(602)与所述底座本体的外边缘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600)包括:
相互设置的两个第一连接板(603);
第二连接板(604),所述第二连接板(604)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603)均连接,以围绕形成所述安装凹部(601),所述第二连接板(604)朝向所述安装凹部(601)的表面为所述止挡面(602);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板(604)与各所述第一连接板(603)均呈第二预设夹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604)具有与所述安装凹部(601)连通的开口(6041),所述开口(6041)朝向远离所述内表面(1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第一加强筋条(520),所述第一加强筋条(520)与所述连接结构(300)的外周面和所述内表面(12)均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条(52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条(520)绕所述连接结构(30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加强筋条(520)的延伸方向与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之间呈第三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三预设夹角大于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
第二加强筋条(530),所述第二加强筋条(530)与所述螺钉柱(400)的外周面和所述安装面(301)均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条(53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条(530)绕所述螺钉柱(400)的周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面(11)或所述内表面(12)具有用于与模具的浇口(30)相对应的浇口成型区(13),沿注塑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螺钉柱(400)与所述浇口成型区(1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螺钉柱(400)与所述底座本体的充填末端之间的距离,所述螺钉柱(400)位于所述充填末端和所述浇口成型区(13)之间;或者,所述螺钉柱(400)与所述浇口成型区(13)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具有缓冲凹部(200),所述缓冲凹部(200)与模具的浇口(30)相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凹部(200)位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中部,所述螺钉柱(400)为一个;或者,所述螺钉柱(400)为多个,多个所述螺钉柱(400)围绕所述缓冲凹部(200)设置。
11.一种净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
12.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具有用于形成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底座的型腔,所述模具还具有浇口(30),所述浇口(30)与所述型腔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具有缓冲流道(50)和熔体入口(60),所述缓冲流道(50)的第一端与所述熔体入口(60)相连通,所述缓冲流道(50)与所述浇口(30)远离所述型腔的一端相连通,以使注塑熔体依次流经所述熔体入口(60)、所述缓冲流道(50)和所述浇口(30)后进入所述型腔内。
CN202123455737.7U 2021-12-31 2021-12-31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Active CN217090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5737.7U CN217090352U (zh) 2021-12-31 2021-12-31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5737.7U CN217090352U (zh) 2021-12-31 2021-12-31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0352U true CN217090352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92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5737.7U Active CN217090352U (zh) 2021-12-31 2021-12-31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0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98695U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17090367U (zh) 面板、烹饪设备及模具
CN217090352U (zh)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CN208881084U (zh) 一种可在注塑机上实现商标镶件更换的模具结构
CN216609888U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17098691U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116406939A (zh) 底座、净饮机及模具
CN217090372U (zh) 面盖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17098694U (zh) 装饰条、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17090353U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116408935A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09566445U (zh) 一种制作壳体的模具及壳体
CN210705772U (zh) 一种可自行切断注塑流道的快装式模胚组件
CN210748833U (zh) 烹饪装置的框架与烹饪装置
CN116408940A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17073109U (zh) 盖板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09365245U (zh) 一种注胶成型模具
CN208375743U (zh) 一种制造真空注型机料口堵塞的模具
CN219352052U (zh) 外观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19045479U (zh) 一种家用电器底座及其模具、家用电器
CN219352111U (zh) 面板部件、家用电器及模具
CN211683172U (zh) 全包塑式电视机底座
CN209987241U (zh) 一种滤网垫片一体成型液压硫化模
CN116406947A (zh) 面板、烹饪设备及模具
CN216182380U (zh) 一种汽车侧围注塑模具的浇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