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90085U -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90085U
CN217090085U CN202122497868.5U CN202122497868U CN217090085U CN 217090085 U CN217090085 U CN 217090085U CN 202122497868 U CN202122497868 U CN 202122497868U CN 217090085 U CN217090085 U CN 217090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sliding
link
pedal
side plates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78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ju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ju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ju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ju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978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90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90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90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踏装置,包括:后脚踏支架、前脚踏支架以及设置于前脚踏支架和后脚踏支架之间的传动连杆组,后脚踏支架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侧板的第一连接件;前脚踏支架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与侧板滑动配合的U型滑槽,两U型滑槽相对背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以使得两侧板沿相对靠近的方向插设并限位于不同的U型滑槽,或者两U型滑槽相对朝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以使得两侧板沿相对远离的方向插设并限位于不同的U型滑槽;传动连杆组驱动前脚踏支架相对后脚踏支架伸缩。该脚踏装置结构简洁,所使用的部件较少,整体厚度较薄且安装方便可靠,产品整体成本较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脚踏装置的座椅。

Description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座椅的舒适度也越来越有追求。一般普通座椅都不带脚踏装置,当人坐在座椅里需要休息时,由于脚部没有支撑,使人感觉没那么放松舒适。而使用独立外置的脚踏,则占用室内太多空间,脚踏高度也不能很好地匹配到座椅的高度,这使人体达不到最佳休闲的状态。
市面上虽有一些座椅附带伸缩功能的脚踏装置,但其脚踏装置一般是采用独立采购的滑轨以实现脚踏支架和脚踏板之间的滑动连接,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脚踏结构比较复杂,所使用的零部件较多,产品整体成本比较高;
(2)装配困难,需要较多的螺丝连接固定,耗时费力,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同时,由于存在滑轨结构,导致其整体体积较大,特别是整体厚度较大,脚踏收缩到坐垫下面会占用较大空间,这使人在坐姿状态时,有顶着腿部的不适感觉;
(4)应用在座椅上时,整体座椅看起来比较臃肿,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脚踏装置,结构简洁,所使用的部件较少,整体厚度较薄且安装方便可靠,产品整体成本较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踏装置,包括:
用于与坐垫框架相铰接的后脚踏支架,所述后脚踏支架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所述侧板的第一连接件;
前脚踏支架,所述前脚踏支架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侧板滑动配合的U型滑槽,两所述U型滑槽相对背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以使得两所述侧板沿相对靠近的方向插设并限位于不同的所述U型滑槽,或者两所述U型滑槽相对朝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以使得两所述侧板沿相对远离的方向插设并限位于不同的所述U型滑槽;
设置于所述前脚踏支架和后脚踏支架之间的传动连杆组,所述传动连杆组驱动所述前脚踏支架相对后脚踏支架伸缩。
进一步地,两所述U型滑槽相对背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两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前脚踏支架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包括面板以及由所述面板一侧弯折而成的竖板,所述竖板位于所述面板远离所述前脚踏支架的一侧,所述面板的另一侧横向插设于所述U型滑槽且与所述U型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前脚踏支架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滑杆以及连接于两所述滑杆之间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滑杆具有所述U型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杆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连接部,所述顶部与底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顶部和底部之间,所述顶部、底部以及连接部共同形成所述U型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底部以及连接部由铁片一体弯折成型。
进一步地,两所述U型滑槽相对朝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两所述侧板分别位于两所述U型滑槽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包括面板以及由所述面板一侧弯折而成的竖板,所述竖板位于所述面板远离所述U型滑槽的一侧,所述面板的另一侧横向插设于所述U型滑槽且与所述U型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后脚踏支架还包括用于铰接所述传动连杆组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竖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竖板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前脚踏支架包括一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向内侧折弯以形成所述U型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的前端一体折弯成型有用于铰接传动连杆组的前折弯板。
进一步地,所述前折弯板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遮挡于两所述U型滑槽的端部,所述水平段与传动连杆组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板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第一连接件相抵接以限定所述前脚踏支架在滑动伸长至预设位置后的继续向前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U型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包括粘贴于所述U型滑槽内壁上的特氟龙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U型滑槽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外倾斜扩大的斜口。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连杆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前脚踏支架,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后脚踏支架;所述第三连杆由长条铁片扭转90度以制成且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水平部、扭花部以及竖直部,所述水平部的端部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竖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坐垫框架相铰接的第一铰接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上述的脚踏装置。
由于脚踏装置体积较小,特别是厚度较薄,将该脚踏装置结合并应用至座椅后,座椅整体厚度能达到比较薄的效果,使座椅整体看起来更具一体化,达到现代社会推崇的简洁美观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利用侧板和U型滑槽的配合以实现前脚踏支架和后脚踏支架之间的滑动连接,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滑轨结构,简化了该脚踏装置的整体结构,减少所使用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同时,两侧板沿相对靠近或者相对远离的方向插设于不同的U型滑槽,能够降底其整体厚度,占用空间小且美观;
2)利用斜口能够方便前脚踏支架和后脚踏支架之间的滑动插接,安装方便可靠;
3)各部件结构简单,生产便捷,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以及节省生产成本;
4)结合后脚踏支架和前脚踏支架的整体结构,以及第三连杆的扭花结构,在确保脚踏装置整体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简化脚踏装置的零部件数量以及整体结构,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脚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脚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后脚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前脚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第三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示的传动连杆组的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脚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后脚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前脚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示的侧板与U型滑槽相插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示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A部局部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脚踏装置;11、后脚踏支架;111、侧板;1111、面板;1112、竖板;1113、铰接座;1114、第一连接耳;1115、第二铰接孔;1116、第二连接耳;1117、铰接轴;112、第一连接件;113、第四连接件;12、前脚踏支架;121、滑杆;1211、顶部;1212、底部;1213、连接部;122、第二连接件;123、第三连接件;124、U型滑槽;125、斜口;126、耐磨层; 127、承托板;128、前折弯板;129、限位件;13、传动连杆组;131、第一连杆;132、第二连杆;133、第三连杆;1331、水平部;1332、扭花部; 1333、竖直部;1334、第一铰接孔;134、转接件;2、坐垫框架;3、驱动连杆组;4、扶手组件;5、靠背组件;6、底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踏装置1,包括后脚踏支架 11、前脚踏支架12以及传动连杆组13,前脚踏支架12与后脚踏支架11相对滑动连接,传动连杆组13设置于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以驱动前脚踏支架12相对后脚踏支架伸缩。
在该脚踏装置1中,后脚踏支架11用于与座椅的坐垫框架2相铰接且与座椅的驱动连杆组3传动连接,前脚踏支架12用于承托脚垫,通过驱动连杆组3能够驱动后脚踏支架11相对坐垫框架2旋转以展开或收回,同时传动连杆组13能够驱动前脚踏支架12相对后脚踏支架11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后脚踏支架11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111以及连接两侧板111的第一连接件112,通过第一连接件112以加强后脚踏支架 11的整体强度;前脚踏支架12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U型滑槽124,后脚踏支架11的两侧板111分别与两U型滑槽124滑动配合,由此,利用侧板 111与U型滑槽124的配合以实现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的滑动连接。
其中,两U型滑槽124相对背向彼此的方向开口,可以理解为,两U 型滑槽124分别朝向其外侧开口,以使得两U型滑槽124的开口方向基本处于相反且平行的状态,由此使得两侧板111能够沿相对靠近的方向插设并限位于不同的U型滑槽124,利用侧板111与U型滑槽124的配合能够很好的限制前脚踏支架12朝非滑动方向的窜动,实现对前脚踏支架12的限制作用。
优选的,两侧板111分别位于前脚踏支架12的两侧,以便于两侧板111 能够较为方便的由外至内插入以装配在不同的U型滑槽124。
由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脚踏装置1,利用侧板111与U型滑槽124 的配合以实现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的滑动连接,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滑轨结构,简化了该脚踏装置1的整体结构,减少所使用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同时,两侧板111沿相对靠近的方向插设限位于不同的U型滑槽124,能够降底其整体厚度,占用空间小且美观;另一方面,两侧板111分别由外至内的插设于不同的U型滑槽124,能够很好的限制前脚踏支架12朝非滑动方向的窜动,实现对前脚踏支架12的限制作用,增强了脚踏装置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诚然,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两U型滑槽124相对背向彼此的方向开口,还可以理解为,两U型滑槽124同样分别朝向其外侧稍微向下或者向上倾斜开口,以使得两U型滑槽124的开口方向形成钝角,虽然会因为夹角角度的不同而对应的增加整体厚度,但还是能够同样起到限制前脚踏支架12朝非滑动方向的窜动,实现对前脚踏支架12的限制作用。
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11包括面板1111以及由面板1111一侧弯折而成的竖板1112,竖板1112位于面板1111远离前脚踏支架12的一侧,面板1111的另一侧横向插设于U型滑槽124且与U型滑槽124滑动配合。由此,面板1111与竖板1112构成一体弯折成型结构,能够增强整个侧板111的强度,且进一步简化了后脚踏支架11的整体结构,便于生产制造。较佳的,侧板111由铁片制成。
优选的,面板1111呈平面状,竖板1112与面板1111相垂直,第一连接件112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于两竖板1112的前端。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后脚踏支架11和座椅的坐垫框架2之间的铰接,以及实现后脚踏支架11和座椅的驱动连杆组3之间的传动连接,侧板 111还包括用于铰接坐垫框架2的第一连接耳1114和用于铰接驱动连杆组 3的第二连接耳1116。
较佳的,第一连接耳1114通过焊接固定于竖板1112的后端,第一连接耳1114上设置有第二铰接孔1115;第二连接耳1116通过焊接固定于面板1111,第二连接耳1116位于第一连接耳1114的内侧且和第一连接耳1114 之间保有间隙,第二连接耳1116上设置有铰接轴1117,该铰接轴1117还与第一连接耳1114相连接,以便于利用第一连接耳1114和第二连接耳1116 相配合以加强铰接轴1117的强度。
另外,其中一面板111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铰接传动连杆组13的铰接座1113。
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U型滑槽124沿其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向外倾斜扩大的斜口125,由此,利用该斜口125,能够方便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的滑动插接,具体表现为,侧板111能够从该斜口125处沿U型滑槽124的延伸方向插入该U型滑槽124上,从而实现前脚踏支架12在后脚踏支架11上的组装。
参阅图4,为了减少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的滑动磨损, U型滑槽124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层126。较佳的,该耐磨层126包括粘贴于U型滑槽124内壁上的特氟龙胶带,利用特氟龙胶带的防粘、表面光滑等减少摩擦力的特性,以解决侧板111和U型滑槽124之间磨损较大的问题;当出现过度磨损时,粘贴式的特氟龙胶带便于更换,以减低维护成本。
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耐磨层126还可为涂抹于U型滑槽124内壁上的特氟龙涂层或者涂抹于U型滑槽124内壁上的耐磨橡胶涂层等耐磨结构,以满足耐磨和/或减少摩擦力的需求。
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前脚踏支架12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滑杆 121以及连接于两滑杆121之间的第二连接件122,滑杆121具有所述的U 型滑槽124,其结构简洁,有效的降低了前脚踏支架12的整体重量,节省生产成本;同时,前脚踏支架12的整体重量降低后,能够进一步减少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磨损。
参阅图5,其中,滑杆121包括顶部1211、底部1212以及连接部1213,顶部1211与底部1212相对设置,连接部1213连接于顶部1211和底部1212 之间,顶部1211、底部1212以及连接部1213共同形成所述的U型滑槽124,进而利用顶部1211和底部1212分别夹持在侧板111的上下两侧,以实现侧板111和滑杆121之间的滑动连接及其限位作用。
较佳的,顶部1211、底部1212以及连接部1213由铁片一体弯折成型,一体弯折成型的滑杆121强度更佳,且无需焊接以便于生产。
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22呈片板状连接于两滑杆121的前端并用于铰接传动连杆组13,第二连接件122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脚垫的螺孔;两滑杆121的后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三连接件123,以此加强前脚踏支架12的整体强度。
优选的,第三连接件123为圆杆状,以减少其重量。
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第三连接件123还可同样呈片板状且设置有用于连接脚垫的螺孔。
参阅图2、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连杆组13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131、第二连杆132以及第三连杆133,第一连杆131的另一端铰接于前脚踏支架12,第二连杆132的中部铰接于后脚踏支架11,第三连杆133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座椅的坐垫框架2,由此,当第三连杆133驱动第二连杆132旋转时,第二连杆132能够带动第一连杆131动作驱动前脚踏支架12相对后脚踏支架11滑动伸缩。
具体的,第一连杆13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3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 1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22的中部铰接,第二连杆13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3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32的中部与面板1111上的铰接座1113 铰接,第三连杆133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座椅的坐垫框架2。
在现有技术中,第三连杆133一般是通过万向节结构连接于座椅的坐垫框架2的,其原因在于,第三连杆133和第二连杆132之间的铰接点S2 需要绕第二连杆13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的铰接点S1摆动,第三连杆133 需要具有多轴向的转动才能满足驱动要求。
参阅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外一种第三连杆133的结构,具体的,第三连杆133由长条铁片扭转90度以制成,且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水平部1331、扭花部1332以及竖直部1333,水平部1331的端部与第二连杆 132铰接,竖直部133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坐垫框架2相铰接的第一铰接孔1334,由此,当铰接点S2绕铰接点S1摆动时,产生的扭转力将由扭花部1332弹性变形以完成承接,能够简化第三连杆133和坐垫框架2之间的连接结构,从而进一步减少零部件数量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脚踏装置1,利用侧板111与U型滑槽 124的配合以实现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的滑动连接,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滑轨结构,简化了该脚踏装置1的整体结构,减少所使用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同时,侧板111沿朝向前脚踏支架12 的方向插设于U型滑槽124,能够降底其整体厚度,占用空间小且美观;利用斜口125能够方便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的滑动插接,安装方便可靠;结合后脚踏支架11和前脚踏支架12的整体结构,以及第三连杆133的扭花结构,在确保脚踏装置1整体强度的同时,进一步减少了简化脚踏装置1的零部件数量以及整体结构,降低整体生产成本。
实施例2
参阅图8至图11,本实施例同样提供了一种脚踏装置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前脚踏支架12的两U型滑槽124的开口方向的不同,以及对应的后脚踏支架11的侧板111在U型滑槽124上插设方向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同样的,该脚踏装置1包括后脚踏支架11、前脚踏支架12以及传动连杆组13,前脚踏支架12与后脚踏支架11相对滑动连接,传动连杆组13设置于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之间,以驱动前脚踏支架12相对后脚踏支架伸缩;后脚踏支架11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 111以及连接两侧板111的第一连接件112,通过第一连接件112以加强后脚踏支架11的整体强度;前脚踏支架12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U型滑槽124,后脚踏支架11的两侧板111分别与两U型滑槽124滑动配合。
与实施例1不同的,在本实施例中,两U型滑槽124相对朝向彼此的方向开口,可以理解为,两U型滑槽124分别朝向其内侧开口,以使得两U 型滑槽124的开口方向基本处于相反且平行的状态,由此使得两侧板111 能够沿相对远离的方向插设并限位于不同的U型滑槽124,利用侧板111与 U型滑槽124的配合能够很好的限制前脚踏支架12朝非滑动方向的窜动,实现对前脚踏支架12的限制作用。
本实施例的上述方案,同样能够起到如实施例1所述的效果,即:利用侧板111与U型滑槽124的配合以实现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11 之间的滑动连接,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滑轨结构,简化了该脚踏装置1的整体结构,减少所使用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整体生产成本;同时,两侧板111沿相对远离的方向插设限位于不同的U型滑槽124,能够降底其整体厚度,占用空间小且美观;另一方面,两侧板111分别由内至外的插设于不同的U型滑槽124,能够很好的限制前脚踏支架12朝非滑动方向的窜动,实现对前脚踏支架12的限制作用,增强了脚踏装置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诚然,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两U型滑槽124相对朝向彼此的方向开口,还可以理解为,两U型滑槽124同样分别朝向其内侧稍微向下或者向上倾斜开口,以使得两U型滑槽124的开口方向形成钝角,虽然会因为夹角角度的不同而对应的增加整体厚度,但还是能够同样起到限制前脚踏支架12朝非滑动方向的窜动,实现对前脚踏支架12的限制作用。
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11包括面板1111以及由面板1111一侧弯折而成的竖板1112,竖板1112位于面板1111远离U型滑槽124的一侧,面板1111的另一侧横向插设于U型滑槽124且与U型滑槽124滑动配合。由此,面板1111与竖板1112构成一体弯折成型结构,能够增强整个侧板111的强度,且进一步简化了后脚踏支架11的整体结构,便于生产制造。较佳的,侧板111由铁片制成。
与实施例1不同的,本实施例的竖板1112位于面板1111的内侧。
优选的,面板1111呈平面状,竖板1112与面板1111相垂直,第一连接件112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于两竖板1112的前端。
优选的,后脚踏支架11还包括第四连接件113,第四连接件113的两端均通过焊接固定于两竖板1112的中部,该第四连接件113还用于铰接传动连杆组13。
诚然,本实施例的前脚踏支架12可以采用如实施例1所示的前脚踏支架12结构(未配有图示),基于U型滑槽124的开口方向的改变,其中的第二连接件122可以连接在具有U型滑槽124的两滑杆121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与实施例1不同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前脚踏支架12的结构,具体的,参阅图10,该前脚踏支架12包括一承托板127,承托板127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向内侧折弯以形成U型滑槽124。相比于采用类似实施例1的前脚踏支架12结构,本方案能够提供更佳的承载面积的同时,亦不会增加前脚踏支架12突出于后脚踏支架11上表面的高度。
优选的,该承托板127的前端还可设置有前折弯板128,前折弯板128 能够用于铰接传动连杆组13。较佳的,前折弯板128由承托板127的前端一体折弯成型。
具体的,前折弯板128包括竖直段1281和水平段1282,竖直段1281 由承托板127的端部大致呈90度折弯形成,且遮挡于两U型滑槽124的端部,水平段1282由竖直段1281的端部大致呈90度向内侧折弯形成且其上设置有第三铰接孔(图中未标出),利用该第三铰接孔以实现前折弯板128 和传动连杆组13之间的铰接。
由此,前脚踏支架12为一体成型结构且整体结构简洁,具有较高的强度以及较低的生产成本,且利用竖直段1281能够起到遮挡美观的作用。
另外,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水平段1282和承托板127之间保有间隙,利用该间隙能够使得传动连杆组13不会贴合于承托板127,无需在承托板 127上再另设铰接台,避免传动连杆组13运动时和承托板127之间产生摩擦。
优选的,该承托板127上还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129,在前脚踏支架 12相对后脚踏支架11向前滑动伸长至预设位置时,限位件129能够与第一连接件112相抵接以限定前脚踏支架12继续向前滑动。
参阅图11,与实施例1同样的,为了减少前脚踏支架12和后脚踏支架 11之间的滑动磨损,U型滑槽124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层126。该耐磨层 126的具体实现方案可参考实施例1,故在此不再进行阐述。
与实施例1同样的,U型滑槽124远离前折弯板128的一端还可设置有向外倾斜扩大的斜口125(图中未示出);另外,考虑到承托板127的影响, U型滑槽124还可以不具备斜口125。
诚然,本实施例的传动连杆组13可以采用如实施例1所示的传动连杆组13结构(未配有图示)。除此之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传动连杆组13的结构,具体如下:传动连杆组13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131、第二连杆132、转接件134以及第三连杆133,第一连杆131的另一端铰接于前脚踏支架12,第二连杆132的中部铰接于后脚踏支架11,第三连杆133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座椅的坐垫框架2,由此,当第三连杆133通过转接件 134驱动第二连杆132旋转时,第二连杆132能够带动第一连杆131动作驱动前脚踏支架12相对后脚踏支架11滑动伸缩。
具体的,第一连杆131的一端与第二连杆13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 131的另一端与前折弯板128的水平段1282铰接,第二连杆132的另一端与转接件134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32的中部与第四连接件113铰接,转接件134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133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133的的另一端用于铰接座椅的坐垫框架2。其中,转接件134上的两条铰接轴线直垂直,通过转接件134的作用,第三连杆133能够相对第二连杆132做两个相垂直轴向的转动;另外,较佳的,第三连杆133的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连接于座椅的坐垫框架2。
实施例3
参阅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有如实施例 1或者实施例2所述的脚踏装置1,由于该脚踏装置1体积较小,特别是厚度较薄,将该脚踏装置1结合并应用至座椅后,在收缩状态下,脚踏装置1 占用较小的空间,便于在坐姿状态下腿部的活动,增强使用体验;座椅整体厚度能达到比较薄的效果,使座椅整体看起来更具一体化,达到现代社会推崇的简洁美观要求。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提供一种应用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脚踏装置1 的座椅的具体结构。
参阅图12,其中,该座椅还包括坐垫框架2、驱动连杆组3、扶手组件 4、靠背组件5以及底座组件6;底座组件6用于支撑在地面上;坐垫框架 2设置于底座组件6上;驱动连杆组3设置于坐垫框架2上并通过驱动件(图中未示出)驱动,该驱动件可为电动的电机、手动的手柄等;扶手组件4 的一端通过销钉铰接于坐垫框架2,扶手组件4的另一端通过销钉铰接于靠背组件5;靠背组件5通过销钉铰接于坐垫框架2的后端,并通过电动的电机驱动靠背组件5相对坐垫框架2前后摆动。
参阅图13,脚踏装置1铰接于坐垫框架2的前端,具体的,后脚踏支架11的两个第一连接耳1114分别通过销钉铰接于坐垫框架2,后脚踏支架 11的两个第二连接耳1116分别通过铰接轴1117接于坐垫框架2,第三连杆133的竖直部1333通过销钉铰接于坐垫框架2且邻近于其中一第二连接耳1116的内侧。
诚然,在实施例2所述的脚踏装置1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座椅和脚踏装置1之间的连接结构做适应性改变,以实现实施例2所述的脚踏装置1在座椅上的应用,本实施例对此不再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是为了方便理解实施例1所示的脚踏装置1 在座椅中的其中一种具体应用,并非意在限定座椅中除了脚踏装置1之外的其他部件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坐垫框架相铰接的后脚踏支架,所述后脚踏支架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侧板以及连接两所述侧板的第一连接件;
前脚踏支架,所述前脚踏支架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侧板滑动配合的U型滑槽,两所述U型滑槽相对背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以使得两所述侧板沿相对靠近的方向插设并限位于不同的所述U型滑槽,或者两所述U型滑槽相对朝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以使得两所述侧板沿相对远离的方向插设并限位于不同的所述U型滑槽;
设置于所述前脚踏支架和后脚踏支架之间的传动连杆组,所述传动连杆组驱动所述前脚踏支架相对后脚踏支架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U型滑槽相对背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两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前脚踏支架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面板以及由所述面板一侧弯折而成的竖板,所述竖板位于所述面板远离所述前脚踏支架的一侧,所述面板的另一侧横向插设于所述U型滑槽且与所述U型滑槽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踏支架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滑杆以及连接于两所述滑杆之间的第二连接件,所述滑杆具有所述U型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包括顶部、底部以及连接部,所述顶部与底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顶部和底部之间,所述顶部、底部以及连接部共同形成所述U型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底部以及连接部由铁片一体弯折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U型滑槽相对朝向彼此的方向开口,两所述侧板分别位于两所述U型滑槽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面板以及由所述面板一侧弯折而成的竖板,所述竖板位于所述面板远离所述U型滑槽的一侧,所述面板的另一侧横向插设于所述U型滑槽且与所述U型滑槽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踏支架还包括用于铰接所述传动连杆组的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竖板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竖板的前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踏支架包括一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两相对侧分别朝向内侧折弯以形成所述U型滑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的前端一体折弯成型有用于铰接传动连杆组的前折弯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折弯板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竖直段遮挡于两所述U型滑槽的端部,所述水平段与传动连杆组相铰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上可拆卸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第一连接件相抵接以限定所述前脚踏支架在滑动伸长至预设位置后的继续向前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包括粘贴于所述U型滑槽内壁上的特氟龙胶带。
16.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滑槽沿其延伸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向外倾斜扩大的斜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脚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前脚踏支架,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后脚踏支架;所述第三连杆由长条铁片扭转90度以制成且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水平部、扭花部以及竖直部,所述水平部的端部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竖直部的端部设置有用于与坐垫框架相铰接的第一铰接孔。
18.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7任意一项所述的脚踏装置。
CN202122497868.5U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Active CN217090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7868.5U CN217090085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7868.5U CN217090085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90085U true CN217090085U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88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7868.5U Active CN217090085U (zh) 2021-10-15 2021-10-15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90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57665B1 (en) Chair
CN101277632A (zh) 椅子
CN205440371U (zh) 一种商务座椅
CN2776253Y (zh) 一种滑槽式折叠洗澡椅
CN112716194A (zh) 一种沙发伸展装置
CN1254211C (zh) 旅行睡眠支架
CN210748189U (zh) 一种电动座椅调节连杆系机构及座椅伸展调节装置
CN107397369A (zh) 一种座具
CN215126389U (zh) 一种沙发伸展装置
CN217090085U (zh)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CN209286059U (zh) 一种三折牙科椅联动装置
CN211092824U (zh) 椅具单元及椅具
CN216364394U (zh)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CN113749451A (zh)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CN216364396U (zh) 一种脚踏装置以及座椅
CN101716033A (zh) 一种靠背可调式座椅
CN110547622A (zh) 一种座椅变换机构及多用途座椅
CN208658355U (zh) 一种通过连杆传动的腰托座椅
CN217161486U (zh) 用于可活动的座椅单元的机械伸展装置及座椅单元
CN2549822Y (zh) 一种公共场所坐、躺两用座椅
CN201683444U (zh) 按摩椅扶手联动机构
CN205573963U (zh) 一种改进的商务座椅
CN201755298U (zh) 按摩椅伸缩机构
CN210300273U (zh) 用于电竞椅的可调头枕
CN212630357U (zh) 坐站椅的限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