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6798U -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6798U
CN217086798U CN202220937707.5U CN202220937707U CN217086798U CN 217086798 U CN217086798 U CN 217086798U CN 202220937707 U CN202220937707 U CN 202220937707U CN 217086798 U CN217086798 U CN 2170867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film
buffer
groove
battery
t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377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留杰
颜廷露
刘炯
李金成
赵红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377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67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67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67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所述绝缘膜组件包括:导电层和绝缘膜层,所述绝缘膜层和所述导电层连接,所述绝缘膜层上设置有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电池模组中电池的排布方向不同,所述第一缓冲部为凹陷部或者凸起部。能够实现电池膨胀时绝缘膜组件的缓冲。

Description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动车辆的使用逐渐广泛。在电动车辆中设置有电池包,电池包用于存储电能并向电动车辆提供能源。电池包可以包括多个电池,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膨胀。在多个电池的顶面上设置有绝缘膜组件,在电池膨胀时绝缘膜组件存在被撕裂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进而一定程度上提高电池装置的安全性。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绝缘膜组件,用于电池模组,所述绝缘膜组件包括:
导电层;
绝缘膜层,所述绝缘膜层和所述导电层连接,所述绝缘膜层上设置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电池模组中电池的排布方向不同,所述缓冲部为凹陷部或者凸起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上述的绝缘膜组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膜组件,绝缘膜层上设置有第一缓冲部,第一缓冲部的长度方向和电池模组中电池的排布方向不同,缓冲部为凹陷部或者凸起部,当电池膨胀时拉伸第一缓冲部,易于加工,且可以避免引入异物,实现了对电池膨胀的缓冲,进而提高电池装置的安全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绝缘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绝缘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绝缘膜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绝缘膜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绝缘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绝缘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绝缘膜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绝缘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绝缘膜组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电动车辆中,往往通过电池包提供能源,电池包中包括多个电池,多个电池依次堆叠设置。目前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随着电池的老化电池会发生膨胀,电池膨胀会导致与电池连接的其他部件,比如,绝缘膜组件被撕裂。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膜组件10,如图1所示,该绝缘膜组件10可以包括绝缘膜层100和导电层200,绝缘膜层100和导电层200连接。绝缘膜层100上设置有第一缓冲部140,第一缓冲部14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装置中电池的排布方向不同,第一缓冲部140为凹陷部或者凸起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膜组件,绝缘膜层100上设置有第一缓冲部140,第一缓冲部14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装置中电池的排布方向不同,第一缓冲部为凹陷部或者凸起部,当电池膨胀时拉伸第一缓冲部140,易于加工,且可以避免引入异物,实现了对电池膨胀的缓冲,进而提高电池装置的安全性能。
其中,在绝缘膜层100上还设置有缓冲槽130,缓冲槽130用于在电池膨胀时进行缓冲。缓冲槽13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的排布方向不平行。其中,缓冲槽130的长度方向可以和第一缓冲部140平行,也即是,缓冲槽13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的排布方向垂直。
绝缘膜层100可以包括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分别设于导电层200的两侧。导电层200可以包括汇流排210和电路板220,汇流排210及电路板220分别设于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之间。
导电层200中可以设置有至少一行汇流排210,每行汇流排210中包括多个汇流排210,该多个汇流排210沿第一方向排布,并且相邻的汇流排210之间具有间隔区。第一缓冲部140可以设于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的间隔区,第一方向为电池排布方向。
汇流排210可以和电路板220连接,汇流排210连接电池,实现电池组中的电池的串联或者并联。或者电路板220和汇流排210连接,以采集电池的信号。
在电路板22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行汇流排210。示例的,导电层200可以包括第一行汇流排、第二行汇流排和电路板220,第一行汇流排和第二行汇流排分别设置于电路板220的两侧。
汇流排210可以连接一个电池的极柱404或者汇流排210可以连接多个电池的极柱404。比如,一个汇流排210连接一个电池的极柱404,并和电路板220连接。或者一个汇流排210可以连接两个相邻的电池的极柱404。汇流排210和电池的极柱404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汇流排210上设置有用于焊接定位的定位孔211。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在缓冲槽130的端部设置易撕裂部302。缓冲槽130可以包括槽主体301和易撕裂部302,易撕裂部302位于槽主体301的一端。易撕裂部302的撕裂难度小于槽主体301远离易撕裂部302的一端。也即是,在电池膨胀时缓冲槽130中的易撕裂部302优先被撕裂。
第一绝缘膜110上设置有第一缓冲通槽111,导电层200设于第一绝缘膜110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膜120设于所述导电层200远离所述第一绝缘膜110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膜120上设置有第二缓冲通槽121,所述第一缓冲通槽111在所述第二绝缘膜12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缓冲通槽121内,第一缓冲通槽111和第二缓冲通槽121形成缓冲槽130。
第二缓冲通槽121的面积大于第一缓冲通槽111的面积,如此可以在缓冲槽130上形成单层绝缘膜的部位,该单层结构处形成易撕裂部302,在电池膨胀时,优先从单层结构处撕裂绝缘膜组件10。
在第一绝缘膜110上设置有第一缓冲通槽111,第二绝缘膜120上设置有第二缓冲通槽121,第一缓冲通槽111在第二绝缘膜1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缓冲通槽121内,第一缓冲通槽111和第二缓冲通槽121形成缓冲槽130,能够在电池膨胀时实现缓冲,并且通过第一缓冲通槽111在第二绝缘膜1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缓冲通槽121内,实现了在绝缘膜组件上形成单层绝缘膜结构,有利于控制撕裂方向,进而提高电池装置的安全性能。
第一缓冲槽131中,第一缓冲通槽111的第一端的面积小于第二缓冲通槽121第一端的面积,第一缓冲通槽111的第一端为第一缓冲通槽111靠近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第二缓冲通槽121的第一端为第二缓冲通槽121靠近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
第二缓冲槽132中,第一缓冲通槽111的第一端的面积小于第二缓冲通槽121第一端的面积,第一缓冲通槽111的第一端为第一缓冲通槽111靠近第一缓冲槽131的一端,第二缓冲通槽121的第一端为第二缓冲通槽121靠近第一缓冲槽131的一端。
第一绝缘膜110可以是热压绝缘膜,第二绝缘膜120可以是热压绝缘膜,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可以通过热压工艺和汇流排210及电路板220压合,形成绝缘膜组件10。比如,热压膜的材料可以是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二醇(PETG)、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上不设置电路板和汇流排的部位通过热压结合在一起,也即是,在不设置电路板和汇流排的部位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热压连接。
第一绝缘膜110上和汇流排210对应的部位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将汇流排210暴露,以使汇流排210能够和电池的极柱404实现导电。第二绝缘膜120上和汇流排210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将汇流排210暴露,以便于将汇流排210和电池的极柱404焊接。
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对应设置,比如,第一开口在第二绝缘膜120上正投影和第二开口重合。第一开口的面积小于汇流排210的面积,第二开口的面积小于汇流排210的面积,并且汇流排210上的定位孔211可以位于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中心。比如,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为矩形开口,汇流排210上的定位孔211位于第一开口的对角线的交点,并且位于第二开口对角线的交点。
如图5所示,导电层200包括至少一行汇流排210,一行汇流排210中包括多个汇流排210,一行汇流排210中的多个汇流排210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为电池的排列方向。一行汇流排210中相邻的汇流排210之间具有间隔区101,第一缓冲通槽111设于第一绝缘膜110上和间隔区101对应的区域,第二缓冲通槽121设于第二绝缘膜120上和所述间隔区101对应的区域。
缓冲槽130设于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缓冲槽130。缓冲槽130的长度方向可以和第一方向不同,比如,缓冲槽130的长度方向可以和电池的排布方向垂直,由于电池在膨胀时主要是沿电池排布方向膨胀,因此缓冲槽13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排布方向垂直,能够提高缓冲槽130的缓冲效果。
如图6和图7所示,缓冲槽130包括槽主体301,在槽主体301的第一端,第一缓冲通槽111和所述第二缓冲通槽121平齐,在槽主体30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缓冲通槽121凸出于所述第一缓冲通槽111。比如,第一缓冲通槽111的第二端和第二缓冲通槽121的第二端具有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以是3毫秒、5毫米或者10毫米等。
通过将第一缓冲通槽111和第二缓冲通槽121设置为第一缓冲通槽111在第二绝缘膜1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缓冲通槽121内,并且第一缓冲通槽111的第一端在第二绝缘膜120上正投影和第二缓冲通槽121的第一端重合,实现了缓冲槽130的第一端的抗撕裂能力大于缓冲槽130第二端的抗撕裂能力,便于控制绝缘膜层100的撕裂方向,提升了缓冲槽130的缓冲性能。
在第一缓冲通槽111设置易撕裂部30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圆角或者倒角,在第二缓冲通槽121设置易撕裂部302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圆角或者倒角。比如,第一缓冲通槽111可以是矩形槽,在该矩形槽设置易撕裂部302的一端的两个顶点处设置圆角或者倒角。第二缓冲通槽121可以是矩形槽,在该矩形槽设置易撕裂部302的一端的两个顶点处设置圆角或者倒角。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缓冲槽130上设置抗撕裂部303。缓冲槽130可以包括槽主体301和抗撕裂部303,抗撕裂部303设于槽主体301的一端。抗撕裂部303的撕裂难度大于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也即是,当电池膨胀时优先撕裂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当缓冲槽130还包括易撕裂部302时,抗撕裂部303和易撕裂部302可以分别位于槽主体301的两端。
其中,导电层200包括至少一行汇流排210,一行所述汇流排210中包括多个汇流排210,一行汇流排210中相邻的所述汇流排210之间具有间隔区101,所述缓冲槽130设于所述间隔区101
槽主体301的长度方向和抗撕裂部303的长度方向不同。比如,槽主体301的长度方向和抗撕裂部303的方向垂直。当槽主体301的长度方向和电池的排布方向(绝缘膜层100长度方向)垂直时,抗撕裂部303的长度方向可以和电池的排布方向相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缓冲槽130可以是L形或者T形。也即是,槽主体301和抗撕裂部303形成L形孔,或者槽主体301和抗撕裂部303形成T形孔。
当缓冲槽130为L形孔时,槽主体301可以是绝缘膜层100上的矩形或者近似矩形孔,抗撕裂部303可以是绝缘膜层100上矩形或者近似矩形的孔。抗撕裂部303沿第一方向(绝缘膜层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槽主体301沿第二方向(绝缘膜层10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槽主体301的一端和抗撕裂部303的一端连接,形成L形缓冲槽130。
在L形缓冲槽130中,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比如,槽主体301为矩形孔时,在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的两个顶点处设置有倒角。
当缓冲槽130为T形孔时,槽主体301可以是绝缘膜层100上的矩形或者近似矩形孔,抗撕裂部303可以是绝缘膜层100上矩形或者近似矩形的孔。抗撕裂部303沿第一方向(电池排布方向)延伸,槽主体301沿第二方向(垂直于电池排布方向)延伸,并且槽主体301的一端和抗撕裂部303的中间部位连接,形成T形缓冲槽130。抗撕裂的中间部位是指抗撕裂部303位于两个端部之间的区域。
在T形缓冲槽130中,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比如,槽主体301为矩形孔时,在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的两个顶点处设置有倒角。
需要说明的是,在T形缓冲槽130中,槽主体301两侧的抗撕裂部303的尺寸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也即是,抗撕裂部303可以包括第一抗撕裂段和第二抗撕裂段,第一抗撕裂段位于槽主体301的一侧,第二抗撕裂段位于槽主体301的另一侧,第一抗撕裂段和第二抗撕裂段的长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可选的,第一抗撕裂段和第二抗撕裂段的长度相同,也即是抗撕裂部303关于槽主体301对称,对称设置的第一抗撕裂段和第二抗撕裂段能够使抗撕裂部303受力均匀,提升缓冲效果。
抗撕裂部303的端部可以由多条顺序连接的线段形成(也即是抗撕裂部303的端部不是弧形)。比如,抗撕裂部303的端部具有倒角或者抗撕裂部303的端部为多条顺序连接的线段形成。当缓冲槽130为L形缓冲槽130时,抗撕裂部303远离槽主体301的端设置有倒角或者为多条顺序连接的线段形成。比如,抗撕裂部303可以是矩形孔,在该矩形孔远离槽主体301的一端的顶点处设置有倒角。或者抗撕裂部303远离槽主体301的一端的两个顶点直接连接。
当缓冲槽130为T形缓冲槽130时,抗撕裂部303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或者为多条顺序连接的线段形成。比如,抗撕裂部303可以是矩形孔,在该矩形孔的端部设置有倒角。或者抗撕裂部303的端部为多条顺序连接的线段形成。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缓冲槽130可以具有如上述的易撕裂部302或者抗撕裂部303,或者缓冲槽130可以同时具有易撕裂部302和抗撕裂部303。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缓冲槽13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比如,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设置有L形缓冲槽130,或者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设置有T形缓冲槽130。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缓冲槽130。
其中,当缓冲槽130为L形缓冲槽130,且缓冲槽130的抗撕裂部303设于槽主体301靠近电路板220的一侧时,槽主体301和抗撕裂部303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也即是抗撕裂部303远离槽主体301的一端具有远离电路板220的趋势,避免了缓冲槽130撕裂时将裂纹传递至电路板220,从而导致电路板220的撕裂。
在本实施例中,一行汇流排中相邻的汇流排210之间可以设置两个缓冲槽130,该两个缓冲槽130可以是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可以相向设置(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在一条直线上设置)。
第一缓冲槽131设于第二缓冲槽132一端,且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之间具有间隔,第一缓冲槽131靠近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的抗撕裂能力弱于第一缓冲槽131远离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的抗撕裂能力,第二缓冲槽132靠近第一缓冲槽131的一端的抗撕裂能力弱于第二缓冲槽132远离第一缓冲槽131的一端的抗撕裂能力。
其中,第一缓冲槽131靠近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的抗撕裂能力弱于第一缓冲槽131远离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的抗撕裂能力,可以通过在第一缓冲槽131靠近所述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设置易撕裂部302实现,或者可以通过在第一缓冲槽131远离所述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设置抗撕裂部303实现。第一缓冲槽131靠近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的抗撕裂能力弱于第一缓冲槽131远离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的抗撕裂能力,可以通过在第二缓冲槽132靠近第一缓冲槽131的一端设置易撕裂部302实现,或者可以通过在第二缓冲槽132远离第一缓冲槽131的一端设置抗撕裂部303实现。
当缓冲槽130上设置有抗撕裂部303时,在间隔区101设置有两个相向设置的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在第一缓冲槽131中所述抗撕裂部303设于槽主体301远离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在第二缓冲槽132中所述抗撕裂部303设于槽主体301远离第一缓冲槽131的一端。
当缓冲槽130具有易撕裂部302时,第一缓冲槽131的易撕裂部302设于第一缓冲槽131靠近第二缓冲槽132的一端,第二缓冲槽132的易撕裂部302设于第二缓冲槽132靠近第一缓冲槽131的一端。
或者缓冲槽130的两端分别设置易撕裂部302和抗撕裂部303,在第一缓冲槽131中易撕裂部302和抗撕裂部303分别设于槽主体301的两侧,易撕裂部302靠近第二缓冲槽132。在第二缓冲槽132中易撕裂部302和抗撕裂部303分别设于槽主体301的两侧,易撕裂部302靠近第一缓冲槽131。
通过在相邻的汇流排210之间设置多个缓冲槽130,能够减小单个缓冲槽130的长度,也即是减小了缓冲槽130的开口面积,防止异物通过缓冲槽130进入模组内部或绝缘膜组件10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当缓冲槽130不具有易撕裂部302时,绝缘膜层100中第一绝缘膜110上第一缓冲通槽111和第二绝缘膜120上的第二缓冲通槽121的形状及尺寸一致。
缓冲槽130为L形时,第一缓冲槽131的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朝向第二缓冲槽132,第二缓冲槽132的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朝向第一缓冲槽131。缓冲槽130为T形时,第一缓冲槽131的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朝向第二缓冲槽132,第二缓冲槽132的槽主体301远离抗撕裂部303的一端朝向第一缓冲槽131。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可以同时为L形,或者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可以同时为T形,或者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中的一个为T形,另一个为L形等。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也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三个及以上的缓冲槽130,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比如,当相邻的汇流排210之间设置有一个缓冲槽130时,缓冲槽130上的易撕裂部302可以设于缓冲槽130靠近电路板220的一侧,或者缓冲槽130上的易撕裂部302可以设于缓冲槽130远离电路板220的一侧。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绝缘膜层100上设置有第一缓冲槽131、第二缓冲槽132和缓冲孔133,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之间具有间隔部,缓冲孔133设于第一缓冲槽131和第二缓冲槽132之间。
第一缓冲槽131的易撕裂部302靠近缓冲孔133,第一缓冲槽131的抗撕裂部303远离缓冲孔133。第二缓冲槽132的易撕裂部302靠近缓冲孔133,第二缓冲槽132的抗撕裂部303远离缓冲孔133。
缓冲孔133一方面用于和第一缓冲槽131及第二缓冲槽132配合提高缓冲效果,缓冲孔133另一方面还用于连接设于绝缘膜组件10上方的盖板70。如图8所示,在盖板7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和缓冲孔133连接的连接部710,连接部710和缓冲孔133卡接。
缓冲孔13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汇流排210,汇流排210上设置有定位孔211,缓冲孔133可以位于两侧的汇流排210上的定位孔211的连线上。也即是,缓冲孔133设于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之间,第一汇流排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汇流排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缓冲孔133位于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连线上。比如,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缓冲孔133为圆孔,此时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和缓冲孔133的圆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或者缓冲孔133也可以是菱形,此时,第一定位孔的圆心、第二定位孔的圆心和缓冲孔133中心的连线为一条直线。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缓冲孔133的形状也可以是矩形或者椭圆形等,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由于汇流排210在定位孔211处和电池的极柱404进行焊接,因此两个汇流排210定位孔211及其周边的区域和电池的连接强度大,将缓冲孔133设于两个定位孔211之间有利于盖板70的和绝缘膜组件10的连接强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9可以在绝缘膜层100上设置第一缓冲部140,该第一缓冲部140可以是凸起部或者凹陷部,该第一缓冲部140的长度方向沿绝缘膜层100的宽度方向。也即是,第一缓冲部14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的排布方向相交,比如,第一缓冲部14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的排布方向垂直。
通过在绝缘膜层100上设置缓冲部,当电池膨胀时拉扯绝缘膜层100,此时缓冲部被逐渐拉直,实现了在电池膨胀时进行缓冲,避免电池膨胀时撕裂绝缘膜层100。
第一缓冲部140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于绝缘膜层100。当第一缓冲部140为凸起时,可以从绝缘膜层100的背面冲压,从在绝缘膜层100上形成朝上的凸起部。当第一缓冲部140为凹陷部时,可以从绝缘膜层100的正面冲压,从在绝缘膜层100上形成朝下的凹陷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导电层200上可以设置有第二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在绝缘膜层100上的正投影和第一缓冲部140重合。第二缓冲部可以是凹陷部或者凸起部,并且当第一缓冲部140为凹陷部时,第二缓冲部也为凹陷部,当第一缓冲部140为凸起部时,第二缓冲部也为凸起部。
第二缓冲部可以和第一缓冲部140通过一次冲压形成,能够节约工艺,提升生产效率。也即是,在绝缘膜层100和导电层200连接之后通过冲压形成第一缓冲部140和第二缓冲部。
其中,当绝缘膜层100包括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时,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可以通过热压工艺连接于导电层200的两侧,在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与导电层200连接之后进行冲压,以在绝缘膜层100上形成第一缓冲部140,在导电层200上形成第二缓冲部。
如图10所示,第一缓冲部140可以从绝缘膜层100的第一边缘103延伸绝缘膜层100的第二边缘104。绝缘膜层100的第一边缘103为绝缘层沿长度方向的一个侧边,绝缘膜层100的第二边缘104为绝缘层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个侧边。也即是第一缓冲部140横贯绝缘膜层100,如此便于加工,一致性好,提高了缓冲效果。
示例的,绝缘膜层100可以是矩形,绝缘膜层100的第一边缘103为矩形的一条长边,绝缘膜层100的第二边缘104为矩形的另一条长边。第一缓冲部140横贯绝缘膜层100。
或者第一缓冲部140也可以不横贯绝缘膜层100,也即是,第一缓冲部140靠近绝缘膜层100第一边缘103的一端和绝缘膜层100的第一边缘103具有第一预设距离,第一缓冲部140靠近绝缘膜层100第二边缘104的一端和绝缘膜层100的第二边缘104具有第二预设距离。绝缘膜层100的第一边缘103为绝缘层沿长度方向的一个侧边,绝缘膜层100的第二边缘104为绝缘层沿长度方向的另一个侧边。通过预留的第二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便于绝缘膜组件的和其他结构的安装。
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可以和第二预设距离相同,或者第一预设距离和第二预设距离可以不同。比如,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是5毫米、10毫米、20毫米或者50毫米等,第二预设距离可以是5毫米、10毫米、20毫米或者50毫米等。
导电层200包括汇流排210和电路板220,汇流排210电路板220布置于第一绝缘膜110和第二绝缘膜120之间。第二缓冲部可以设于电路板220,或者第二缓冲部可以设于汇流排210及电路板220。
第一缓冲部140可以设于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该两个汇流排210沿电池排布的方向排布。在此基础上,可以在电路板220上设置第二缓冲部,第二缓冲部横贯电路板220。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绝缘膜组件10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第一缓冲部140。比如,可以在每两个相邻的汇流排210之间设置一个第一缓冲部140。
示例的,电路板2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行汇流排,电路板22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行汇流排,第一行汇流排中相邻的汇流排之间具有第一间隔区,第一间隔区在所述第二行汇流排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行汇流排中的一汇流排上,在绝缘膜层100上和第一间隔区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一缓冲部140,在第二行汇流排中的和第一间隔区对应的汇流排上设置有第二缓冲部。
其中,在绝缘膜层100上和第一间隔区对应的位置是指第一间隔区在绝缘膜层上的正投影区域,及该正投影区域在第一缓冲部140长度方向上的延伸区域。第二行汇流排中的和第一间隔区对应的汇流排,是指第一间隔区沿第一缓冲部140长度方向的正投影所在的第二行汇流排中的汇流排。
或者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缓冲部和缓冲槽130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电池膨胀的缓冲。比如,在相邻的两个汇流排210之间设置缓冲部和缓冲槽130,或者,在两个汇流排210之间设置缓冲部,在另两个汇流排210之间设置缓冲槽130。
示例的,绝缘膜层100中设置有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第一汇流排、第二汇流排、第三汇流排沿电池排布方向依次排布。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之间具有间隔,第二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之间具有间隔。可以在第一汇流排和第二汇流排之间设置第一缓冲部140,在第二汇流排和第三汇流排之间设置缓冲槽130。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路板220可以是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220)、FFC(F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电缆)或者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220)等。电路板220和汇流排210连接,电路板220用于采集汇流排210上的低压信号,比如,温度信号、湿度信号等控制信号,或者电路板220也可以用于传输高压信号(电池输出的信号)。电路板220可以和低压支座连接,将低压信号通过低压支座输出。汇流排210可以和高压支座,将高压信号通过高压支座输入或输出。高压支座和低压支座可以设于端板。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装置,该电池装置包括上述的绝缘膜组件10。
在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池装置可以是电池模组01,如图11所示,该电池模组01可以包括电池组及绝缘膜组件10,绝缘膜组件10设于电池组的顶面。电池组中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电池410,绝缘膜组件10包括绝缘膜层100和导电层200,绝缘膜层100和导电层200连接。导电层200包括汇流排210和电路板220,汇流排210用于连接电池上的极柱404。电路板220用于连接低压支座,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等,绝缘膜覆盖汇流排210和电路板220。
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410,多个电池依次排布。在电池排布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板,端板用于对多个电池进行限位。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可以是长方体或者近似长方体的结构。电池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面和四个环绕第一面的第二面。第一面的面积大于第二面的面积。多个电池在排布时,相邻的电池的第一面相对。端板可以连接于多个电池的两端,并且端板和多个电池中端部的电池的第一面连接。比如,可以在相邻的两个电池之间设置连接胶层,连接胶层分别连接两侧的电池的第一面。在端板和多个电池中的端部的电池之间设置连接胶层,该连接胶层分别连接端板和端部电池朝向端板的第一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池模组01还可以包括端板和侧板,多个电池形成电池组,电池组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板。比如,电池模组01可以包括第一端板510和第二端板520,第一端板510及第二端板520分别设置于电池组的两端,第一端板510和第二端板520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固定。
电池组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图中未示出),第一侧板位于电池组的一侧,并且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板510和第二端板520;第二侧板位于电池组的另一侧,并且第二侧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端板510和第二端板520。也即是第一端板510、第一侧板、第二端板520和第二侧板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电池容置舱,电池组设于该电池容置舱中。
如图12所示,电池410可以包括壳体401、电芯主体402、极耳403和极柱404,壳体401内具有空腔,电芯主体402设于壳体401上的空腔。壳体401可以是通过冲压或者焊接等方式形成,壳体401中的空腔可以是密闭空腔,电芯主体402设于该密闭的空腔内,极耳403和电芯主体402连接,并且极耳403从电芯主体402的顶部伸出,极耳403用于连接极柱404,极柱404设于壳体401的顶面。
示例的,壳体401可以是长方体或者近似长方体的薄壁结构。壳体401可以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为平板结构。第二壳体为一面具有开口的长方体空腔,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二壳体的开口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第二壳体的开口可以位于第二壳体的顶面,第一壳体连接于第二壳体,最终通过第一壳体形成电池的顶面。在第一壳体上可以设置有极柱404,极柱404和极耳403连接。
可选的,壳体401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或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足够的强度。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料可以相同,或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料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厚度和第二壳体的厚度可以相同,提升壳体401加工时的工艺便利性,进而提升加工效率。比如,第一壳体是平板结构,第二壳体可以通过钣金折弯及焊接形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采用相同的板材。
在一些实施例中,极柱404可以为两个,两个极柱404分别为正极柱和负极柱,极耳403也为两个,两个极耳403分别为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柱和正极耳相连接,负极柱和负极耳相连接。
极柱404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在第一壳体上。比如,在第一壳体上可以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靠近端部的位置。
电芯主体402可以是叠片式电芯主体或者卷绕式电芯主体。当电芯主体402为叠片式电芯主体时,电芯主体402具有相互层叠的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从而使得多对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堆叠形成叠片式电芯。
电芯主体402为卷绕式电芯主体时,将第一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性相反的第二极片以及设置在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膜片进行卷绕,得到卷绕式电芯。
电芯主体402上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极片,极耳403包括两个以上的单片极耳,单片极耳分别从与其对应的极片上延伸而出,单片极耳的宽度小于极片的宽度,多个单片极耳相堆叠从而形成极耳403,并与极柱404相连接,其中,极耳403可以与极柱404焊接。其中,单片极耳403是由具有良好导电导热性的金属箔制成,例如,铝、铜或镍等。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该电池装置可以是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绝缘膜组件10。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还可以包括箱体60,箱体60可以包括围框和内部梁,围框为一封闭框体,内部梁设于围框内部,并将为空分隔为多个电池舱。内部梁可以和围框连接,比如,内部梁和围框可以通过焊接、插接或者螺栓连接等方式连接。
其中,在电池包中可以包括上述的电池模组01,也即是电池组、端板和绝缘膜组10件形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设于电池舱内。电池模组01设于该电池舱。
或者电池组直接设置于电池舱,绝缘膜组件10设于电池组。其中,电池组直接放置于电池舱是指在电池组的端部不设置端板,电池组直接连接或者抵靠于围框或者内部梁。
围框可以是矩形框,围框可以包括第一边梁601、第二边梁602、第三边梁603和第四边梁604,第一边梁601、第二边梁602、第三边梁603和第四边梁604依次首尾连接。第一边梁601和第三边梁603平行设置,第二边梁602和第四边梁604平行设置。
内部梁可以包括横梁605和纵梁606。内梁设于围框的内部,并且内梁和围框连接,内梁和围框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插接、胶连接、螺栓连接和连接件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示例的,横梁605和第一边梁601平行设置,并且横梁60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边梁602和第四边梁604。在围框中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横梁605,当围框中设置有一个横梁605时,横梁605可以设于第一边梁601和第三边梁603的中间位置。当围框中设置有多个横梁605时,多个横梁605可以均布于第一边梁601和第三边梁603之间。
横梁605和第二边梁60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插接、胶连接、螺栓连接和连接件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横梁605和第四边梁604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插接、胶连接、螺栓连接和连接件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纵梁606和第二边梁602平行设置,并且横梁60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边梁601和第三边梁603。在围框中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纵梁606,当围框中设置有一个纵梁606时,纵梁606可以设于第二边梁602和第四边梁604的中间位置。当围框中设置有多个纵梁606时,多个纵梁606可以均布于第二边梁602和第四边梁604之间。
纵梁606和第一边梁60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插接、胶连接、螺栓连接和连接件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纵梁606和第三边梁603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插接、胶连接、螺栓连接和连接件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实施方式中,围框和内部梁均可以是中空的挤出型材,比如,内部梁为中空的铝合金方管,或者内部梁为中空的不锈钢方管等。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加内部梁的强度,在内部梁的内部空腔中也可以设置有加强件。比如,在内部梁的空腔中可以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沿内部梁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箱体60还可以包括底板,底板用于支撑电池组。围框和底板连接,围框和底板形成容置空间,内部梁设于围框和底板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底板可以是一矩形板,第一边梁601、第二边梁602、第三边梁603和第四边梁604可以对应连接于底板的一个边上。第一边梁601、第二边梁602、第三边梁603和第四边梁604可以设于底板的上表面,或者第一边梁601、第二边梁602、第三边梁603和第四边梁604可以环绕底板。
底板的上表面用于承载电池组,因此底板的上表面为一平面。电池组和底板的上表面接触,平面能够增加底板和电池的接触面积,避免在底板上形成应力集中,导致底板局部失效。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底板也可以只承受电池的部分重力,电池可以通过胶连接等方式和围框及内部梁连接,通过围框和内部梁承受部分重力。
本公开实施例中底板、围框和内部梁形成多个电池舱,电池组设于该电池舱中,每个电池仓可以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电池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可以用于电动车辆,电池装置可以安装于电动车辆的车架。电池装置可以和车架固定连接。或者电池装置可以是模块化电池装置,模块化电池装置能够可拆卸的连接于车辆主体,便于更换。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装置,在电池装置中绝缘膜层100上设置有第一缓冲部140,第一缓冲部140的长度方向和电池装置中电池的排布方向不同,第一缓冲部为凹陷部或者凸起部,当电池膨胀时拉伸第一缓冲部140,易于加工,且可以避免引入异物,实现了对电池膨胀的缓冲,进而提高电池装置的安全性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绝缘膜组件,用于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组件包括:
导电层;
绝缘膜层,所述绝缘膜层和所述导电层连接,所述绝缘膜层上设置有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电池装置中电池的排布方向不同,所述第一缓冲部为凹陷部或者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上设置有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在所述导电层上的正投影区域,若第一缓冲部为凹陷部,则所述第二缓冲部为凹陷部,若第一缓冲部为凸起部,则所述第二缓冲部为凸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
至少一行汇流排,所述一行汇流排中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列的汇流排,所述一行汇流排中相邻的所述汇流排之间具有间隔区,所述第一缓冲部设于所述间隔区,所述第一方向为电池排布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还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绝缘膜层,且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汇流排连接,所述一行汇流排设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部设于所述电路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绝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行汇流排,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行汇流排,所述第一行汇流排中相邻的汇流排之间具有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一间隔区在所述第二行汇流排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行汇流排中的一汇流排上,在所述绝缘膜层上和所述第一间隔区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一缓冲部,在所述第二行汇流排中的和所述第一间隔区对应的汇流排上设置有第二缓冲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从所述绝缘膜层的第一边缘延伸至所述绝缘膜层的第二边缘,所述绝缘膜层的第一边缘为所述绝缘膜层沿电池排布方向的一个侧边,所述绝缘膜层的第二边缘为所述绝缘膜层沿电池排布方向的另一个侧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靠近所述绝缘膜层第一边缘的一端和所述绝缘膜层第一边缘具有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缓冲部靠近所述绝缘膜层第二边缘的一端和所述绝缘膜层第二边缘具有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绝缘膜层的第一边缘为所述绝缘膜层沿电池排布方向的一个侧边,所述绝缘膜层的第二边缘为所述绝缘膜层沿电池排布方向的另一个侧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层上还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缓冲部平行。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绝缘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电池的排布方向垂直。
10.一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绝缘膜组件。
CN202220937707.5U 2022-04-21 2022-04-21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Active CN2170867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7707.5U CN217086798U (zh) 2022-04-21 2022-04-21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37707.5U CN217086798U (zh) 2022-04-21 2022-04-21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6798U true CN217086798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1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37707.5U Active CN217086798U (zh) 2022-04-21 2022-04-21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67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05393B1 (ko) 이차전지 모듈
EP3836285A1 (en) Battery module having connector mounted on fpcb, and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CN209786120U (zh) 二次电池和电池模组
CN114982059A (zh) 包括用于连接到汇流条的接合针的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212113849U (zh) 一种电池模组框架、电池模组及车辆
KR20220012037A (ko) 전극 리드와 전압 센싱부재 간의 연결을 단순화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111900319A (zh) 一种电池包、电动汽车及储能装置
CN217114695U (zh) 线束板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7086798U (zh)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7606995U (zh)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7606983U (zh)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8414973U (zh) 隔离板组件、电池模组、电池包、用电装置
CN217062403U (zh)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7656041U (zh)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CN114899538A (zh)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5732099U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20210003599A (ko) 접속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자동차
CN112928377B (zh) 集成盖板及动力电池模组
CN217691575U (zh)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US10170812B2 (en) Assembly module compris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received by lugs and connecting clips
CN217591192U (zh) 绝缘膜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17562693U (zh) 电池组件及电池包
CN216325790U (zh) 全极耳电芯焊接装置以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9779141U (zh) 电池组
CN220291020U (zh) 单体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