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6603U -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6603U
CN217086603U CN202220263245.3U CN202220263245U CN217086603U CN 217086603 U CN217086603 U CN 217086603U CN 202220263245 U CN202220263245 U CN 202220263245U CN 217086603 U CN217086603 U CN 217086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nveyor belt
space
adsorpt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32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孟娣
徐红帅
吴霏霏
张德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s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s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s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she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32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6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6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6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片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包括: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传送带用于运输电池串,传送带的内圈形成第一空间;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连接并作用于传送带,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送带传动;加热机构,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组件,第一加热组件位于第一空间的外部,用于沿第一方向对位于传送带上的电池串加热;第二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位于第一空间的内部,用于沿第二方向对位于传送带上的电池串加热。电池串进行双面受热,提高电池串受热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电池片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光伏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相关领域的深入推进,我国的光伏行业已进入高效产品生产的时代,太阳能光伏等相关企业应积极推进太阳能电池串的技术研发与大规模的生产制造。一般的,太阳能电池片经过划片、丝印、裂片、理片规整、叠片以及固化等工艺,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串。
现有技术中,在固化工艺过程中,一般采用皮带驱动的方式带动电池串经过固化炉,电池串经过固化炉高温加热后固化;由于皮带在驱动电池串的过程中,一方面,皮带循环驱动,皮带在辊轮端向下转向后,皮带会带走固化炉内的部分热量,且该热量在位于下方的皮带部分散失,导致固化炉中的温度不稳定,使得电池串的受热不均;另一方面,皮带在辊轮端向上转向后,经过热量散失的皮带部分重新吸热,导致皮带上的电池串升温较慢,也会使得电池串的受热不均。
因此,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固化工艺中电池串受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化工艺中电池串受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固化工艺中电池串受热均匀性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作用于电池串,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运输电池串;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作用于所述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传动;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平面的第一侧,用于沿第一方向对位于所述传送带上的电池串加热;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平面的第二侧,用于沿第二方向对位于所述传送带上的电池串加热,使得电池串双面受热。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首尾连接并在所述传送带的内圈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外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罩体,所述加热罩体内形成有第二空间,加热罩体罩设于所述传送带上;第一热源,所述第一热源容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热源连接于所述加热罩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热源以从第二空间向传送带的方向对电池串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罩体相对于所述传送带具有旋转自由度,使得所述加热罩体相对于所述传送带可旋转;所述加热罩体旋转形成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加热罩体罩设于所述传送带上;位于第二工位时,所述加热罩体敞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热源包括:风道,所述风道连接于所述加热罩体的顶部,所述风道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风道用于连接鼓气设备;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连接于所述风道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容置于第二空间内部且相应于所述风道的位置,使得热风从所述风道吹出作用于挡板上并分散。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沿传送带方向的边缘上连接有延边,所述延边朝向加热罩体的内顶面。
作为优选,传送机构还包括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开设于所述传送带上;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吸附板,所述吸附板容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吸附板内具有吸附腔;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孔开设于所述吸附板靠近传送带的一面上;以及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开设于所述吸附板上,所述抽气口用于连接外部抽气设备,通过在所述吸附腔内形成负压,负压透过所述第一吸附孔和所述第二吸附孔使得电池串被吸附于所述传送带上;其中,所述抽气口连接所述风道,使得热风在第二空间和吸附腔中形成循环。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第二热源,所述第二热源容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二热源连接于所述隔热板上,所述第二热源以从第一空间向传送带的方向对电池串进行加热。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热源容置于所述吸附腔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在传送带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第一加热组件和第二加热组件,通过第一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加热组件沿第二方向对电池串加热,使得电池串进行双面受热,且第二加热组件对传送带加热,传送带成为间接热源对电池串加热,传送带和电池串直接接触,减小传导媒介的热量散失,提高电池串受热均匀性,同时加快电池串升温。
2、本申请通过吸附组件对电池串吸附固定,提高电池片在传送时稳定放置于传送带上;且将第一加热组件的风道与吸附腔的抽气口连通,风道中吹出的热气经过电池串之后被抽气口抽走重新回到风道内,使得热风循环流动,提高热能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述固化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所述固化装置的驱动组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固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固化装置的吸附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所述固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所述固化装置的第一加热组件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所述固化装置的第二加热组件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传送机构;110、安装座;111、固定座;120、传送带;121、第一空间;122、放置区;123、传动区;130、吸附组件;131、第一吸附孔;132、吸附单元;1321、吸附板;1322、吸附腔;1323、抽气口;1324、第二吸附孔;140、驱动组件;141、安装板;142、辊轮;143、电机;200、加热机构;210、第一加热组件;211、加热罩体;212、第二空间;213、风道;214、挡板;215、延边;220、第二加热组件;221、隔热板;222、第二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化工艺中电池串受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固化工艺中电池串受热均匀性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光伏领域中,太阳能电池串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太阳能电池串主要是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将整张电池片按预定的图形设置进行划片切割至一定深度,然后在电池片的印刷点涂抹导电胶,将整张电池片裂片后每个电池条叠加排布,再经过固化后得到电池串。
加热固化工艺是生产电池片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在电池串加热固化过程中对温度、热量分布均匀性较高,以得到品质较高的电池串。本申请通过在传送带120的内圈和外圈分别设置热源,通过两个热源分别对位于传送带120上的电池串进行加热,提高电池串加热固化的均匀性;进一步的,位于传送带120内圈的热源还可对下方的传送带120进行加热,减小位于下方的传送带120(即传送带120的传动区123)的热量散失,以传送带120作为间接的热源,位于下方的传送带120部分(即传送带120的传动区123)转向至上方时,电池串不会出现温度阶跃式变化,提高电池串受热均匀性。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传送机构100和加热机构200,传送机构100用于传送电池串,传送机构100通过传送带120的形式驱动传送电池串,电池串放置于传送带120上,通过传送带120的驱动传送经过加热场,从而完成电池串的固化;加热机构200用于对传送带120上传动的电池串进行加热,加热机构200具有两个热源,分别位于传送带120的内圈和外圈,通过两个热源对电池串的两面进行加热固化,以提高电池串受热均匀性。
传送机构100,如图1、2所示,传送机构100用于传送电池串。传送机构100包括安装座110、传送带120、驱动组件140以及吸附组件130;安装座110用于作为传送带120的安装基础;传送带120用于放置电池串并传动电池串;驱动组件140用于驱动传送带120传动;吸附组件130用于吸附电池串,使得电池串吸附于传送带120上;通过吸附组件130将电池串吸附于传送带120上,在驱动组件140的驱动下,传送带120发生传动,带动电池串沿传送方向水平移动。
安装座110,如图1、2所示,安装座110用于作为传送带120的安装基础。安装座110为一水平设置的长直形板,安装座110的长度方向两侧的底部连接有多个固定座111,用于固定传送机构100整体;传送带120通过驱动组件140连接于安装座110上。
传送带120,如图2、3所示,传送带120用于传动电池串。传送带120为一首尾连接的皮带,传送带120呈水平方向传动,电池串放置于传送带120上时,使得电池串在传送带120的带动下沿传送带120的方向水平传动。传送带120的内圈形成有第一空间121,安装座110位于第一空间121的内部,具体的,在安装座110上连接有隔热板221,隔热板221具有两个,隔热板221位于传送带1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隔热板221固定连接于安装座110上,在隔热板221和传送带120之间形成第一空间121;在驱动组件140的驱动下,位于安装座110上方的传送带120部分在安装座110端部转向之后达到安装座110的下方,位于安装座110下方的传送带120部分在安装座110端部转向之后需达到安装做的上方,从而使得传送带循环传动。其中,传送带120采用透光材料制作,传送带120的下方即在第一空间121内安装光源,光源可固定于安装座110上,辅助相机进行拍照定位,在电池串移动路径上布置光源,可准确反馈电池串实时位置。
驱动组件140,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140用于驱动传送带120传动。驱动组件140包括安装板141、辊轮142以及电机143,辊轮142具有两组,分别通过安装板141连接于安装座110的沿传送带120传送方向的两端,每组辊轮142与传送带120贴合并传动连接,在辊轮142旋转时带动传送带120传动;电机143连接于其中一组辊轮142的轴向,用于驱动辊轮142旋转,从而带动传送带120传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调节安装板141的安装位置以调节辊轮142和安装座110之间的距离,以调节传送带120的张紧程度。其中,传送带120经辊轮142传动后形成传动方向相反的两个区域:位于安装座110上方的放置区122和位于安装座110下方的传动区123,放置区122用于放置电池串,使得电池串被传动;传动区123用于满足传送带120自身的传动。
吸附组件130,如图4、5所示,吸附组件130用于吸附电池串,使得电池串吸附于传送带120上。吸附组件130包括第一吸附孔131和吸附单元132。第一吸附孔131具有多个且密集的开设于传送带120上;吸附单元132位于位于第一空间121内,且安装于安装板141的上表面,吸附单元132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吸附单元132具有多个,且吸附单元132沿传送带120设置方向排列。每个吸附单元132包括吸附板1321、第二吸附孔1324以及抽气口1323;吸附板1321容置于第一空间121内部,吸附板1321固定连接于安装座110的顶面,吸附板1321的顶面与传送带120齐平;吸附板1321内具有吸附腔1322;第二吸附孔1324开设于吸附板1321的顶面,通过第二吸附孔1324使得吸附腔1322与外部空间连通,值得说明的是,第二吸附孔1324的位置相应于第一吸附孔131,也就是说,位于安装座110上方的传送带120上的第一吸附孔131和第二吸附孔1324位于同一竖直空间上,以提高负压对电池串的吸附效果。抽气口1323开设于吸附板1321的沿传送带120的传送方向的一侧,抽气口1323通过管道连接外部抽气设备,使得吸附腔1322中形成负压,负压依次透过第二吸附孔1324和第一吸附孔131作用于电池串上,使得电池串被吸附于传送带12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吸附板1321内的吸附腔1322连通,且利用同一抽气口1323向各个吸附腔1322中形成负压。
加热机构200,如图1、6以及7所示,加热机构200用于对传送带120上传动的电池串进行加热。加热机构200包括第一加热组件210和第二加热组件220,第一加热组件210位于第一空间121的外部,用于沿第一方向对传送带120上的电池串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组件220位于第一空间121的内部,用于沿第二方向对传送带120上的电池串进行加热,通过两个热源对电池串的两面进行加热固化,以提高电池串受热均匀性;进一步的,第二加热组件220还作用于位于安装板141下方的传动区123,用于沿第三方向对传动区123加热,减小传动区123上热量的散失,使得传动区123转向达到放置区122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差。
第一加热组件210,如图6所示,第一加热组件210位于第一空间121的外部,用于沿第一方向对传送带120上的电池串进行加热。第一加热组件210位于传送带120的上方,第一加热组件210包括加热罩体211、第一热源以及挡板214;加热罩体211为一矩形罩,加热罩体211内形成有第二空间212,加热罩体211可罩设于传送带120的上。具体的,加热罩体211转动连接于安装座110上,加热罩体211与安装座110的连接位置位于传送带12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使得加热罩体211相对于传送带120可转动,加热罩体211在旋转过程中形成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在第一工位时,通过位于安装座110上的支撑柱对加热罩体211进行支撑,使得加热罩体211罩设于传送带120的正上方;在第二工位时,加热罩体211呈倾斜状敞开。
第一热源位于第二空间212内,且第二热源222连接于加热罩体211的内部,第一热源沿第一方向对电池串进行加热,第一方向是指,由第二空间212向电池串的方向;第一热源具有一个或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热源具有多个,且沿传送带120设置方向均匀排列于第二空间212的内部。在长距离传送带的运输线上布置多个第一热源,实现分段式加热,提高电池串整体的的受热均匀性。具体的,每个第一热源都包括风道213和第一加热器,风道213连接于加热罩体211的顶面,风道213通过管道可与外部鼓气设备,外部鼓气设备通过风道213向加热罩体211内吹风;第一加热器固定于风道213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可以采用加热管,加热管通电后产热,外部鼓气设备通过风道213向加热罩体211内吹热风,作用于电池串上,使得电池串受热固化。
值得说明的是,风道213与吸附板1321上的抽气口1323相连通,热风经过第二空间212之后进入吸附腔1322,再回到第二空间212内对电池串进行加热,采用热风循环的方式对电池串进行加热固化,提高热量利用率,简化设备结构。
挡板214,如图6所示,挡板214用于隔档热风,防止热风直接作用于电池串上。挡板214为一长直状的矩形板,挡板214位于第二空间212的内部,挡板214通过安装柱连接于加热罩体211的内部,挡板214的位置位于风道213的出风口上,使得热风从风道213中吹出后在挡板214上冲散,避免热风直接作用在电池串上,提高电池串受热均匀性。进一步的,在挡板214沿传送带120方向的两个边缘上连接有延边215,延边215方向朝向加热罩体211的内顶面,热风向挡板214下方流动的过程中,受延边215的阻挡而进一步分散,进一步提高加热罩体211内热量分布的均匀性。
第二加热组件220,如图7所示,第二加热组件220位于第一空间121的内部,用于沿第二方向对传送带120上的电池串进行加热。第二加热组件220包括第二热源222,第二热源222位于第一空间121内部,具体的,第二热源222连接于隔热板221上,且伸入吸附板1321的吸附腔1322内部,第二热源222具有多个,且沿传送带120的设置方向均与分布于每个吸附腔1322的内部。第二热源222为第二加热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器采用加热管,加热管通电产热后,沿第二方向对传送带120上的电池串进行加热,第二方向是指,由第一空间121(或吸附腔1322)向电池串的方向。第一热源和第二热源222相互配合,第一热源由传送带120的放置区122的上方对电池串加热,第二热源222由传送带120的放置区122的下方对电池串加热,使得电池串双面受热,提高电池串受热的均匀性。其中,第二热源222还用于向上对传送带120进行加热,使得传送带120成为间接热源,进一步提高电池受热均匀性。
进一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加热组件220还用于沿第三方向对传动区123加热。传送带120的放置区122位于安装座110的上方,传动区123位于安装座110的下方,第二热源222位于传动区123和放置区122之间,在传动区123传动的过程中,第二热源222沿第三方向对传动区123进行加热,第三方向是指,由第一空间121(吸附腔1322)向传动区123的方向,第二热源222从上至下对传送带的传动区123加热,使得传动区123上温度保持稳定,防止传动区123上的温度降低,在传动区123向上转向后达到放置区122时,不会由于温度差异而使电池串受热不均
工作原理/步骤:
如图1和3所示,本申请所述的固化装置利用传送带120对电池串传送驱动经过热场,完成电池串的固化。通过第一加热组件210、第二加热组件220分别对电池串加热,使得电池串进行双面受热,提高电池串受热均匀性。
通过外部机械手将电池串放置于传送带的放置区上,电池串被吸附组件所吸附。第一加热组件210位于传送带120的上方,第一热源通电产热,通过鼓气设备向风道213中鼓气,使得热气从风道213中吹出,并冲散在挡板214上,使得热风均匀的从上至下对位于传送带120上的电池串进行加热;同时,通过外部抽气设备向吸附腔内抽气,在吸附腔中形成的负压透过第一吸附孔和第二吸附孔,将位于加热罩体的第二空间内的热气流向下吸附,风道213中吹出的热气经过电池串之后被抽气口1323抽走重新回到风道213内,使得热风循环流动。
第二加热组件220位于传送带120的第一空间121内,第二热源222通电产热,热量从下至上对传送带120上的电池串进行加热;同时第二加热组件220对传送带120加热,传送带120成为间接热源对电池串加热,传送带120和电池串直接接触,减小传导媒介的热量散失,从而实现对电池串双面受热。
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在传送带120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第一加热组件210和第二加热组件220,通过第一加热组件210、第二加热组件220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加热组件220沿第二方向对电池串加热,使得电池串进行双面受热,第二加热组件220对传送带120加热,传送带120成为间接热源对电池串加热,传送带120和电池串直接接触,减小传导媒介的热量散失,提高电池串受热均匀性。
2、本申请通过吸附组件130对电池串吸附固定,提高电池片在传送时稳定放置于传送带120上;且将第一加热组件210的风道213与吸附腔1322的抽气口1323连通,风道213中吹出的热气经过电池串之后被抽气口1323抽走重新回到风道213内,使得热风循环流动,提高热能的使用率。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作用于电池串,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运输电池串;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并作用于所述传送带,用于驱动所述传送带传动;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
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平面的第一侧,用于沿第一方向对位于所述传送带上的电池串加热;
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平面的第二侧,用于沿第二方向对位于所述传送带上的电池串加热,使得电池串双面受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首尾连接并在所述传送带的内圈形成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外部,所述第二加热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
加热罩体,所述加热罩体内形成有第二空间,加热罩体罩设于所述传送带上;
第一热源,所述第一热源容置于所述第二空间内,且所述第一热源连接于所述加热罩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热源以从第二空间向传送带的方向对电池串进行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罩体相对于所述传送带具有旋转自由度,使得所述加热罩体相对于所述传送带可旋转;所述加热罩体旋转形成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位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加热罩体罩设于所述传送带上;位于第二工位时,所述加热罩体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包括:
风道,所述风道连接于所述加热罩体的顶部,所述风道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所述风道用于连接鼓气设备;
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连接于所述风道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还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容置于第二空间内部且相应于所述风道的位置,使得热风从所述风道吹出作用于挡板上并分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沿传送带方向的边缘上连接有延边,所述延边朝向加热罩体的内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还包括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包括:
第一吸附孔,所述第一吸附孔开设于所述传送带上;
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包括:
吸附板,所述吸附板容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吸附板内具有吸附腔;
第二吸附孔,所述第二吸附孔开设于所述吸附板靠近传送带的一面上;以及
抽气口,所述抽气口开设于所述吸附板上,所述抽气口用于连接外部抽气设备,通过在所述吸附腔内形成负压,负压透过所述第一吸附孔和所述第二吸附孔使得电池串被吸附于所述传送带上;其中,所述抽气口连接所述风道,使得热风在第二空间和吸附腔中形成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的两侧;
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
第二热源,所述第二热源容置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二热源连接于所述隔热板上,所述第二热源以从第一空间向传送带的方向对电池串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源容置于所述吸附腔中。
CN202220263245.3U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Active CN217086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3245.3U CN217086603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3245.3U CN217086603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6603U true CN217086603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45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3245.3U Active CN217086603U (zh) 2022-02-09 2022-02-09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6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53177U (zh) 一种干燥机构和质子膜的涂布装置
TWI462667B (zh) 預熱模組、使用此預熱模組之預熱區及預熱段
CN217086603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成串固化装置
CN107186745B (zh) 真空吸附结构及机械手装置
CN208256708U (zh) 一种电池片处理装置
CN210512523U (zh) 一种笔记本塑料外壳生产用烘料装置
CN213322249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片在银浆印刷后的栅线表面烘干设备
CN106505019B (zh) 一种全自动太阳能电池片抗光衰激光加工设备
CN215342504U (zh) 抗光衰炉和热处理设备
CN107631603B (zh) 硅片烘干炉
CN216298226U (zh) 一种一体式加热底板串焊机
CN108731396A (zh) 一种热风循环式用于玻璃基板的烘干装置
CN214842079U (zh) 一种电芯极片用烘干装置
CN211915759U (zh) 一种新型回流焊设备
CN214039398U (zh) 一种包装袋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7133533U (zh) 光刻胶软烘干系统
CN212778596U (zh) 一种预加热设备
CN113459662A (zh) 一种用于智能印刷的干燥座
CN211887775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涂胶固化装置
CN206670291U (zh) 一种电路板烘干隧道炉
CN214735385U (zh) 一种便于均匀冷却的钢化玻璃加工设备
CN114975178B (zh) 温度控制组件、半导体处理腔室及半导体处理设备
CN213578620U (zh) 一种陶瓷天线烘干箱
CN110707180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hit或hjt工艺固化、氢钝化一体机
CN220342542U (zh) 铜板棕化的加热系统优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