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2725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2725U
CN217082725U CN202221047426.9U CN202221047426U CN217082725U CN 217082725 U CN217082725 U CN 217082725U CN 202221047426 U CN202221047426 U CN 202221047426U CN 217082725 U CN217082725 U CN 217082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handle
filter
filtering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474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现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474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2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2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2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进风口,第一进风口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三进风口,还包括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把手和与第一把手连接的第一过滤主体,第一把手安装在第二进风口,第一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二进风口和第一进风口的一半及以上;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把手和与第二把手连接的第二过滤主体,第二把手安装在第三进风口,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三进风口和第一过滤机构未遮挡的第一进风口的部分。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过滤结构,满足不同应用场景,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室内的空气在进入空调器内与室内机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之前,首先需要经过过滤网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或杂质进入室内机换热器内部,提高空调内机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室内机吹出风的空气质量。
当前的过滤网大多设置为一对一设置,当涉及到小进风口或者是相邻进风口的情况下,会导致过滤机构整体较为复杂,不利于过滤机构的安装和清洗。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三进风口;
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把手和与所述第一把手连接的第一过滤主体,所述第一把手安装在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过滤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半及以上;
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把手和与所述第二把手连接的第二过滤主体,所述第二把手安装在所述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过滤机构未遮挡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主体还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半及以上,且,所述第一过滤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过滤机构未遮挡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把手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上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边沿,通过拆卸所述第一把手,实现所述第一过滤主体与所述壳体的卡接和脱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把手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所述第三进风口的边沿,通过拆卸所述第二把手,实现所述第二过滤主体与所述壳体的卡接和脱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把手通过卡接或磁吸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把手通过卡接或磁吸与所述壳体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壳体上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槽口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的边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主体包括多个网格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安装槽设置为贯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横边且两侧对应延伸至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三进风口处的槽型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把手上设置有第二凹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后背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后背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后背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过滤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把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把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空调室内机的侧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后背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后背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后背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以上各图中:
实施例1:
空调室内机100;后背板11;第一进风口2;第二进风口3;
第三进风口4;第一过滤机构5;第二过滤机构6;第三过滤机构7;
第一过滤主体51;网格结构511;第一把手52;第二把手61;
第三把手71;安装槽131;安装件521;卡位件512;
辅助安装结构522;前盖板12;出风口10;凹槽523;
实施例2:
空调室内机100;后背板11;前盖板12;第一进风口2;
第二进风口3;第三进风口4;第一过滤机构5;第二过滤机构6;
第一把手52;第二把手61;安装槽1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空调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100,下面参照图1-10对空调室内机100 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空调室内机100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图3,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后背板11和前盖板12,壳体1的后背板11设置有第一进风口2;后背板1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3、后背板11的与第二进风口3相对的一侧/后背板1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进风口4,并且,壳体1内限定出与第一进风口2、第二进风口3以及第三进风口4连通的换热风道。
同时,前盖板12上形成有出风口10,室内风经过第一进风口2、第二进风口3和第三进风口4进入壳体1内,经过换热风道,从出风口10流入室内。
第一进风口2可形成于空调室内机100的后侧,第二进风口3形成于空调室内机100的左侧,第三进风口4形成于空调室内机100的右侧,通过设置三个进风口可以有效增大进风面积,出风口10形成于空调室内机100的前侧。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室内机100的前侧为空调室内机100面向用户的一侧。
参照图1,出风口10可为长条形,且出风口10可竖向设置在空调室内机 100的前侧,出风口10可为两个且左右间隔设置。
出风口10处可设置导风板,用于为出风口10处的出风进行导向,可使得出风朝向新风出口处吹,增强出风口10出来的风与新风出口处出来的风的融合,也可朝向其他方向吹出以适应不同的出风要求。
参照图1-3,空调室内机100包括第一过滤机构5、第二过滤机构6和第三过滤机构7,其中:第一过滤机构5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进风口2处,第二过滤机构6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进风口3处,第三过滤机构7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三进风口4处。
进一步的,第二过滤机构6包括第二过滤主体和第二把手61,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二进风口3,第二把手61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形成第二进风口 3的边沿,第二把手61与第二过滤主体连接,通过第二把手61实现第二过滤主体与壳体的连接和脱离。
进一步的,过滤主体可以设置为滤网机构,滤网机构可以根据进风口的面积设置为多个,以全面覆盖整个进风口。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第三进风口4的过滤功能设置第三过滤机构7,第三过滤机构7包括第三过滤主体和第三把手71,第三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三进风口4,第三把手71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形成第三进风口4的边沿,第三把手 71与第三过滤主体连接,通过第三把手71实现第三过滤主体与壳体的连接和脱离。
具体的,将第三过滤主体安装在第三把手71上,第三把手71可与对应壳体上形成第三进风口4的边沿卡接或者磁吸连接。
通过将第三过滤主体安装在第三把手71上,并将第三把手7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壳体,有利于第三过滤主体的稳固安装的同时,还便于第三过滤主体的拆卸,
以上设置,可以实现第三进风口4的过滤功能,同时可以将第三过滤机构 7灵活设置,满足不同情境下的过滤需求,做到大小进风口均能够设置过滤结构,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净化功能。
进一步的,参照图7-8,第一过滤机构5包括第一过滤主体51和第一把手 52,第一过滤主体51设置在第一进风口2,第一把手52设置在壳体形成第一进风口2的一侧,第一把手52与第一过滤主体51连接,通过拆卸第一把手52,实现第一过滤主体51与壳体卡接和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图7-11中第一过滤机构5中的结构仅为示例性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
进一步的,参照图4-6,壳体上包括安装座,第一过滤主体5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具体的,安装座安装在第一进风口2对应的部分,安装座的设置位置与第一过滤主体51相配合,以起到固定第一过滤主体51的作用。
安装座包括两个安装槽131,安装槽131的槽口相对设置,槽口用于容置第一过滤主体51的边沿。具体的,参照图4-5,安装槽131设置为贯通第一进风口2横边的槽型结构,该槽型结构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进风口2的设置方向相配合,可以设置为直线或者为弧形,同时,第一过滤主体51的的形状也与第一进风口2的设置方向配合,以实现更好的过滤进风。
参照图8,第一过滤主体51包括多个网格结构。这样设置的目的:一为提高第一过滤主体51整体的稳定性,防止由于第一过滤主体51的尺寸过大时,出现不稳的情况;二为提高第一过滤主体51与壳体之间的稳固连接,可以在网格结构之间设置多个辅助安装件521,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第一过滤主体51。
进一步的,上述把手可通过卡接或磁吸与壳体连接。
当把手通过卡接与连接时,把手的四周设置有凸出的卡接件,对应的壳体位置上设置有卡接槽,卡接件没入卡接槽中,并与之形成卡接,以固定把手,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提高把手安装的稳定性。当把手通过磁吸与壳体连接时,把手的四周设置有磁吸件,壳体上与之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磁吸座,利用磁吸件和磁吸座之间的吸引固定把手,这样做可以简化空调室内机100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更好地安装第一把手52,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把手52配合的安装口,安装口设置在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3之间或第一进风口2 和第三进风口4之间。具体的,可以将安装口设置在第一进风口2和第二进风口3之间,安装口设置为长形孔,长形孔的周围安装有辅助安装第一把手52的部件。
进一步的,参照图9-11,第一把手52上至少设置一个安装件521,第一过滤主体51上至少配合设置有两个卡位件512,当第一把手52和第一过滤主体 51连接时,安装件521位于两个卡位件512之间。具体的,第一把手52靠近第一过滤主体5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安装件521,安装件521设置在第一把手52的上下两侧,安装件521与第一把手52之间形成有与第一过滤主体51厚度相配合的空间;第一过滤主体51的上侧边沿配合设置有两个卡位件512,两个卡位件512之间的距离与对应安装件521的长度一致,以将第一过滤主体51置于空间内,并利用卡位件512与安装件521将第一过滤主体51和第一把手52进行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第一把手52远离第一过滤主体5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523,通过凹槽523对第一把手52进行拆卸,降低了操作难度,不需要额外使用工具。
进一步的,第一把手52上还设置有辅助安装结构522,辅助安装结构522 设置在第一把手52与第一过滤主体51连接的一侧,且沿着第一把手52的长度方向设置,辅助安装结构522设置为凸出结构,并向靠近第一过滤主体51的一侧延伸,并形成可以卡住第一过滤主体51的安装边,安装板与第一过滤主体51 连接。
进一步的,辅助安装结构522可以设置为多个,示例性的,可以设置为两个,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把手的长度灵活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过滤机构5、第二过滤机构6和第三过滤机构7设置为多个。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空调室内机100。示例性的,将第一过滤机构5设置为两个,且上下排列设置。第二过滤机构6和第三过滤机构7也设置为两个,且上下排列设置,在实现过滤功能的同时保持了空调室内机100的整体的美观。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第一进风口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进风口3,第一进风口2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三进风口4,第一进风口2处可拆卸安装有第一过滤机构5,第二进风口3处可拆卸安装有第二过滤机构6,第三进风口4处可拆卸安装有第三过滤机构7,第二过滤机构6包括用于遮挡第二进风口3的第二过滤主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形成第二进风口3的边沿的第二把手61,第二把手61和第二过滤主体连接,通过第二把手61实现第二过滤主体与壳体的连接和脱离,便于过滤主体的拆卸,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过滤功能,便于过滤主体的清洗,提高使用体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相比于实施例1对过滤机构进行改进,将过滤机构进行组合设置,具体的,参照图12-14,可以将过滤机构设置为第一过滤机构5和第二过滤机构6,其中,第一过滤机构5包括第一把手52和与第一把手52连接的第一过滤主体,第一把手52安装在第二进风口,第一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二进风口 3和第一进风口2的一半及以上;第二过滤机构6,第二过滤机构6包括第二把手61和与第二把手61连接的第二过滤主体,第二把手61安装在第三进风口,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三进风口4和第一过滤机构5未遮挡的第一进风口2的部分。
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一过滤主体遮挡第二进风口3和第一进风口2的一半,第二过滤主体遮挡第三进风口4和第一进风口2的一半。或者可以将第一过滤主体遮挡第二进风口3和第一进风口2,第二过滤主体遮挡第三进风口4,除上述外,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的组合方式,利用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覆盖全部的进风口。
进一步,还可以将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设置为: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三进风口4和第一进风口2的一半及以上,且,第一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二进风口3和第二过滤机构6未遮挡的第一进风口2的部分。
示例性的,可以将第一过滤主体遮挡第二进风口3和第一进风口2的一半,第二过滤主体遮挡第三进风口4和第一进风口2的一半。或者可以将第一过滤主体遮挡第二进风口3,第二过滤主体遮挡第三进风口4和第一进风口2,除上述外,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的组合方式,利用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覆盖全部的进风口,对进入空调室内机100的室内风全部进行过滤,提高空调室内机100的净化空气功能。
进一步的,过滤主体可以设置为滤网机构,滤网机构可以根据进风口的面积设置为多个,以全面覆盖整个进风口。
下面以第一过滤机构5遮挡第二进风口3和第一进风口2的部分,以及第二过滤机构6遮挡第三进风口4和第一进风口2的剩余部分为例说明。
参照图12,第一把手52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上形成第二进风口的边沿,通过拆卸第一把手52,实现第一过滤主体与壳体的卡接和脱离。
参照图13,第二把手61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上形成第三进风口的边沿,通过拆卸第二把手61,实现第二过滤主体与壳体的卡接和脱离。
由于第一过滤机构5和第二过滤机构6的结构对称设置,具体结构大致相同,此处以第一过滤机构5为主进行说明。
进一步的,第一把手52通过卡接或磁吸与壳体连接;第二把手61通过卡接或磁吸与壳体连接。具体的,当把手通过卡接与连接时,把手的四周设置有凸出的卡接件,对应的壳体位置上设置有卡接槽,卡接件没入卡接槽中,并与之形成卡接,以固定把手,这样设置的目的可以提高把手安装的稳定性。当把手通过磁吸与壳体连接时,把手的四周设置有磁吸件,壳体上与之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磁吸座,利用磁吸件和磁吸座之间的吸引固定把手,这样做可以简化空调室内机100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配合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的设置,将壳体结构的安装座进行改机,具体的,参照图14-17,壳体上包括安装座,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在壳体对应的部分,安装座的设置位置与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一过滤主体相配合,以起到固定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过滤主体一部分通过第一把手52安装在空调室内机 100上,另一部分通过安装座安装在空调室内机100上。同样的,第二过滤主体的一部分通过第二把手61安装在空调室内机100上,另一部分通过安装座安装在空调室内机100上。
进一步的,安装座包括两个安装槽131,安装槽131的槽口相对设置,槽口用于容置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的边沿。具体的,参照图14-15,安装槽131设置为贯通第一进风口2横边且两侧对应延伸至第二进风口3和第三进风口4处的槽型结构,防止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缺少支撑,实现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的稳定安装。
该槽型结构的延伸方向与后盖板的形状变化相配合,可以设置为直线或者为弧形,同时,第一过滤主体的的形状也与后背板11的形状变化配合,以实现更好的过滤进风。
安装槽131还可以设置为贯通第一进风口2横边且其中一侧延伸至第二进风口3或第三进风口4其一的槽型结构。进一步的,第一过滤主体和第二过滤主体包括多个网格结构,这样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过滤主体整体的稳定性,防止由于第一过滤主体的尺寸过大时,出现不稳的情况;同时提高第一过滤主体与壳体之间的稳固连接,可以在网格结构之间设置多个辅助安装件,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第一过滤主体。
进一步的,第一把手52上至少设置一个安装件,第一过滤主体上至少配合设置有两个卡位件,当第一把手52和第一过滤主体连接时,安装件位于两个卡位件之间。具体的,安装件和卡位件设置为多个,设置在第一把手52和第一过滤主体的周围,以实现第一把手52和第一过滤主体的稳固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把手5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把手61上设置有第二凹槽,通过凹槽对把手进行拆卸,降低了操作难度,不需要额外使用工具。
下面以第一过滤机构5遮挡第二进风口3和第一进风口2的全部,以及第二过滤机构6遮挡第三进风口4为例说明。
第一过滤机构5的第一过滤主体的长度延伸并覆盖整个第一进风口2,第二过滤机构6的设置与实施例1中的第三过滤机构相同,此处不加赘述。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壳体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2,第一进风口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进风口3,第一进风口2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三进风口4,还包括第一过滤机构5和第二过滤机构6,第一过滤机构5包括第一把手52和与第一把手52连接的第一过滤主体,第一把手52安装在第二出风口,第一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二进风口4和第一进风口3的一半及以上;第二过滤机构6包括第二把手61和与第二把手61连接的第二过滤主体,第二把手61安装在第三出风口,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第三进风口5和第一过滤机构 5未遮挡的第一进风口3的部分。通过以上设置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过滤结构,满足不同应用场景,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形成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三进风口;
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把手和与所述第一把手连接的第一过滤主体,所述第一把手安装在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过滤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半及以上;
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把手和与所述第二把手连接的第二过滤主体,所述第二把手安装在所述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过滤机构未遮挡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主体还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的一半及以上,且,所述第一过滤主体用于遮挡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过滤机构未遮挡的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上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口的边沿,通过拆卸所述第一把手,实现所述第一过滤主体与所述壳体的卡接和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把手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形成所述第三进风口的边沿,通过拆卸所述第二把手,实现所述第二过滤主体与所述壳体的卡接和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通过卡接或磁吸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把手通过卡接或磁吸与所述壳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相对设置,所述槽口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主体的边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主体和所述第二过滤主体包括多个网格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置为贯通所述第一进风口横边且两侧对应延伸至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三进风口处的槽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把手上设置有第二凹槽。
CN202221047426.9U 2022-04-29 2022-04-29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082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7426.9U CN217082725U (zh) 2022-04-29 2022-04-29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47426.9U CN217082725U (zh) 2022-04-29 2022-04-29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2725U true CN217082725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2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47426.9U Active CN217082725U (zh) 2022-04-29 2022-04-29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2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3880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101387427B (zh) 空调的室外机
CN100439802C (zh) 空调器
CN2170827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20957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11292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87616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1086353B (zh) 窗式空调器的前面格栅装配结构
CN21710979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883996U (zh) 驻车空调
CN212108679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57775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37058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3705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108728U (zh) 立式空调器
JP7203997B2 (ja) エアフィルタ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8544741U (zh) 一种新风环控一体机
CN21800166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450143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685429U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柜式空调
CN217503799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175502U (zh) 天花机及空调器
CN218296124U (zh) 一种新风环控一体机
CN21339561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8119953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