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81738U -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 Google Patents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81738U
CN217081738U CN202122866785.9U CN202122866785U CN217081738U CN 217081738 U CN217081738 U CN 217081738U CN 202122866785 U CN202122866785 U CN 202122866785U CN 217081738 U CN217081738 U CN 217081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ubber
plastic
wire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667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8667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81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81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81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依次按照以下步骤:a: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制作橡胶内层;b: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将线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或将线编织在橡胶内层外侧;c:利用连续生产装置挤出塑料外层,实现连续生产,可以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长度要求随定,无浪费,更节能节约成本,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少,废气排放少,工装少,成本更低,无污水污油排放。

Description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柴油等输油管领域,特别地,涉及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背景技术
对于汽油、柴油输送,通常采用橡胶输油管,根据输送压力不同,通常分为低压橡胶输油管、中压橡胶输油管和高压橡胶输油管,低压橡胶输油管和中压橡胶输油管一般为三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橡胶层、涤纶缠绕层(或涤纶编织层)和外橡胶层,而高压橡胶输油管一般有3至5层,分别为:第一种是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橡胶层、金属丝编织层、外橡胶层;第二种是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橡胶层、涤纶缠绕层(或涤纶编织层)、金属丝编织层和外橡胶层;第三种是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内橡胶层、涤纶缠绕层(涤纶编织层)、中橡胶层、金属丝编织层和外橡胶层。针对上述输油管,对于中低压橡胶管,传统的工艺,1:采用先制作芯棒,芯棒有长度局限,一般为50-100米, 2:在芯棒上外侧挤出橡胶(生胶)内层,3:在缠绕机上缠绕(对于中压橡胶管,在编织机上编织),4:再在缠绕层(编织层)挤出橡胶 (生胶)外层,收卷5:脱芯棒(利用高压水柱冲出芯棒,芯棒中含有大量油污),6:然后在切段,盘在碟型盘上呈蚊香状(上述设计防止管壁与管壁之间硫化过程中黏连),再在蒸汽硫化成型,得到最终产品。对于高压橡胶管,传统的工艺,1:采用先制作芯棒,芯棒有长度局限,一般为50-100米,2:在芯棒上外侧挤出橡胶(生胶)内层,3:在缠绕机上缠绕,4:再在缠绕层(编织层)挤出橡胶(生胶) 中层,5:再编织金属丝编织层,6:再金属丝编织层外侧挤出橡胶(生胶)外层,收卷,7:脱芯棒(利用高压水柱冲出芯棒,芯棒中含有大量油污),8:然后在切段,盘在碟型盘上,再在蒸汽硫化成型,得到最终产品;根据不同型号的产品,可以省略上述步骤3和步骤4,或者省略上述步骤4。因此对于传统工艺具有以下缺陷:1:需要制作芯棒,芯棒磨损、损坏都要重新制作,成本高,芯棒长度固定,比较局限,如客户需要4*16米的输油管,选取70米的芯棒,多余的6 米(包括材料、人工和设备损耗)就浪费了。2:芯棒上具有大量润滑油,后期脱芯棒需要大量水,以及产生大量污水,成本高、污染大。 3:传统工艺工序多,人工成本高。4:采用蒸汽硫化,能源消耗高,产生废气,污染环境。
因此,现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010029287.6、专利名称为一种仿橡胶质感塑料软管及其生产方法,公开了将上述塑料颗粒投入挤管机,挤出得到内层;利用缠绕机,将涤纶编织线缠绕在内层外侧;挤管机挤出外层,得到塑料软管;公开了内外层均采用塑料制成的管子,其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输送,但是塑料耐油性能差,抗静电性能差,虽然现在有在pvc中加抗静电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静电剂最后也会失效,存在安全隐患,用在汽油、柴油等输送领域,不会被客户接受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及其连续生产工艺,以达到能够简化工艺、节约人工、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内层、缠绕层和塑料外层;所述的橡胶内层与纤维编织层之间设有导静电线,导静电线呈直线状、呈“S”状平铺在橡胶内层外侧、呈“弹簧”状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或呈网状交叉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缠绕层为纤维编织层或金属丝编织层。
进一步,所述的纤维编织层和塑料外层之间设有金属丝编织层。
进一步,所述的塑料外层由内而外依次设有金属丝编织层和塑料保护层。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连续生产复合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
a: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制作橡胶内层;
b: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将线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形成缠绕层或将线编织在橡胶内层外侧形成编织层;
c: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在编织层或缠绕层外侧挤出塑料外层。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b为: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将金属丝编织在橡胶内层外侧形成金属丝编织层。
进一步,所述步骤b与步骤c之间为步骤x,步骤x为: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将金属丝编织在缠绕层或编织层外侧形成金属丝编织层。
进一步,依次还包括步骤d和步骤e,步骤d: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将金属丝编织在塑料外层外侧形成金属丝编织层;步骤e:利用连续生产装置在金属丝编织层外侧挤出塑料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橡胶挤出机、位于橡胶挤出机出口处的的高温通道、位于高温通道出口处的微波装置、位于微波装置出口处的热风通道以及依次位于热风通道出口处的牵引机、线缠绕机和/或线编织机、第一塑料挤出机、金属丝编织机、第二塑料挤出机、收卷机,热风通道的下方均布有进风管,进风管内输送热风,热风通道的上方均布有出风管,所述的热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输送橡胶内层的输送网带。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利用微波硫化工艺与塑料挤出工艺生产的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实现产品符合输送柴油与汽油的要求,同时实现连续生产,可以根据客户数量要求随定,无浪费,更节能节约成本,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少,废气排放少,工装少,成本更低,无污水污油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续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输油管根据型号不同,具有以下五种结构,分别为:
结构A:对于低压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内层、缠绕层和塑料外层。
结构B:对于中压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内层、纤维编织层和塑料外层,所述的橡胶内层与纤维编织层之间设有导静电线。
结构C:对于高压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内层、金属丝编织层和塑料外层。
结构D:如图1所示:对于高压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内层、缠绕层(或纤维编织层)、金属丝编织层和塑料外层,所述的橡胶内层与纤维编织层之间设有导静电线,导静电线呈直线状、呈“S”形状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呈“弹簧”形状缠绕在橡胶内层外层或多根导静电线呈网状交叉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
结构E:对于高压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内层1、缠绕层(或纤维编织层2)、塑料外层3、金属丝编织层4和塑料保护层5,所述的橡胶内层1与纤维编织层2之间设有导静电线6,导静电线呈直线状、呈“S”形状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呈“弹簧”形状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或多根导静电线呈网状交叉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
实施例2
制作上述结构A输油管的连续生产复合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
a:利用橡胶挤出机制作橡胶内层、微波熟化、热风道保温;
b:利用线缠绕机将线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形成缠绕层;
c:利用第二挤出机在缠绕层外侧挤出塑料外层,收卷。
所述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橡胶挤出机、位于橡胶挤出机出口处的的高温通道、位于高温通道出口处的微波装置、位于微波装置出口处的热风通道以及依次位于热风通道出口处的牵引机、线缠绕机、第二塑料挤出机、收卷机,热风通道的下方均布有进风管,进风管内输送热风和收卷机,热风通道的上方均布有出风管,所述的热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输送橡胶内层的输送网带。
其中,线缠绕机为现有的纤维缠绕机,第二塑料挤出机为现有的塑料挤管机。
制作结构A的输油管,无需经过线编织机、金属丝编织机、第一塑料挤出机,该工艺能够连续生产,可以根据客户数量要求随停,无浪费,更节能节约成本,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少,废气排放少,工装少,成本更低,无污水污油排放。
实施例3
制作上述结构B输油管的连续生产复合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
a:利用橡胶挤出机制作橡胶内层、微波熟化、热风道保温;
b:利用线编织机将线编织在橡胶内层外侧形成纤维编织层,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线编织机另一路将导静电线铺在编织层与内层之间;
c:利用第二挤出机在编织层外侧挤出塑料外层。
所述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橡胶挤出机、位于橡胶挤出机出口处的的高温通道、位于高温通道出口处的微波装置、位于微波装置出口处的热风通道以及依次位于热风通道出口处的牵引机、线编织机、第一塑料挤出机和收卷机,热风通道的下方均布有进风管,热风通道的上方均布有出风管,所述的热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输送橡胶内层的输送网带。
其中,线编织机为现有的纤维编织机,第二塑料挤出机为现有的塑料挤管机。
制作结构B的输油管,无需经过线编织机、金属丝编织机、第一塑料挤出机,具有实施例2的全部效果。
实施例4
制作上述结构C输油管的连续生产复合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
a:利用橡胶挤出机制作橡胶内层、微波熟化、热风道保温;
b:利用金属丝编织机将钢丝编织在橡胶内层外侧形成金属丝编织层;
c:利用第二挤出机在金属丝编织层外侧挤出塑料外层。
所述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橡胶挤出机、位于橡胶挤出机出口处的的高温通道、位于高温通道出口处的微波装置、位于微波装置出口处的热风通道以及依次位于热风通道出口处的牵引机、金属丝编织机、第二塑料挤出机和收卷机,热风通道的下方均布有进风管,热风通道的上方均布有出风管,所述的热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输送橡胶内层的输送网带。
其中,金属丝编织机为现有的钢丝编织机,第二塑料挤出机为现有的塑料挤管机。
制作结构C的输油管,无需经过线缠绕机、线编织机、第一塑料挤出机,具有实施例2的全部效果。
实施例5
制作上述结构D输油管的连续生产复合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
a:利用橡胶挤出机制作橡胶内层、微波熟化、热风道保温;
b:利用线缠绕机将线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形成缠绕层(或利用线编织机将线编织在橡胶内层外侧形成纤维编织层,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线编织机另一路将导静电线铺在编织层与内层之间);
x:利用金属丝编织机将金属丝编织在内层外侧形成金属丝编织层;
c:利用第一挤出机在金属丝编织层外侧挤出塑料外层。
所述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橡胶挤出机、位于橡胶挤出机出口处的的高温通道、位于高温通道出口处的微波装置、位于微波装置出口处的热风通道以及依次位于热风通道出口处的牵引机、线缠绕机(或线编织机)、金属丝编织机、第二塑料挤出机和收卷机,热风通道的下方均布有进风管,热风通道的上方均布有出风管,所述的热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输送橡胶内层的输送网带。
其中,金属丝编织机为现有的钢丝编织机,线缠绕机为现有的纤维缠绕机(或线编织机为现有的纤维编织机),第二塑料挤出机为现有的塑料挤管机。
制作结构D的输油管,无需经过线编织机(或线缠绕机)、第一塑料挤出机,具有实施例2的全部效果。
实施例6
制作上述结构E输油管的连续生产复合工艺:依次按照以下步骤:
a:利用橡胶挤出机11制作橡胶内层1、微波熟化、热风通道保温;
b:利用线缠绕机14将线缠绕在橡胶内层1外侧形成缠绕层(或利用线编织机141将线编织在橡胶内层1外侧形成纤维编织层2,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线编织机另一路将导静电线6铺在编织层2与橡胶内层1之间);
c:利用第一挤出机在缠绕层或编织层2外侧挤出塑料外层3;
d:利用金属丝编织机16将金属丝编织在外层外侧形成金属丝编织层4;
e:利用第二挤出机在金属丝编织层4外侧挤出塑料保护层5。
如图2所示:所述的连续生产装置包括橡胶挤出机11、位于橡胶挤出机11出口处的的高温通道18、位于高温通道出口处的微波装置12、位于微波装置12出口处的热风通道13以及依次位于热风通道13出口处的牵引机、线缠绕机14(或线编织机)、第一塑料挤出机15、金属丝编织机16、第二塑料挤出机17和收卷机,高温通道内通过碳纤维加热,热风通道13的下方均布有出风管132,热风通道 13的上方均布有出风管132,所述的热风通道内设有用于输送橡胶内层的输送网带。
其中,金属丝编织机16为现有的钢丝编织机,线缠绕机14为现有的纤维缠绕机14(或线编织机为现有的纤维编织机),第一塑料挤出机15为现有的塑料挤管机,第二塑料挤出机17为现有的塑料挤管机。
制作结构E的输油管,无需经过线编织机(或线缠绕机14)具有实施例2的全部效果。
说明:现有技术中线编织机141自带一路将导静电线铺在编织层与内层之间,线编织机141边编织纤维边铺导静电线6,为南京福苏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FST24L-140CF/QW1的线编织机,而线缠绕机14和金属丝编织机16还不具备该功能,如针对缠绕机和金属丝编织机而需要导静电线的产品,可人工铺设,或者对现有的缠绕机和金属丝编织机16加以改进。
塑料外层或塑料保护层采用的塑料材质包括PVC、TPU、TPE、ABS、 EVA、TPO、POE、PU、PA、热塑性弹性体、塑胶或改性塑料。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6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第一挤出机或第二挤出机替代成橡胶挤出机11制作橡胶外层(原塑料外层3或塑料保护层5)、高温微波熟化、热风通道保温,即利用橡胶挤出机11 制作橡胶内外层、微波熟化、热风通道保温替代传统蒸汽硫化所制作出来的产品无一例外的出现外层起泡或鼓包。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以实施例6为例,从制作橡胶内层1、缠绕层(编织层2)、塑料外层3、金属丝编织层4、塑料保护层5,收卷按客户要求裁剪,一气呵成,中间过程无需多次收卷,实现产品符合输送柴油与汽油的要求,同时实现连续生产,可以根据客户产品要求随定,无浪费,更节能节约成本,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少,废气排放少,工装少,成本更低,无污水污油排放。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3)

1.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其特征在于,由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内层、编织层和塑料外层;所述的编织层为纤维编织层或金属丝编织层,所述的橡胶内层与编织层之间设有导静电线,导静电线呈直线状、呈“S”状平铺在橡胶内层外侧、呈“弹簧”状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或呈网状交叉缠绕在橡胶内层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织层和塑料外层之间设有金属丝编织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外层由内而外依次设有金属丝编织层和塑料保护层。
CN202122866785.9U 2021-11-22 2021-11-22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Active CN217081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6785.9U CN217081738U (zh) 2021-11-22 2021-11-22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6785.9U CN217081738U (zh) 2021-11-22 2021-11-22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81738U true CN217081738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8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66785.9U Active CN217081738U (zh) 2021-11-22 2021-11-22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81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77708B (zh) 纤维编织拉挤管道和生产方法
CN100520139C (zh) 由缠绕材料构成管材壁的大口径高强度塑料缠绕管及制法
CN103557376A (zh) 一种连续大口径编织纤维增强的热固性拉挤管道及生产方法
US20100089521A1 (en) Method of making reinforced flexible hose with leakage indicator
CN1946546A (zh) 具有可变增强剂的软管
AU2010247012A1 (en) Reinforced flexible hose with high pressure strenght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ing
US4341578A (en) Method of hose production
CN111055514A (zh) 一种连续大口径编织纤维增强的热固性拉挤管道及生产方法
CA120215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braided reinforced hose
CN217081738U (zh)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
CN101925454B (zh) 增强软管
CN105965903B (zh) 一种预制直埋保温ppr复合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6263A (zh) 旋绕涂层编织软管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030183970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reinforced hose
CN106917922A (zh) 一种柔性复合内衬管及其生产工艺
CN207195869U (zh) 一种智能监测型旧管线修复用柔性复合管
AU2004200327A1 (en) Abrasion-resistant hose
CN114087432A (zh) 内层橡胶外层塑料输油管及其连续生产复合工艺
CN101324296A (zh) 耐压水带及其生产工艺
CN212124258U (zh) 一种连续纤维缠绕增强复合管及其生产装置
GB2034433A (en) Method of ho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
CN205244653U (zh) 一种柔性复合内衬管
EP3233451A1 (en) Method, manufacturing line and working station for continuously manufacturing a reinforced flexible hose, and hose manufactured thereby
CN102563239A (zh) 汽车软管
CN109058614B (zh) 一种车辆橡胶胶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