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4337U - 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4337U
CN217074337U CN202221155855.8U CN202221155855U CN217074337U CN 217074337 U CN217074337 U CN 217074337U CN 202221155855 U CN202221155855 U CN 202221155855U CN 217074337 U CN217074337 U CN 217074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pultrusion
rotating arm
vehicle equipment
equipment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58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源
汤娟
解恩泽
周敏杰
陈浩
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558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4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4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4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包括:裙板,裙板上开设有拉挤槽,拉挤槽与裙板一体成型,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安装座固定在支架上,且安装座、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顺次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朝向裙板的一端设有滚轮,滚轮限制在拉挤槽内,相对于拉挤槽移动。通过在裙板上一体成型拉挤槽,使得裙板与拉挤槽成为整体,提高了裙板与驱动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通过设置顺次转动连接的安装座、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并将安装座固定在支架上,在裙板推出侧移的过程中,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向外侧移动和转动,减小了驱动组件对设备舱内空间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列车轻量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玻纤维逐渐被运用到列车的舱体,设备舱的舱体内铺设有线槽、线管和其他车下设备,以避免受到高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石击、冰冻等伤害,设备舱一般由支架、底板以及两侧的裙板构成,裙板和底板可以相对于支架打开或关闭,方便对设备舱内进行检查和维修。
相关技术中,裙板一般通过L型轨道将裙板推出,再沿着裙板上的直轨道侧移将裙板打开,推出机构一般包括伸缩座和伸缩杆,将伸缩座固定在支架上,伸缩杆与伸缩座滑动连接,且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滚轮,滚轮与固定在裙板上的直轨道滑动连接,然而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实现裙板打开的效果,但是伸缩杆在相对于伸缩座移动的过程中,行程大,占据较多设备舱内部的空间,且在移动过程中,直轨道通过机械连接固定在裙板上,使得裙板整体重量增大,裙板与直轨道的连接处也较为薄弱,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包括:
裙板,所述裙板上开设有拉挤槽,所述拉挤槽与所述裙板一体成型,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支架上,且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顺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朝向所述裙板的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限制在所述拉挤槽内,相对于所述拉挤槽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有两组,分别位于靠近所述裙板顶部和底部位置,所述拉挤槽有两个,且两者互相平行设置,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侧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侧板一侧与所述支架表面贴合固定,另一侧垂直设置有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贯穿的通孔,一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所述第一转动臂端部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上还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关节轴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固定板朝向所述上固定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将所述第一转动臂的转动角度限定在两所述限位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臂包括转动部、连接部和移动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垂直于所述移动部设置,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动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有两个,且两所述滚轮的轴线互相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裙板上一体成型拉挤槽,使得裙板与拉挤槽成为整体,提高了裙板与驱动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保证了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将驱动组件设置为顺次转动连接的安装座、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并将安装座固定在支架上,在裙板推出侧移的过程中,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向外侧移动和转动,减小了驱动组件对设备舱内空间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裙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裙板;01a、拉挤槽;01b、锁;01c、密封件;02、支架;10、驱动组件;11、安装座;111、上固定板;112、下固定板;113、侧板;114、连接轴;115、关节轴承;116、弹性件;117、限位块;12、第一转动臂;13、第二转动臂;13a、转动部;13b、连接部;13c、移动部;1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的车辆设备舱裙板01驱动结构,包括:
裙板01,裙板01上开设有拉挤槽01a,拉挤槽01a与裙板01一体成型,
驱动组件10,驱动组件10包括安装座11、第一转动臂12、第二转动臂13,安装座11固定在支架02上,且安装座11、第一转动臂12和第二转动臂13顺次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臂13朝向裙板01的一端设有滚轮14,滚轮14限制在拉挤槽01a内,相对于拉挤槽01a移动。
通过在裙板01上一体成型拉挤槽01a,使得裙板01与拉挤槽01a成为整体,提高了裙板01与驱动组件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保证了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通过将驱动组件10设置为顺次转动连接的安装座11、第一转动臂12和第二转动臂13,并将安装座11固定在支架02上,在裙板01推出侧移的过程中,第一转动臂12和第二转动臂13向外侧移动和转动,减小了驱动组件10对设备舱内空间的影响。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强裙板01的整体连接刚性,裙板01上设有一体拉挤成型的多个腔室,以便于密封件01c和裙板01锁01b的连接,通过在裙板01上设置一体成型的拉挤腔体和环梁,可以便于裙板01上格栅的安装,裙板01在整体满足侧移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装配调节功能。
优选的,驱动组件10有两组,分别位于靠近裙板01顶部和底部位置,使得上下两侧裙板01受到的驱动力均衡,拉挤槽01a有两个,且两者互相平行设置,分别与驱动组件10相对应,位于裙板01的上下两侧,拉挤槽01a截面为凹字型,留出开口,滚轮14从开口处伸入,沿着拉挤槽01a的内侧壁移动。
具体的,安装座11包括侧板113、上固定板111和下固定板112,侧板113一侧与支架02表面贴合固定,侧板113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钉等方式进行固定,另一侧垂直设置有上固定板111和下固定板112,优选的,上固定板111和下固定板112平行于水平面设置;安装座11形成了侧开口的形式,安装时能够尽可能靠近裙板01的位置。
具体的,上固定板111与下固定板112上设有贯穿的通孔,一连接轴114穿过通孔,连接上固定板111和下固定板112,第一转动臂12端部连接有关节轴承115,关节轴承115套设在连接轴114上,与连接轴114转动连接,关节轴承115与连接轴114的装配之间可以微量调节,以调节装配角度误差,防止移动过程中滚轮14卡死;优选的,连接轴114的轴线垂直于上固定板111和下固定板112设置。
具体的,连接轴114上还套设有弹性件116,弹性件116两端分别抵接在上固定板111和关节轴承115之间,防止在关节轴承115沿着连接轴114上下移动。
其中,下固定板112朝向上固定板111的一侧设有限位块117,限位块117位于连接轴114的两侧,将第一转动臂12的转动角度限定在两限位块117之间,随着裙板01的开闭,第一转动臂12也随着随之转动,由于裙板01的开闭存在极限位置,两限位块117即为第一转动臂12的极限位置。
具体的,第二转动臂13包括转动部13a、连接部13b和移动部13c,连接部13b一端垂直于移动部13c设置,另一端与转动部13a连接,且连接部13b与转动部13a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当裙板01外移135°时,转动部13a相对于第一转动臂12转动。
优选的,滚轮14有两个,且位于移动部13c朝向拉挤槽01a的一侧,且两滚轮14的轴线互相垂直设置,两滚轮14的轴向外侧分别沿着拉挤槽01a内相互垂直的两侧面移动。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裙板,所述裙板上开设有拉挤槽,所述拉挤槽与所述裙板一体成型,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支架上,且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顺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臂朝向所述裙板的一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限制在所述拉挤槽内,相对于所述拉挤槽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有两组,分别位于靠近所述裙板顶部和底部位置,所述拉挤槽有两个,且两者互相平行设置,分别与所述驱动组件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侧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侧板一侧与所述支架表面贴合固定,另一侧垂直设置有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平行于水平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贯穿的通孔,一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所述第一转动臂端部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轴线垂直于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上还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关节轴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板朝向所述上固定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连接轴的两侧,将所述第一转动臂的转动角度限定在两所述限位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臂包括转动部、连接部和移动部,所述连接部一端垂直于所述移动部设置,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转动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有两个,且两所述滚轮的轴线互相垂直设置。
CN202221155855.8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Active CN217074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5855.8U CN217074337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5855.8U CN217074337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4337U true CN217074337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03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55855.8U Active CN217074337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4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28819A (en) Vehicle doors
US9637961B2 (en) Sliding door assembly
CN100469978C (zh)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US4573286A (en) Device for suspending and guiding a movable panel, in particular for an oblique-displacement sliding door
US20110005140A1 (en) Articulating roller arm assembly
EP0047619B1 (en) Swinging plug door
CN100458027C (zh)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CN100478529C (zh) 工程机械的驾驶室
KR100716808B1 (ko) 이송대차 시스템
KR100683022B1 (ko) 슬라이드도어의 지지기구
CN217074337U (zh) 一种车辆设备舱裙板驱动结构
CN105735795A (zh) 一种用于公路车辆塞拉门系统的防撞击结构
JP5615563B2 (ja) 引き戸式ドア装置
US3230585A (en) Doors
CN101517186B (zh) 自然通风窗
CN111661084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裙板
FI84645B (fi) Svaengbar glasbelaeggning.
CN216562240U (zh) 一种电梯轿门联动教学装置
CN114016336A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梁三股道换线系统
CN111173434A (zh) 侧转门
CN212359586U (zh) 侧转门
CN114771586B (zh) 一种车体底板开闭装置
CN213234628U (zh) 旋转立柱门板锁闭装置
CN212047349U (zh) 一种开闭机构分体式框架结构、开闭机构
JP4076133B2 (ja) 建設機械におけるドアの支持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