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70148U - 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70148U
CN217070148U CN202123010409.6U CN202123010409U CN217070148U CN 217070148 U CN217070148 U CN 217070148U CN 202123010409 U CN202123010409 U CN 202123010409U CN 217070148 U CN217070148 U CN 217070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air duct
air
section
exhaus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04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嘉祥
周宙
陈晓波
陈伟峰
吴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ream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ream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ream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ream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04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70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70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70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排风组件包括内胆和排风结构,排风结构包括排风机、第一排风出口、第二排风出口、第一阻风结构和第二阻风结构,第一排风出口设于内胆的壁面上,排风机用于将内胆的容置腔内的废气经第一排风出口抽入并从第二排风出口排出,在第一排风出口与排风机之间设有第一阻风结构,在排风机与第二排风出口之间设有第二阻风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组件,内胆内的废气先经过第一阻风结构,使第一阻风结构先将在从第一排风出口排出的气体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掉后才进入排风机,然后由排风机送入第二阻风结构内进一步过滤除去废气中的水分,最后才由第二排风口排出,可以减小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余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日益增加,大量的生活垃圾被堆放,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还污染地下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及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我国的居民习惯将日常的厨余垃圾直接混入生活垃圾当中,成为生活垃圾中的湿垃圾,造成我国生活垃圾成分复杂,而且厨余垃圾由于含水量较高,易腐烂变质,在实际收运过程中造成异味、污水等环境卫生问题。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就是为了解决厨余垃圾问题而研发的一种设备,常用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内胆,内胆内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用于存放厨余垃圾和生物分解材料,在内胆内,生物分解材料将厨余垃圾分解,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但是生物分解材料通常是采用一些生物酶或细菌来分解厨余垃圾,生物酶或细菌在分解厨余垃圾时,会产生大量废弃,这些废气如果不及时排出,会使内胆内的气压变大,并且废气也会影响内胆内的氧气含量,影响生物分解材料中的好氧细菌的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排风组件,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
内胆,其设有用于容纳生物分解材料和厨余垃圾的容置腔;
排风结构,其包括排风机、第一排风出口、第二排风出口、第一阻风结构和第二阻风结构,第一排风出口设于内胆的壁面上,排风机用于将内胆的容置腔内的废气经第一排风出口抽入并从第二排风出口排出,在第一排风出口与排风机之间设有第一阻风结构,在排风机与第二排风出口之间设有第二阻风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二阻风结构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通过弯头段连接,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内空气流动方向不同,且第一风道连接排风机的出风口,第二风道连接第二排风出口,第二排风出口朝下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内设置有增阻物,增阻物内包含流通空气的空隙,空隙形成的风向又与整体气流方向形成交角,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的截面内所有空隙面积的总和占第一风道和/或第二风道截面风道面积的50%至9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阻风结构包括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第三风道与第四风道通过至少一弯管段连接,第三风道连接排风机的进风口,第四风道连接内胆上的第一排风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第三风道和第四风道中间设置有加热段,第四风道内的气体经加热段加热除臭后进入第三风道,在加热段内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段有外壁面,外壁面加热周边的空气,加热元件为电加热器、紫外光灯、分子筛再生装置或活性炭再生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第三风道设置有活性炭或分子筛组成的增阻段,经过加热段加热的空气经过增阻段,增阻段具有吸潮性和吸音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四风道设置有结构增阻段,结构增阻段内塞满玻璃珠、条带或丝状增阻物,第四风道内设有紫外灯。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的排风组件,还包括壳体和底盘,内胆位于壳体和底盘围成的腔中,第二排风出口和第二阻风结构设于底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底盘的下表面设有向其上表面凹陷形成的U 型槽,U型槽上设置有与U型槽形状适配的排风盖板,排风盖板与U型槽配合并将U型槽分为第一段、第二段和中间过渡段,第一段形成第一风道,第二段形成第二风道,U型槽位于第一段的部分设有连接口,排风机固定于底盘上,排风机的出风口与连接口对正并连接,连接口与排风机的排风口连通,排风盖板盖位于第一段的部分长度小于U型槽位于第二段的部分的长度并在第二段形成第二排风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内胆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用于搅拌内胆的容置腔内的生物分解材料和厨余垃圾的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组件,内胆内的废气不直接进入排风机并被排风机抽出,而是要经过第一阻风结构后才进入排风机,再经过第二阻风结构后才由第二排风出口排出,可以先使第一阻风结构先将在从第一排风出口排出的气体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掉,经第一阻风结构排出的气体在进入排风机,然后由排风机送入第二阻风结构,在第二阻风结构内进一步过滤除去废气中的水分,可以减小废气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排风组件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排风组件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底盘与第二阻风结构的结构及位置关系图;
图4为图3中底盘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
图5为带有排风组件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内胆、2.排风机、3.第一排风出口、4.第二排风出口、5.第一阻风结构、51.第三风道、52.第四风道、53.加热段、6.第二阻风结构、61.第一风道、62.第二风道、63.连接口、64.排风盖板、7.壳体、8.底盘、9.搅拌组件
本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的排风组件就是为了解决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内胆内的废气问题而设计研发。请参阅图1至图5,排风组件包括内胆1和排风结构,内胆1设有用于容纳生物分解材料和厨余垃圾的容置腔;排风结构包括排风机2、第一排风出口3、第二排风出口4、第一阻风结构5和第二阻风结构6,第一排风出口3 设于内胆1的壁面上,排风机2用于将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废气经第一排风出口3抽入并从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在第一排风出口3与排风机2之间设有第一阻风结构5,在排风机2与第二排风出口4之间设有第二阻风结构6。在排风组件应用于处于垃圾处理装置上时,生物分解材料分解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厨余垃圾的过程中,排风机2启动,并从内胆1的容置腔内抽取废气,在排风机2 抽取废气的过程中,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废气经第一排风出口3进入第一阻风结构5内,然后由第一阻风结构5进入排风机2,再由排风机2的出风口进入第二阻风结构6,最后由第二阻风结构6的出风口向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内胆1 内的废气不直接进入排风机2并被排风机2抽出,而是要经过第一阻风结构5 后才进入排风机2,再经过第二阻风结构6后才由第二排风出口22排出,是因为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处理垃圾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湿度比较大,并且在抽风机 21启动时,内胆1内的废气被抽取时会有垃圾碎屑随着废气从第一排风出口3 排出,所以在从第一排风出口3排出的气体进入排风机2前,先使从第一排风出口3排出的气体进入第一阻风结构5,使第一阻风结构5先将从第一排风出口 3排出的气体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掉,经第一阻风结构5排出的气体再进入排风机2,然后由排风机2送入第二阻风结构6,在第二阻风结构6内进一步过滤后才由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避免排风组件排出的气体中混合有湿度大的垃圾碎屑,也避免这些垃圾碎屑粘在排风机2内,并在排出时粘在第二排风出口4出风范围的地面或墙壁上。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阻风结构6包括第一风道61和第二风道 62,第一风道61与第二风道62通过弯头段连接,第一风道61与第二风道62 内空气流动方向不同,且第一风道61连接排风机2的出风口,第二风道62连接第二排风出口4,第二排风出口4朝下设置。也就是说,排风机2排出的气体进入第二阻风结构6后,要先进入第一风道61,在第一风道61内经过弯头段进入第二风道62,最后沿第二风道62向第二排风出口4,并由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进入第二阻风结构6内的气体在第二阻风结构6内迂回流动,是为了增加气体在第二阻风结构6内的流动时间,使气体从第一排风出口3流动到第二排风出口4之间的时间变长,可以使气体在第一阻风结构5和第二阻风结构6内被处理的更充分。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内设置有增阻物,增阻物内包含流通空气的空隙,空隙形成的风向又与整体气流方向形成交角,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的截面内所有空隙面积的总和占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截面风道面积的50%至90%。也就是说,在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 62内设置有增阻物,是为了增加进入第二阻风结构6内的气体在第二阻风结构 6内流动的阻力,使气体在第二阻风结构6内流动的时间变长,增阻物内设置流通空气的空隙,可以使进入第二阻风结构6内的气体在经过设有增阻物的部分时,只能从增阻物的空隙经过,可以使增阻物与气体内的除杂物质充分反应,并且为了进一步延长气体经过增阻物的时间,增阻物内空隙形成的风向与气体进入增阻物前的风向和经过增阻物后继续沿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流动的风向成一定的交角,并且增阻物在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内设置的越多,气体经过在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内流动时需要的时间越长,所以为了不影响气体的流动,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延长气体在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内的流动时间,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的截面内所有空隙面积的总和占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截面风道面积的50%至90%。具体使用时,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增阻物具有吸潮性、吸音性和可压缩性,不仅可以将气体内的湿气去除,使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的气体干燥,并且在气体流经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的过程中,增阻物将气体流动的噪音吸收,使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的气体噪音比较低。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风结构5包括第三风道51 和第四风道52,第三风道51与第四风道52通过至少一弯管段连接,第三风道 51连接排风机2的进风口,第四风道52连接内胆1上的第一排风出口3。也就是说,在排风机2抽取内胆1内的废气时,厨余垃圾碎屑会随着废气一起由第一排风出口3排出,为了使第一阻风结构5能充分的处理掉这些混在废气中的碎屑,就需要使进入第一阻风结构5内的气流在第一阻风结构5内流动的时间足够长,所以气流进入第一阻风结构5后,也要先沿第三风道51流动,由第三风道51进入弯管段,然后再由弯管段进入第四风道52,沿第四风道52流动并进入排风机2的进风口,为了延长进入第一阻风结构5内的气流在第一阻风结构5内的流动时间,同时也为了节省空间,通常第三风道51和第四风道52并排设置,弯管段从第三风道51和第四风道52的同一侧连通第三风道51和第四风道52,这样第三风道51的出气端与第四风道52的进气端设于同一侧,如果第三风道51的气流方向为由上到下,则经过弯管段进入第四风道52内的气流方向则为由下到上,这样第三风道51与第四风道52内的气流方向相反,不仅节省空间,同时还可以延长废气在第三风道51和第四风道52内的流动时间。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风道51和第四风道52中间设置有加热段53,第四风道52内的气体经加热段53加热除臭后进入第三风道51,在加热段53内设置有加热元件,加热段53有外壁面,外壁面加热周边的空气,加热元件为电加热器、紫外光灯、分子筛再生装置或活性炭再生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在生物分解材料分解厨余垃圾的过程中,蛋白质被迅速分解后形成硫化氢、胺类及粪臭素等有腐败气味的气体,这些气体具有恶臭味,而经过内胆1内的气体经过第一阻风结构5和第二阻风结构6时只是被物理除杂,除去的是其他中的碎屑颗粒及水分,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的气体还是会有臭味的,这些含有臭味的气体被排出后会影响空气质量。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内胆1内的废气先经过第四风道52进行初步除杂,然后进入加热段53进行加热除臭,除臭后的气体在经过第三风道51进行进一步的除杂,加热段53主要是为了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胺类及粪臭素等有腐败气味物质,这些物质仅用物理吸附并不能很好的清楚,但是硫化氢和胺类物质受热易分解,所以在废气经第四风道52进入加热段后,加热段53内的解热元件会对废气进行加热,使废气中的硫化氢和胺类物质受热分解,由于硫化氢分解会产生沉淀,所以实际使用中,加热元件采用电加热器/紫外光灯和分子筛再生装置的组合、电加热器/紫外光灯和活性炭的组合、电加热器/紫外光灯、分子筛再生装置和活性炭的组合,电加热器和紫外光灯都是为了加热分解硫化氢和胺类物质,分子筛再生装置和活性炭都是为了吸附硫化氢分解产生的沉淀及吸附,并且由于废气中水分含量高,在经过加热段53时,气体温度升高,使粪臭素溶于热水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风道51设置有活性炭或分子筛组成的增阻段,经过加热段53加热的空气经过增阻段,增阻段具有吸潮性和吸音性。由于在经过加热段53时,废气中的硫化氢受热分解也会有水产生,并且粪臭素受热容易热水,所以经加热段53排出的气体在经过由活性炭或分子筛组成的增阻段时,溶于水的粪臭素被吸附,粪臭素气体叶被吸附,进一步降低从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的气体中硫化氢、胺类及粪臭素的含量。
请参阅图2,在实际使用中,为了节省空间、第四风道52、加热段53和第三风道51依次并排设置,弯管段从一侧将第四风道52的出风口与加热段53的进风口连通,又从另一侧将加热段53的出风口连通,这样若从第一排风出口3 进入第四风道52内的气流沿第一排风出口3由上向下流动,在经过弯管段进入加热段53的气流则沿加热段53由下向上移动,然后经过弯管段进入第三风道 51后,沿第三风道51有上向下移动,最后由第三风道51的出口进入排风机2,这样的迂回式设置,可以方便第一阻风结构5的排布,同时又可以使气流在第一阻风结构5内的流动时间变长,使进入第一阻风结构5内的气体可以被充分的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风道52设置有结构增阻段,结构增阻段内塞满玻璃珠、条带或丝状增阻物,第四风道52内设有紫外灯,增阻物与污气接触,在紫外灯照射下,发生气体化学反应。玻璃珠、条带或丝状增阻物可以将由第一排风出口3进入第四风道52内的气体中的垃圾碎屑及颗粒混合物被过滤,第四风道52 中的紫外灯对增阻段中的玻璃珠等加热,使气体在经过增阻物时发生化学反应,并被分解。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的排风组件,还包括壳体7和底盘8,内胆1位于壳体7和底盘8围成的腔中,第二排风出口4和第二阻风结构6设于底盘8上。一般来说,第一排风出口3设置在内胆1的壁面上部,这样在排风机2抽取内胆1内的气体时,才会有尽可能少的垃圾碎屑或颗粒混合在废气中被抽走,而为了使内胆1内的气体由第一排风出口3流动到第二排风出口4用时足够长,这样就需要将第二排风出口4 设置在距离第一排风出口3较远的位置,所以将第二排风出口4设置于底盘8 上,使第二排风出口4位于第一排风出口3的下方,在第一排风出口3和第二排风出口4之间设置第一阻风结构5、排风机2和第二阻风结构6,这样内胆1 内的气体在由第一排风出口3排出后,先经过第一阻风结构5,然后由第一阻风结构5进入排风机2,再由排风机2进入第二阻风结构6,最后才由第二阻风结构6进入第二排风出口4,并由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内胆1内被抽出的气体在第一排风出口3和第二排风出口4之间流动的时间足够长,可以使第一阻风结构5和第二阻风结构6充分处理气体内的杂物、臭气和水分。
请参阅图1、图3及图4,具体应用时,底盘8的下表面设有向其上表面凹陷形成的U型槽,U型槽上设置有与U型槽形状适配的排风盖板64,排风盖板 64与U型槽配合并将U型槽分为第一段、第二段和中间过渡段,第一段形成第一风道61,第二段形成第二风道62,U型槽位于第一段的部分设有连接口63,排风机2固定于底盘8上,排风机2的出风口与连接口63对正并连接,连接口 63与排风机2的排风口连通,排风盖板64盖位于第一段的部分长度小于U型槽位于第二段的部分的长度并在第二段形成第二排风出口4。在气体由排风机2的出风口排出时,气体经排风机2的出口进入连接口63,然后由连接口63进入第一段(第一风道61),然后沿第一段流动,并经过中间的过渡段(弯管段)进入第二段(第二风道62),沿第二风道62移动,并在经过第二风道62内的增阻物后由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
请参阅图2及图5,本实施例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的内胆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9,搅拌组件9用于搅拌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生物分解材料和厨余垃圾的混合物。在生物分解材料分解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厨余垃圾时,搅拌组件9被驱动转动,并搅拌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生物分解材料和厨余垃圾的混合物,使生物分解材料和厨余垃圾可以混合均匀,使生物分解材料可以彻底的将内胆1 内的厨余垃圾分解掉,并且在搅拌组件9搅拌的过程中,可以使内胆1的容置腔底层被分解的厨余垃圾产生的废气排出,并尽快被排风机2抽出。
本实施例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设有排风组件,可以将内胆1内生物分解材料分解厨余垃圾产生的废气排出,避免废气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气压过大,同时也避免废气影响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氧气的浓度,影响生物分解材料的活性,此外,排风结构的第一排风出口3设置在内胆1的壁面的上端,排风结构的第二排风出口4设置在底盘8上,第一排风出口3和第二排风出口4之间设置了第一阻风结构5和第二阻风结构6,可以使内胆1内的气体在由第一排风出口3流向第二排风出口4的用时足够长,使第一阻风结构5和第二阻风结构6 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处理气体内的杂物、臭气和水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排风组件,用于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1),其设有用于容纳生物分解材料和厨余垃圾的容置腔;
排风结构,其包括排风机(2)、第一排风出口(3)、第二排风出口(4)、第一阻风结构(5)和第二阻风结构(6),所述第一排风出口(3)设于所述内胆(1)的壁面上,所述排风机(2)用于将所述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废气经所述第一排风出口(3)抽入并从所述第二排风出口(4)排出,在所述第一排风出口(3)与所述排风机(2)之间设有第一阻风结构(5),在所述排风机(2)与所述第二排风出口(4)之间设有第二阻风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风结构(6)包括第一风道(61)和第二风道(62),所述第一风道(61)与所述第二风道(62)通过弯头段连接,所述第一风道(61)与所述第二风道(62)内空气流动方向不同,且所述第一风道(61)连接所述排风机(2)的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62)连接所述第二排风出口(4),所述第二排风出口(4)朝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内设置有增阻物,所述增阻物内包含流通空气的空隙,所述空隙形成的风向又与整体气流方向形成交角,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的截面内所有所述空隙面积的总和占所述第一风道(61)和/或第二风道(62)截面风道面积的50%至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风结构(5)包括第三风道(51)和第四风道(52),所述第三风道(51)与所述第四风道(52)通过至少一弯管段连接,所述第三风道(51)连接所述排风机(2)的进风口,所述第四风道(52)连接所述内胆(1)上的第一排风出口(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三风道(51)和第四风道(52)中间设置有加热段(53),所述第四风道(52)内的气体经加热段(53)加热除臭后进入第三风道(51),在所述加热段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加热段有外壁面,所述外壁面加热周边的空气,所述加热元件为电加热器、紫外光灯、分子筛再生装置或活性炭再生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风道(51)设置有活性炭或分子筛组成的增阻段,经过所述加热段(53)加热的空气经过所述增阻段,所述增阻段具有吸潮性和吸音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风道(52)设置有结构增阻段,所述结构增阻段内塞满玻璃珠、条带或丝状增阻物,所述第四风道(52)内设有紫外灯。
8.一种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排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7)和底盘(8),所述内胆(1)位于所述壳体(7)和底盘(8)围成的腔中,所述第二排风出口(4)和所述第二阻风结构(6)设于所述底盘(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8)的下表面设有向其上表面凹陷形成的U型槽,所述U型槽上设置有与所述U型槽形状适配的排风盖板(64),所述排风盖板(64)与U型槽配合并将U型槽分为第一段、第二段和中间过渡段,所述第一段形成第一风道(61),所述第二段形成第二风道(62),所述U型槽位于所述第一段的部分设有连接口(63),所述排风机(2)固定于所述底盘(8)上,所述排风机(2)的出风口与所述连接口(63)对正并连接,所述连接口(63)与所述排风机(2)的排风口连通,所述排风盖板(64)盖位于所述第一段的部分长度小于所述U型槽位于所述第二段的部分的长度并在所述第二段形成所述第二排风出口(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内转动连接有搅拌组件(9),所述搅拌组件(9)用于搅拌所述内胆(1)的容置腔内的生物分解材料和厨余垃圾的混合物。
CN202123010409.6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Active CN217070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0409.6U CN217070148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0409.6U CN217070148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70148U true CN217070148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7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0409.6U Active CN217070148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701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0758B (zh) 一种利用热分解法去除室内污染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205517117U (zh) 一种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
CN206244594U (zh) 一种环保型化工生产污水处理设备
KR100967050B1 (ko) 음식물 처리기의 필터 장치
CN217070148U (zh) 一种排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KR101968679B1 (ko) 음식물처리기용 탈취장치
KR101138500B1 (ko) 탈습장치를 구비한 음식물 처리기
CN212451227U (zh) 一种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17069968U (zh) 一种通风组件及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CN209355398U (zh) 一种室内循环净化的空气消毒机
CN207871905U (zh) 清洁化牛皮家具革废气排放机构
JP2001106587A (ja) 有機物コンポスト化装置
CN220223795U (zh) 废气处理装置
CN210345713U (zh) 一种家用空气过滤净化器
CN210980181U (zh) 一种用于厕所净化的杀菌消毒装置
CN219952151U (zh) 一种厕所除臭杀菌消毒器
CN219091649U (zh) 一种畜牧养殖场废气催化氧化处理箱
CN220328326U (zh) 一种麻醉气体净化装置
KR101299892B1 (ko) 음식물 처리기용 다단 탈취 필터장치
CN221015215U (zh) 一种垃圾焚烧排烟过滤装置
CN217550714U (zh) 一种实验室废气净化通风柜装置
KR102641384B1 (ko) 음식물 쓰레기 처리장치
CN215782503U (zh) 一种气体处理用吸附过滤装置
CN215085921U (zh) 一种垃圾焚烧用气体处理用滤料
CN213085719U (zh) 一种化工生产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