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6299U -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6299U
CN217066299U CN202220561263.XU CN202220561263U CN217066299U CN 217066299 U CN217066299 U CN 217066299U CN 202220561263 U CN202220561263 U CN 202220561263U CN 217066299 U CN217066299 U CN 217066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witching
air duct
typ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12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立伟
唐成
段飞
李永志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nz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12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6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6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6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包括:抽吸装置以及风道切换部;其中,所述风道切换部被驱动以能够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风道切换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抽吸装置的进气口与第二类型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剩余的第二类型接口与回收存储部的气体管道连通,所述风道切换部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连通,当所述风道切换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抽吸装置的进气口与风道切换部的第一类型接口连通,所述抽吸装置的排气口与风道切换部的第二类型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剩余的第二类型接口与回收存储部的气体管道连通。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基站。

Description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背景技术
当今清洁基站一般都有污水存储的功能,用于将主机工作中产生的污水储存在基站污水箱内,再通过用户手动维护倒出污水。
现有技术中,在将表面清洁设备的污水转移至基站时,一般是通过抽吸装置使得污水箱产生负压,从而将污水吸入污水箱;然后通过气泵或者其他方式使得污水桶产生正压,来确保桶内污水排出。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结构需要抽吸装置和气泵等两套系统来分别实现污水桶的吸水和排水功能,造成基站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包括:
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并且使得气体能够在所述抽吸装置内从进气口流动至排气口;以及
风道切换部,所述风道切换部包括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与外部风道连接,所述第二类型接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类型接口之间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风道切换部被驱动以能够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风道切换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抽吸装置的进气口与第二类型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剩余的第二类型接口与回收存储部的气体管道连通,所述风道切换部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连通,当所述风道切换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抽吸装置的进气口与风道切换部的第一类型接口连通,所述抽吸装置的排气口与风道切换部的第二类型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剩余的第二类型接口与回收存储部的气体管道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第二类型接口中的部分第二类型接口与抽吸装置连接,剩余的第二类型接口与气体管道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第二类型接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的数量为1个,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沿风道切换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风道切换部被驱动以能够转动,以使得所述风道切换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风道切换部转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风道切换部被驱动以使得所述风道切换部能够沿所述风道切换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还包括:
直线驱动结构,所述直线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风道切换部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还包括:
壳体部,所述壳体部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部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部的外部,以使得第一驱动装置与风道切换部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壳体部的下部形成为所述直线驱动结构的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直线驱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以及被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齿轮;所述壳体部的下部形成有齿条,并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驱动所述壳体部沿所述转动轴线移动。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还包括:
支架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部,并且所述支架部还用于向壳体部的移动提供导向。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第一类型接口与所述抽吸装置连接的一端,和/或第二类型接口与所述抽吸装置或气体管道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密封件,以使得抽吸装置及气体管道与第一类型接口和/或第二类型接口密封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包括:
下罩体,所述下罩体形成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并且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下罩体内连通;
上罩体,所述上罩体设置于所述下罩体,并使得所述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形成进气口和排气口的连通路径;以及
抽吸部,所述抽吸部设置于所述连通路径,以当抽吸部工作时,使得气体从进气口流动至排气口。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其包括上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还包括:回收存储部,其中,所述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的气体管道连接于回收存储部的风口。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道切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图7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箱体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箱体部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箱体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箱体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10基站
200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
210抽吸装置
211下罩体
212上罩体
213抽吸部
220风道切换部
221第一类型接口
222第二类型接口
230支架部
240第一驱动装置
250壳体部
260直线驱动结构
261第二驱动装置
262齿轮
270气体管道
700回收存储部
710箱体部
720第一阀门
730第二阀门
740排液通道
750排污管
760罩体
761遮挡部
770过滤组件
780气体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其可以包括抽吸装置210,所述抽吸装置210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并且使得气体能够在所述抽吸装置210内从进气口流动至排气口。
本公开的抽吸装置210可以采用负压发生器来实现,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也可以位于同一个平面,以方便抽吸装置210和风道切换部220的配合;当然,所述抽吸装置210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也可以不位于同一个平面。
作为一种优选,本公开的抽吸装置210可以包括:下罩体211,上罩体212和抽吸部213等部件。
所述下罩体211形成有进气口和排气口,例如,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均可以形成在所述下罩体211的下表面上,并且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下罩体211内连通。
所述上罩体212设置于所述下罩体211,并使得所述上罩体212和下罩体211之间形成进气口和排气口的连通路径。
所述抽吸部213设置于所述连通路径,以当抽吸部213工作时,使得气体从进气口流动至排气口;本公开中,所述抽吸部213可以包括电机和叶轮等部件,其中,所述电机可以为无刷电机等,在此不再详述。
本公开中,所述抽吸部213与所述下罩体211之间可以设置减震密封垫,以尽量降低抽吸部213工作时所带来的振动;相似地,所述抽吸部213与所述上罩体212之间也可以设置减震密封垫,由此,一方面能够降低抽吸部213工作时所带来的振动,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抽吸部213被稳定地保持在所述下罩体211和上罩体212之间。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风道切换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公开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还可以包括风道切换部220,所述风道切换部220包括第一类型接口221和第二类型接口222,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与外部风道连接,所述第二类型接口2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类型接口222之间相互连通。
从结构上说,所述风道切换部220呈圆形,以利于所述风道切换部220转动,并且与所述抽吸装置210在不同的位置配合。当然,所述风道切换部220也可以为长条形,此时,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可以位于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中部,两个第二类型接口22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的两侧。
本公开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为贯穿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的上端可以与所述抽吸装置210连通,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的下端能够与外部风道连接。或者,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侧壁形成有开口,并使得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能够通过该开口与所述外部风道连接,此时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的上端可以与所述抽吸装置210连通。
本公开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当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的数量为多个时,这些第一类型接口221之间可以不相互连通,当然,也可以相互连通。
所述第二类型接口222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本公开中,所述第二类型接口222可以形成为盲孔,并且在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内部形成连接这些盲孔的连接通道,从而使得第二类型接口222之间能相互连通。
本公开中,所述第二类型接口222可以设置为两个。此时,当第一类型接口221的数量为一个时,3个风道口(即包括一个第一类型接口221和两个第二类型接口222)沿风道切换部220的周向均匀分布,换句话说,这三个风道口,即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和第二类型接口222的中心均位于以风道切换部220的转动轴线为圆心的圆上,并且沿该圆的周向均匀分布,由此能够更方便地控制风道切换部220。
当然,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和第二类型接口222也可以不均分分布,只要使得第一类型接口221与第二类型接口222中的一个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类型接口221与第二类型接口222中的另一个之间的距离相同即可。
所述风道切换部220被驱动以能够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风道切换部220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抽吸装置210的进气口与第二类型接口222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二类型接口222中的另一个与气体管道270连通,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连通,当所述风道切换部22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抽吸装置210的进气口与风道切换部220的第一类型接口221连通,所述抽吸装置210的排气口与风道切换部220的第二类型接口222中的至少一个连通,第二类型接口222中的另一个与气体管道270连通,由此通过一个抽吸装置210即能够实现进气和排气的转换,更进一步,当将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连接于回收存储部时,即能够向回收存储部提供负压,也能够向回收存储部提供正压。当向回收存储部提供负压时,使得回收存储部能够抽吸表面清洁设备的污水,当向回收存储部提供正压时,能够使得回收存储部内所储存的污水排出至所述回收存储部的外部。
所述第二类型接口222中的部分第二类型接口222与抽吸装置210连接,剩余的第二类型接口222与气体管道270连接,该气体管道270能够连接于所述回收存储部,并通过该气体管道270向回收存储部施加正压或者负压。
也就是说,当风道切换部220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向回收存储部施加负压,即从回收存储部抽取气体;当风道切换装置220位于第二位置时,能够向回收存储部提供正压,即向回收存储部提供具有大于大气压力的气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道切换部220被驱动以能够转动,以使得所述风道切换部2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另一方面,所述风道切换部220也可以被驱动以移动,例如沿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得风道切换部2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支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的剖视示意图。
作为一种优选,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还可以包括支架部230,所述支架部230能够支撑抽吸装置210,并且所述支架部230形成为所述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的部分外表面。
本公开中,所述支架部23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风道切换部220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架部230的顶部形成为开口状,并且所述抽吸装置210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支架部230的开口,位于所述支架部230的容纳空间内。
例如,所述抽吸装置210的下罩体211的上端被所述支架部230所支撑,所述下罩体211的下端位于所述支架部230的容纳空间内。更优选地,所述下罩体211的周边与所述支架部230的容纳空间的内壁面可以密封接触。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风道切换部220可以被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驱动转动。本公开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可以为微型电机,例如步进电机、舵机或者伺服电机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包括能够转动的驱动轴,所述风道切换部220可以直接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的驱动轴,或者,所述风道切换部220可以通过舵盘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的驱动轴,此时,所述风道切换部220可以固定于舵盘,并使得所述舵盘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的驱动轴。
本公开中,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的驱动轴的转动轴线相同,即当第一驱动装置240驱动所述风道切换部220转动时,不会使得风道切换部220产生偏心运动。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能够被设置于壳体部250内,此时,所述壳体部250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设置于所述壳体部250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部250的外部,例如,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40的驱动轴的上端位于所述壳体部250的外部,以使得第一驱动装置240与风道切换部220连接。
所述支架部230用于向壳体部250的移动提供导向,例如,所述支架部230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相对平行的平面,并且所述壳体部250设置于两个相对平行的平面之间,当所述壳体部250运动时,被所述平面所导向。
本公开中,壳体部250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也就是说,所述直线驱动结构260能够驱动所述壳体部250产生升降运动。
相应地,当壳体部250产生升降运动时,所述风道切换部220也能够产生升降运动,此时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相应地,所述风道切换部220能够沿所述风道切换部220的转动轴线移动。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所述壳体部250的下部形成为所述直线驱动结构260的一部分,例如,所述壳体部250的下端可以形成为齿条,所述齿条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所述直线驱动结构260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装置261以及被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61驱动转动的齿轮262;并通过齿轮262和齿条的啮合驱动所述壳体部250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61设置于所述支架部230,并且可以位于所述支架部230的内部。本公开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61可以为微型电机,例如步进电机、舵机和伺服电机等。
本公开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221与所述抽吸装置210连接的一端,和/或第二类型接口222与所述抽吸装置210或气体管道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密封件,以使得抽吸装置210及气体管道与第一类型接口221和/或第二类型接口222密封连接。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剖视图。图9是图7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如图6至图9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基站10,其包括上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
本公开的回收存储部在吸取表面清洁设备的污水时,将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的气体管道270连接于回收存储部的风口(即连接于所述回收存储部700的气体通道780的下端),并控制风道切换部220位于第一位置,此时抽吸装置210能够从回收存储部内抽取气体,从而实现表面清洁设备的污水的抽取。
另一方面,当将回收存储部内的污水排出时,控制风道切换部220位于第二位置,此时,抽吸装置210能够从外部抽取气体,并将气体加压后施加至回收存储部,由此通过回收存储部内的气体的高压将污水从回收存储部压出。
本公开中,当所述风道切换部2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时,可以先使得风道切换部220下降一定的距离,然后再驱动风道切换部220转动,再控制风道切换部220上升一定的距离,由此能够方便地对风道切换部220进行控制。
由此,本公开通过一个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既能够产生正压,也能够产生负压,实现表面清洁设备的污水的吸取,以及实现回收存储部内的污水的排出,由此使得本公开的基站10的结构得到了简化,缩小了基站10体积,减少基站10成本。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箱体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箱体部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作为一种优选,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回收存储部700包括:箱体部710,所述箱体部710内部形成有容纳液体的存储空间,从而当回收存储部700安装于基站时,能够将表面清洁设备的污水箱内的固液混合物抽吸至基站的回收存储部700内,并且该回收存储部700可以连接下水道,从而将固液混合物排出至下水道。
所述箱体部710形成有进液口和排液口,以使得固液混合物能够通过进液口进入所述箱体部710,并且通过排液口从所述箱体部710排出。也就是说,当基站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时,所述箱体部710也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当基站抽吸表面清洁设备内的固液混合物时,可以通过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从而使得固液混合物被抽吸并存储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存储空间;当所述基站排出固液混合物时,可以通过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200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正压,即向所述箱体部710持续地提供气体,从而使得箱体部710内的固液混合物通过所述排液口被排出至所述箱体部710的外部。
另一方面,所述箱体部710具有开放的顶部,以通过所述开放的顶部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或者正压。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形式,所述箱体部710的进液口和排液口均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侧壁,并且所述进液口和排液口均可以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侧壁的中上部分,以防止污水通过进液口和排液口泄漏。
当然,所述排液口也可以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底部,所述第二阀门730可以为电磁阀等开关阀。另外,所述进液口也可以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底部,相应地,所述第一阀门720也可以为电磁阀等开关阀。当然,本公开中,所述进液口和排液口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侧壁的中上部分是本公开的优选方案。
所述回收存储部700可以包括第一阀门720,所述第一阀门720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箱体部710的进液口。具体地,所述第一阀门720包括:盖板部,当所述盖板部位于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盖板部关闭所述进液口,当所述盖板部位于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盖板部打开所述进液口。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通过所述盖板部的转动使得所述盖板部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作为另一种实现形式,通过所述盖板部的移动使得所述盖板部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可以通过直线驱动结构来驱动所述盖板部移动。
当所述盖板部能够转动时,当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时,驱动所述盖板部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当停止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时,或者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正压时,所述盖板部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具体地,当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时,驱动所述盖板部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当停止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时,或者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正压时,所述盖板部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本公开中,可以通过所述盖板部的重力使得所述盖板部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可以使得所述第一阀门720处于常闭状态,也就是说,在基站未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阀门720能够关闭进液口。
从结构上说,所述盖板部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内部,并且所述盖板部的上端铰接于所述箱体部710,以使得所述盖板部能够摆动。更进一步,所述盖板部相对于所述箱体部710的铰接轴位于某一水平面内。
当然,所述盖板部的上端也可以铰接于罩体760,例如铰接于所述罩体760的遮挡部761,并且所述盖板部能够摆动。
本公开中,所述箱体部710包括倾斜的壁部,所述倾斜的壁部沿从上至下的方向向所述箱体部710的内部倾斜,其中,在所述倾斜的壁部上形成有所述进液口;相应地,所述箱体部710还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外部,而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进液口的连接处也倾斜设置,以此能够方便地将回收存储部安装于基站;本公开中,所述箱体部710与进液管支架可以设置密封装置,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本公开中,当所述盖板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盖板部与所述倾斜的壁部的内表面贴合;以使得所述盖板部与所述箱体部710密封接触,并能够密封所述进液口;相应地,当所述盖板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盖板部与所述倾斜的壁部的内表面保持预设间隔,并使得所述盖板部和倾斜的壁部之间存在间隙,以便通过进液口所进入的固液混合物能够穿过所述盖板部和倾斜的壁部之间的间隙,进入所述箱体部710的存储空间。
所述回收存储部700可以包括第二阀门730,所述第二阀门730用于选择性地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箱体部710的排液口;具体地,所述第二阀门730包括挡板部,当所述挡板部位于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挡板部关闭所述排液口,当所述挡板部位于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挡板部打开所述排液口。
本公开中,所述回收存储部700还可以包括排液通道740,所述排液通道740的一端形成为排液口,所述排液通道740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部710的存储空间连通,其中,所述排液通道740与所述箱体部710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底部或者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侧壁的下半部分。
本公开中,为使得箱体部710内的液体能够全部或者绝大多数排出至所述箱体部710的外部,所述排液通道740与所述箱体部710的连通处的最低位置不高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底壁的内表面;具体地,所述排液通道740与所述箱体部710的连通处可以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底壁,此时,所述底壁可以为水平状,或者所述底壁为倾斜状,并且该连通处与倾斜状的底壁的最低点处。
作为另一种实现形式,所述排液通道740与所述箱体部710的连通处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侧壁,由此,此时,所述底壁可以为水平状,但是,考虑到箱体部710内的液体更容易被排出,所述箱体部710的底壁可以设置为倾斜状,所述连通处靠近所述倾斜状的底壁的最低点设置。
本公开中,通过所述挡板部的转动使得所述挡板部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具体地,所述挡板部能够基于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或者正压而打开或者关闭,例如,当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时,驱动所述挡板部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当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正压时,所述挡板部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
本公开中,当停止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时,所述挡板部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即关闭所述排液口,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所述挡板部的重力使得所述挡板部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
从结构上说,所述挡板部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外部,当然,所述挡板部也可以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内部。以下仅以挡板部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外部来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当所述挡板部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内部时,其结构与图示结构相似,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所述挡板部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外部时,所述回收存储部700还可以包括排污管750,所述排污管750连接于所述排液口,其中,所述挡板部铰接于所述排污管750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挡板部与所述排污管750的内壁的铰接轴位于某一水平面内。
更具体地,所述排污管750的内部形成有台阶部,当所述挡板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挡板部与所述台阶部保持预设间隔,并使得所述挡板部和台阶部之间存在间隙,以使得通过排液口所排出的液体通过所述挡板部与台阶部之间的间隙,排出至基站的外部。
另一方面,当所述挡板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挡板部与所述台阶部贴合,此时可以使得所述挡板部与所述台阶部密封接触,以防止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时,从所述排液通道进入气体,降低吸入固液混合物的效果。
本公开中,当所述挡板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挡板部竖直设置,当然,所述挡板部也可以倾斜设置,例如所述挡板部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的壁部的倾斜方向相同。
作为另一种实现形式,可以通过所述挡板部的移动使得所述挡板部从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例如,可以通过直线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挡板部移动。
由此,当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时,所述第一阀门720打开所述箱体部710的进液口,所述第二阀门730关闭所述箱体部710的排液口,以使得固液混合物经由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箱体部710;当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正压时,所述第一阀门720关闭所述箱体部710的进液口,所述第二阀门730打开所述箱体部710的排液口,以便所述固液混合物经由所述排液口排出所述箱体部710。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箱体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箱体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公开的箱体部710还可以包括气体通道780,所述气体通道780用于向箱体部710提供高压的气体或者提供负压,以使得所述箱体部710能够排出其内部的固液混合物,或者抽吸固液混合物。本公开中,所述气体通道780的一端可以与所述气体流通通道连通,并且以向箱体部710提供负压时的气体流动方向,所述过滤组件770位于所述气体通道780的上游侧。
另一方面,所述气体通道780竖直方向或者大致竖直方向设置,以使得所述气体通道780的一个接口(即所述气体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箱体部710的底部,此时,所述气体通道780可以与排液通道并排设置在箱体部710的一侧,以节省箱体部710的布置空间。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所述的回收存储部700还可以包括罩体760,所述罩体760形成有气体流通通道,以通过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向所述箱体部710施加负压或者正压。
更优选地,所述气体流通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组件770,以使得被抽出所述箱体部710的气体以及向所述箱体部710提供的气体均经由所述过滤组件77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组件770可以为HEPA组件。
所述罩体760设置于所述箱体部710,并且所述罩体76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箱体部710内,其中,所述罩体760的外周面与所述箱体部710的开放的顶部的内表面密封接触。
本公开中,所述罩体760包括遮挡部761,所述遮挡部76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倾斜的壁部,并位于所述进液口的上方,以防止通过进液口进入的液体直接进入所述气体流通通道。
由此本公开的回收存储部700具有自动排污功能,能够将固液混合物自动排出,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并且使得气体能够在所述抽吸装置内从进气口流动至排气口;以及
风道切换部,所述风道切换部包括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类型接口与外部风道连接,所述第二类型接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类型接口之间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风道切换部被驱动以能够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风道切换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抽吸装置的进气口与第二类型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剩余的第二类型接口与回收存储部的气体管道连通,所述风道切换部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连通,当所述风道切换部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抽吸装置的进气口与风道切换部的第一类型接口连通,所述抽吸装置的排气口与风道切换部的第二类型接口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剩余的第二类型接口与回收存储部的气体管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接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类型接口的数量为1个,所述第一类型接口和第二类型接口沿风道切换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部被驱动以能够转动,以使得所述风道切换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风道切换部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部被驱动以使得所述风道切换部能够沿所述风道切换部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直线驱动结构,所述直线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风道切换部沿所述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部,所述壳体部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部的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部的外部,以使得第一驱动装置与风道切换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的下部形成为所述直线驱动结构的一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结构包括:第二驱动装置以及被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的齿轮;所述壳体部的下部形成有齿条,并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驱动所述壳体部沿所述转动轴线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架部,并且所述支架部还用于向壳体部的移动提供导向。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接口与所述抽吸装置连接的一端,和/或第二类型接口与所述抽吸装置或气体管道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密封件,以使得抽吸装置及气体管道与第一类型接口和/或第二类型接口密封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包括:
下罩体,所述下罩体形成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并且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在所述下罩体内连通;
上罩体,所述上罩体设置于所述下罩体,并使得所述上罩体和下罩体之间形成进气口和排气口的连通路径;以及
抽吸部,所述抽吸部设置于所述连通路径,以当抽吸部工作时,使得气体从进气口流动至排气口。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之一所述的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存储部,其中,所述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所连接的气体管道连接于回收存储部的风口。
CN202220561263.XU 2022-03-15 2022-03-15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Active CN217066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1263.XU CN217066299U (zh) 2022-03-15 2022-03-15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1263.XU CN217066299U (zh) 2022-03-15 2022-03-15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6299U true CN217066299U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5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1263.XU Active CN217066299U (zh) 2022-03-15 2022-03-15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6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25109A (zh) 具有动力轴封的泵
CN218279511U (zh) 抽排水系统、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7066299U (zh)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CN216602768U (zh) 一种清洁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CN114468885B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112617666A (zh) 集尘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116236119A (zh) 自动转换风道的装置及基站
CN205841196U (zh) 一种带有内置油雾捕集器的旋片式真空泵
CN217744265U (zh) 表面清洁设备
CN216907850U (zh) 箱体部及表面清洁设备
EP2335543A1 (en) Dust collector
CN217066296U (zh) 回收存储装置及基站
CN217471878U (zh) 风道转换结构及基站
CN216823276U (zh) 回收处理装置的气体通道切换装置及回收处理装置
KR101184692B1 (ko) 유류탱크용 침전물 배출방지장치
CN218588932U (zh) 一种吸尘系统
CN217137955U (zh) 回收处理装置及表面清洁设备
KR102324024B1 (ko) 논-필터 방식의 수처리식 집진기
CN214631960U (zh) 集尘盒、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CN219763247U (zh) 排水组件、基站和清洁装置
CN219920976U (zh) 清洁设备
CN219176553U (zh) 一种排污泵注油机构
CN218338339U (zh) 抽吸组件
CN218635928U (zh) 抽吸组件及表面清洁设备
CN216628402U (zh) 一种水箱、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