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62627U - 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62627U
CN217062627U CN202220360867.8U CN202220360867U CN217062627U CN 217062627 U CN217062627 U CN 217062627U CN 202220360867 U CN202220360867 U CN 202220360867U CN 217062627 U CN217062627 U CN 217062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hell
positioning
hous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08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雁梅
胡芬
谭威明
高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Guangdong Huijie Digit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Guangdong Huijie Digit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Guangdong Huijie Digit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ijie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08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62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62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62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其内中空形成第一夹持通孔,第一外壳设有定位座,定位座设有定位孔和插孔,第一夹持通孔和定位孔的轴线均沿前后延伸,插孔轴线沿上下延伸,插孔位于定位孔上方且与定位孔连通;第二外壳,其内中空形成第二夹持通孔,第二夹持通孔轴线沿前后延伸,第二外壳前端套设在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前端设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定位孔适配连接,定位柱设有限位孔,限位孔轴线沿上下延伸;第三外壳,其内中空形成第三夹持通孔,第三夹持通孔轴线沿前后延伸,第二外壳后端套设在第三外壳;定位杆,其两端沿上下延伸且其下端插入插孔和限位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固定效果佳,提升检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检修人员在进行电网检修前,必须关闭检修线路所在区域的供电系统,同时,还得对检修线路进行防倒供电处理。为了加快检修效率,通常在电缆上设置防倒供电装置,防倒供电装置能对电缆上的裸线部位提供保护作用,促使裸线部位在非检修时期不受外界影响,很好的解决走火、触电的安全问题,而在检修时期,通过打开防倒供电装置,便能将裸线部位外露出来,方便检修人员进行接地线。
然而,市面上的防倒供电装置通常是采用搭扣的结构设计,比如公开号为CN209133708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防倒供电装置,检修人员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搭扣能产生较强的卡扣作用,促使上下两个壳体能紧密连接,但是,在进行防倒供电处理时,需要施以较大的作用力来打开搭扣,可见,这种防倒供电装置操作起来非常麻烦,不利于提高检修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包括:
第一外壳,其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一夹持通孔,所述第一外壳设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设有定位孔和插孔,所述第一夹持通孔的轴线和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插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上方且与所述定位孔连通;
第二外壳,其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二夹持通孔,所述第二夹持通孔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适配连接,所述定位柱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轴线沿上下延伸;
第三外壳,其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三夹持通孔,所述第三夹持通孔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外壳的后端套设在所述第三外壳;
定位杆,其两端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杆的下端插入所述插孔和所述限位孔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第一外壳通过第一夹持通孔稳稳固定在电缆上,第三外壳通过第三夹持通孔稳稳固定在电缆上,第二外壳通过第二夹持通孔分别与第一外壳和第三外壳套接,第二外壳能为电缆上的裸线部位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且第二外壳能相对第一外壳和第三外壳移动,以便检修人员直接移动第二外壳,将裸线部位外露并进行接地线;并且,第一外壳设置定位座,定位座设置定位孔和插孔,第二外壳设置定位柱,定位柱设置限位孔,在驱使第二外壳往第一外壳方向移动并对裸线部位提供保护作用时,定位柱对应插入定位孔,然后将定位杆由上往下依次插入插孔和限位孔,对定位柱施以限位作用,从而保证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相连接而不会移动,避免第二外壳在非检修时期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滑动,导致裸线部位外露的问题出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倒供电装置操作较为简单,省时省力,而且固定效果佳,有效提升检修效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座和所述定位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杆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座连接。在定位座和定位杆之间设置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促使定位杆能始终与定位座保持连接,避免定位杆在操作过程中丢失,而且,确保定位杆能快速下移并复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座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定位座设在第一外壳的顶部,方便检修人员在移动第二外壳时对定位杆操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定位柱的横截面形状采用圆形设计,外周面光滑无棱角,方便定位柱能快速顺利插入定位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孔和所述限位孔为圆孔。插孔和限位孔采用圆孔,方便在定位座和定位柱上制造出插孔和限位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夹持通孔的内周壁面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后端和所述第三外壳的前端之间,所述限位块能与所述第三外壳的前端相抵接。第二外壳的内周壁面设置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第一外壳和第三外壳之间,在第二外壳往第三外壳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块与第三外壳的前端相抵接,起到限位作用,促使第二外壳无法继续往第三外壳移动,从而保证第二外壳不会从第三外壳处脱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外壳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与所述第二夹持通孔的内周壁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前侧,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周壁面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周壁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外壳的后侧,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周壁面与所述第三外壳的外周壁面相抵接。第二外壳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能够填充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缝隙、第三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缝隙,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雨水直接进入至第二夹持通孔内并与裸线部位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外壳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设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第二外壳设置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以便将第一密封圈设在第一环形凹槽,第二密封圈设在第二环形凹槽,实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定位,从而防止在第二外壳移动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相对第二外壳发生位移,进而影响密封效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外壳的外周壁面设有拉环。第二外壳设置拉环,以便检修人员握着拉环来移动第二外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在XZ平面上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00、第一外壳;200、第二外壳;210、限位块;300、第三外壳;400、定位座;500、定位杆;600、弹簧;700、定位柱;800、拉环;910、第一密封圈;92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X方向是由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的后侧指向前侧;Y方向是由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的左侧指向右侧;Z方向是由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的下侧指向上侧。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2,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举出若干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00、第二外壳200、第三外壳300和定位杆500。
其中,第一外壳100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一夹持通孔,第一夹持通孔为圆孔,能够与电缆相匹配,使第一外壳100能紧紧夹着电缆。第一外壳100设有定位座400,定位座400设有定位孔和插孔,第一夹持通孔的轴线和定位孔的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插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插孔位于定位孔的上方且与定位孔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座400与第一外壳100一体成型。定位座400设有一个,且位于第一外壳100的顶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座400可以设在第一外壳100的左侧或右侧。
第二外壳200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二夹持通孔,第二夹持通孔可以为圆孔,第二夹持通孔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外壳200的前端套设在第一外壳100,第二外壳200的后端套设在第三外壳300,也即第二夹持通孔的内周壁面与第一外壳100的外周壁面、第三外壳300的外周壁面贴合连接,第二外壳200能沿前后方向相对第一外壳100和第三外壳300移动。
而且,第二外壳200的前端设有定位柱700,定位柱700与定位孔适配连接,定位柱700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轴线沿上下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壳200的外周壁面往上突起形成支座,支座的前端面往前凸起形成定位柱700,定位柱700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如定位柱700为圆柱体,对应的,定位孔为圆孔。
第三外壳300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三夹持通孔,第三夹持通孔为圆孔,能够与电缆相匹配,使第三外壳300能紧紧夹着电缆。第三夹持通孔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
定位杆500的两端沿上下方向延伸,定位杆500的下端插入插孔和限位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插孔和限位孔为圆孔,因此,定位杆500的下端为圆柱体。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倒供电装置中,第一外壳100通过第一夹持通孔稳稳固定在电缆上,第三外壳300通过第三夹持通孔稳稳固定在电缆上,第二外壳200通过第二夹持通孔分别与第一外壳100和第三外壳300套接,第二外壳200能为电缆上的裸线部位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且第二外壳200能相对第一外壳100和第三外壳300移动,以便检修人员直接移动第二外壳200,将裸线部位外露并进行接地线。
而且,第一外壳100设置定位座400,定位座400设置定位孔和插孔,第二外壳200设置定位柱700,定位柱700设置限位孔,在驱使第二外壳200往第一外壳100方向移动并对裸线部位提供保护作用时,定位柱700对应插入定位孔,然后将定位杆500由上往下依次插入插孔和限位孔,对定位柱700施以限位作用,从而保证第一外壳100和第二外壳200相连接而不会移动,避免第二外壳200在非检修时期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滑动,导致裸线部位外露的问题出现。
在检修时期需要打开该防倒供电装置时,检修人员首先拉起定位杆500,促使定位杆500从限位孔处退出,然后对第二外壳200施力,驱使第二外壳200往第三外壳300方向移动,便能促使电缆的裸线部位外露,方便进行接地线。
该防倒供电装置对于检修人员来说,操作较为简单,省时省力,而且固定效果佳,有效提升检修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壳200的外周壁面设有拉环800。拉环800可以与第二外壳200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拉环800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外壳200的上部和下部。拉环800的设置,以便检修人员握着拉环800来移动第二外壳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座400和定位杆500之间设有弹簧600,弹簧600的上端与定位杆500连接,弹簧600的下端与定位座400连接,如通过卡接方式、焊接方式实现连接,促使弹簧600与定位座400和定位杆500相固定。检修人员对定位杆500施以往上的作用力,以克服弹簧600的弹力,使得定位杆500往上移动,从定位柱700的限位孔内退出,然后便可将第二外壳200往后方向移动。
弹簧600的设置,可使得定位杆500能始终与定位座400保持连接,避免定位杆500在操作过程中丢失,而且,确保定位杆500能在外力撤销后快速下移并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通孔的内周壁面设有限位块210,限位块210与第二外壳200一体成型,限位块210位于第一外壳100的后端和第三外壳300的前端之间,限位块210能与第三外壳300的前端相抵接。限位块210可以绕第二外壳200的轴线圆周设置多个。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210为圆环状。限位块210的内径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三夹持通孔的内径,避免限位块210与电缆的外周壁面相接触而造成电缆的外皮受损。
在第二外壳200往第三外壳300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块210与第三外壳300的前端相抵接,起到限位作用,促使第二外壳200无法继续往第三外壳300移动,从而保证第二外壳200不会从第三外壳300处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壳200设有第一密封圈910和第二密封圈920,第一密封圈910和第二密封圈920均与第二夹持通孔的内周壁面连接,第一密封圈910位于第二外壳200的前侧,第一密封圈910的内周壁面与第一外壳100的外周壁面相抵接;第二密封圈920位于第二外壳200的后侧,第二密封圈920的内周壁面与第三外壳300的外周壁面相抵接。第一密封圈910和第二密封圈920可以由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壳200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第一密封圈910设在第一环形凹槽内,第二密封圈920设在第二环形凹槽内。
第二外壳200设置第一密封圈910和第二密封圈920,能够填充第一外壳100和第二外壳200之间的缝隙、第三外壳300和第二外壳200之间的缝隙,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避免雨水直接进入至第二夹持通孔内并与裸线部位接触。而且,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的设置,可实现第一密封圈910和第二密封圈920的定位,从而防止在第二外壳200移动时第一密封圈910和第二密封圈920相对第二外壳200发生位移,进而影响密封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外壳100、第二外壳200和第三外壳300均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连接方式、螺栓连接方式等进行连接,从而使第一外壳100和第三外壳300能夹着电缆,第二外壳200可抱紧第一外壳100和第三外壳300。比如,第一外壳100和第三外壳300的结构一致,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圆柱部,下壳体的上表面设置圆孔,通过圆柱部与圆孔过盈配合连接,促使上壳体和下壳体紧密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外壳(100),其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一夹持通孔,所述第一外壳(100)设有定位座(400),所述定位座(400)设有定位孔和插孔,所述第一夹持通孔的轴线和所述定位孔的轴线均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插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插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上方且与所述定位孔连通;
第二外壳(200),其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二夹持通孔,所述第二夹持通孔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外壳(200)的前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外壳(100),所述第二外壳(200)的前端设有定位柱(700),所述定位柱(700)与所述定位孔适配连接,所述定位柱(700)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轴线沿上下延伸;
第三外壳(300),其内部中空形成有第三夹持通孔,所述第三夹持通孔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外壳(200)的后端套设在所述第三外壳(300);
定位杆(500),其两端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定位杆(500)的下端插入所述插孔和所述限位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00)和所述定位杆(500)之间设有弹簧(600),所述弹簧(600)的上端与所述定位杆(500)连接,所述弹簧(600)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座(4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00)位于所述第一外壳(100)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700)的横截面形状呈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和所述限位孔为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通孔的内周壁面设有限位块(210),所述限位块(210)位于所述第一外壳(100)的后端和所述第三外壳(300)的前端之间,所述限位块(210)能与所述第三外壳(300)的前端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200)设有第一密封圈(910)和第二密封圈(920),所述第一密封圈(910)和第二密封圈(920)均与所述第二夹持通孔的内周壁面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圈(910)位于所述第二外壳(200)的前侧,所述第一密封圈(910)的内周壁面与所述第一外壳(100)的外周壁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密封圈(920)位于所述第二外壳(200)的后侧,所述第二密封圈(920)的内周壁面与所述第三外壳(300)的外周壁面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200)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910)设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920)设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200)的外周壁面设有拉环(800)。
CN202220360867.8U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Active CN217062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0867.8U CN217062627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0867.8U CN217062627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62627U true CN217062627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88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0867.8U Active CN217062627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62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40810B (zh) 具有防水功能的汽车线束插件
US20110287647A1 (en) Water-proofing joint connector
JP2015198033A (ja) コネクタ
EP3200287A1 (en) Connector
CN217062627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防倒供电装置
WO2017069421A1 (ko) 배터리 접속부와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10576642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尾部夹紧机构
CN206340732U (zh) 电连接器
JP2016180604A (ja) 継電器用試験治具
EP1932223A2 (en) Contact handle with retaining comb and socket
CN213936652U (zh) 一种电子雷管线束用防水线卡连接器
CN220368415U (zh) 厨房设备
CN216868121U (zh) 一种车载监控设备用安装机构
CN210734127U (zh) Abs防抱死系统传感器
CN219649814U (zh) 一种电动工具壳体
CN218215618U (zh) 一种绝缘防护装置、电池模组
CN218101783U (zh) 插头组件和连接器
CN210778291U (zh) 一种防水按钮开关
CN219801788U (zh) 一种接线盒
CN219717202U (zh) 一种极耳连接结构和锂电池
CN211641930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防儿童拆解的卡扣结构
CN217062719U (zh) 一种可防线束脱落的交直流耐压试验机
CN216436053U (zh) 一种电池与潜望镜探头一体化装配结构
CN219565401U (zh)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仪器固定平台
CN216289158U (zh) 沉板式设备连接器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