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9232U -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9232U
CN217059232U CN202221062468.XU CN202221062468U CN217059232U CN 217059232 U CN217059232 U CN 217059232U CN 202221062468 U CN202221062468 U CN 202221062468U CN 217059232 U CN217059232 U CN 217059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ylinder
air
air cylinder
ri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24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0624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9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9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92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涉及管件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架上设有可放待测零件的码料结构;码料结构一侧设有打压机构,码料结构与打压机构之间通过送料结构输送待测零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解决了目前管件气密性检测效率低下、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等问题,且生产效率高:人工只需要将零件码在码料结构上即可,在零件的打压过程中不需要等待,生产效率高;检测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管件的气密性检测主要采用人工将管件摆放在对应的夹具上,管件的端口用橡胶垫封闭,内腔充入压缩空气并放置在水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此来判断管件的气密性,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下列问题:生产效率低:现有技术是人工打压,人工将零件放置在打压治具(307)上方,打压设备不能满负荷工作,生产效率低下;可靠性差:现有技术保压时间6S左右,且需要人工判断打压结果,检测结果不可靠;人工成本高:现有技术单人操作两台设备,工作环境差,人工成本高;安全性差:现有技术需要人工频繁地用手将物料放置在压料气缸的下方,工作重复度很高,人工疲惫或设备故障经常出现误伤;自动化程度低:现有技术需要人工放至物料,人工判断打压结果,自动化程度低,且容易出现漏检、错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解决了目前对管件的气密性检测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码料结构、送料结构和打压机构;所述支架上设有可放待测零件的码料结构;所述码料结构一侧设有打压机构,所述码料结构与打压机构之间通过送料结构输送待测零件;所述码料结构包括支撑板、电机、传动装置和托盘;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通过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装置上设有若干托盘,托盘上设有可拆卸的待测零件;所述送料结构包括气缸组件、手指气缸和夹爪;所述气缸组件安装在支架侧壁上,所述气缸组件下方安装有手指气缸,所述手指气缸的工作端安装有夹爪;所述打压机构包括第三气缸、气压表、压板、密封垫、治具、落料机构;所述支架顶部设有若干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支架顶壁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下方设有相配合治具,待测零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治具上,所述压板与待测零件可拆卸连接,待测零件的端口通过密封垫密封;所述第三气缸外侧安装有气压表,所述气压表的进气管上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单向阀,所述进气口与待测零件内部空腔相通;所述治具外侧设有落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链条、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支撑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链轮和若干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若干第二链轮上套设有相配合的链条,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电机驱动,若干所述托盘安装在链条上,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一限位板。
更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托盘之间安装有感应块,所述支撑板上还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设置在链条内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二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第三竖板、第三横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竖板安装在支架侧壁上,所述第一竖板第一端外侧安装垂直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平行安装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另一端垂直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垂直安装有第三横板,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三横板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横板第二端垂直安装有第三竖板,所述手指气缸垂直安装在第三竖板第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二竖板、第一导向轨、第二导向轨、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竖板第二端垂直安装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上安装有第一导向轨,所述第二横板底部安装有与第一导向轨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的安装在第一导向轨内;所述第二气缸的外设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垂直安装在第二横板上,所述第二竖板侧壁安装有第二导向轨,所述第三竖板上设有与第二导向轨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滑动连接的设置在第二导向轨内,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在第三竖板第二端,所述第三横板与第三竖板连接点处于第二导向杆下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上连接有第三导向杆,所述支架顶部设有与第三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杆滑动连接的设置在导向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落料机构包括第一落料口、第二落料口、第一拨料杠杆气缸、第二拨料杠杆气缸、第一拨料杆和第二拨料杆;所述治具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所述第一落料口处设有第一拨料杠杆气缸,第一拨料杠杆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拨料杆,所述第二落料口处设有第二拨料杠杆气缸,第二拨料杠杆气缸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拨料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落料口和第二落料口外侧分别设有挡料板,两个所述挡料板挡料板分别设在第一落料口远离治具的一侧、第二落料口远离治具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治具上设有第二限位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可以为V型结构或者水平板结构,所述压板上设有封堵待测零件端口的封堵板,所述密封垫可分别设置在封堵板表面和第二限位板表面或者设置在其中单独一个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解决了目前管件气密性检测效率低下、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等问题,且生产效率高:人工只需要将零件码在码料结构上即可,在零件的打压过程中不需要等待,生产效率高;检测可靠:保压时间可达到25S以上,是现有技术的4倍,自动判断打压结果,检测效果更为可靠;人工成本低:人工只需要将零件码在码料结构上,在零件的打压过程中不需要等待,操作简单、且工作环境较现有技术有明显改善,单人可操作最少三台设备,人员成本低;安全性高:无需人工肢体进入设备内部,送料、出料都采用自动化完成,不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安全性显著提高;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送料、出料、判断检测结果,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
图5为气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送料机构(第一气缸伸出、第二气缸收缩)的主视图;
图7为送料机构(第一气缸伸出、第二气缸收缩)的俯视图;
图8为送料机构(第一气缸收缩、第二气缸伸出)的主视图;
图9为送料机构(第一气缸收缩、第二气缸伸出)的俯视图;
图10与图11分别为实施例一的托盘主视与俯视图;
图12与图13分别为实施例二的托盘主视与俯视图;
图14与图15分别为实施例三的托盘主视与俯视图;
图16与图17分别为实施例四的托盘主视与俯视图;
图18与图19分别为实施例一的治具主视与俯视图;
图20与图21分别为实施例二的治具主视与俯视图;
图22与图23分别为实施例三的治具主视与俯视图;
图24与图25分别为实施例四的治具主视与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1—支撑板;102—电机;103—链条;104—主动链轮;105—从动链轮;106—托盘;107—第一限位板;108—感应块;110—第一传感器;111—第二传感器;201—第一横板;202—第二横板;203—第一竖板;204—第二竖板;205—第三竖板;206—第一气缸;207—第二气缸;208—手指气缸;209—第一导向轨;210—第二导向轨;211—第一导向杆;212—第二导向杆;213—夹爪;301—第三气缸;302—气压表;303—压板;304—第三导向杆;305—导向孔;306—密封垫;307—治具;308—进气口;309—第一落料口;310—第二落料口;311—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2—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3—第一拨料杆;314—第二拨料杆;315—挡料板;316—单向阀;317—第二限位板;318—封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25,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码料结构、送料结构和打压机构;支架上安装可放待测零件的码料结构;码料结构包括支撑板101、电机102、传动装置和托盘106;支撑板101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支撑板101上安装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通过电机102驱动,传动装置上安装有若干托盘106,优选地,传动装置包括链条103、第一链轮104和第二链轮105;支撑板101上分别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链轮104和若干第二链轮105;第一链轮104和若干第二链轮105上套设有相配合的链条103,第一链轮104通过电机102驱动,若干托盘106均固定安装在链条103上,且托盘106的安装不会干涉到链条103的工作,托盘106上设有可拆卸的待测零件,托盘106用于放置待测零件;托盘106上安装有第一限位板107;即待测零件可放置在第一限位板107上,待测零件摆放在托盘106上并且通过第一限位板107限制待测零件移动,相邻的两个托盘106之间安装有感应块108,支撑板101上还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11,第一传感器110可根据后述的打压机构工位数量可设置多个,第一传感器110用于检测托盘106上是否有零件,第二传感器111用于确定托盘106停止的位置;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11均设置在链条103内侧;电机102工作,带动第一链轮104转动,进而使得链条103转动,使得链条103上的托盘106转动,继而使得托盘106带动其上的待测零件运动,第二链轮105用于支撑链条103,第二链轮105可根据链条103长度和负载大小设置一个或多个,在运动的同时,感应块108与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11配合感应,第一传感器110用于检测托盘106上是否有零件,第二传感器111用于确定托盘106停止的位置;使用时,人工将待测零件摆放在托盘106上,待抓取零件完成后,电机102转动带动托盘106上的零件移动,等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11均检测到信号时,电机102转动停止,等待下一步抓取零件;码料结构一侧安装有打压机构,通过打压机构对待测零件进行打压测试,打压机构包括第三气缸301、气压表302、压板303、密封垫306、治具307和落料机构;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三气缸301,第三气缸301用于将零件压在后述的治具307上,第三气缸301的活塞杆贯穿支架顶壁固定连接有压板303,压板303下方设有相配合治具307,待测零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治具307上,压板303与待测零件可拆卸连接,压板303用于将待测零件压在治具307上,待测零件的端口通过密封垫306密封;零件的端口通过密封垫306密封,并用第三气缸301压紧;第三气缸301外侧安装有气压表302,气压表302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气压值作为检测气密性的最低标准,当气压低于该值时,气压表302内部的传感器可以发出信号,气压表302为市售的机械行业内的标准件,气压表302的进气管上分别设有进气口308和单向阀316,进气口308与待测零件内部空腔相通;从进气管输入的压缩气体通过进气口308进入零件内部空腔和气压表302内部,达到需要气压值后关闭气源后单向阀316阻止压缩气体会流,零件内部腔体和气压表302内部压强相同;治具307外侧安装有落料机构;落料机构包括第一落料口309、第二落料口310、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第一拨料杆313和第二拨料杆314;治具307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落料口309和第二落料口310,第一落料口309为合格落料口,第二落料口310为次品落料口,第一落料口309处安装有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拨料杆313,第二落料口310处安装有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拨料杆314;零件泄漏符合检验标准时,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收缩带动第二拨料杆314旋转90°,将零件拨入第一落料口309,零件泄漏不符合检验标准时,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收缩带动第一拨料杆313旋转90°,将零件拨入第二落料口310,之后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或者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伸出带动第一拨料杆313或者第二拨料杆314复位,等待下一次打压。
码料结构与打压机构之间通过送料结构输送待测零件;送料结构包括气缸组件、手指气缸208和夹爪213;气缸组件安装在支架侧壁上,其中气缸组件用于控制后述夹爪213的移动,气缸组件下方安装有手指气缸208,手指气缸208为市售的标准气缸,打开和闭合两状态可用于夹持物料,手指气缸208的工作端安装有夹爪213,夹爪213用于夹持零件;
气缸组件包括第二横板202、第一竖板203、第二竖板204、第三竖板205、第三横板、第一气缸206和第二气缸207,第一竖板203固定安装在支架侧壁上,第一竖板203第一端外侧垂直安装有第一气缸206,第一气缸206用于控制夹爪213的水平移动,第一气缸206上平行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板202,第二横板202另一端垂直安装有第二气缸207;第二气缸207用于控制夹爪213的纵向移动;第二气缸207的输出端垂直安装有第三横板,第二气缸207的输出端与第三横板第一端连接,第三横板第二端垂直安装有第三竖板205,手指气缸208垂直安装在第三竖板205第一端;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二竖板204、第一导向轨209、第二导向轨210、第一导向杆211和第二导向杆212;第一竖板203第二端垂直安装有第一横板201,第一横板2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向轨209,第二横板202底部安装有与第一导向轨209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杆211,第一导向杆211滑动连接的安装在第一导向轨209内;第二气缸207的外设有第二竖板204,第二竖板204垂直安装在第二横板202上,第二竖板204侧壁安装有第二导向轨210,第三竖板205上安装有与第二导向轨210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杆212,第二导向杆212滑动连接的设置在第二导向轨210内,第二导向杆212设置在第三竖板205第二端,第三横板与第三竖板205连接点处于第二导向杆212下部;通过第一气缸206和第二气缸207配合将零件从A处托盘106上抓取送至B处打压工位治具307上;且上述的电机、感应块、传感器和气缸均匀控制系统通信连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使用时,人工将待测零件摆放在托盘106的第一限位板107上,待抓取零件完成后,电机102工作,带动第一链轮104转动,进而使得链条103转动,使得链条103上的托盘106转动,继而使得托盘106带动其上的待测零件运动,感应块108与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11配合感应,第一传感器110用于检测托盘106上是否有零件,第二传感器111用于确定托盘106停止的位置;等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11均检测到信号时,电机102转动停止,等待下一步抓取零件;控制使得第一气缸206伸出、第二气缸207伸出时手指气缸208和夹爪213位于A处的托盘106上方位置,手指气缸208闭合带动夹爪213夹住零件后,第二气缸207收缩且第一气缸206收缩,带动零件移动至B处的打压工位治具307上方,第二气缸207伸出后手指气缸208松开将零件放置在B处的打压工位治具307上,等待下一步打压步骤,然后第二气缸207收缩,第一气缸206伸出等待下一次抓料;零件的端口通过密封垫306密封,并用第三气缸301伸出,通过压板303将待测零件压在治具307上,从进气管输入的压缩气体通过进气口308进入零件内部空腔和气压表302内部,达到需要气压值后关闭气源后单向阀316阻止压缩气体会流,零件内部腔体和气压表302内部压强相同;静置一段时间后,第三气缸301收缩带动压板303向上移动,零件泄漏符合检验标准时,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收缩带动第二拨料杆314旋转90°,将零件拨入第一落料口309,零件泄漏不符合检验标准时,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收缩带动第一拨料杆313旋转90°,将零件拨入第二落料口310,之后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或者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伸出带动第一拨料杆313或者第二拨料杆314复位,等待下一次打压。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压板303上连接有第三导向杆304,支架顶部设有与第三导向杆304相配合的导向孔305,第三导向杆304滑动连接的设置在导向孔305内,第三导向杆304固定在压板303上,压板303上下移动时第三导向杆沿导向孔305上下移动,用于限制压板303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落料口309和第二落料口310外侧分别设有挡料板315,两个挡料板315挡料板315分别设在第一落料口309远离治具307的一侧、第二落料口310远离治具307的一侧,用于防止零件飞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治具307上设有第二限位板317;第一限位板107和第二限位板317均可以为V型结构或者水平板结构,压板303上设有封堵待测零件端口的封堵板318,密封垫306可分别设置在封堵板318表面和第二限位板317表面或者设置在其中单独一个上。
如图10、11、18、19所示,实施例一的第一限位板107为V型,治具307上设有第二限位板317,第二限位板317为V型,第二限位板317表面设有密封垫306;压板303为水平板。
如图12、13、20、21所示,实施例二的第一限位板107为V型,治具307上设有第二限位板317,第二限位板317为V型,第二限位板317表面设有密封垫306;压板303上设有封堵零件端口的封堵板318,封堵板318表面设有密封垫306。
如图14、15、22、23所示,实施例三的第一限位板107为水平板,平板的尺寸与零件端口的内侧尺寸相匹配,治具307上可以设有第二限位板317,第二限位板317为水平板,第二限位板317与治具307为一体,也可以不设第二限位板317,治具307表面直接设置密封垫306;压板303为水平板,底部设置密封垫306,封堵管件的一端口。
如图16、17、24、25所示,实施例四的第一限位板107为V型,治具307上设有第二限位板317,第二限位板317为V型,第二限位板317表面设有密封垫306;压板303上设有封堵零件端口的封堵板318,封堵板318表面设有密封垫306。
本实施例为一次装夹3个零件,但是不受数量限制,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者减少一次装夹零件的数量进而设置相应结构的数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解决了目前管件气密性检测效率低下、可靠性差、安全性差等问题,且生产效率高:人工只需要将零件码在码料结构上即可,在零件的打压过程中不需要等待,生产效率高;检测可靠:保压时间可达到25S以上,是现有技术的4倍,自动判断打压结果,检测效果更为可靠;人工成本低:人工只需要将零件码在码料结构上,在零件的打压过程中不需要等待,操作简单、且工作环境较现有技术有明显改善,单人可操作最少三台设备,人员成本低;安全性高:无需人工肢体进入设备内部,送料、出料都采用自动化完成,不存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安全性显著提高;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送料、出料、判断检测结果,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码料结构、送料结构和打压机构;
所述支架上设有可放待测零件的码料结构;所述码料结构一侧设有打压机构,所述码料结构与打压机构之间通过送料结构输送待测零件;所述码料结构包括支撑板(101)、电机(102)、传动装置和托盘(106);所述支撑板(101)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撑板(101)上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通过电机(102)驱动,所述传动装置上设有若干托盘(106),托盘(106)上设有可拆卸的待测零件;所述送料结构包括气缸组件、手指气缸(208)和夹爪(213);所述气缸组件安装在支架侧壁上,所述气缸组件下方安装有手指气缸(208),所述手指气缸(208)的工作端安装有夹爪(213);所述打压机构包括第三气缸(301)、气压表(302)、压板(303)、密封垫(306)、治具(307)、落料机构;所述支架顶部设有若干第三气缸(301),所述第三气缸(301)的活塞杆贯穿支架顶壁连接有压板(303),所述压板(303)下方设有相配合治具(307),待测零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治具(307)上,所述压板(303)与待测零件可拆卸连接,待测零件的端口通过密封垫(306)密封;所述第三气缸(301)外侧安装有气压表(302),所述气压表(302)的进气管上分别设有进气口(308)和单向阀(316),所述进气口(308)与待测零件内部空腔相通;所述治具(307)外侧设有落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链条(103)、第一链轮(104)和第二链轮(105);所述支撑板(101)上分别设有第一链轮(104)和若干第二链轮(105);第一链轮(104)和若干第二链轮(105)上套设有相配合的链条(103),所述第一链轮(104)通过电机(102)驱动,若干所述托盘(106)安装在链条(103)上,所述托盘(106)上设有第一限位板(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托盘(106)之间安装有感应块(108),所述支撑板(101)上还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11),所述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11)均设置在链条(103)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二横板(202)、第一竖板(203)、第二竖板(204)、第三竖板(205)、第三横板、第一气缸(206)和第二气缸(207),所述第一竖板(203)安装在支架侧壁上,所述第一竖板(203)第一端外侧安装垂直有第一气缸(206),所述第一气缸(206)上平行安装有第二横板(202),所述第二横板(202)另一端垂直安装有第二气缸(207);所述第二气缸(207)的输出端垂直安装有第三横板,所述第二气缸(207)的输出端与第三横板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横板第二端垂直安装有第三竖板(205),所述手指气缸(208)垂直安装在第三竖板(205)第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还包括第二竖板(204)、第一导向轨(209)、第二导向轨(210)、第一导向杆(211)和第二导向杆(212);所述第一竖板(203)第二端垂直安装有第一横板(201),所述第一横板(201)上安装有第一导向轨(209),所述第二横板(202)底部安装有与第一导向轨(209)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杆(211),所述第一导向杆(211)滑动连接的安装在第一导向轨(209)内;所述第二气缸(207)的外设有第二竖板(204),所述第二竖板(204)垂直安装在第二横板(202)上,所述第二竖板(204)侧壁安装有第二导向轨(210),所述第三竖板(205)上设有与第二导向轨(210)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杆(212),所述第二导向杆(212)滑动连接的设置在第二导向轨(210)内,所述第二导向杆(212)设置在第三竖板(205)第二端,所述第三横板与第三竖板(205)连接点处于第二导向杆(212)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03)上连接有第三导向杆(304),所述支架顶部设有与第三导向杆(304)相配合的导向孔(305),所述第三导向杆(304)滑动连接的设置在导向孔(305)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机构包括第一落料口(309)、第二落料口(310)、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第一拨料杆(313)和第二拨料杆(314);所述治具(307)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落料口(309)和第二落料口(310),所述第一落料口(309)处设有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第一拨料杠杆气缸(3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拨料杆(313),所述第二落料口(310)处设有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第二拨料杠杆气缸(312)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拨料杆(3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落料口(309)和第二落料口(310)外侧分别设有挡料板(315),两个所述挡料板(315)分别设在第一落料口(309)远离治具(307)的一侧、第二落料口(310)远离治具(307)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307)上设有第二限位板(3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107)和第二限位板(317)均为V型结构或者水平板结构,所述压板(303)上设有封堵待测零件端口的封堵板(318),所述密封垫(306)分别设置在封堵板(318)表面和第二限位板(317)表面或者设置在其中单独一个上。
CN202221062468.X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059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2468.XU CN217059232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2468.XU CN217059232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9232U true CN217059232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246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059232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9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24590U (zh) 一种用于氦质谱检漏的加压-抽真空实验装置
WO2022257198A1 (zh) 自闭阀多状态测试工装
CN104236497B (zh) 一种汽车天窗总成玻璃自动检测电子检具
CN210005163U (zh) 一种压力表的检测装置
CN110987131A (zh) 一种自动化水表检测台体
CN106353048A (zh) 手机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06146607U (zh) 多功能密封检测台
CN217059232U (zh) 一种管件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5981578U (zh) 手表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06546200B (zh) 一种零件尺寸检测设备
CN209127422U (zh) 一种压铸机用x光探伤自动化装置
CN108414157B (zh) 一种用于检测产品气密性的真空氦检设备
CN108466795A (zh) 一种压铸机用x光探伤自动化装置及工艺
CN211121846U (zh) 汽车发动机歧管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7505134U (zh) 一种波纹管的密封试验装置
CN114247660B (zh) 传感器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
CN215865703U (zh) 一种饮料灌装桶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7114141U (zh) 一种组合式阀门检测自动夹具装置
CN213239371U (zh) 一种液压油缸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9341966A (zh) 一种基于水龙头的双功能检测装置
CN112304495B (zh) 一种压力表自动检定装置
CN212931837U (zh) 一种上机箱气密检测机
CN212585940U (zh) 一种用于阀门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CN207866445U (zh) 一种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
CN205958204U (zh) 手机气密性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