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57405U - 车灯和代步车 - Google Patents

车灯和代步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57405U
CN217057405U CN202120979677.XU CN202120979677U CN217057405U CN 217057405 U CN217057405 U CN 217057405U CN 202120979677 U CN202120979677 U CN 202120979677U CN 217057405 U CN217057405 U CN 217057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lamp
circuit board
lampsh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796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潜
代亮
刘干干
谢尚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bo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796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57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57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57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和代步车,车灯包括:灯罩;第一发光组件,第一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朝向灯罩外周的一部分;第二发光组件,第二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朝向灯罩的端部;第一透光件,第一透光件设置于灯罩内,第一透光件与第一发光组件相对设置,以使发出的光从灯罩外周的一部分射出;第二透光件,第二透光件具有将第二发光组件发出的光反射向灯罩外周的另一部分的反射面。由此,通过使第一透光件将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灯罩外周的一部分射出,使第二透光件将第二发光组件发出的光反射向灯罩外周的另一部分,可以使车灯的外周周向均发光,从而可以增加车灯的发光区域,提升车灯的发光效果,进而可以提升车灯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灯和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灯和代步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道路上的车辆逐渐增多,交通逐渐变得拥挤,电动车以其良好的轻巧性与便捷性得到人们的认可,已经得到基本的普及。
在相关技术中,电动车在进行转向时,电动车车把处的转向灯仅仅朝向电动车行驶方向的前侧发光,这样会导致电动车左右两侧以及后侧的行人无法清楚及时地观察到转向灯的亮起情况,从而导致转向灯的亮起无法对周围行人以及车辆起到有效地预警和提示的作用,进而会降低电动车转向灯的可靠性,会使用户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灯,该车灯可以朝向四周发光,可以提升对周围行人以及车辆的提示和预警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代步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灯,包括:灯罩;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灯罩外周的一部分;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灯罩的端部;第一透光件,所述第一透光件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相对设置,以使发出的光从所述灯罩外周的一部分射出;第二透光件,所述第二透光件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二透光件位于所述灯罩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透光件具有将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发出的光反射向所述灯罩外周的另一部分的反射面。
由此,通过使第一透光件将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从灯罩外周的一部分射出,使第二透光件将第二发光组件发出的光反射向灯罩外周的另一部分,这样可以在车灯亮起时,使车灯的外周周向均发光,从而可以增加车灯的发光区域,提升车灯的发光效果,进而可以使代步车周围的行人以及车辆均可以清楚及时地观察到车灯的亮起情况,可以提升车灯对周围行人以及车辆起到的提示与预警作用,可以提升车灯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第一透光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灯还包括灯壳,所述灯罩连接于所述灯壳的端部,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朝向所述灯壳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灯壳,所述第一电路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一个设置有插口,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插板部,所述插板部插接在所述插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发光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发光件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发光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发光件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间隔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件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发光件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透光件还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入射面朝向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述反射面朝向所述灯罩的端部,所述出射面朝向所述灯罩外周的另一部分,所述出射面为优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透光件上设置有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透光件设置有第二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和所述第二搭接部中的一个为搭接槽且另一个为搭接凸起,所述搭接凸起搭接在所述搭接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透光件的入射面设置有准直器;和/或所述第二透光件的入射面设置有准直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反射面为全反射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全反射面朝向所述灯罩端部的一侧设置有条状花纹,以允许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发出的部分光射向所述灯罩的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焊接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代步车,包括:车把;以上所述车灯,所述灯壳设置于所述车把的至少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把和车灯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把和车灯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把和车灯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透光件、第二透光件、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透光件、第二透光件、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发光组件和第二发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第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透光件和第二透光件第二方向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车灯;
10-灯壳;
20-灯罩;21-紧固件;
30-第一发光组件;31-第一电路板;311-插板部;32-第一发光件;
40-第二发光组件;41-第二电路板;411-插口;42-第二发光件;
50-第一透光件;51-第一搭接部;52-第一入射面;53-第一出射面;
60-第二透光件;61-入射面;62-出射面;63-反射面;631-条状花纹;64-第二搭接部;65-准直器;
70-车把;8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该车灯100应用于代步车上,代步车可以为电动代步车。
结合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可以主要包括:灯壳10、灯罩20、第一发光组件30、第二发光组件40、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其中,灯罩20设置于灯壳10,灯罩20与灯壳10可以通过卡接或插接等方式连接固定,灯罩20可以为透光灯罩20,第一发光组件30、第二发光组件40、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均设置于灯罩20内,如此,灯罩20可以对第一发光组件30、第二发光组件40、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均起到保护的作用,灯罩20可以将第一发光组件30、第二发光组件40、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与外界隔开,可以防止外力的冲击以及外界异物的侵蚀,导致第一发光组件30、第二发光组件40、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发生损坏,可以提升第一发光组件30、第二发光组件40、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的可靠性,可以延长第一发光组件30、第二发光组件40、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的使用寿命。
在此前提下,透光的灯罩20还可以将第一发光组件30和第二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透出,不会影响第一发光组件30和第二发光组件40向外界的发光,这样可以保证车灯100的亮度。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一发光组件30的发光方向朝向灯罩20外周的一部分,第一透光件50与第一发光组件30相对设置,可以使发出的光从灯罩20外周的一部分射出。具体地,第一透光件50设置在第一发光组件30与灯罩20外周之间,第一发光组件30发出的光是向四周发散的,四周发散的光线先进入第一透光件50,经过第一透光件50的处理后,再朝向灯罩20外周的一部分射出,灯罩20外周的一部分的方向,即为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代步车的前侧方向,也就是说,第一发光件32发出的光被第一透光件50透射后,可以朝向代步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前侧发出,这样可以提示代步车前侧的行人以及车辆代步车即将转向,可以对代步车前侧的行人以及车辆起到有效的提醒与预警作用,从而可以提升车灯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二发光组件40的发光方向朝向灯罩20远离灯壳10的端部,第二透光件60位于灯罩20的端部和第二发光组件40之间,第二透光件60具有将第二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反射向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的反射面63。具体地,第二透光件60位于灯罩20远离灯壳10一端的端部与第二发光组件40之间,第二发光件42朝向灯罩20远离灯壳10的端部向四周发光,第二发光件42发出的光经过第二透光件60的反射面63的反射作用,被透射至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灯罩20呈环形,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方向,即为环形灯罩20的360°环形外周上除了第一发光组件30朝向灯罩20外周的一部分方向剩余的另一部分方向。
如此设置,当代步车进行转向,亮起车灯100时,第一发光组件30与第二发光组件40同时亮起,第一发光组件30与第二发光组件40可以共同朝向整个环形灯罩20的360°环形外周发光,这样车灯100的亮起不仅可以对代步车行驶方向的前侧行人起到提醒和预警的作用,还可以对代步车后侧以及左右两侧的行人起到提醒和预警的作用,从而可以使代步车整个周围的行人以及车辆均可以清楚及时地了解到车灯的亮起情况,这样可以提升代步车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地保证用户的安全。
由此,通过使第一透光件50将第一发光组件30发出的光从灯罩20外周的一部分射出,使第二透光件60将第二发光组件40发出的光反射向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这样可以在车灯100亮起时,使车灯100的外周周向均发光,从而可以增加车灯100的发光方向,提升车灯100的发光效果,进而可以使代步车周围的行人以及车辆均可以清楚及时地观察到车灯100的亮起情况,可以提升车灯100对周围行人以及车辆的提示与预警作用,可以提升车灯100的可靠性。
结合图5-图7所示,第一发光组件30可以主要包括:第一电路板31和第一发光件32,第一发光件32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1朝向第一透光件50的一侧,第一电路板31设置于第二发光组件40上。具体地,先将第一电路板31设置于第二发光组件40上,这样可以使第一发光组件30与第二发光组件40的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灯罩20内的空间,可以减小灯罩20的体积,进而可以方便车灯100的安装与应用。
进一步地,将第一发光件32设置于第一电路板31朝向第一透光件50一侧,这样可以使第一发光件32发出的光直接照射至第一透光件50,通过控制第一透光件50与第一发光件32之间的距离,在防止第一发光件32发光时产生的热量灼伤第一透光件50的前提下,使两者尽可能地靠近,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光被第一透光件50透射至灯罩20外周的一部分,可以减少光线的浪费,可以提升灯罩20外周的一部分方向的亮度,从而可以保证第一发光件32对代步车前侧行人以及车辆的提示效果,可以提升第一发光件32的可靠性。其中,第一发光件32和第一电路板31为电连接。
结合图5-图7所示,第二发光组件40可以主要包括:第二电路板41和第二发光件42,第二发光件42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1朝向灯壳10端部的一侧,第二电路板41设置于灯壳10,第一电路板31垂直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1。具体地,将第一电路板31设置于灯壳10,可以使灯壳10对第二电路板41起到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力的冲击和外界异物的侵蚀损坏第二电路板41,这样可以提升第二电路板41的可靠性,可以延长第二电路板41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将第二发光件42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1朝向灯壳10端部的一侧,第二发光件42朝向灯罩20远离灯壳10的一端端部发出的光线可以被第二透光件60反射至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这样可以在使第二发光件42对代步车的左右侧和后侧行人以及车辆起到提示作用的前提下,方便第二发光件42在第二电路板41上的安装设置。另外,将第一电路板31垂直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1,不仅可以方便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分别对第一发光件32和第二发光件42的透光作用,而且还可以使灯罩20上的相应部件对第一电路板31起到良好的抵接支撑作用,可以使第一电路板31在灯罩20内的安装设置更加稳定可靠。
另外,将第二发光件42设置于第二电路板41朝向灯壳10端部的一侧,这样可以使第二发光件42与第二透光件60正对设置,第二发光件42发出的光可以直接照射至第二透光件60,通过控制第二透光件60与第二发光件42之间的距离,在防止第二发光件42发光时产生的热量灼伤第二透光件60的前提下,使两者尽可能地靠近,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光被第二透光件60透射至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方向,从而可以减少光线的浪费,可以提升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方向的亮度,如此设置,可以提升第二发光件42的亮度,可以使第二发光件42对代步车的左右侧和后侧行人以及车辆起到更好的提示作用。其中,第二发光件42和第二电路板41也为电连接。
结合图7所示,第一电路板31和第二电路板41中的一个设置有插口411,第一电路板31和第二电路板41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插板部311,插板部311插接在插口411处。具体地,通过将插板部311插接在插口411处,可以实现第一电路板31和第二电路板41的连接设置,这样不仅可以使第一电路板31与第二电路板41的连接稳定牢固,而且还可以使第一电路板31与第二电路板41的安装设置更加简单快速,无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可以方便第一电路板31在第二电路板41上的安装设置。另外,如此设置还可以方便第一电路板31相对第二电路板41的拆卸。
结合图6和图7所示,第一发光件3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发光件32在第一电路板31上间隔分布,第二发光件42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发光件42在第二电路板41上间隔分布,其中,第一发光件32的数量少于第二发光件42的数量。具体地,将至少两个第一发光件32间隔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1上,可以在保证第一电路板31有足够的空间承载第一发光件32的前提下,提升第一发光组件30发光的亮度,从而可以使代步车前侧行人以及车辆更加清楚及时地观察到第一发光组件30的亮起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第一发光组件30对代步车前侧行人以及车辆的提示与预警作用,进一步地,将至少两个第二发光件42间隔设置在第二电路板41上,可以在保证第二电路板41有足够的空间承载第二发光件42的前提下,提升第二发光组件40发光的亮度,从而可以使代步车左右两侧和后侧行人以及车辆更加清楚及时地观察到第二发光组件40的亮起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第二发光组件40对代步车前侧行人以及车辆的提示与预警作用。
进一步地,结合图6和图7所示,第一电路板31可以呈矩形,第二电路板41可以呈环形,矩形的第一电路板31插设与环形的第二电路板41上,第一发光件32间隔设置在矩形的第一电路板31凸出于环形第二电路板41的部分,第二发光件42间隔设置在环形的第二电路板41上,由于灯罩20的尺寸等因素的限制,第一电路板31凸出于第二电路板41的长度不能过长,否则第一电路板31将无法设置于灯罩20内,所以相对环形的第二电路板41,第一电路板31上可以供第一发光件32安装设置的空间相对较少,所以第一发光件32的数量要少于第二发光件42的数量。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发光件32只需要向代步车的前侧发光,而第二发光件42需要向灯罩20的360°的环形方向除了代步车的前侧的其他方向发光,所以第二发光件42的发光区域需要大于第一发光件32的发光区域,所以第二发光件42数量要大于第一发光件32的数量,这样才可以保证第二发光件42的发光区域达到指定的要求,可以使车灯100的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另外,单个的第一发光件32与第二发光件42的发光强度均不宜过大,过大的发光强度虽然可以在保证发光区域的前提下,减少第一发光件32与第二发光件42的数量设置,但是依靠过大的发光强度来提升发光区域,不仅会导致车灯100的温度过高,而且还会使车灯100的亮度不均,第一发光件32与第二发光件42的中间部分亮度过大,降低车灯100的使用效果。
结合图5、图8和图9所示,第二透光件60还具有入射面61和出射面62,入射面61朝向第二发光组件40,反射面63朝向灯罩20的端部,出射面62朝向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出射面62为优弧面。具体地,入射面61朝向第二发光组件40,并且与第二发光件42相对设置,第二发光件42发出的光线可以从入射面61进入第二透光件60,光线进入第二透光件60后被照射至反射面63,经过反射面63的反射作用,可以使光线从出射面62射出,由于出射面62朝向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这样可以使从出射面62射出的光线直接通过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照射至外界,进一步地,由于灯罩20为环形,所以将出射面62设置为优弧面,可以使出射面62与环形的灯罩20相适配,可以防止光线从出射面62射出后,经过灯罩20时,光的线路又发生一次改变,导致从灯罩20上射出的光线亮度不均,这样可以使从灯罩20上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第二透光件60的可靠性。
结合图4、图8和图9所示,第一透光件50上设置有第一搭接部51,第二透光件60设置有第二搭接部64,第一搭接部51和第二搭接部64中的一个为搭接槽,并且另一个为搭接凸起,搭接凸起搭接在搭接槽内。具体地,通过将搭接凸起伸入搭接槽中,使搭接凸起与搭接槽进行搭接配合,可以使第一透光件50与第二透光件60连接固定起来,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之间的连接稳定牢固的前提下,使第一透光件50与第二透光件60的连接固定更加简单方便,并且无需其他任何辅助工具。另外,如此设置还可以方便第一透光件50与第二透光件60的拆卸。
结合图8所示,第一透光件50的第一入射面52设置有准直器65,和第二透光件60的入射面61设置有准直器65。具体地,由于第一发光件32和第二发光件42发出的光线是向四周发散的,所以通过分别在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的第一入射面52和入射面61上均设置准直器65,准直器65可以将向四周发散的光线准直转变为平行光,从而不仅可以使光线更加均匀,而且还可以更好地调整控制光线的照射角度,从而可以使从第一透光件50和第二透光件60中射出的光线准确地照射至指定的区域,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车灯100的可靠性。其中,第一透光件50还具有第一出射面53,在第一透光件50的第一入射面52上的准直器65将光线角度调整合适后,便可以使光线直接从第一透光件50的第一出射面53射出。
结合图5和图9所示,反射面63为全反射面,这样可以使从第二透光件60的入射面61照射至第二透光件60的反射面63时,光线可以被全反射至出射面62,并且从灯罩20的外周的另一部分射出,这样可以使第二透光件60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可以提升第二透光件60的反射效果,从而可以提升第二发光件42照射到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的亮度。
结合图9所示,全反射面朝向灯罩20端部的一侧设置有条状花纹631,以允许第二发光组件40发出的部分光射向灯罩20的端部。具体地,通过在第二透光件60的反射面63朝向灯罩20端部的一侧设置条状花纹631,可以在保证第二发光件42通过入射面61照射至反射面63的光线仍然有部分被全反射至灯罩20外周的另一部分的前提下,使条状花纹631改变部分光线的线路,即可以使部分光线被折射至灯罩20远离灯壳10的端部,这样可以使车灯100的左右侧的发光效果更好,代步车侧边的行人以及车辆可以更加清楚即使地观察到车灯100的亮起情况,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车灯100的可靠性,可以进一步地保证用户的安全。
结合图3所示,灯壳10和灯罩20通过紧固件21固定连接,和/或灯壳10和灯罩20焊接固定连接。具体地,灯壳10与灯罩20可以通过紧固件21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也可以在焊接固定后,通过紧固件21连接加固,可以根据具体地工艺需求选择性地设置灯壳10与灯罩20的连接方式,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灯壳10与灯罩20连接稳定的前提下,提升灯罩20与灯壳10连接固定的多样性,从而可以方便灯壳10与灯罩20的连接设置。焊接方式可以为超声波焊接。
结合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灯100可以主要包括:车把70和上述车灯100,通过将灯壳10安装设置于车把70上,从而可以将车灯100整体安装设置于代步车上,车把70的左右两侧均可以安装设置车灯100,如此,当车把70左侧的车灯100亮起时,便可以清楚及时地提示周围的行人以及车辆代步车即将向左侧转向,当车把70右侧的车灯100亮起时,便可以清楚及时地提示周围的行人以及车辆代步车即将向右侧转向,这样可以提升用户骑行代步车的安全性,进一步地,在车把70左侧的车灯100亮起时,由于车灯100可以在灯罩20的360°环形发光,所以代步车右侧的人也可以清楚及时地观察到左侧车灯100的亮起情况,可以进一步地提升车灯100在代步车上应用的可靠性。
其中,灯壳10和车把70上可以设置相互对应的安装孔,并且通过螺钉依次穿设安装孔,将灯壳10与车把70连接固定,从而实现车灯100在车把70上的安装设置,这样可以提升车灯100在车把70上安装设置的稳定性与牢固性。进一步地,灯壳10在远离灯罩20一侧设置有固定件80,固定件80由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制成,可以使车灯100在车把70上的安装设置更加稳定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车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罩;
第一发光组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灯罩外周的一部分;
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二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灯罩的端部;
第一透光件,所述第一透光件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一透光件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相对设置,以使发出的光从所述灯罩外周的一部分射出;
第二透光件,所述第二透光件设置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第二透光件位于所述灯罩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之间,所述第二透光件具有将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发出的光反射向所述灯罩外周的另一部分的反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一发光件,所述第一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朝向第一透光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还包括灯壳,所述灯罩连接于所述灯壳的端部,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第二电路板和第二发光件,所述第二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朝向所述灯壳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灯壳,所述第一电路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一个设置有插口,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插板部,所述插板部插接在所述插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发光件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间隔分布;
所述第二发光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发光件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间隔分布,其中,
所述第一发光件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发光件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件还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所述入射面朝向所述第二发光组件,所述反射面朝向所述灯罩的端部,所述出射面朝向所述灯罩外周的另一部分,所述出射面为优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件上设置有第一搭接部,所述第二透光件设置有第二搭接部,所述第一搭接部和所述第二搭接部中的一个为搭接槽且另一个为搭接凸起,所述搭接凸起搭接在所述搭接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件的入射面设置有准直器;和/或
所述第二透光件的入射面设置有准直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为全反射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面朝向所述灯罩端部的一侧设置有条状花纹,以允许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发出的部分光射向所述灯罩的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和/或
所述灯壳和所述灯罩焊接固定连接。
12.一种代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把;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车灯,所述车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设置于所述车把的至少一端。
CN202120979677.XU 2021-05-08 2021-05-08 车灯和代步车 Active CN217057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9677.XU CN217057405U (zh) 2021-05-08 2021-05-08 车灯和代步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79677.XU CN217057405U (zh) 2021-05-08 2021-05-08 车灯和代步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57405U true CN217057405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3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79677.XU Active CN217057405U (zh) 2021-05-08 2021-05-08 车灯和代步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57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78002B2 (ja) 発光体及び信号灯
KR101268814B1 (ko) 차량 미러 조립체용 방향 지시등 모듈 및 방향 지시등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차량 미러 조립체
US20080013333A1 (en) Vehicular lamp
CA2530570C (en) Colored headlamp
CN210069733U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一种尾灯
CN210069734U (zh) 一种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一种尾灯
WO2014059708A1 (zh) 一种led型的机动车前照灯
KR101174492B1 (ko) 엘이디 일체형 차량용 안개등
TWM531399U (zh) 汽車尾燈
KR20180043038A (ko) 매트릭스 sbl 광학계를 갖는 헤드램프
US6824299B2 (en) Marker lamp for a vehicle
CN217057405U (zh) 车灯和代步车
KR102278050B1 (ko) 차량용 다기능 사이드 마커 램프
JP2004210236A (ja) アウターミラー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アウターミラーカバー
CN215475491U (zh) 车灯和代步车
US20010053077A1 (en) Electric torches
CN210123131U (zh) 一种光导发光系统及车灯
CN215155200U (zh) 车灯和代步车
KR101176509B1 (ko) 간접조명 방식의 자동차 엘이디 실내등
CN216591515U (zh) 车灯和代步车
KR102002029B1 (ko) 차량용 램프
KR102700639B1 (ko) 차량용 가이드 램프
CN212777172U (zh) 一种双光带结构实现多功能的车灯
CN219606835U (zh) 灯具、后视镜和车辆
CN217816538U (zh) 一种具有投射功能的汽车灯具及具有其的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