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1921U - 烟气除焦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烟气除焦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1921U
CN217041921U CN202122767408.XU CN202122767408U CN217041921U CN 217041921 U CN217041921 U CN 217041921U CN 202122767408 U CN202122767408 U CN 202122767408U CN 217041921 U CN217041921 U CN 217041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lue gas
gas
end cover
t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67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圣年
陶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Nianda Furn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Nianda Furn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Nianda Furn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Nianda Furn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67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1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1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1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除焦油装置,包括冷凝单元,冷凝单元包括壳体和多根气体管道,壳体在使用状态下安装于固定物上,壳体上开设有冷凝剂入口和冷凝剂出口,分别用于向壳体内充入冷凝剂和从壳体内排出冷凝剂,气体管道设置在壳体内并且贯穿壳体的上下两端,在使用状态下,烟气从气体管道的底端充入气体管道,烟气内的焦油经气体管道与壳体内的冷凝剂换热冷凝后向气体管道的底端流动并被收集,烟气中其余成份从气体管道的顶端排出。本实用新型将烟气通过气体管道,通过气体管道与壳体内的冷凝剂交换能量,使烟气中的焦油冷凝向下滴落而从烟气中排除,去除焦油的烟气再经过后续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至大气中,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Description

烟气除焦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除焦油装置,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电池负极材料,由炭经过烧结以及后续工续的处理制成,为了保证锂电池的质量,避免锂电池使用时易于损坏,需对炭的形状进行处理,使烧结时炭的形状为球形,为实现对炭的形状的改变,当前的处理方法是在炭的表面包裹沥青,再于氮气的气氛下进行烧结处理,沥青在烧结过种中炭化,并确保炭颗粒整体为球形,而沥青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焦油,焦油随烧结产生的烟气从烧结炉内排出,烟气经过后续的处理后排放,当前对烟气的处理很难去除其中的焦油,焦油不去除而排入大气,对改善环境质量产生较大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除焦油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锂电池负极材料烧结时产生的烟气中焦油难以去除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烟气除焦油装置,包括冷凝单元,冷凝单元包括壳体和多根气体管道,壳体在使用状态下安装于固定物上,壳体上开设有冷凝剂入口和冷凝剂出口,分别用于向壳体内充入冷凝剂和从壳体内排出冷凝剂,气体管道设置在壳体内并且贯穿壳体的上下两端,在使用状态下,烟气从气体管道的底端充入气体管道,烟气内的焦油经气体管道与壳体内的冷凝剂换热冷凝后向气体管道的底端流动并被收集,烟气中其余成份从气体管道的顶端排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烟气从气体管道内通过并与气体管道交换热量,向壳体内充入冷凝剂,冷凝剂与气体管道交换热量,使烟气中焦油因温度降低而冷凝,并因重力作用而下落从气体管道的底端收集,其余的烟气从气体管道的顶端排出,由此去除烟气中的焦油,便于烟气的后续处理,使烟气最后达到排放的标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进气单元,进气单元设置在冷凝单元的底部,进气单元的顶端与冷凝单元连接并且与所有的气体管道相通,进气单元上开设有烟气进口用于向进气单元内充入烟气,进气单元的底部开设有焦油出口用于排出并收集焦油。本实用新型设置进气单元,使烟气经进气单元进入冷凝单元的气体管道内,由于所有气体管道均与进气单元相通,因此只需在进入单元上开设一个烟气进口即可,烟气经进气单元分配到所有气体管道内,方便气体进入冷凝单元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进气单元包括上部的第一圆柱段和下部的第一圆锥段,第一圆锥段的顶部与第一圆柱段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圆柱段的顶端与冷凝单元连接,烟气进口开设在第一圆柱段上,焦油出口开设在第一圆锥段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中冷凝产生的焦油向下滴落在进气单元内,由于进气单元的底部为圆锥状,便于焦油的集中收集,而烟气进口开设在第一圆柱段上,可有效的避免焦油对烟气进口产生的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圆柱段与冷凝单元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片。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密封片,提高进气单元与冷凝单元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烟气在除焦油之前从进气单元与冷凝单元的连接处逸出直接排入大气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排气单元,排气单元设置在冷凝单元的顶部并且与所有的气体管道相通,排气单元的顶部开设有排烟口,去除焦油后的烟气从气体管道的顶端进入排气单元内并由排烟口排出。本实用新型设置排气单元,与气体管道相通,所有气体管道内去除焦油后的烟气集中于排气单元由排气单元排出,便于烟气后续的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排气单元包括下部的第二圆柱段和上部的第二圆锥段,第二圆锥段的底部与第二圆柱段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圆柱段的底端与冷凝单元的顶部连接,排烟口开设在第二圆锥段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气单元顶部的第二圆锥段,使去除焦油后的烟气向排气单元的顶部聚集,便于烟气的集中,更进一步的方便烟气的后续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圆柱段与冷凝单元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片。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密封片,提高排气单元与冷凝单元连接处的密封性,避免烟气从排气单元和冷凝单元的连接处逸出,使全部的烟气均经过后续的再处理后才排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包括筒体、上端盖和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固定在筒体的上下两端,气体管道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端盖和下端盖并且与上端盖和下端盖密封固定,冷凝剂入口和冷凝剂出口均开设在筒体上。本实用新型中的筒体、气体管道、上端盖和下端盖间形成空腔,冷凝剂在空腔内流动,上端盖和下端盖将冷凝剂封闭在筒体内,气体管道与冷凝剂发生热交换降低空气管道的温度,温度相对较低的气体管道与烟气交换热量,使焦油冷凝后向下滴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上端盖和下端盖均呈圆形,上端盖和下端盖的直径大于筒体的外径,上端盖和下端盖均与筒体同轴设置并且与筒体的两端焊接固定,上端盖和下端盖边沿凸出于筒体的部分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中上端盖和下端盖边与筒体焊接固定,整体的密封性好,上端盖与下端盖边沿的连接孔,便于其与进气单元和排气单元的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烟气通过气体管道,通过气体管道与壳体内的冷凝剂交换能量,使烟气中的焦油冷凝向下滴落而从烟气中排除,去除焦油的烟气再经过后续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至大气中,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凝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其中:1、冷凝单元;2、壳体;3气体管道;4、冷凝剂入口;5、冷凝剂出口;6、进气单元;7、烟气进口;8、焦油出口;9、第一圆柱段;10、第一圆锥段;11、排气单元;12、排烟口;13、第二圆柱段;14、第二圆锥段;15、筒体;16、上端盖;17、下端盖;18、连接孔;19、连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烟气除焦油装置,包括冷凝单元1,冷凝单元1包括壳体2和多根气体管道3,壳体2在使用状态下安装于固定物上,用于支撑本实用新型,壳体2上开设有冷凝剂入口4和冷凝剂出口5,分别用于向壳体2内充入冷凝剂和从壳体2内排出冷凝剂,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剂优选的采用清水,气体管道3设置在壳体2内并且贯穿壳体2的上下两端,在使用状态下,烟气从气体管道3的底端充入气体管道3,烟气内的焦油经气体管道3与壳体2内的冷凝剂换热冷凝后向气体管道3的底端流动并被收集,烟气中其余成份从气体管道3的顶端排出。
为便于烟气充入冷凝单元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进气单元6,进气单元6设置在冷凝单元1的底部,进气单元6的顶端与冷凝单元1连接并且与所有的气体管道3相通,进气单元6上开设有烟气进口7用于向进气单元6内充入烟气,进气单元6的底部开设有焦油出口8用于排出并收集焦油。本实用新型中进气单元6包括上部的第一圆柱段9和下部的第一圆锥段10,第一圆锥段10的顶部与第一圆柱段9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一圆锥段10和第一圆柱段9,第一圆柱段9的顶端与冷凝单元1连接,烟气进口7开设在第一圆柱段9上,焦油出口8开设在第一圆锥段10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圆柱段9与冷凝单元1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两者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片,以提高冷凝单元1与进气单元6连接处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在烟气进口7处与第一圆柱段9焊接固定有进烟管,进烟管呈水平状态,进烟管远离第一圆柱段9的一端焊接有法兰,用于与产生烟气的炉体采用管道连接。
为便于去除焦油后的烟气的后续处理,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排气单元11,排气单元11设置在冷凝单元1的顶部并且与所有的气体管道3相通,排气单元11的顶部开设有排烟口12,去除焦油后的烟气从气体管道3的顶端进入排气单元11内并由排烟口12排出。本实用新型中的排气单元11包括下部的第二圆柱段13和上部的第二圆锥段14,第二圆锥段14的底部与第二圆柱段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二圆锥段14和第二圆柱段13,第二圆柱段13的底端与冷凝单元1的顶部连接,排烟口12开设在第二圆锥段14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圆柱段13与冷凝单元1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片以提高冷凝单元1与排气单元11连接处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在排气单元11的第二圆锥段14顶部的排烟口12处焊接固定有排烟接管,用于与后续烟气处理设备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排烟接管为圆管。
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2包括筒体15、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筒体15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分别固定在筒体15的上下两端,气体管道3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并且与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密封固定,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上相对应的均开设有贯穿其两侧的固定孔,固定孔的孔径略大于气体管道3的外径,气体管道3的两端分别插入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上的固定孔内,将且与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的冷凝剂入口4和冷凝剂出口5均开设在筒体15上,并且冷凝剂入口4位于筒体15的下部,冷凝剂出口5位于筒体15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均呈圆形,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的直径大于筒体15的外径,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均与筒体15同轴设置并且与筒体15的两端焊接固定,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边沿凸出于筒体15的部分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连接孔18,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圆柱段9和第二圆柱段13上用于与冷凝单元1相连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19,连接法兰19与第一圆柱段9和第二圆柱段13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采用穿过连接法兰19和连接孔18的螺栓及与螺栓螺纹配合的螺母,将进气单元6和排气单元11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冷凝单元1的顶部和底部。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7)

1.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单元(1)、进气单元(6)和排气单元(11),冷凝单元(1)包括壳体(2)和多根气体管道(3),壳体(2)在使用状态下安装于固定物上,壳体(2)上开设有冷凝剂入口(4)和冷凝剂出口(5),分别用于向壳体(2)内充入冷凝剂和从壳体(2)内排出冷凝剂,气体管道(3)设置在壳体(2)内并且贯穿壳体(2)的上下两端,在使用状态下,烟气从气体管道(3)的底端充入气体管道(3),烟气内的焦油经气体管道(3)与壳体(2)内的冷凝剂换热冷凝后向气体管道(3)的底端流动并被收集,烟气中其余成分从气体管道(3)的顶端排出;进气单元(6)设置在冷凝单元(1)的底部,进气单元(6)的顶端与冷凝单元(1)连接并且与所有的气体管道(3)相通,进气单元(6)上开设有烟气进口(7)用于向进气单元(6)内充入烟气,进气单元(6)的底部开设有焦油出口(8)用于排出并收集焦油;排气单元(11)设置在冷凝单元(1)的顶部并且与所有的气体管道(3)相通,排气单元(11)的顶部开设有排烟口(12),去除焦油后的烟气从气体管道(3)的顶端进入排气单元(11)内并由排烟口(12)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单元(6)包括上部的第一圆柱段(9)和下部的第一圆锥段(10),第一圆锥段(10)的顶部与第一圆柱段(9)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圆柱段(9)的顶端与冷凝单元(1)连接,烟气进口(7)开设在第一圆柱段(9)上,焦油出口(8)开设在第一圆锥段(10)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圆柱段(9)与冷凝单元(1)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两者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单元(11)包括下部的第二圆柱段(13)和上部的第二圆锥段(14),第二圆锥段(14)的底部与第二圆柱段(1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圆柱段(13)的底端与冷凝单元(1)的顶部连接,排烟口(12)开设在第二圆锥段(14)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圆柱段(13)与冷凝单元(1)可拆卸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包括筒体(15)、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分别固定在筒体(15)的上下两端,气体管道(3)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并且与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密封固定,冷凝剂入口(4)和冷凝剂出口(5)均开设在筒体(1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均呈圆形,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的直径大于筒体(15)的外径,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均与筒体(15)同轴设置并且与筒体(15)的两端焊接固定,上端盖(16)和下端盖(17)边沿凸出于筒体(15)的部分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连接孔(18)。
CN202122767408.XU 2021-11-12 2021-11-12 烟气除焦油装置 Active CN217041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7408.XU CN217041921U (zh) 2021-11-12 2021-11-12 烟气除焦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67408.XU CN217041921U (zh) 2021-11-12 2021-11-12 烟气除焦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1921U true CN217041921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75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67408.XU Active CN217041921U (zh) 2021-11-12 2021-11-12 烟气除焦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19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9549B (zh) 高速公路养护站领域重油、沥青烟气的净化系统
CN105861020B (zh) 生物质热解气液化处理系统
CN217041921U (zh) 烟气除焦油装置
CN206660960U (zh) 一种炒药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5340423U (zh) 一种烟气深度处理装置
CN212369904U (zh) 一种适用于危废烟气处理的双塔净化系统
CN208810086U (zh) 一种环保再生活性炭生产设备
CN210261645U (zh) 一种秸秆加工处理系统
CN107324633A (zh) 简易净化烟气及处理污泥的装置
CN113042492A (zh) 一种应用于激光去污的粉尘处理系统
CN220176472U (zh) 一种含沥青烟尾气的处理系统
CN219128780U (zh) 一种酸雾净化塔
CN216173235U (zh) 一种分体式电除尘器
CN202984226U (zh) 一种油罐清洗设备
CN207493373U (zh) 适用于村镇垃圾焚烧烟气干法处理系统的新型布袋除尘器
CN105001919A (zh) 一种除焦油凝水器
CN208186399U (zh) 烟气余热回收器
CN212157227U (zh) 一种用于热解尾气的水冷装置
CN220958482U (zh) 一种焚烧烟气除尘装置
CN213221523U (zh) 一种橡胶制备废气处理装置
CN208959551U (zh) 中央采集油烟恶臭净化器
CN211659644U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11513990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的气体净化收集装置
CN213699446U (zh) 一种低温垃圾焚烧炉烟气处理设备
CN212508498U (zh) 一种尾气排放的测量排气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