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9250U -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9250U
CN217029250U CN202122136787.2U CN202122136787U CN217029250U CN 217029250 U CN217029250 U CN 217029250U CN 202122136787 U CN202122136787 U CN 202122136787U CN 217029250 U CN217029250 U CN 2170292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hannel
air
compresso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367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长富
范曦文
蒋耀
李晓思
孙振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21367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92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92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92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切换机构;吸气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排气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包括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控制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排气通道的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分别通过通道阀接入所述控制通道;增焓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增焓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控制通道气压的切换,控制变容销钉,从而切换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对切换过程中压缩机工况的变化,及稳定工况与设定值的对比,测出压缩机的故障,通过高压和低压的支管路进行控制控制通道的气压,实现正常机可正常切换,而异常机无法切换,从而在短时间内将故障异常显现出来。

Description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的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全新结构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检测项目较普通压缩机多且繁琐,目前国内压缩机行业对于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故障检测评估领域暂空缺,无法完全检出该压缩机的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选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配置在所述压缩机的至少一个缸体上,包括:
反向安装的下滑片,具有销钉槽的一侧面与一缸体的下隔板抵接,左右两端部的一端部位于吸气通道,另一端位于控制通道;
变容销钉,具有一配置在尾部的弹性件和一配置在头部的凸柱体,所述凸柱体的顶面受所述弹性件的作用力抵接在所述下滑片远离销钉槽侧面的另一侧面,所述变容销钉的尾部位于吸气通道,头部位于控制通道。
优选地,所述变容销钉的头部与测试系统的控制通道接通,以使所述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变容销钉产生朝向尾部的第一作用力F1
所述变容销钉的尾部与测试系统的吸气通道接通,以使所述吸气通道的气压对所述变容销钉产生与第一作用力F1相反方向的第二作用力F2
通过控制所述吸气通道和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变容销钉在作用力的方向上进行滑动。
优先地,所述变容销钉还受到自身重力G的作用以及所述弹性件对其产生的弹力F6作用,所述重力G的方向与所述第一作用力F1同向,所述弹力F6的方向与所述第二作用力F2同向。
优选地,所述下滑片的一端部与测试系统的吸气通道接通,以使所述吸气通道的气压对所述下滑片产生朝向另一端部的第三作用力F3,在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上,所述下滑片还受到与所述变容销钉抵接摩擦产生的第四作用力F4
所述下滑片的另一端部与测试系统的控制通道接通,以使所述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下滑片产生与第三作用力相反方向的第五作用力F5;
通过控制吸气通道和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第三作用力、第四作用力和第五作用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下滑片在作用力的方向上进行滑动。
优先地,所述下滑片在双缸模式下,还受到下隔板对其的反作用力N,以及所述变容销钉对其的正压力N’,所述反作用力N与所述变容销钉的重力方向同向,所述正压力N’的方向与所述反作用力N反向。
另一方面,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应用,包括在所述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的下缸体配置上述测试切换机构;
当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到控制通道的气压p1与吸气通道的气压p2的气压差△p大于0.15MPa,所述变容销钉远离下滑片方向滑动并解锁下滑片,所述压缩机做三缸运转;
当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到控制通道的气压p1与吸气通道的气压p2的气压差△p小于0.15MPa,所述变容销钉往下滑片方向滑动并卡住下滑片,所述压缩机做双缸运转,且所述压缩机在做双缸运转的工况下,所述下滑片受到控制通道气压的第五作用力F5>吸气通道气压的第三作用力F3和变容销钉滑动摩擦的第四作用力F4
优先地,为确保在变容销钉失效的状态下,所述压缩机只会做三缸运转,则需在做双缸运转的工况下,满足第五作用力F5大于第三作用力F3+第四作用力F4,根据上述不等式以及滑动摩擦的第三作用力F3=μN(μ为滑动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应用,得到所述控制通道气压力的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DEST_PATH_779171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DEST_PATH_626167DEST_PATH_IMAGE002
另一方面,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
测试切换机构;
吸气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
排气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包括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
控制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排气通道的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分别通过通道阀接入所述控制通道;
增焓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增焓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试系统包括:
吸气通道,用于提供气源,以产生气压对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测试切换机构产生作用力,由所述吸气端通过气管连接吸气压力变送器后分两管路,一管路依次连接吸气阀、减压阀,另一管路依次连接止回阀、补气阀、过滤减压阀、过滤除油储气罐;
排气通道,用于排气,由所述排气端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排气压力变送器、压力保护器、泄压阀、油分离器、排气阀,经过泄压阀后还包括低压支管路和高压支管路,所述低压支管路通过低压阀和减压阀接入所述控制通道,所述高压支管路通过高压阀接入所述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用于控制气压,以控制气压对所述测试切换机构产生作用力,由所述控制端通过气管连接通道阀后与所述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相接,且相接处还具有一泄压阀接入所述吸气通道;
增焓通道,用于增焓,由所述增焓端通过气管依次连接增焓压力变送器、增焓阀、排气洁净器,所述排气通道经过排气压力变动器后具有一支管路通过卸荷阀接入所述排气洁净器。
优选地,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
自检循环通道,将所述吸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对接以形成内循环用于检测系统气密性,由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阀冷凝器、系统压力变送器连接吸气通道的减压阀。
另一方面,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系统;
通过吸气通道做升压动作,达到预设压力后记录升压时间;
打开排气通道的低压支管路并关闭高压支管路以调整控制通道的气压,以使测试切换机构将所述压缩机进入第一双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打开排气通道的高压支管路并关闭低压支管路以调整控制通道的气压,以使测试切换机构将所述压缩机进入三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打开排气通道的低压支管路并关闭高压支管路以调整控制通道的气压,以使测试切换机构将所述压缩机进入第二双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压缩机停止运转,做逆流测试判断,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优选地,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测试步骤:
启动测试系统,关闭吸气通道的吸气阀、排气通道的泄压阀和高压阀、控制通道的泄压阀、增焓通道的增焓阀,打开吸气通道的补气阀、排气通道的排气阀和低压阀、控制通道的通道阀,所述压缩机做升压测试,达到预设压力后记录升压时间,与预设的标准时间对比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测试结果。
优选地,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测试步骤:
在升压动作完成后,打开吸气通道的吸气阀,关闭吸气通道的补气阀,此时所述排气通道的低压支管路与所述控制通道为接通状态,以使配置在下缸的测试切换结构的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控制通道的气压处于锁死状态,进入第一双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至少包括以下第一判断结果: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大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上缸故障或中缸雾无滑片;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小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中缸故障。
优选地,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测试步骤:
在第一双缸模式的稳定工况下,打开高压支管路的高压阀并关闭低压支管路的低压阀,以使配置在下缸的测试切换结构的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控制通道的气压解锁状态,进入三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至少包括以下第二判断结果: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大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上缸故障或中缸雾无滑片;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小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中缸故障。
优选地,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测试步骤:
在三缸模式的稳定工况下,打开低压支管路的低压阀并关闭高压支管路的高压阀,以使配置在下缸的测试切换结构的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控制通道的气压处于锁死状态,进入第二双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至少包括以下第三判断结果: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大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上缸故障或中缸雾无滑片;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小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中缸故障。
优选地,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测试步骤:在第二双缸模式的稳定工况下,压缩机停止运转,利用自检循环通道将所述吸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对接以形成内循环用于检测系统气密性,做逆流测试判断,得到第四判断结果,至少包括:若逆流压力大于预设的逆流压力值,则在所述增焓通道和/或吸气通道漏气。
优选地,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测试步骤:
所述第一双缸模式下记录的稳定工况与所述三缸模式下记录的稳定工况对比,得到第五判断结果,至少包括:若工况基本一致,则所述控制通道堵塞。
优选地,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测试步骤:
所述三缸模式下记录的稳定工况与所述第二双缸模式下记录的稳定工况对比,得到第六判断结果,至少包括:若工况基本一致,则下缸、变容销钉、变容销钉的弹性件的至少一种故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控制通道气压的切换,控制变容销钉,从而切换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对切换过程中压缩机工况的变化,及稳定工况与设定值的对比,测出压缩机的故障。通过高压和低压的支管路进行控制控制通道的气压,精确计算的变容压力实现进行精准变容切换,实现正常机可正常切换,而异常机无法切换,从而在短时间内将故障异常显现出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切换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容销钉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滑片受力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清楚、完整地理解技术方案,现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显然,所记载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案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配置在所述压缩机的至少一个缸体上,包括:
反向安装的下滑片100,具有销钉槽101的一侧面与一缸体的下隔板102抵接,左右两端部的一端部位于吸气通道,另一端位于控制通道;
变容销钉200,具有一配置在尾部的弹性件201和一配置在头部的凸柱体202,所述凸柱体202的顶面受所述弹性件201的作用力抵接在所述下滑片100远离销钉槽101侧面的另一侧面,所述变容销钉的尾部位于吸气通道,头部位于控制通道。
如图2所示,所述变容销钉200的头部与测试系统的控制通道接通,以使所述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变容销钉产生朝向尾部的第一作用力F1
所述变容销钉200的尾部与测试系统的吸气通道接通,以使所述吸气通道的气压对所述变容销钉产生与第一作用力F1相反方向的第二作用力F2,所述变容销钉还受到自身重力G的作用以及所述弹性件对其产生的弹力F6作用,所述重力G的方向与所述第一作用力F1同向,所述弹力F6的方向与所述第二作用力F2同向。
通过控制所述吸气通道和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变容销钉在作用力的方向上进行滑动。具体地,当变容销钉200受到控制通道的气压p1与吸气通道的气压p2的气压差△p大于0.15MPa,所述变容销钉200远离下滑片100方向滑动并解锁下滑片100;当变容销钉200受到控制通道的气压p1与吸气通道的气压p2的气压差△p小于0.15MPa,该气压差不足以克服弹性件对其产生弹力F6和重力G之间的总和,所述变容销钉200往所述下滑片100方向滑动并卡住下滑片100。
如图3所示,所述下滑片200的一端部与测试系统的吸气通道接通,以使所述吸气通道的气压对所述下滑片100产生朝向另一端部的第三作用力F3,在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上,所述下滑片100还受到与所述变容销钉抵接摩擦产生的第四作用力F4
所述下滑片100的另一端部与测试系统的控制通道接通,以使所述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下滑片100产生与第三作用力相反方向的第五作用力F5,所述下滑片100在双缸模式下,还受到下隔板对其的反作用力N,以及所述变容销钉对其的正压力N’,所述反作用力N与所述变容销钉的重力方向同向,所述正压力N’的方向与所述反作用力N反向。
通过控制吸气通道和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第三作用力、第四作用力和第五作用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下滑片在作用力的方向上进行滑动。具体地,当受到控制通道的气压p1与吸气通道的气压p2的气压差△p大于0.15MPa,所述变容销钉远离下滑片100方向滑动并解锁下滑片100,所述下滑片100由于控制通道的气压P1对下滑片100往第五作用力F5方向推动;当受到控制通道的气压p1与吸气通道的气压p2的气压差△p小于0.15MPa,所述变容销钉因不足以抵消所述弹性件对其的弹力F6作用,对所述下滑片产生滑动摩擦的第四作用力F4,以使所述吸气通道的气压P2对所述下滑片100往第三作用力F3方向推动,且由所述变容销钉对所述下滑片产生正压力N’进而卡住所述下滑片。
本实施案例一的测试切换机构基础上,进一步地得到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应用,包括在所述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的下缸体配置所述测试切换机构;
当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到控制通道的气压p1与吸气通道的气压p2的气压差△p大于0.15MPa,所述变容销钉远离下滑片方向滑动并解锁下滑片,所述压缩机做三缸运转;
当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到控制通道的气压p1与吸气通道的气压p2的气压差△p小于0.15MPa,所述变容销钉往下滑片方向滑动并卡住下滑片,所述压缩机做双缸运转,且所述压缩机在做双缸运转的工况下,所述下滑片受到控制通道气压的第五作用力F5>吸气通道气压的第三作用力F3和变容销钉滑动摩擦的第四作用力F4
为确保在变容销钉失效的状态下,所述压缩机只会做三缸运转,则需在做双缸运转的工况下,满足第五作用力F5大于第三作用力F3+第四作用力F4,即得到不等式F5>F3+F4,根据上述不等式以及滑动摩擦的第三作用力F3=μN(μ为滑动摩擦系数)的计算公式应用,得到所述控制通道气压力的计算模型包括:
Figure DEST_PATH_714208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DEST_PATH_246821DEST_PATH_IMAGE002
如图4所示,根据计算模型以及图4所示的系统管路,包括吸气通道10、排气通道20、控制通道30、增焓通道40,对于切换压缩机运转模式的控制通道气40压控制,通过对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处理来实现,减少气源的使用。由计算模型的双缸模式公式可知,双缸模式的控制通道40压力应处于
Figure DEST_PATH_976880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DEST_PATH_176917DEST_PATH_IMAGE004
之间,系统管路通过减压阀对压缩机排气减压实现该气压;由计算模型的三缸模式公式可知,三缸模式的控制通道压力应大于
Figure DEST_PATH_435860DEST_PATH_IMAGE004
,故系统管路直接使用压缩机排气压力来实现该气压。通过高精度减压阀控制变容控制通道压力,精确计算的变容压力实现进行精准变容切换,实现正常机可正常切换,而异常机无法切换,从而在短时间内将故障异常显现出来。
实施案例二:
如图4所示,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
测试切换机构,配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下缸体上;
吸气通道10,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a连接;
排气通道20,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b连接,包括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
控制通道30,与所述压缩机的控制端c连接,所述排气通道的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分别通过通道阀接入所述控制通道;
增焓通道40,与所述压缩机的增焓端d连接。
具体地:
吸气通道10,用于提供气源,以产生气压对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测试切换机构产生作用力,由所述吸气端a通过气管连接吸气压力变送器11后分两管路,一管路依次连接吸气阀12、减压阀13,另一管路依次连接止回阀14、补气阀15、过滤减压阀16、过滤除油储气罐17;
排气通道20,用于排气,由所述排气端b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排气压力变送器21、压力保护器22、泄压阀23、油分离器24、排气阀25,经过泄压阀23后还包括低压支管路和高压支管路,所述低压支管路通过低压阀26和减压阀27接入所述控制通道30,所述高压支管路通过高压阀28接入所述控制通道30;
控制通道30,用于控制气压,以控制气压对所述测试切换机构产生作用力,由所述控制端c通过气管连接控制管路压力变送器31通道阀32后与所述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相接,且相接处还具有一泄压阀33接入所述吸气通道10;
增焓通道40,用于增焓,由所述增焓端d通过气管依次连接增焓压力变送器41、增焓阀42、排气洁净器43,所述排气通道20经过排气压力变动器21后具有一支管路通过卸荷阀29接入所述排气洁净器43。
本实施案例通过对控制通道气压的切换,控制变容销钉,从而切换压缩机的工作状态,并通过对切换过程中压缩机工况的变化,及稳定工况与设定值的对比,测出压缩机的故障。
本实施案例还包括有自检循环通道50,将所述吸气通道10和排气通道20对接以形成内循环用于检测系统气密性,由所述排气通道20的排气阀25、冷凝器51、系统压力变送器52连接吸气通道10的减压阀13。所述自检循环通道只需将吸气通道与排气通道对接,使系统管路进入内循环状态中,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及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系统管路中吸气段与排气段分别所需的管路体积,根据结果设计系统管路并布局,保证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达到目标压力后,切断补气通道,系统管路进入稳定循环运行状态。通过管路气压判断系统气密性是否良好,若气压不断降低,则系统气密性不良,反之则系统气密性良好。
实施案例三: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方法,通过正常压缩机与各类型的故障压缩机在系统管路中的工况,设计故障检出算法,记录并判断不同模式下压缩机的工况是否处于正常工艺内,并通过对比不同模式的压缩机的运转工况,检出压缩机的故障,实现测试方法的量化判断,方便操作员工更加直观地对压缩机工况的了解与判断。
所述测试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系统,关闭吸气通道10的吸气阀12、排气通道20的泄压阀23和高压阀28、控制通道30的泄压阀33、增焓通道40的增焓阀42,打开吸气通道10的补气阀15、排气通道20的排气阀25和低压阀26、控制通道30的通道阀32,所述压缩机做升压测试,达到预设压力后记录升压时间,与预设的标准时间对比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压缩能力测试结果;
S2,打开排气通道的低压支管路并关闭高压支管路以调整控制通道的气压,以使测试切换机构将所述压缩机进入第一双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具体地,在升压动作完成后,打开吸气通道10的吸气阀12,关闭吸气通道的补气阀15,此时所述排气通道20的低压支管路与所述控制通道为接通状态,以使配置在下缸的测试切换结构的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控制通道的气压处于锁死状态,进入第一双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至少包括以下第一判断结果: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大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上缸故障或中缸雾无滑片;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小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中缸故障。
S3,打开排气通道的高压支管路并关闭低压支管路以调整控制通道的气压,以使测试切换机构将所述压缩机进入三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具体地,在第一双缸模式的稳定工况下,打开高压支管路的高压阀28并关闭低压支管路的低压阀26,以使配置在下缸的测试切换结构的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控制通道的气压解锁状态,进入三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至少包括以下第二判断结果: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大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上缸故障或中缸雾无滑片;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小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中缸故障。
S4,打开排气通道的低压支管路并关闭高压支管路以调整控制通道的气压,以使测试切换机构将所述压缩机进入第二双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压缩机停止运转,做逆流测试判断,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具体地,在三缸模式的稳定工况下,打开低压支管路的低压阀26并关闭高压支管路的高压阀28,以使配置在下缸的测试切换结构的变容销钉和下滑片受控制通道的气压处于锁死状态,进入第二双缸模式,待工况稳定,记录工况并与预设的标准工况对比判断,至少包括以下第一判断结果:
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大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上缸故障或中缸雾无滑片;若增焓通道的压力小于预设的标准工况,则中缸故障。
S5,在第二双缸模式的稳定工况下,压缩机停止运转,利用自检循环通道50将所述吸气通道10和排气通道20对接以形成内循环用于检测系统气密性,做逆流测试判断,得到第四判断结果,至少包括:若逆流压力大于预设的逆流压力值,则在所述增焓通道和/或吸气通道漏气。
S6,所述第一双缸模式下记录的稳定工况与所述三缸模式下记录的稳定工况对比,得到第五判断结果,至少包括:若工况基本一致,则所述控制通道堵塞。
S7,所述三缸模式下记录的稳定工况与所述第二双缸模式下记录的稳定工况对比,得到第六判断结果,至少包括:若工况基本一致,则下缸、变容销钉、变容销钉的弹性件的至少一种故障。
上述披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或多种,用于帮助理解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构思,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其他形式的限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特征作出其他等同或惯用手段的置换方案,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配置在所述压缩机的至少一个缸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向安装的下滑片,具有销钉槽的一侧面与一缸体的下隔板抵接,左右两端部的一端部位于吸气通道,另一端位于控制通道;
变容销钉,具有一配置在尾部的弹性件和一配置在头部的凸柱体,所述凸柱体的顶面受所述弹性件的作用力抵接在所述下滑片远离销钉槽侧面的另一侧面,所述变容销钉的尾部位于吸气通道,头部位于控制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容销钉的头部与测试系统的控制通道接通,以使所述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变容销钉产生朝向尾部的第一作用力F1
所述变容销钉的尾部与测试系统的吸气通道接通,以使所述吸气通道的气压对所述变容销钉产生与第一作用力相反方向的第二作用力F2
通过控制所述吸气通道和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第一作用力和第二作用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变容销钉在作用力的方向上进行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滑片的一端部与测试系统的吸气通道接通,以使所述吸气通道的气压对所述下滑片产生朝向另一端部的第三作用力F3,在所述第三作用力的方向上,所述下滑片还受到与所述变容销钉抵接摩擦产生的第四作用力F4
所述下滑片的另一端部与测试系统的控制通道接通,以使所述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下滑片产生与第三作用力相反方向的第五作用力F5
通过控制吸气通道和控制通道的气压对所述第三作用力、第四作用力和第五作用力进行调整,以使所述下滑片在作用力的方向上进行滑动。
4.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测试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吸气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端连接;
排气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端连接,包括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
控制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排气通道的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分别通过通道阀接入所述控制通道;
增焓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增焓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气通道,用于提供气源,以产生气压对所述压缩机及所述测试切换机构产生作用力,由所述吸气端通过气管连接吸气压力变送器后分两管路,一管路依次连接吸气阀、减压阀,另一管路依次连接止回阀、补气阀、过滤减压阀、过滤除油储气罐;
排气通道,用于排气,由所述排气端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排气压力变送器、压力保护器、泄压阀、油分离器、排气阀,经过泄压阀后还包括低压支管路和高压支管路,所述低压支管路通过低压阀和减压阀接入所述控制通道,所述高压支管路通过高压阀接入所述控制通道;
控制通道,用于控制气压,以控制气压对所述测试切换机构产生作用力,由所述控制端通过气管连接通道阀后与所述高压支管路和低压支管路相接,且相接处还具有一泄压阀接入所述吸气通道;
增焓通道,用于增焓,由所述增焓端通过气管依次连接增焓压力变送器、增焓阀、排气洁净器,所述排气通道经过排气压力变动器后具有一支管路通过卸荷阀接入所述排气洁净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自检循环通道,将所述吸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对接以形成内循环用于检测系统气密性,由所述排气通道的排气阀冷凝器、系统压力变送器连接吸气通道的减压阀。
CN202122136787.2U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Active CN2170292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6787.2U CN217029250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6787.2U CN217029250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9250U true CN217029250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09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36787.2U Active CN217029250U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92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5318B2 (en) Compress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0480835B2 (en) Gas-replenishing and enthalpy-increasing control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two-stage compressor
US20180363954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mpression System with Gas Secondary Injection and Judgment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140829B (zh) 压缩机回油结构、制冷机组及空调系统
CN110906505B (zh) 一种空调冷媒泄露检测方法及空调
US20150226630A1 (en) Airtightness evaluation device and airtightness evaluation method
CN113623195A (zh) 一种测试切换机构及其应用、测试系统、测试方法
CN113137409B (zh) 一种超高压环境下电磁换向阀试验方法
CN108027175A (zh) 热泵
CN217029250U (zh) 一种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性能的测试切换机构及测试系统
JP2007511700A (ja) 連結通路に吐出弁を持つタンデム圧縮機
CN113339245A (zh) 一种隔膜压缩机单双级切换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1372144B1 (ko) 에어컨의 전자팽창밸브 이상 유무 점검방법
US11781936B2 (en) Airtightness evaluation device
JP2002372346A (ja) 冷媒回路及びその運転検査方法並びに冷媒充填方法及び冷媒充填用閉鎖弁
US10054346B2 (en) Method for checking the presence of incondensable gases in climate recovery and charging station
CN109356854B (zh) 变容压缩机运行模式判断方法、设备、变容压缩机及空调
CN214665402U (zh) 冷媒调整装置和冷媒回收设备
JP5202088B2 (ja) ガスの成分判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506427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H1151502A (ja) ターボ冷凍機
EP3162598A1 (en) Station for recovering and recharging refrigerant fluid from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with incondensable gas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JP3128299B2 (ja) 空気調和機における圧力センサの異常検知方法
JP4390679B2 (ja) オイル量判定装置、冷凍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7231740A (ja) ストレーナの目詰まり判定方法及び判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