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2452U - 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2452U
CN217022452U CN202221037722.0U CN202221037722U CN217022452U CN 217022452 U CN217022452 U CN 217022452U CN 202221037722 U CN202221037722 U CN 202221037722U CN 217022452 U CN217022452 U CN 217022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plate
wedge
grinder
friction block
shape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77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波
冯畅
汪冬冬
陈逊
左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RRC Changzhou Tech Mark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RRC Changzhou Tech Mar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CRRC Changzhou Tech Mark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77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2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2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2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包括背板结构和摩擦块,摩擦块具有用于与车轮的踏面配合的摩擦面,背板结构固定连接在摩擦块远离摩擦面的一侧,且背板结构远离摩擦块的一侧具有楔形结构,楔形结构用于与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的研磨子托插接,从而将研磨子连接在研磨子托上。同时,楔形结构的延伸路径沿背板结构至摩擦块的方向在摩擦面上形成投影,该投影沿摩擦面的周向延伸,有助于利用研磨子的自身重力避免楔形结构与研磨子托脱离,连接更加方便、有助于提高连接结构通用性,同时连接可靠性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用踏面清扫装置研磨子具有改善车轮踏面的作用,目前国内研磨子连接结构通过扭簧支脚将安装钩锁紧在闸瓦托矩形空腔内,安装钩伸出部分限制研磨子位置,这种结构能使研磨子与闸瓦托高效连接,但结构强度低,承受车辆危害性振动和意外性冲击能力差。
为了提升承受车辆危害性振动和意外性冲击的能力,近年出现了一种卡板式研磨子安装结构,采用限位卡板将研磨子与闸瓦托紧固连接,但结构拆装效率低,对操作空间要求大,车型平台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研磨子,其能够同时改善安装结构的强度以及通用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其能够同时改善安装结构的强度以及通用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磨子,用于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所述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包括研磨子托,所述研磨子包括背板结构以及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具有用于与车轮的踏面配合的摩擦面;所述背板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摩擦块远离所述摩擦面的一侧,且所述背板结构远离所述摩擦块的一侧具有楔形结构,所述楔形结构用于与所述研磨子托插接,以使所述研磨子连接于所述研磨子托;其中,所述楔形结构的延伸路径沿所述背板结构至所述摩擦块的方向在所述摩擦面上形成投影,所述投影沿所述摩擦面的周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背板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背板和下背板,所述下背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摩擦块远离所述摩擦面的一侧,所述上背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背板远离所述摩擦块的一侧,且所述上背板远离所述下背板的一侧形成所述楔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下背板设置有向所述摩擦块凸出的弯折爪,所述弯折爪伸入所述摩擦块内,且与所述摩擦块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背板具有向背离所述楔形结构凸出的连接部,所述下背板设置有安装槽,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下背板焊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上背板采用冲压一体制成,所述连接部通过冲压折弯成型;或者,所述上背板采用机加工制成,所述连接部为机加工时预留的凸出板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背板结构远离所述摩擦块的一侧具有第一倾斜支臂和第二倾斜支臂,所述第一倾斜支臂和所述第二倾斜支臂相对倾斜设置,且沿所述背板结构至所述摩擦块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支臂和所述第二倾斜支臂之间的距离减小,以形成所述楔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背板结构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倾斜支臂和所述第二倾斜支臂之间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向远离所述摩擦块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截面成W形的所述楔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楔形结构的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相对所述梯形的下底靠近所述摩擦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该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包括研磨子托和上述的研磨子,所述研磨子托与所述研磨子的楔形结构插接。
可选的,所述研磨子托上设置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用于与所述楔形结构插接;所述燕尾槽的上端形成供所述楔形结构进入的开口,所述燕尾槽的下端封闭,以与所述楔形结构抵触限位。
可选的,所述研磨子托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楔形结构为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用于与所述凸起结构插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及研磨子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磨子,其用于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研磨子包括背板结构和摩擦块,摩擦块具有用于与车轮的踏面配合的摩擦面,背板结构固定连接在摩擦块远离摩擦面的一侧,且背板结构远离摩擦块的一侧具有楔形结构,楔形结构用于与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的研磨子托插接,从而将研磨子连接在研磨子托上。同时,楔形结构的延伸路径沿背板结构至摩擦块的方向在摩擦面上形成投影,该投影沿摩擦面的周向延伸,使用时,摩擦面位于踏面侧边,且沿踏面的外周方向设置,如此安装使用时,楔形结构的延伸路径沿上下方向设置,即楔形结构与研磨子托的插接方向为上下方向,有助于利用研磨子的自身重力避免楔形结构与研磨子托脱离,连接更加方便、有助于提高连接结构通用性,同时连接可靠性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研磨子。由于该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包括上述的研磨子,因此也具有连接更加方便、有助于提高连接结构通用性,同时连接可靠性得到提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中背板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中上背板的结立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中上背板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中下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中下背板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中背板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中背板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背板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研磨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背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背板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研磨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研磨子;100-背板结构;110-上背板;111-楔形结构;112-第一倾斜支臂;113-第二倾斜支臂;114-凸起部;115-连接部;120-下背板;121-安装槽;122-弯折爪;200-摩擦块;211-摩擦面;20-研磨子托;21-燕尾槽;22-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中背板结构100在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研磨子10,相应地,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图未示出)。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托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包括研磨子10,同时还包括研磨子托20,研磨子10的楔形结构111与研磨子托20插接,以实现研磨子10与研磨子托20的连接,进而通过研磨子托20将研磨子10连接在轨道交通车辆上。
可选地,研磨子托20上设置有燕尾槽21,相应地,楔形结构111背板结构100中设置凸起结构,从而通过楔形结构111与燕尾槽21的插接实现研磨子10与研磨子托20的连接。同时,燕尾槽21的上端形成供楔形结构111进入的开口22,燕尾槽21的下端封闭,如此当楔形结构111从燕尾槽21的上端开口22插入燕尾槽21中后,楔形结构11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与燕尾槽21下端的壁面抵触限位,从而将楔形结构111定位在燕尾槽21中。同时,楔形结构111与燕尾槽21的脱离方向为竖直向上的方向,研磨子10的自身重力即能够阻碍楔形结构111与燕尾槽21脱离,从而有助于增加连接可靠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研磨子10上的楔形结构111设置为燕尾槽,相应地,研磨子托20上设置凸起结构。
研磨子10包括背板结构100和摩擦块200,摩擦块200具有用于与车轮的踏面配合的摩擦面211,背板结构100固定连接在摩擦块200远离摩擦面211的一侧,且背板结构100远离摩擦块200的一侧具有楔形结构111,楔形结构111用于与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的研磨子托20插接,从而将研磨子10连接在研磨子托20上。同时,楔形结构111的延伸路径沿背板结构100至摩擦块200的方向在摩擦面211上形成投影,该投影沿摩擦面211的周向(图1中R向)延伸,使用时,摩擦面211位于踏面侧边,且沿踏面的外周方向设置,如此安装使用时,楔形结构111的延伸路径沿上下方向设置,即楔形结构111与研磨子托20的插接方向为上下方向,有助于利用研磨子10的自身重力避免楔形结构111与研磨子托20脱离,连接更加方便、有助于提高连接结构通用性,同时连接可靠性得到提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楔形结构111的延伸路径”即垂直楔形结构111呈楔形形状的横截面的延伸方向所在路径,换言之,通过将该呈楔形形状的横截面沿该延伸路径拉伸即可获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楔形结构111。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中上背板1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中上背板110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中下背板1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中下背板120的侧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中背板结构100在第二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中背板结构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9,在本实施例中,摩擦块200的一侧具有摩擦面211,摩擦面211为与车轮的踏面相适配的曲面,其轴线方向即与踏面的轴向相对应,其周向即与踏面的周向相对应。
背板结构100固定连接在摩擦块200远离摩擦面211的一侧,且背板结构100远离摩擦面211的一端具有楔形结构111,楔形结构111为相对两侧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化的结构,通过楔形结构111的配合能够实现稳定连接,且连接简便。
在本实施例中,背板结构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倾斜支臂112和第二倾斜支臂113,第一倾斜支臂112和第二倾斜支臂113相对倾斜设置,且沿背板结构100至摩擦块200的方向,第一倾斜支臂112和第二倾斜支臂113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形成该楔形结构111。
进一步地,背板结构100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背板110和下背板120,下背板120即为背板结构100中靠近摩擦块200的部件,上背板110即相对下背板120远离摩擦块200设置。具体地,下背板120固定连接在摩擦块200远离摩擦面211的一侧,上背板110固定连接在下背板120远离摩擦块200的一侧,且上背板110远离下背板120的一侧形成楔形结构111以与研磨子托20连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背板结构100设置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下背板120上设置有向摩擦块200凸出的弯折爪122,弯折爪122伸入摩擦块200内,且与摩擦块200固定连接,如此实现背板结构100与摩擦块200的固定连接。可选地,下背板120为板材冲压一体制成,弯折爪122即为制成下背板120的板材冲压弯折形成。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实现下背板120与摩擦块200的固定连接,例如卡接等。
可选地,上背板110具有向背离楔形结构111凸出的连接部115,下背板120上设置有安装槽121,连接部115插入安装槽121中,且连接部115与下背板120焊接固定。具体地,安装槽121为通过冲压形成的贯穿下背板120的条形孔,上背板110的连接部115插入安装槽121中,且其一端从下背板120靠近摩擦块200的一侧伸出。而且通过连接部115与下背板120的焊接,实现下背板120与上背板110之间的稳固连接。
可选地,上背板110大体呈长方形,且上背板110通过冲压一体制成。具体地,第一倾斜支臂112和第二倾斜支臂113为上背板1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冲压形成,如此形成的上背板110呈一端敞口的形状。连接部115为位于第一倾斜支臂112和第二倾斜支臂113之间的部分板件向靠近下背板120的一侧采用冲压折弯工艺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对上背板110的加工方式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其他方式加工制成上背板110。
作为示例性的,图10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背板110的立体结构,图11示出了图10中上背板110的侧向剖面结构,图12为采用图10中的上背板110形成的另一种背板结构100的结构,图13为采用图12中的背板结构100形成的另一种研磨子10的结构。请结合参照图10-图13,该上背板110采用机加工制成,且上背板110上的连接部115为机加工时预留的凸出板状结构。进一步地,该上背板110的楔形结构111的截面呈梯形,梯形的上底相对梯形的下底靠近摩擦块200设置。具体地,楔形结构111为截面呈梯形的块状件,其两个侧壁均倾斜设置,连接部115设置在该梯形的上底处,从而构成上背板110,安装时连接部115固定连接在下背板120上,下背板120与摩擦块200固定连接,如此形成的研磨子10中,楔形结构111的上底即相对其下底靠近摩擦块200。
还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对楔形结构111的具体截面形状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对楔形结构111的具体外形结构进行设置,其外侧两端具有相对倾斜设置的壁面,能够通过与研磨子托20的插接进行限位即可。
作为示例性地,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背板110的立体结构,图15示出了图14中上背板110的侧向剖面结构,图16为采用图14中的上背板110形成的又一种背板结构100的立体结构,图17为采用图16中的背板结构100形成的又一种研磨子10的立体结构。请结合参照图14-图17,该上背板110与图4示出的上背板110相似,其也采用冲压的方式一体制成。同时,该又一种上背板110中,还具有位于第一倾斜支臂112和第二倾斜支臂113之间的凸起部114,凸起部114向远离摩擦块200的方向凸出,如此形成的楔形结构111的截面呈W形。连接部115为凸起部114的两侧的部分板体向背离凸起部114的凸出方向弯折形成,即凸起部114与第一倾斜支臂112以及凸起部114与第二倾斜支臂113之间设置有连接部115。
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种研磨子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研磨子10,其通过设置在背板结构100上设置楔形结构111,以实现与研磨子托20的快捷方便、可靠的连接,同时通过对楔形结构111的设置方向与摩擦块200上摩擦面211设置方向之间关系的限定,进一步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有助于防止轨道车辆危害性振动造成的零部件异常冲击磨损,而且该研磨子10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研磨子10,因此也具有研磨子10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研磨子,用于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所述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包括研磨子托(20),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子(10)包括背板结构(100)以及摩擦块(200),所述摩擦块(200)具有用于与车轮的踏面配合的摩擦面(211);所述背板结构(100)固定连接于所述摩擦块(200)远离所述摩擦面(211)的一侧,且所述背板结构(100)远离所述摩擦块(200)的一侧具有楔形结构(111),所述楔形结构(111)用于与所述研磨子托(20)插接,以使所述研磨子(10)连接于所述研磨子托(20);
其中,所述楔形结构(111)的延伸路径沿所述背板结构(100)至所述摩擦块(200)的方向在所述摩擦面(211)上形成投影,所述投影沿所述摩擦面(211)的周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结构(100)包括相互连接的上背板(110)和下背板(120),所述下背板(120)固定连接在所述摩擦块(200)远离所述摩擦面(211)的一侧,所述上背板(110)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背板(120)远离所述摩擦块(200)的一侧,且所述上背板(110)远离所述下背板(120)的一侧形成所述楔形结构(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背板(120)设置有向所述摩擦块(200)凸出的弯折爪(122),所述弯折爪(122)伸入所述摩擦块(200)内,且与所述摩擦块(2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研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背板(110)具有向背离所述楔形结构(111)凸出的连接部(115),所述下背板(120)设置有安装槽(121),所述连接部(115)插入所述安装槽(121)内,且所述连接部(115)与所述下背板(120)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背板(110)采用冲压一体制成,所述连接部(115)通过冲压折弯成型;或者,
所述上背板(110)采用机加工制成,所述连接部(115)为机加工时预留的凸出板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结构(100)远离所述摩擦块(200)的一侧具有第一倾斜支臂(112)和第二倾斜支臂(113),所述第一倾斜支臂(112)和所述第二倾斜支臂(113)相对倾斜设置,且沿所述背板结构(100)至所述摩擦块(200)的方向,所述第一倾斜支臂(112)和所述第二倾斜支臂(113)之间的距离减小,以形成所述楔形结构(1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结构(100)还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倾斜支臂(112)和所述第二倾斜支臂(113)之间的凸起部(114),所述凸起部(114)向远离所述摩擦块(200)的方向凸出,以形成截面成W形的所述楔形结构(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结构(111)的截面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相对所述梯形的下底靠近所述摩擦块(200)设置。
9.一种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研磨子托(20)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研磨子(10),所述研磨子托(20)与所述研磨子(10)的楔形结构(111)插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子托(20)上设置有燕尾槽(21),所述燕尾槽(21)用于与所述楔形结构(111)插接;所述燕尾槽(21)的上端形成供所述楔形结构(111)进入的开口(22),所述燕尾槽(21)的下端封闭,以与所述楔形结构(111)抵触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子托(20)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楔形结构(111)为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用于与所述凸起结构插接。
CN202221037722.0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Active CN217022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7722.0U CN21702245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7722.0U CN21702245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2452U true CN217022452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7722.0U Active CN217022452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2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88178B2 (en) Protection clip for torque receiving part and method of forming attaching recess thereof
CN217022452U (zh) 一种研磨子及轨道交通用踏面清扫装置
JP2006029244A (ja) 燃料タンクユニット
CN210517190U (zh) 一种线夹
CN211045915U (zh) 充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JP7168415B2 (ja) シム及びシム取付方法、並びに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パッド組立体
JP2006281954A (ja) ワイパ装置のヘッドカバー取付け構造
US9434310B2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an exterior cover of a vehicle mirror assembly
CN214073140U (zh) 电机可拆卸装置及吸尘器
CN114341509B (zh) 固定件
CN210652931U (zh) 一种夹装牢靠手机支架安装固定座机构
CN218240801U (zh) 装配结构和电子设备
US7671563B2 (en) Electrical device with a swivelable rechargeable battery pack
JP4991603B2 (ja) 端子ホルダ付きコネクタ
JP2015222665A (ja) 解除治具
CN218882848U (zh) 一种具有卡簧组件的汽车浮钳盘式制动器
KR100731204B1 (ko) 응축기에 애드온 부품용 어댑터를 고정하는 장치
CN213473013U (zh) 安装车用电器的壳体及车辆
CN216886351U (zh) 一种支架、电池组件、用电设备及换电系统
CN214564333U (zh) 一种车辆用车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354913U (zh) 一种接插件固定结构
CN214784626U (zh) 一种用做水沟盖板的防盗钢格板
CN216545713U (zh) 分体式散热器悬置总成及车辆
CN212890026U (zh) 一种具有上下式卡爪的车用杯架
CN112026614B (zh) 一种具有上下式卡爪的车用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011 No.19 Shunyuan Road, Xuejia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RRC CHANGZHOU TECH-MARK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RRC Qishuyan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11 No.19 Shunyuan Road, Xuejia Town,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RRC CHANGZHOU TECH-MARK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RRC QISHUYAN INSTITUT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