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1613U -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 Google Patents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1613U
CN217021613U CN202123252764.4U CN202123252764U CN217021613U CN 217021613 U CN217021613 U CN 217021613U CN 202123252764 U CN202123252764 U CN 202123252764U CN 217021613 U CN217021613 U CN 217021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folding
edge
edge fold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527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 Tai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gtai Packaging Technology Chang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gtai Packaging Technology Chang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gtai Packaging Technology Chang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527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1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1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1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袋口折边成型机构,通过在张紧传输机构的传输路线上设置折边机构,该折边机构包括折边辊以及位于折边辊一端的折边部,片膜从折边辊上传输经过时,其侧边部从折边部与折边辊之间穿过,折边部与折边辊的端面外缘相配合,从而导向片膜侧边部发生折叠,配合着片膜的连续传输动作,在侧边部形成连续整齐的折叠部,折边结构设置巧妙,可在袋子连续传输过程中完成侧部折边,折边效果好且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袋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袋也成为生活中常用的产品,塑料袋常用于盛装食品或生活用品,比较干净方便,袋体生产过程中,根据具体设计,会需要对袋体进行折边。
中国专利CN201821960332.4公开了新型卧式无纺布袋折边机,包括有机架与折边通道,折边通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折边机构,底折边机构包括有底折勾、沿走袋方向设置的滑轨、以及驱动底折勾转动的底折勾动力源,底折勾的勾部延伸至内侧,底折勾动力源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底折勾动力源通过同步带与驱动底折勾动力源在滑轨上移动的往复动力源传动连接。这种卧式无纺布袋折边机通过在折边通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底折边机构,利用底折边机构的底折勾使袋子底部形成M底。
现有技术中的折边方式,主要针对在筒状袋体的侧部或底部进行折叠,从而使得立体的袋子能够按照折叠边压扁,形成扁平的袋子,方便收纳等需要,而缺乏对诸如袋口等处的侧边进行翻折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袋口折边成型机构,通过在张紧传输机构的传输路线上设置折边机构,该折边机构包括折边辊以及位于折边辊一端的折边部,片膜从折边辊上传输经过时,其侧边部从折边部与折边辊之间穿过,折边部与折边辊的端面外缘相配合,从而导向片膜侧边部发生折叠,配合着片膜的连续传输动作,在侧边部形成连续整齐的折叠部,折边结构设置巧妙,可在袋子连续传输过程中完成侧部折边,折边效果好且效率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包括:张紧传输机构,所述张紧传输机构对片膜进行连续传输;还包括:折边机构,所述折边机构配合片膜的连续传输动作对所述片膜的侧边部进行折叠,以形成双层的折叠部。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机构包括:折边辊,所述折边辊与所述张紧传输机构的各个传输辊相平行设置;以及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位于所述折边辊的一端;所述片膜从折边辊上传输经过时,所述折边部与折边辊的端面外缘相配合,以导向所述片膜的侧边部进行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辊上与片膜相接触侧的所述端面外缘与所述折边部间隙配合,以供所述片膜传输穿过。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部包括:折边杆,所述折边杆位于所述片膜的传输平面内且向着所述折边辊的另一端方向倾斜设置;折边时,所述折边杆靠近所述端面外缘的底端压在片膜的侧边部上方,相对的,该折边杆的顶端位于所述片膜下方,由此使得所述片膜的侧边部发生折叠。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部还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折边辊上;以及配合杆,所述配合杆与所述安装杆的自由端相连,所述配合杆的自由端与所述折边杆的底端相连;所述配合杆竖向设置于所述折边辊的传输前侧,以配合折边杆对传输过程中所述片膜的侧边部进行辅助限位。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部设置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式杆状结构。
作为优选,还包括:折平机构,所述折边机构与折平机构沿所述片膜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所述片膜从所述折平机构上张紧传输经过,以辅助将所述折叠部抚平。
作为优选,所述片膜由上袋膜和下袋膜组成,所述折边机构沿所述片膜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设置两组,以分别对所述上袋膜和下袋膜进行折边。
作为优选,还包括:热封机构,所述折边机构与热封机构沿所述片膜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所述热封机构在所述折叠部上进行热封,并形成将该折叠部的双层结构连结为一体的压合部。
作为优选,还包括:冲切机构,所述折边机构与所述冲切机构沿所述片膜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所述冲切机构在所述折叠部上进行冲切,并形成提手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封切机构,所述封切机构设置于所述热封机构以及冲切机构的传输后端;所述封切机构从两个提手孔之间进行封切,以形成单体袋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张紧传输机构的传输路线上设置折边机构,该折边机构包括折边辊以及位于折边辊一端的折边部,片膜从折边辊上传输经过时,其侧边部从折边部与折边辊之间穿过,折边部与折边辊的端面外缘相配合,从而导向片膜侧边部发生折叠,配合着片膜的连续传输动作,在侧边部形成连续整齐的折叠部,折边结构设置巧妙,结构简单,可在袋子连续传输过程中完成侧部折边,折边效果好且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起于折边辊一端并向着折边辊的另一端倾斜的折边杆,折边杆底端压在片膜的侧边部上方,顶端位述片膜下方,由此使得片膜的侧边部发生折叠,再配合竖直竖向的配合杆,对传输过程中的片膜侧边部进行辅助限位稳定,防止动态传输过程导致折叠变形,从而确保稳定连续地进行折边;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应在折边机构的传输后端设置折平机构,初步形成折叠部的片膜从折平机构上张紧传输经过,由折平机构辅助进行压抚平整,形成明确的折叠边,避免回弹;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折边机构的传输后端的热封、冲切机构,其中冲切机构在折边部位贯穿冲切出提手孔,热封机构在提手孔左右两侧的折边部位上热封出压合部,由此位于提手孔和压合部之间形成提手,实现新型隐形袋子提手的自动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折边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折边机构的结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折边机构的结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袋膜连续传输加工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手的折叠成型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体袋子的袋口区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包括:张紧传输机构1,所述张紧传输机构1对片膜2进行连续传输;还包括:折边机构3,所述折边机构3配合片膜2的连续传输动作对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进行折叠,以形成双层的折叠部30,结合图7-8所示。
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折边机构3包括:折边辊31,所述折边辊31与所述张紧传输机构1的各个传输辊11相平行设置;以及折边部32,所述折边部32位于所述折边辊31的一端;所述片膜2从折边辊31上传输经过时,结合图5所示,所述折边部32与折边辊31的端面外缘311相配合,以导向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进行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边部32与折边辊31的端面外缘311相配合,导向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发生折叠,再配合着片膜2的连续传输动作,在其侧边部形成连续整齐的折叠部30,本实施例中的折边机构3结构设置巧妙,并且可在袋子片膜2连续传输过程中完成侧部折边,折边效果好且效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辊31上与片膜2相接触侧的所述端面外缘311与所述折边部32间隙配合,以供所述片膜2传输穿过。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部32包括:折边杆321,所述折边杆321位于所述片膜2的传输平面内且向着所述折边辊31的另一端方向倾斜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6所示,所述折边杆321位于片膜2的传输平面内且倾斜设置,如图3所示,折边时,所述折边杆321靠近所述端面外缘311的底端压在片膜2的侧边部上方,相对的,该折边杆321的顶端位于所述片膜2下方,在其倾斜结构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发生折叠。
此外,可根据需要调整导向杆51向着所述袋底方向倾斜的角度,从而调节上袋膜21或下袋膜22的边部的折边宽度。
作为优选,如图4-5所示,所述折边部32还包括:安装杆322,所述安装杆322固定安装于所述折边辊31上;以及配合杆323,所述配合杆323与所述安装杆322的自由端相连,所述配合杆323的自由端与所述折边杆321的底端相连;所述配合杆323竖向设置于所述折边辊31的传输前侧,以配合折边杆321对传输过程中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进行辅助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配合折边杆321竖直竖向的配合杆323,配合杆323对传输过程中的片膜2侧边部进行辅助限位稳定,防止动态传输过程导致折叠变形,从而确保稳定连续地进行折边。
作为优选,所述折边部32设置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式杆状结构。
需要说明是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杆322设置为水平的“U”形结构,其一端固定连接在折边辊31一端,结合图5所示,所述折边辊31上与片膜2相接触的一侧为所述传输前侧,另一侧为传输后侧,所述安装杆322的“U”形另一端位于所述折边辊31的传输前侧,并弯曲一体连接有竖向延伸的所述配合杆323,配合杆323的顶部自由端弯曲一体连接有所述折边杆321,整个折边部32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式杆状,结构简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还包括:折平机构4,所述折边机构3与折平机构4沿所述片膜2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所述片膜2从所述折平机构4上张紧传输经过,以辅助将所述折叠部30抚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边机构3完成折边后,初步形成折叠部30的片膜2从折平机构3上张紧传输经过,由折平机构3将已经发生内折的边部进行进一步折叠压实,形成明确的折叠边,避免回弹,折边效果好。本实施例中的折边机构3设置为辊状结构。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片膜2由上袋膜21和下袋膜22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折边机构3沿所述片膜2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设置两组,以分别对所述上袋膜21和下袋膜22进行折边。
需要说明的是,与所述折边机构3相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平机构4也设置有两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上袋膜21和下袋膜22的一侧一体连接,以形成袋底,相对的另一侧分体设置,以形成袋口,所述折边机构2位于袋口侧并对袋口侧的上袋膜21和下袋膜22进行折边,用以后续加工袋子提手结构70.如图9所示。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优选,如图1-2所示,还包括:热封机构5,所述折边机构3与热封机构5沿所述片膜2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所述热封机构5在所述折叠部30上进行热封,并形成将该折叠部30的双层结构连结为一体的压合部50,如图7及图9所示。
作为优选,如图1-2所示,还包括:冲切机构6,所述折边机构3与所述冲切机构6沿所述片膜2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所述冲切机构6在所述折叠部30上进行冲切,并形成提手孔60,如图7-9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折边机构3的传输后端设置热封机构5以及冲切机构6,其中冲切机构6在折边部30位贯穿冲切出提手孔60,热封机构5在提手孔60左右两侧的折边部30位上热封出压合部50,由此位于提手孔60和压合部50之间形成提手70,如图9中加粗线条所示。
作为优选,如图1-2所示,还包括:封切机构7,所述封切机构7设置于所述热封机构5以及冲切机构6的传输后端;所述封切机构7从两个提手孔60之间进行封切,以形成单体袋子20,如图7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配合热封机构5的热封作业以及冲切机构6的冲切作业,张紧传输机构1对片膜2的传输方式为间歇式传输,传输停顿间隙时,进行热封和冲切作业。
工作步骤
袋口侧的上袋膜21和下袋膜22各自由折边机构3进行折边,以分别形成双层的折叠部30,再由折平机构4进行压平,热封机构5在折叠部30上进行热封作业,形成压合部50,冲切模块6在两个压合部50之间进行冲切作业,形成提手孔60,封切机构8从两个提手孔60之间进行封切,以形成单体袋子20,而后单袋成品输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包括:
张紧传输机构(1),所述张紧传输机构(1)对片膜(2)进行连续传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边机构(3),所述折边机构(3)配合片膜(2)的连续传输动作对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进行折叠,以形成双层的折叠部(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机构(3)包括:
折边辊(31),所述折边辊(31)与所述张紧传输机构(1)的各个传输辊(11)相平行设置;以及
折边部(32),所述折边部(32)位于所述折边辊(31)的一端;
所述片膜(2)从折边辊(31)上传输经过时,所述折边部(32)与折边辊(31)的端面外缘(311)相配合,以导向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进行折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辊(31)上与片膜(2)相接触侧的所述端面外缘(311)与所述折边部(32)间隙配合,以供所述片膜(2)传输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32)包括:
折边杆(321),所述折边杆(321)位于所述片膜(2)的传输平面内且向着所述折边辊(31)的另一端方向倾斜设置;
折边时,所述折边杆(321)靠近所述端面外缘(311)的底端压在片膜(2)的侧边部上方,相对的,该折边杆(321)的顶端位于所述片膜(2)下方,由此使得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发生折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32)还包括:
安装杆(322),所述安装杆(322)固定安装于所述折边辊(31)上;以及
配合杆(323),所述配合杆(323)与所述安装杆(322)的自由端相连,所述配合杆(323)的自由端与所述折边杆(321)的底端相连;
所述配合杆(323)竖向设置于所述折边辊(31)的传输前侧,以配合折边杆(321)对传输过程中所述片膜(2)的侧边部进行辅助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部(32)设置为一体成型的多段弯折式杆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折平机构(4),所述折边机构(3)与折平机构(4)沿所述片膜(2)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
所述片膜(2)从所述折平机构(4)上张紧传输经过,以辅助将所述折叠部(30)抚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片膜(2)由上袋膜(21)和下袋膜(22)组成,所述折边机构(3)沿所述片膜(2)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设置两组,以分别对所述上袋膜(21)和下袋膜(22)进行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热封机构(5),所述折边机构(3)与热封机构(5)沿所述片膜(2)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
所述热封机构(5)在所述折叠部(30)上进行热封,并形成将该折叠部(30)的双层结构连结为一体的压合部(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口折边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冲切机构(6),所述折边机构(3)与所述冲切机构(6)沿所述片膜(2)的连续传输方向前后依次设置;
所述冲切机构(6)在所述折叠部(30)上进行冲切,并形成提手孔(60)。
CN202123252764.4U 2021-12-23 2021-12-23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Active CN217021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764.4U CN217021613U (zh) 2021-12-23 2021-12-23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52764.4U CN217021613U (zh) 2021-12-23 2021-12-23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1613U true CN217021613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2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52764.4U Active CN217021613U (zh) 2021-12-23 2021-12-23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1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21613U (zh) 袋口折边成型机构
CN212414853U (zh) 一种口罩机
CN111098555A (zh) 纸质立体袋成型机构
JP2008143159A (ja) 製袋装置及び袋の製造方法。
CN209756252U (zh) 烫把机
CN216443925U (zh) 一种盛装优良精细饲料的包装袋的自动折边机
CN109866470B (zh) 无纺布立体袋的制作工艺
CN210175303U (zh) 一种毛巾折叠机
CN110802875A (zh) 一种制袋机封底带折边打孔装置
CN114393882B (zh) 一种袋子自动化连续生产线
CN109732995A (zh) 烫把机
CN211968599U (zh) 纸质立体袋成型机
CN106273667B (zh) 全自动超声波束口袋制袋机设备
CN212046182U (zh) 纸质立体袋的烫把机构
CN209738385U (zh) 一种一体式包装袋的加工设备
CN219968992U (zh) 凹凸扣自封袋现制袋装置
CN216153176U (zh) 一种单张送料的无纺布折上口装置
CN210793867U (zh) 上口折边胶带热合机
CN219134706U (zh) 一种包材对折机构
CN219544177U (zh) 一种编织品加工用切割机
CN211165557U (zh) 一种制袋机封底带折边打孔装置
KR100516426B1 (ko) 슬라이드파스너의 필름 용착장치
CN114474858B (zh) 一种袋子加工工艺
CN210759516U (zh) 一种文件袋模切膜片对折装置
CN217476713U (zh) 可断带式保温立体制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6

Address after: Room 01, 2nd Floor, Building 747, No. 1221 Yan'an West Road, Changning District, Shanghai, 20005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ng Tai Packaging Mate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13100 Xiaopu Town, Changx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ngtai packaging technology (Changx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