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8065U - 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8065U
CN217018065U CN202220820939.2U CN202220820939U CN217018065U CN 217018065 U CN217018065 U CN 217018065U CN 202220820939 U CN202220820939 U CN 202220820939U CN 217018065 U CN217018065 U CN 2170180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device
straightness
main shaft
spindl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09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总
傅世晖
陈程
徐建
王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ASAD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ASAD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ASAD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ASADA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209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80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80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80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它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工作台面安装在压力机本体上,两根所述导轨分别安装在工作台面的上方,两个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所述滑块,两个所述移动台均通过滑块活动安装在两根所述导轨上,两个所述固定座位于两个所述移动台的正上方中间位置,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安装在移动台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套,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套内部,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套接在两个所述移动台之间的连接杆上,两个所述顶针座分别相对安装在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主轴整形过程中边压边转动,从而加快主轴整形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高精度主轴是传动系统组成的重要零部件,为了达到其使用的需求,在加工过程需要对主轴进行淬火热处理,增加其表面的硬度,但是,部分的主轴在淬火后产生热变形,此时就需要对主轴进行整形,但是,目前的整形平台,只是在压力机上放置两个垫块,将主轴放在垫块上进行整形,不能实现边压边转动,从而影响主轴整形的效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主轴整形过程中边压边转动,从而加快主轴整形的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它包含压力机本体、工作台面、导轨、滑块、移动台、固定座、连接杆、固定套、定位块、顶针座,所述工作台面安装在压力机本体上,两根所述导轨分别安装在工作台面的上方,两个所述移动台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所述滑块,两个所述移动台均通过滑块活动安装在两根所述导轨上,两个所述固定座位于两个所述移动台的正上方中间位置,两个所述固定套分别安装在移动台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套,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套内部,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套接在两个所述移动台之间的连接杆上,两个所述顶针座分别相对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座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两个移动台能够与连接杆进行定位,所述移动台与固定套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旋接有锁紧螺丝。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固定座在压力机压柱下压主轴时能够下移,所述固定座与移动台之间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弹簧,固定座和移动台与弹簧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柱,且定位柱位于弹簧的内侧。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定位块能够顶住主轴,同时,方便定位块的移动,所述定位块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V”形槽,定位块下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动孔。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压力机压柱下压主轴时,主轴表面不会受到损坏,所述压力机本体的压柱的正下方安装有连接套,连接套的下方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底部安装有压块,压块的材质为紫铜制成。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调节压力机本体的下压行程,所述压力机本体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上下两侧安装有限位开关。
进一步的,为了控制顶针座的行程,所述导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行程的控制检测,所述连接套靠近限位开关的一侧安装有行程挡块。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主轴整形过程中边压边转动,从而加快主轴整形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9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簧13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台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块9与连接杆7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力机本体1、工作台面2、导轨3、滑块4、移动台5、固定座6、连接杆7、固定套8、定位块9、顶针座10、螺纹孔11、锁紧螺丝12、弹簧13、通孔14、定位柱15、“V”形槽16、滑动孔17、连接套18、连接柱19、压块20、安装支架21、限位开关22、限位块23、行程挡块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它包含压力机本体1、工作台面2、导轨3、滑块4、移动台5、固定座6、连接杆7、固定套8、定位块9、顶针座10,所述工作台面2安装在压力机本体1上,两根所述导轨3分别安装在工作台面2的上方,两个所述移动台5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所述滑块4,两个所述移动台5均通过滑块4活动安装在两根所述导轨3上,两个所述固定座6位于两个所述移动台5的正上方中间位置,两个所述固定套8分别安装在移动台5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杆7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套8,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套8内部,两个所述定位块9分别套接在两个所述移动台5之间的连接杆7上,两个所述顶针座10分别相对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座6的正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台5与固定套8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的内部旋接有锁紧螺丝12,将待整形的主轴放置在两个顶针座10之间后,将锁紧螺丝12锁紧在连接杆7上,即可确保顶针座10与连接杆7之间定位,从而实现对主轴夹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6与移动台5之间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弹簧13,固定座6和移动台5与弹簧13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通孔14,通孔14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柱15,且定位柱15位于弹簧13的内侧,从而确保压力机下压主轴时,固定座6能够同步向下,使主轴直接架在两个定位块9上进行压直,在压力机上升时,可以转动主轴的角度,从而可以实现边压边调整主轴的角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9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V”形槽16,“V”形槽16方便对主轴进行定位,定位块9下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动孔17,从而便于对定位块9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机本体1的压柱的正下方安装有连接套18,连接套18的下方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柱19,连接柱19的底部安装有压块20,压块20的材质为紫铜制成,从而能够确保下压整形时,不会将产品表面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机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支架21,安装支架21的上下两侧安装有限位开关22,从而方便对下压的行程进行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23,通过限位块23可以避免顶针座10超出导轨3的行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18靠近限位开关22的一侧安装有行程挡块24,通过行程挡块24可以方便限位开关22的检测。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待整形的主轴放置在两个顶针座10之间后,将锁紧螺丝12锁紧在连接杆7上,即可确保顶针座10与连接杆7之间定位,从而实现对主轴夹紧,调节定位块9的位置,确保在主轴的两侧,在通过调节限位开关22的位置,从而设置有压力机的下压行程,下压时,在弹簧13的作用下,固定座6能够同步向下,使主轴直接架在两个定位块9上进行压直,在压力机上升时,可以转动主轴的角度,从而可以实现边压边调整主轴的角度。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能够实现主轴整形过程中边压边转动,从而加快主轴整形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压力机本体(1)、工作台面(2)、导轨(3)、滑块(4)、移动台(5)、固定座(6)、连接杆(7)、固定套(8)、定位块(9)、顶针座(10),所述工作台面(2)安装在压力机本体(1)上,两根所述导轨(3)分别安装在工作台面(2)的上方,两个所述移动台(5)的底部均安装有两个所述滑块(4),两个所述移动台(5)均通过滑块(4)活动安装在两根所述导轨(3)上,两个所述固定座(6)位于两个所述移动台(5)的正上方中间位置,两个所述固定套(8)分别安装在移动台(5)的底部中间位置,所述连接杆(7)分别贯穿两个所述固定套(8),并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套(8)内部,两个所述定位块(9)分别套接在两个所述移动台(5)之间的连接杆(7)上,两个所述顶针座(10)分别相对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座(6)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5)与固定套(8)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的内部旋接有锁紧螺丝(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与移动台(5)之间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弹簧(13),固定座(6)和移动台(5)与弹簧(13)的连接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通孔(14),通孔(14)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柱(15),且定位柱(15)位于弹簧(13)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9)的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V”形槽(16),定位块(9)下方中间位置设置有滑动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本体(1)的压柱的正下方安装有连接套(18),连接套(18)的下方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柱(19),连接柱(19)的底部安装有压块(20),压块(20)的材质为紫铜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机本体(1)的内侧安装有安装支架(21),安装支架(21)的上下两侧安装有限位开关(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限位块(2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8)靠近限位开关(22)的一侧安装有行程挡块(24)。
CN202220820939.2U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Active CN2170180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0939.2U CN217018065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20939.2U CN217018065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8065U true CN217018065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17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0939.2U Active CN217018065U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80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1676B (zh) 一种汽车悬架控制臂的焊接夹紧方法
CN201776504U (zh) 一种铣床辅助支架
CN112658135A (zh) 一种可调式油压机模具夹持装置
CN109866059A (zh) 螺栓球定位工装
CN217018065U (zh) 一种高精度主轴直线度整形装置
CN111672991B (zh) 一种金属冲压制品生产用定位夹具
CN108144995B (zh) 一种高效稳定运行的折弯机及其液压装置
CN216370043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压铆机
CN115582664A (zh) 一种电池框架多工位焊接工装组
CN215092110U (zh) 一种通用夹具
CN214161024U (zh) 一种定位效果好的冲压模具
CN209239570U (zh) 一种异形横梁的装夹定位工装
CN209793209U (zh) 一种活塞加工用工装
CN209009621U (zh) 一种便于水锯下料尺寸定位的定位夹具
CN209272996U (zh) 一种通用性真空吸盘夹具
CN210305309U (zh) 一种冲孔模具孔位调节装置
CN218397596U (zh) 一种导轨定位装置
CN21918942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造用零部件夹持机器人
CN220113296U (zh) 风机底座加工工装
CN212664728U (zh) 一种冲床定位装置
CN214988426U (zh) 一种环形下料器调节机构
CN215548034U (zh) 一种带自动定位校正的刹车法兰夹紧工装
CN219418835U (zh) 银触点的铆接装置
CN215617129U (zh) 一种轴承用固定装置
CN215614321U (zh) 一种精准对位的汽车零配件加工用冲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ang Zhifeng

Inventor after: Fu Shihui

Inventor after: Chen Cheng

Inventor after: Xu Jian

Inventor after: Wang Lu

Inventor before: Huang Zong

Inventor before: Fu Shihui

Inventor before: Chen Cheng

Inventor before: Xu Jian

Inventor before: Wang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