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7968U - 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017968U CN217017968U CN202123337448.7U CN202123337448U CN217017968U CN 217017968 U CN217017968 U CN 217017968U CN 202123337448 U CN202123337448 U CN 202123337448U CN 217017968 U CN217017968 U CN 2170179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formation
- roller pair
- section
- bottom sid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涉及轧制变形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首端辊对以及末端辊对,首端辊对之间形成与钢板截面相同的初始孔,末端辊对之间形成与集装箱底侧梁截面相同的成形孔,首端辊对与末端辊对之间设置有变形辊组,变形辊组包括第一变形辊对,第一变形辊对之间形成第一变形孔,第一变形孔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对应的第一倾斜段以及与第一倾斜部对应的第二倾斜段。本申请能够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降低了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轧制变形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
背景技术
集装箱底侧梁是应用在集装箱底部的一种承重梁,其作用为增加集装箱的结构强度。为了增加底侧梁的支撑强度,底侧梁的截面大多呈异型设置,因此集装箱的底侧梁大多由钢板轧制而成。
目前存在一种集装箱的底侧梁,参照图1,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部1001、第一水平部1002、第二竖直部1003、第二水平部1004、第一倾斜部1005、第三水平部1006、第二倾斜部1007、第四水平部1008以及第三竖直部1009。
目前,公告日为2018年01月02日,公告号为CN2068244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模具组,其包括第一道模具至第十六道模具;第一道模具至第十六模具均包括各自的上模和下模。通过调整模具的形状,也可以加工出上述的集装箱的底侧梁。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碾压钢板的过程中,钢板是从其中一侧开始变形的,在变形过程中,钢板会受到平行于模具轴向的力,使钢板容易沿模具的轴向在上模与下模之间窜动,进而降低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钢板窜动的概率,进而提高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包括首端辊对以及末端辊对,所述首端辊对之间形成与钢板截面相同的初始孔,所述末端辊对之间形成与集装箱底侧梁截面相同的成形孔,所述首端辊对与所述末端辊对之间设置有变形辊组,所述变形辊组包括第一变形辊对,所述第一变形辊对之间形成第一变形孔,所述第一变形孔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对应的第一倾斜段以及与第一倾斜部对应的第二倾斜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一变形辊对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时,由于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分别位于钢板中轴线的两侧,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降低了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首端辊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部,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导向部的导向作用下,使钢板始终位于两个第一导向部之间,进一步降低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变形辊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导向部,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一变形辊对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时,第二导向部对钢板进行导向,在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施加给钢板的压力不均匀时,降低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二变形辊对,所述第二变形辊对之间形成第二变形孔,所述第二变形孔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对应的第三倾斜段以及与第二倾斜部对应的第四倾斜段,所述第三倾斜段的斜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段的斜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二变形辊对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时,由于第三倾斜段与第四倾斜段分别位于钢板中轴线的两侧,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降低了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变形辊对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导向部,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导向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二变形辊对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时,第三导向部对钢板进行导向,在第三倾斜段与第四倾斜段施加给钢板的压力不均匀时,降低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三变形辊对,所述第三变形辊对之间形成第三变形孔,所述第三变形孔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对应的第二竖直部成型段、与第一倾斜部对应的第一倾斜部成型段以及与第二倾斜部对应的第二倾斜部成型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三变形辊对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时,使钢板上完全形成第二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一倾斜部、第三水平部以及第二倾斜部,之后再对第一竖直部以及第三竖直部进行成型,降低了第一竖直部、第三竖直部成型时对第二竖直部、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二倾斜部成型造成的影响,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四变形辊对,所述第四变形辊对之间形成第四变形孔,所述第四变形孔设置有与第一竖直部对应的第五倾斜段以及与第三竖直部对应的第六倾斜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四变形辊对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时,由于第五倾斜段与第六倾斜段分别位于钢板中轴线的两侧,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降低了第二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一倾斜部、第三水平部以及第二倾斜部再次发生变形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五变形辊对,所述第五变形辊对之间形成第五变形孔,所述第五变形孔设置有与第一竖直部对应的第一反倾斜段以及与第三竖直部对应的第二反倾斜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第五变形辊对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时,使第一竖直部以及第三竖直部发生过变形,之后使用末端辊对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使钢板形成集装箱底侧梁的形状,如此形成的第一竖直部与第一水平部逐渐的垂直度、第三水平部与第三竖直部之间的垂直度较高,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第一变形辊对的设置,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降低了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通过第三变形辊对的设置,在对第一竖直部以及第三竖直部进行成型时,降低了第一竖直部、第三竖直部成型对第二竖直部、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二倾斜部成型造成的影响,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通过第四变形辊对的设置,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降低了第二竖直部、第二水平部、第一倾斜部、第三水平部以及第二倾斜部再次发生变形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通过第五变形辊对的设置,使形成的第一竖直部与第一水平部逐渐的垂直度、第三水平部与第三竖直部之间的垂直度较高,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所要制作的集装箱底侧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首端辊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变形辊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二变形辊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三变形辊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第四变形辊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第五变形辊对及第六变形辊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末端辊对及第七变形辊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1、第一竖直部;1002、第一水平部;1003、第二竖直部;1004、第二水平部;1005、第一倾斜部;1006、第三水平部;1007、第二倾斜部;1008、第四水平部;1009、第三竖直部;100、首端辊对;110、初始孔;120、第一导向部;200、第一变形辊对;210、第一变形孔;221、第一倾斜段;212、第二倾斜段;220、第二导向部;300、第二变形辊对;310、第二变形孔;311、第三倾斜段;312、第四倾斜段;320、第三导向部;400、第三变形辊对;410、第三变形孔;411、第二竖直部成型段;412、第一倾斜部成型段;413、第二倾斜部成型段;500、第四变形辊对;510、第四变形孔;511、第五倾斜段;512、第六倾斜段;600、第五变形辊对;610、第五变形孔;611、第一反倾斜段;612、第二反倾斜段;700、第六变形辊对;800、末端辊对;810、成形孔;900、第七变形辊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参照图1及图2,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包括首端辊对100,首端辊对100之间形成与钢板截面相同的初始孔110;首端辊对100中的任意一个轧辊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20,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第一导向部120上。如此首端辊对100便可对钢板进行输送和导向,使钢板不易沿自身的宽度方向与首端辊对100发生相对窜动。
参照图1及图3,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还包括变形辊组,变形辊组包括第一变形辊对200,第一变形辊对200之间形成第一变形孔210。第一变形孔210上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1003对应的第一倾斜段221以及与第一倾斜部1005对应的第二倾斜段212;第一变形辊对200的任意一个轧辊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二导向部220,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第二导向部220上。
第一变形辊对200对钢板进行碾压时,第一倾斜段221与第二倾斜段212使钢板发生变形,由于第一倾斜段221与第二倾斜段212分别设置在钢板中轴线的两侧,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在第一倾斜段221与第二倾斜段212施加给钢板的压力不够均匀时,第二导向部220对钢板进行限位,降低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参照图1及图4,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二变形辊对300,第二变形辊对300之间形成第二变形孔310。第二变形孔310上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1003对应的第三倾斜段311以及与第一倾斜部1005对应的第四倾斜段312,第二变形孔310的其它部位不参与钢板的变形;第二辊对的任意一个轧辊的两端还设置有第三导向部320,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在两个第三导向部320上。
第二变形辊对300对钢板进行碾压时,第三倾斜段311与第四倾斜段312使钢板发生变形,由于第三倾斜段311与第四倾斜段312分别设置在钢板中轴线的两侧,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在第三倾斜段311与第四倾斜段312施加给钢板的压力不够均匀时,第三导向部320对钢板进行限位,降低钢板沿自身的宽度方向发生窜动的概率,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参照图1及图5,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三变形辊对400,第三变形辊对400之间形成第三变形孔410。第三变形孔410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1003对应的第二竖直部成型段411、与第一倾斜部1005对应的第一倾斜部成型段412以及与第二倾斜部1007对应的第二倾斜部成型段413,第三变形孔410的其它部位不参与钢板的变形。
第三变形辊对400对钢板进行碾压时,第二竖直部成型段411、第一倾斜部成型段412以及与第二倾斜部成型段413使钢板发生变形,使钢板上完全形成第二竖直部1003、第二水平部1004、第一倾斜部1005、第三水平部1006以及第二倾斜部1007。
参照图1及图6,变形辊组还包括第四变形辊对500,第四变形辊对500之间形成第四变形孔510。第四变形孔510设置有与第一竖直部1001对应的第五倾斜段511以及与第三竖直部1009对应的第六倾斜段512,第四变形孔510的其它部位不参与钢板的变形。
第四变形辊对500对钢板进行碾压时,第五倾斜段511与第六倾斜段512分别位于钢板中轴线的两侧,使得钢板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进而降低了第二竖直部1003、第二水平部1004、第一倾斜部1005、第三水平部1006以及第二倾斜部1007再次发生变形的概率。而且由于第二竖直部1003、第一倾斜部1005以及第二倾斜部1007已经完成成型,降低了第一竖直部1001、第三竖直部1009成型时对第二竖直部1003、第一倾斜部1005以及第二倾斜部1007成型造成的影响,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参照图1及图7,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五变形辊对600与第六变形辊对700,第六变形辊对700的两个轧辊分别设置在第五变形辊对600的两端,使第五变形辊对600与第六变形辊对700之间形成第五变形孔610。第五变形孔610设置有与第一竖直部1001对应的第一反倾斜段611以及与第三竖直部1009对应的第二反倾斜段612,第五变形孔610的其它部位不参与钢板的变形。
参照图1及图8,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还包括末端辊对800以及第七变形辊对900,第七变形辊对900的两个轧辊分别设置在末端辊对800的两端,使末端辊对800与第七变形辊对900之间形成与集装箱底侧梁截面相同的成形孔810。第五变形辊对600以及第六变形辊对700对钢板进行碾压时,使第一竖直部1001以及第三竖直部1009发生过变形,之后使用末端辊对800对钢板进行碾压变形,使钢板形成集装箱底侧梁的形状,如此形成的第一竖直部1001与第一水平部1002逐渐的垂直度、第三水平部1006与第三竖直部1009之间的垂直度较高,提高了集装箱底侧梁的加工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的实施原理为:
钢板先经过首端辊对100的导向进入第一变形辊对200之间,第一变形辊对200对钢板进行碾压,第一倾斜段221与第二倾斜段212使钢板发生变形;之后钢板进入第二变形辊对300之间,第二变形辊对300对钢板进行碾压时,第三倾斜段311与第四倾斜段312使钢板发生变形;之后钢板进入第三变形辊对400之间,第二竖直部成型段411、第一倾斜部成型段412以及与第二倾斜部成型段413使钢板发生变形,使钢板上完全形成第二竖直部1003、第二水平部1004、第一倾斜部1005、第三水平部1006以及第二倾斜部1007;之后钢板进入第四变形辊对500之间,第五倾斜段511与第六倾斜段512使钢板发生变形;之后钢板进入第五变形辊对600以及第六变形辊对700之间,第一反倾斜段611与第二反倾斜段612使钢板发生过变形;之后钢板进入末端辊对800以及第七变形辊对900之间,末端辊对800以及第七变形辊对900对钢板进行最终碾压,使钢板变为集装箱底侧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首端辊对(100)以及末端辊对(800),所述首端辊对(100)之间形成与钢板截面相同的初始孔(110),所述末端辊对(800)之间形成与集装箱底侧梁截面相同的成形孔(810),所述首端辊对(100)与所述末端辊对(800)之间设置有变形辊组,所述变形辊组包括第一变形辊对(200),所述第一变形辊对(200)之间形成第一变形孔(210),所述第一变形孔(210)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1003)对应的第一倾斜段(221)以及与第一倾斜部(1005)对应的第二倾斜段(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辊对(10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部(120),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导向部(120)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形辊对(20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导向部(220),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导向部(22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二变形辊对(300),所述第二变形辊对(300)之间形成第二变形孔(310),所述第二变形孔(310)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1003)对应的第三倾斜段(311)以及与第二倾斜部(1007)对应的第四倾斜段(312),所述第三倾斜段(311)的斜度大于所述第一倾斜段(221)的斜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形辊对(30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三导向部(320),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导向部(320)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三变形辊对(400),所述第三变形辊对(400)之间形成第三变形孔(410),所述第三变形孔(410)设置有与第二竖直部(1003)对应的第二竖直部成型段(411)、与第一倾斜部(1005)对应的第一倾斜部成型段(412)以及与第二倾斜部(1007)对应的第二倾斜部成型段(4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四变形辊对(500),所述第四变形辊对(500)之间形成第四变形孔(510),所述第四变形孔(510)设置有与第一竖直部(1001)对应的第五倾斜段(511)以及与第三竖直部(1009)对应的第六倾斜段(5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辊组还包括第五变形辊对(600),所述第五变形辊对(600)之间形成第五变形孔(610),所述第五变形孔(610)设置有与第一竖直部(1001)对应的第一反倾斜段(611)以及与第三竖直部(1009)对应的第二反倾斜段(6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37448.7U CN217017968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37448.7U CN217017968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017968U true CN217017968U (zh) | 2022-07-22 |
Family
ID=82443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37448.7U Active CN217017968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017968U (zh)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23337448.7U patent/CN2170179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25216B (zh) |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极板流道纵向辊轧成形设备及方法 | |
CN201791803U (zh) | 弧线下调式三辊卷板机上托架 | |
CN217017968U (zh) | 一种集装箱底侧梁的成型辊组 | |
CN101249505A (zh) | 一种冷轧机的轧辊装置 | |
CN103302154A (zh) | 金属板料滚边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7876679A (zh) | 一种导电铜排成型方法及模具 | |
EP2707155B1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METALLPROFILEN MIT ENG TOLERIERTEM KAMMERMAß | |
CN210280188U (zh) | 十字钢冷拉加工用初步冷轧机构 | |
CN210231137U (zh) | 一种用于支撑中空塑料模板的高强异型管及冷弯型钢机 | |
CN216937836U (zh) | 减少筒体变形的卷板机上托架 | |
CN210876918U (zh) | 一种方管在线冷弯成型辅助装置 | |
CN110653313A (zh) | 一种用于滚丝机的托架组件 | |
CN214683590U (zh) | 一种替代平整机的装置 | |
CN216989184U (zh) | 一种高速护栏板的成型辊组 | |
CN210847784U (zh) | 一种板材弯曲机 | |
CN210996248U (zh) | 一种用于滚丝机的托架组件 | |
CN215089895U (zh) | 一种多重整平装置 | |
CN218452510U (zh) | 一种整体多线性布局矫平机辊系 | |
CN217191747U (zh) | 一种特种车辆用压筋底甲板校平的装置 | |
CN220879929U (zh) | 一种用于无张力轧机辊系的导板装置 | |
CN113714305B (zh) | 一种改善平整板形缺陷的方法 | |
CN217798576U (zh) | 一种浮料机构及连续模 | |
CN216734504U (zh) | 一种挂车立柱的成形辊组 | |
CN217451565U (zh) | 一种单辊压下辊式板材矫正机 | |
CN112975298B (zh) | 一种减少现场组装变压器不对称结构拉板弯曲变形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