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11519U - 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11519U
CN217011519U CN202122708945.7U CN202122708945U CN217011519U CN 217011519 U CN217011519 U CN 217011519U CN 202122708945 U CN202122708945 U CN 202122708945U CN 217011519 U CN217011519 U CN 217011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heat
heat
section
metal
heat condu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89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liang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89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11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11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11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无线充电模块、至少一个吸热板、至少一个散热块、第一和第二金属导热片;无线充电模块位于壳体内;吸热板位于无线充电模块的表面上;散热块设置于吸热板上;第一金属导热片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金属导热段,第一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散热块上,第一金属导热段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平行设置,且第一和第三金属导热段的中心为偏心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倾斜或垂直设于第一金属导热段和第三金属导热段之间,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壳体上;第二与第一金属导热片结构镜像设置。通过导热介质把热量传递至壳体,提高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与无线充电系统集成,在工作过程中,电池和无线充电模块会产生欧姆热和极化热,尤其在大电流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热更为明显,但是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扩散,堆积在电池内部一方面会造成电池和无线充电系统界面副反应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热量过度积累可能会引起电池和无线充电系统热失控。
在现有技术中,电池与无线充电系统集成散热主要是自然散热,致使热量大量堆积在壳体内不能扩散,造成热量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旨在解决无线充电系统散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
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至少一个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表面上;
至少一个散热块,所述散热块设置于所述吸热板上;
第一金属导热片,包括第一金属导热段、第二金属导热段和第三金属导热段,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所述散热块上,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的中心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中心为偏心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倾斜或垂直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第二金属导热片,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结构镜像设置。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之间的倾斜夹角为35°-75°或105°-145°。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为波浪面,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波浪面相适配的波浪段,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波浪面相适配设置于所述波浪段上。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均匀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凸起贴合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的正上方,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嵌入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封闭所述通孔,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平齐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涂层,所述石墨烯涂层对应包裹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上。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热板包括电镀涂层,所述电镀涂层设置于所述吸热板内,用于吸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热量。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硅胶垫,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吸热板之间。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硅胶垫的厚度为1-3mm。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块材质为纯铜块或纯铝块,厚度为10-16mm;和/或,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吸热板将电池和无线充电模块产生的热量吸收至吸热板上,再通过与吸热板连接的散热块将吸收的热量传递至金属导热片上,金属导热片将热量递至壳体上,同时,在金属导热片和壳体的连接处通过设置波浪面和相适配的波浪段或凸起和相适配的凹槽来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热量传导的性能,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金属导热段倾斜设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为波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为凸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0、散热装置;11、壳体;12、侧壁;13、电池;14、无线充电模块;20、吸热板;30、散热块;40、第一金属导热片;41、第一金属导热段;42、第二金属导热段;43、第三金属导热段;46、波浪面;47、波浪段;48、凸起;49、凹槽;50、第二金属导热片;θ、倾斜夹角;70、散热硅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10,所述散热装置10包括壳体11、无线充电模块14、至少一个吸热板20、至少一个散热块30、第一金属导热片40和第二金属导热片50;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4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吸热板20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4的表面上;所述散热块30设置于所述吸热板20上;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包括第一金属导热段41、第二金属导热段42和第三金属导热段43,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所述散热块30上,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的中心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中心为偏心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倾斜或垂直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结构镜像设置,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之间的倾斜夹角θ为35°-75°或105°-14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10还包括电池13,所述电池13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4上,所述电池13和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4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吸热板20将热量吸收,吸收的热量向散热块30传递,然后通过设置在散热块30上的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将热量传递至壳体11,且通过壳体11进行热量的散发,同时,在传递热量的过程中,部分热量在空气里扩散。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所述散热块30上,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的中心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中心为偏心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倾斜或垂直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且所述壳体11的材质为金属,更有利于热量的传递散热。再将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结构镜像设置,使两导热片的间隔距离大,从而使得在壳体11上散热的距离大,不会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出现聚热,提高散热效果。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均为整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倾斜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之间的倾斜夹角θ为35°-75°或105°-145°,在优先的实施例中,所述倾斜角度较佳范围为105°-145°,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所述尽量减少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的重叠部分,避免热量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传递的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积聚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之间,造成局部温度过高,散热效率低,当壳体11内的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壳体11会有一定的膨胀,而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因为是倾斜设置的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在受热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可以使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向上支撑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壳体11侧壁保持贴合,且所述壳体11的材质为金属,更有利于热量的传递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垂直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之间,具体点,将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42的一端垂直设于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镜像设置的镜像轴线的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的一端,另一端垂直设于靠近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的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一端上,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进行镜像设置,使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的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的第三金属导热段43相距较远,使在传递热量的时候,增加热量与冷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同时,尽量减少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的重叠部分,避免热量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传递的过程中散发出的热量积聚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41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之间,造成局部温度过高,散热效率低。
在一实施方式中,散热装置10还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涂层(图未示),所述石墨烯涂层对应包裹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上。具体的,所述石墨烯层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在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50上包裹一层石墨烯涂层,增加热量传导效率,提供散热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装置10还包括散热硅胶垫70,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4和所述吸热板20之间,所述散热硅胶垫70的厚度为1-3mm。具体的,散热硅胶垫70具有高导热、绝缘和防震性能,将散热硅胶垫70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4和所述吸热板20之间,起到导热填充缝隙的作用,保证散热效果。所述散热硅胶垫70的厚度为1-3mm,既保证起到填充缝隙作用,也保证了导热性能。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1还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并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的正上方,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嵌入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封闭所述通孔,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平齐于所述壳体11的外表面。具体的,在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的正上方的所述壳体11上设置通孔,将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嵌入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封闭所述通孔,一方面,可以利用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壳体11的贴合接触进行热量扩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外界空气接触,冷热转换率更高,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为波浪面46,所述壳体11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波浪面46相适配的波浪段47,并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侧壁12上,所述波浪面46相适配设置于所述波浪段47上。具体的,将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设置为波浪面46,并在所述壳体11的侧壁12上设置与所述波浪面46相适配的波浪段47,进而增大了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壳体11的侧壁12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壳体11之间的热量传导,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
如图4所示,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凸起48,所述凸起48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壳体11包括多个与所述凸起48相适配的凹槽49,多个所述凹槽49均匀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侧壁12上,所述凸起48贴合设置于所述凹槽49内。具体的,在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二表面上均匀设置多个凸起48,并在所述壳体11的侧壁12上均匀设置多个与所述凸起48相适配的凹槽49,所述凸起48贴合设置于所述凹槽49内,增加了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壳体11的接触面,有利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43与所述壳体11之间的热量传导,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性能。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热板20包括电镀涂层(图未示),所述电镀涂层设置于所述吸热板20内,用于吸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4的热量。具体的,所述电镀涂层具有吸收热量的能力,在所述吸热板20内设置一电镀涂层,增加吸收热量的能力,将电池13和无线充电模块14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吸收至所述吸热板20上,再通过所述散热块30和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40把热量传递至所述壳体11上进行散热。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块30材质为纯铜块或纯铝块,厚度为10-16mm。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
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至少一个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位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表面上;
至少一个散热块,所述散热块设置于所述吸热板上;
第一金属导热片,包括第一金属导热段、第二金属导热段和第三金属导热段,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所述散热块上,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的中心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中心为偏心设置,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倾斜或垂直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和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贴合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第二金属导热片,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结构镜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段与所述第二金属导热段之间的倾斜夹角为35°-75°或105°-1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为波浪面,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波浪面相适配的波浪段,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波浪面相适配设置于所述波浪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包括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多个所述凹槽均匀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凸起贴合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至少一个通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的正上方,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嵌入设置于所述通孔内,并封闭所述通孔,所述第三金属导热段的第一表面平齐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涂层,所述石墨烯涂层对应包裹于所述第一金属导热片和所述第二金属导热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包括电镀涂层,所述电镀涂层设置于所述吸热板内,用于吸收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的热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硅胶垫,设置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吸热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硅胶垫的厚度为1-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材质为纯铜块或纯铝块,厚度为10-16mm;
和/或,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金属。
CN202122708945.7U 2021-11-05 2021-11-05 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217011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8945.7U CN217011519U (zh) 2021-11-05 2021-11-05 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8945.7U CN217011519U (zh) 2021-11-05 2021-11-05 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11519U true CN217011519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9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8945.7U Active CN217011519U (zh) 2021-11-05 2021-11-05 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11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33447C (en) Polymer batteries having thermal exchange apparatus
CN216085170U (zh) 电池模组和新能源汽车
WO2023284886A1 (zh) 电池包
CN211858738U (zh) 柱形锂电池组的双层液冷散热模组
CN110718726A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电池模组
CN113437414A (zh) 一种具有导热缓冲结构的电池模组
CN210607368U (zh) 一种恒温电池模组
CN216085095U (zh) 电池外壳、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011519U (zh) 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装置
CN213459887U (zh) 一种电池加热膜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1066862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CN210040460U (zh) 电动车辆、电池装置及其导热板
CN218769754U (zh) 一种汽车用动力电池导热散热装置
CN209402951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662439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10635083A (zh) 一种快速加热电池模组
CN115498324A (zh) 电池包
CN210576332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模组冷却系统及电池模组
CN112787027A (zh) 散热底板及电池箱体
CN210866417U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CN210671126U (zh) 一种电气用散热器
CN211045667U (zh) 一种锂电池组件及其温度调节装置
CN211555961U (zh) 电池结构
CN213450590U (zh) 一种氧化铝陶瓷散热片装置
CN110690529A (zh)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8

Address after: Room 115, Building 11, Suxin, No. 2555 Taidong Road, Huangdai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43

Patentee after: Lingliang (Suzhou)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201, office building 3, Fulda Industrial Zone, No.30, Fuyuan 1st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ayi new energy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