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4940U -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4940U
CN217004940U CN202220786390.XU CN202220786390U CN217004940U CN 217004940 U CN217004940 U CN 217004940U CN 202220786390 U CN202220786390 U CN 202220786390U CN 217004940 U CN217004940 U CN 2170049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air passing
fire grate
single sheets
passing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8639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Dalaif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Dalaif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Dalaif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Dalaif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8639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49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4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49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包括上下开口的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多个火排单片,多个火排单片之间均匀间隔设置,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开有多组第一透气结构,多组第一透气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气结构,每组第一透气结构由多个沿火排单片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第一过气孔组成,第一过气孔的圆心位于两火排单片之间的中点处,第二透气结构由多个沿火排单片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第二过气孔组成,第二过气孔的圆心位于火排单片的中心位置处。该火排燃烧器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其底板分布的第一透气结构和第二透气结构能够均匀地为每一片火排单片供氧燃烧,使火排单片保持较高的热效率燃烧,有助于降低声噪和减少烟气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背景技术
火排燃烧器常应用于燃气热水器中使用,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是影响热效率、声噪、烟气的重要因素,而目前市面上的火排结构存在供氧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空气进入时,部分火排单片氧气充足,部分火排单片氧气不足,热效率大打折扣,而且导致烟气超标。
为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该火排燃烧器设计的供养结构合理,进氧量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其包括上下开口的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多个火排单片,多个火排单片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开有多组第一透气结构,多组第一透气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气结构,每组第一透气结构由多个沿火排单片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第一过气孔组成,第一过气孔的圆心位于两火排单片之间的中点处,所述第二透气结构由多个沿火排单片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第二过气孔组成,第二过气孔的圆心位于火排单片的中心位置处。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气孔与第一过气孔之间的圆心距为14-16mm,第一过气孔的孔径为7mm。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气孔与第二过气孔之间的圆心距为14-16mm,第二过气孔的孔径为9mm。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气结构与第一透气结构之间的间距为16-20mm,第二透气结构与第二透气结构之间的间距为16-20mm。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火排单片的两端分别卡接于外壳体上,火排单片与火排单片之间设置有传火片。
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火排单片的出火面呈V字型,出火面上分部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出火孔,出火面的两端形成有三角形压面。
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该火排燃烧器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其底板分布的第一透气结构和第二透气结构能够均匀地为每一片火排单片供氧燃烧,使火排单片保持较高的热效率燃烧,有助于降低声噪和减少烟气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火排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请参看附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其包括上下开口的外壳体1,外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火排单片2,多个火排单片2之间均匀间隔设置,以确保火排单片之间具有可以供空气通过的空间,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上开有多组第一透气结构4,多组第一透气结构4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气结构5,每组第一透气结构4由多个沿火排单片2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第一过气孔6组成,第一过气孔6的圆心位于两火排单片2之间的中点处,所述第二透气结构5由多个沿火排单片2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第二过气孔7组成,第二过气孔7的圆心位于火排单片2的中心位置处,火排燃烧器采用上述的方式分布设置透气结构,有利于火排单片在燃烧时,具有均匀的空气输入,避免部分火排单片供氧量多,燃烧充分,部分火排单片供氧量少,燃烧不充分而且产生大量烟气。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气孔6与第一过气孔6之间的圆心距为14-16mm,第一过气孔6的孔径为7mm,第二过气孔7与第二过气孔7之间的圆心距为14-16mm,第二过气孔7的孔径为9mm,所述第一透气结构4与第一透气结构4之间的间距为16-20mm,第二透气结构5与第二透气结构5之间的间距为16-20mm。采用该分布方式,避免了过气孔过于密集而不能很好地均分供氧量。
所述火排单片2的两端分别卡接于外壳体1上,火排单片2与火排单片2之间设置有传火片8,每个传火片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固定于一起,支架则通过铆接、卡接等方式与外壳体连接,优选地,传火片与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传火片和支架是通过冲压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火排单片的两端都设置有传火片。
所述火排单片2的出火面呈V字型,出火面上分部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出火孔21,出火面的两端形成有三角形压面22,V字型的出火面可以令火苗更为集中,避免过于分散而造成热效率底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开口的外壳体(1),外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火排单片(2),多个火排单片(2)之间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3),底板(3)上开有多组第一透气结构(4),多组第一透气结构(4)之间设置有第二透气结构(5),每组第一透气结构(4)由多个沿火排单片(2)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第一过气孔(6)组成,第一过气孔(6)的圆心位于两火排单片(2)之间的中点处,所述第二透气结构(5)由多个沿火排单片(2)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第二过气孔(7)组成,第二过气孔(7)的圆心位于火排单片(2)的中心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气孔(6)与第一过气孔(6)之间的圆心距为14-16mm,第一过气孔(6)的孔径为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气孔(7)与第二过气孔(7)之间的圆心距为14-16mm,第二过气孔(7)的孔径为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结构(4)与第一透气结构(4)之间的间距为16-20mm,第二透气结构(5)与第二透气结构(5)之间的间距为16-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排单片(2)的两端分别卡接于外壳体(1)上,火排单片(2)与火排单片(2)之间设置有传火片(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排单片(2)的出火面呈V字型,出火面上分部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条形出火孔(21),出火面的两端形成有三角形压面(22)。
CN202220786390.XU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Active CN217004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6390.XU CN217004940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86390.XU CN217004940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4940U true CN217004940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5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86390.XU Active CN217004940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49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004940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用火排燃烧器
CN208871621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及其燃烧器
CN209991452U (zh) 一种燃烧器
CN208519799U (zh) 低氮排放锅炉
WO2024045753A1 (zh) 火排、燃烧器和燃气热水器
CN201191004Y (zh) 电站锅炉炉膛侧墙用空气喷嘴
CN207635377U (zh) 一种涡流燃烧的生物质锅炉风管布置机构
CN211316571U (zh) 火排单体、燃烧器和热水器
US20150020791A1 (en) Converging-diverging combustion zones for furnace heat exchanges
CN211146488U (zh) 一种低氮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01964395U (zh) 一种多燃烧器加热炉
CN212339653U (zh) 充分利用氧气的高效性热水器
CN212132482U (zh) 锅炉烟道装置
CN112665185A (zh) 火排单体、燃烧器和热水器
CN208349298U (zh) 燃烧器和燃气热水器
CN203231341U (zh) 节能炉
CN2596231Y (zh) 民用红外线燃烧器
CN216693534U (zh) 一种低排放的燃烧器及其壁挂炉
CN108413433A (zh) 一种燃气导入装置
CN218269271U (zh) 一种颗粒取暖器风道结构
CN108375069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及其燃气蒸汽发生器
CN219674223U (zh) 一种火排、燃烧器以及热水器
CN219624031U (zh) 燃烧器和使用该燃烧器的燃气热水设备
CN210601610U (zh) 一种燃烧器单体、低氮燃烧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19223368U (zh) 线型火焰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