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4496U - 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4496U
CN217004496U CN202220426274.7U CN202220426274U CN217004496U CN 217004496 U CN217004496 U CN 217004496U CN 202220426274 U CN202220426274 U CN 202220426274U CN 217004496 U CN217004496 U CN 217004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pipe
ash
bl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2627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准
刘宏芳
沈利
陈勤根
吴剑波
项群扬
张海丹
杨威
裘立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nergy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nergy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nergy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nergy Group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2627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4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4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4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通道以及多个吹灰母管组件,多个吹灰母管组件的一端安装在低温省煤器内的底部并呈间隔设置的平行于换热器管束设置,各吹灰母管组件的另一端均伸出低温省煤器设置并与一次风管通道连通设置,各吹灰母管组件安装在低温省煤器内的一侧设置有吹灰孔。如此设置,可避免堆积的飞灰导致的烟气侧阻力上升,提高低温省煤器的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的电力系统中,70%的电力来自火电机组,而在火电机组中绝大部分为燃煤锅炉。在新时代建设低碳环保的背景下,对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能源消耗环节都提出了较高的节能减排指标和要求,燃煤锅炉作为高能耗特种设备之一是节能减排的重点监控对象。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就必须要提高燃煤锅炉的运行效率。
排烟热损失是影响锅炉效率最大的一项损失,占70%~80%。一般情况下排烟温度每上升10℃,由此造成的排烟热损失上升0.5%~0.7%,影响煤耗大约1.5g/KW·h。锅炉排烟温度升高,排烟热损失也会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导致电厂经济效益下降。低温省煤器是将原来锅炉排至脱硫系统的高温烟气进行深度余热利用,进而显著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煤耗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燃煤锅炉发电机组。
低温省煤器一般布置在空预器出口烟道与静电除尘器前,烟气中的飞灰含量高,约为除尘后的1000倍,烟气中的飞灰颗粒撞击换热管束后速度降低,在重力的作用下易沉积于底部。由于低温省煤器底部通常低于空预器出口烟道,且通道内烟气流速低,无法将沉积于底部的飞灰带走,导致积灰不断堆积,最深处可超过1m。堆积的飞灰将导致低温省煤器烟气侧阻力上升,增加了引风机出力,甚至发生失速风险;堆积过高的飞灰会埋没换热管束,导致低温省煤器的换热面积减小,换热效果降低;若换热管束泄漏,底部堆积的飞灰结成坚硬的水泥块会导致检修清理困难,甚至可能压塌低温省煤器,威胁设备运行的安全。目前,对于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的处理采用停炉后人工清灰,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有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综上所述,亟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其可防止飞灰持续堆积。
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通道以及多个吹灰母管组件,多个所述吹灰母管组件的一端安装在低温省煤器内的底部并呈间隔设置的平行于换热器管束设置,各所述吹灰母管组件的另一端均伸出低温省煤器设置并与所述一次风管通道连通设置,各所述吹灰母管组件安装在低温省煤器内的一侧设置有吹灰孔。
作为优选的:各所述吹灰母管组件均包括有外置管以及内置管,所述内置管与外置管连通设置,所述内置管安装在低温省煤器内,所述吹灰孔设置在所述内置管的外周壁上;所述外置管远离所述内置管的一端与所述一次风管通道连通设置,所述外置管上设置有电动截止阀、电动调节阀以及压力表。
作为优选的:各所述内置管长度与低温省煤器的宽度一致设置,各所述内置管设置在低温省煤器的底部上方。
作为优选的:各所述内置管上所设置的吹灰孔有多个,多个所述吹灰孔沿所述内置管的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
作为优选的:各所述吹灰孔贯穿设在所述内置管的外周壁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动截止阀以及所述电动调节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避免堆积的飞灰导致的烟气侧阻力上升,提高低温省煤器的换热效率,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2.可远程操控,免除了停炉后人工清灰的工作,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了燃煤电厂设备维护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吹灰母管的一实施例的结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低温省煤器;2、一次风管通道;3、吹灰母管组件;4、外置管;5、内置管;6、电动截止阀;7、电动调节阀;8、压力表;9、吹灰孔;10、换热器管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通道2以及多个吹灰母管组件3,多个吹灰母管组件3的一端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的底部并呈间隔设置的平行于换热器管束10设置,各吹灰母管组件3的另一端均伸出低温省煤器1设置并与一次风管通道2连通设置,各吹灰母管组件3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的一侧设置有吹灰孔9。
具体的,为了增大吹扫的范围,防止存在吹扫死角,各吹灰母管组件3呈间隔平行于换热器管束10设置,吹灰母管组件3设置的个数与设置间隔可由低温省煤器1的深度决定。
进一步的,各吹灰母管组件3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底部上方的300mm处,此高度对飞灰进行吹扫时吹扫效果较佳。各吹灰母管组件3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此时各吹灰母管组件3与低温省煤器1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使用紧固件进行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或者使用卡箍件将各吹灰母管组件3卡接固定在低温省煤器1内的连接方式;各吹灰母管组件3还可以通过使用不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例如使用焊接的方式将各吹灰母管组件3固定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各吹灰母管组件3与低温省煤器1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该吹灰孔9的形状可以有多种,该吹灰孔9可以呈方形形状设置,该吹灰孔9也可以呈圆形形状设置、该吹灰孔9还可以呈椭圆形形状设置,该吹灰孔9的形状还有很多种,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各吹灰母管组件3的的气源均引自一次风管通道2,吹灰气源依次通过一次风管通道2进入各吹灰母管组件3在经过各吹灰母管组件3上的吹灰孔9流出,再对低温省煤器1的积灰进行吹扫,被吹起的飞灰被流动的烟气带入电除尘进行收集,从而保证省煤器底部的飞灰无法持续堆积,保证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各吹灰母管组件3均包括有外置管4以及内置管5,内置管5与外置管4连通设置,内置管5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吹灰孔9设置在内置管5的外周壁上;外置管4远离内置管5的一端与一次风管通道2连通设置,外置管4上设置有电动截止阀6、电动调节阀7以及压力表8。
考虑到吹灰母管组件3长期在高灰、酸环境中工作,吹灰母管组件3可采用耐酸腐蚀、耐磨损、高强度的材料制成,例如304不锈钢等钢材制成。
值得注意的是,各外置管4与对应的各内置管5连接为密封连接,为实现各外置管4与对应的各内置管5密封连接,该吹灰母管组件3还可以在连接处设置密封件用以密封,此时的密封件可以是橡胶类密封件,或者使用密封胶水对连接处进行涂抹密封;另外,各外置管4与对应的各内置管5还可以使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各外置管4与对应的各内置管5所使用的密封连接方式还有很多种,在此不在一一赘述。
为保证低温省煤器1内的积灰均能被吹扫到,各内置管5长度与低温省煤器1的宽度一致设置,各内置管5设置在低温省煤器1的底部上方。如此设置,避免内置管5长度不足导致低温省煤器1底部的部分积灰无法得到吹扫。
如图3所示,为保证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对低温省煤器1底部积灰的吹扫效果,各内置管5上所设置的吹灰孔9有多个,多个吹灰孔9沿内置管5的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
具体的,各吹灰孔9贯穿设在内置管5的外周壁上,下部吹灰孔9用以将一定区域内的低温省煤器1底部沉积的飞灰扬起,上部吹灰孔9用以将扬起的飞灰吹至烟气中。
另外,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电动截止阀6以及电动调节阀7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运行时,操作员远程操作打开电动截止阀6;当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停用或紧急情况停运时,操作员远程操作关闭电动截止阀6;该电动调节阀7用于调节各吹灰母管组件3中的进气量,且进气量随着机组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当负荷较高时,流过低温省煤器1的烟气量大,烟气中的粉尘量大,电动调节阀7自动开大;当负荷较低时,流过低温省煤器1的烟气量少,烟气中的粉尘量小,电动调节阀7自动关小;如此设置,无需人员现场进行操作,节约了人工成本,减少了设备维护的工作量。

Claims (6)

1.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包括一次风管通道(2)以及多个吹灰母管组件(3),多个所述吹灰母管组件(3)的一端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的底部并呈间隔设置的平行于换热器管束(10)设置,各所述吹灰母管组件(3)的另一端均伸出低温省煤器(1)设置并与所述一次风管通道(2)连通设置,各所述吹灰母管组件(3)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的一侧设置有吹灰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吹灰母管组件(3)均包括有外置管(4)以及内置管(5),所述内置管(5)与外置管(4)连通设置,所述内置管(5)安装在低温省煤器(1)内,所述吹灰孔(9)设置在所述内置管(5)的外周壁上;所述外置管(4)远离所述内置管(5)的一端与所述一次风管通道(2)连通设置,所述外置管(4)上设置有电动截止阀(6)、电动调节阀(7)以及压力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置管(5)长度与低温省煤器(1)的宽度一致设置,各所述内置管(5)设置在低温省煤器(1)的底部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内置管(5)上所设置的吹灰孔(9)有多个,多个所述吹灰孔(9)沿所述内置管(5)的延伸方向呈间隔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吹灰孔(9)贯穿设在所述内置管(5)的外周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动截止阀(6)以及所述电动调节阀(7)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CN202220426274.7U 2022-03-01 2022-03-01 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Active CN217004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6274.7U CN217004496U (zh) 2022-03-01 2022-03-01 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26274.7U CN217004496U (zh) 2022-03-01 2022-03-01 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4496U true CN217004496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95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26274.7U Active CN217004496U (zh) 2022-03-01 2022-03-01 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4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4817B (zh) 热二次风增压逆流防ah堵塞与换热面腐蚀系统及其方法
CN102042605B (zh)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分侧热清灰方法
CN204479245U (zh) 一种h型低温省煤器泄漏检测装置
CN103969073A (zh) 烟风模拟换热装置
CN207132319U (zh) 一种燃气蒸汽锅炉
CN217004496U (zh) 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CN203560886U (zh) 一种低温省煤器防磨装置
CN114440240A (zh) 一种防止低温省煤器底部积灰装置
CN205388305U (zh) 一种新型低温二级省煤器
CN203364124U (zh) 链条锅炉改造的煤粉锅炉
CN206890500U (zh) 一种烟气余热综合控制系统
CN215808592U (zh) 可控型双相热媒强制循环换热系统
CN202119278U (zh) 全自动旋转定时吹灰吹垢节能器
CN211903866U (zh) 一种免维护方便拆装热管式低温省煤器装置
CN204494434U (zh) 一种新型多介质声波吹灰器
CN113251434A (zh) 一种亚临界锅炉多目标协同优化空预器防堵系统
CN201935588U (zh) 氧化铝气态悬浮焙烧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7218592A (zh) 一种烟气余热综合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4693453U (zh) 一种用于锅炉的自吸式空气能吹灰器
CN201028570Y (zh) 多级旋转节能除尘除有害气体立式锅炉
CN110645586A (zh) 一种电站锅炉脱白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5675283U (zh) 一种亚临界锅炉多目标协同优化空预器防堵系统
CN219346503U (zh) 一种二次风箱在线清灰装置
CN211976909U (zh) 一种基于锅炉对流受热面温度检测的锅炉炉膛吹灰装置
CN213119133U (zh) 一种锅炉水平烟道积灰在线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