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00176U -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00176U
CN217000176U CN202122994252.9U CN202122994252U CN217000176U CN 217000176 U CN217000176 U CN 217000176U CN 202122994252 U CN202122994252 U CN 202122994252U CN 217000176 U CN217000176 U CN 2170001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embedded
embedded part
build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42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寅
黄丽
金永柱
李道全
由晓迪
火真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song Suzhou Life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MORIMATSU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RIMATSU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RIMATSU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RIMATSU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42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001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001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001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该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埋件,所述第一埋件上设置有第二埋件;所述第一埋件上远离于所述第二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用于与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形成基座;所述第二埋件上远离于所述第一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部和固定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对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对接起定位作用,所述固定部用于实现所述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固定;所述第二埋件在所述第一埋件上的位置可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在无需箱体建筑到场的情况下,实现了箱体建筑的稳定装配并能够适应尺寸及装配要求,提高了箱体建筑的装配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建筑装配率的要求不断提高,箱体建筑作为一种有效的高装配率建筑,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建筑领域中。箱体建筑是将建筑结构切分为一个个标准尺寸模块,运输至现场进行拼接与组合成为建筑整体,再将其固定在地面或者其他位置。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钢结构柱脚螺栓预埋的形式对箱体建筑进行固定,预埋时需要调准柱脚螺栓的位置,否则无法保证箱体建筑的所有柱脚都能与柱脚螺栓装配上,调准过程繁琐且耗费时间久,造成箱体建筑的施工工期延长、装配效率降低。
所以,如何保证箱体建筑的快速装配,尽可能的缩短现场施工工期,成为这一类结构中的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埋时需要调准柱脚螺栓的位置,否则无法保证箱体建筑的所有柱脚都能与柱脚螺栓装配上,调准过程繁琐且耗费时间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埋件,所述第一埋件上设置有第二埋件;
所述第一埋件上远离于所述第二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用于与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形成基座;
所述第二埋件上远离于所述第一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部和固定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对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对接起定位作用,所述固定部用于实现所述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固定;
所述第二埋件在所述第一埋件上的位置可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埋件和第二埋件,在箱体建筑的指定装配位置处,将第一埋件与下方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形成用于设置箱体建筑的基座。其中,第一埋件上的锚固件起到将第一埋件牢牢固定在指定装配位置处的作用。考虑到土建施工误差,第一埋件的预埋位置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箱体建筑的尺寸及装配要求,故而在第二埋件上设置与箱体建筑相适应的定位部和固定部,定位部对箱体建筑与基座之间的装配起定位作用,固定部实现装配固定作用,通过调整第二埋件在第二埋件上的位置,来克服土建施工的缺陷。并且,将第二埋件固定在第一埋件上的工作可以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养护后直接进行,也降低了装配工作的难度。最终,将箱体建筑固定在第二埋件上,来实现将箱体建筑固定在基座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在无需箱体建筑到场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埋件和第二埋件的配合实现了箱体建筑的稳定装配并能够适应箱体建筑的尺寸及装配要求,减少了前期调准所耗时间,提高了箱体建筑的装配速度,缩短了现场施工工期。
另外,还包括夹设在所述第一埋件与所述第二埋件之间的调平垫板。由于土建施工的天然缺陷还会造成浇筑后的第一埋件存在倾斜,甚至是多个第一埋件不位于统一标高的问题出现,进而造成设置在其上的第二埋件也存在标高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埋件与第二埋件之间设置调平垫板来克服上述问题。其中,可以设置多个调平垫板具有不同的厚度尺寸,也可以设置调平垫板为固定的厚度尺寸。根据实际需求,可以使用对应厚度的调平垫板,也可以使用多层调平垫板组合成为需要的厚度。
另外,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埋件上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分布在所述定位部的周围。
另外,所述定位部的顶部为锥体,所述锥体用于对所述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对接起导向作用。顶部为锥体的定位部,既起定位作用,也起导向作用。优选的,定位部的身部为矩形管状或者圆管状。
另外,所述固定部为高强螺杆,所述高强螺杆通过塞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埋件上。固定部优选为高强度螺杆,塞焊的形式使固定部与第二埋件形为一个整体,可靠性更高。
另外,所述第二埋件的平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埋件的平面尺寸;所述第二埋件通过满焊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埋件上。为了保证第二埋件与第一埋件之间连接牢靠,所以第二埋件需要完全位于第一埋件之中,由此第二埋件上的固定部也都位于第一埋件之中,进而保证箱体建筑与基座之间连接牢靠。其中,满焊的固定方式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埋件与第一埋件之间连接的牢靠性。
另外,所述锚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锚固件分别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埋件上。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锚固件可以使第一埋件的受力更为均匀、平衡。
另外,所述第一埋件上贯穿设置有振捣孔和透气孔,所述振捣孔用于容纳振捣棒通过,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因存在气泡,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存在浇不实而导致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问题出现。通过设置振捣孔,将振捣棒自振捣孔伸入至混凝土中进行振捣,气泡自振捣孔和透气孔逃逸,以此提高第一埋件与混凝土之间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箱体建筑,包括:模块化箱体和如上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
所述模块化箱体的各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结构柱,所述结构柱的柱脚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槽;
所述结构柱的柱身上设置有结构梁,所述结构柱与结构梁之间设置有具有开口的节点盒,所述节点盒内设置有固定孔;
所述定位部嵌入所述定位槽,以及所述固定部穿入所述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建筑,包括模块化箱体和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在模块化箱体的结构柱的柱脚设置有与定位部相适应的定位槽;结构柱上连接有节点盒,节点盒内设置有与固定部相适应的固定孔,由此满足装配要求,且装配过程迅速、方便,有效地缩短了施工工期。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槽的尺寸略大于定位部的尺寸。
另外,所述节点盒的开口朝上。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中第一埋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中第一埋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中第二埋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箱体建筑的结构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箱体建筑的部分结构透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箱体建筑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埋件、110-锚固件、120-振捣孔、130-透气孔;200-第二埋件、210-定位部、220-固定部;300-调平垫板;400-结构柱、410-定位槽;500-结构梁;600-节点盒、610-固定孔;700-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现有技术中,通常将钢柱柱脚预埋至混凝土中,再将模块化箱体吊至现场后进行连接固定。申请人发现,随着装配强度的要求,模块化箱体的结构柱已经从位于箱体中心位置改进至位于箱体的边角,即模块化箱体的结构柱数量增多。基于结构柱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以及土建施工误差,现有的预埋钢柱柱脚的连接方式为了满足使每个结构柱都能装配上,在前期调准时耗费时间巨大且工作繁琐,极大程度的造成了施工工期的延长。
基于上述问题,发明人研究出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采用双层埋件的形式,位于下层的埋件实现与混凝土的一体浇筑成型,以满足后续固定稳固牢靠的装配要求;位于上层的埋件位置可以调,无需模块化箱体到场的情况下,在下层埋件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养护后直接进行位置调整的工作,既能够满足结构柱之间相对位置的要求,使得每个结构柱都能装配上,也克服了土建施工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参照图1,包括:第一埋件100,所述第一埋件100上设置有第二埋件200;所述第一埋件100上远离于所述第二埋件2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锚固件110,所述锚固件110用于与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形成基座700;所述第二埋件200上远离于所述第一埋件10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部210和固定部220,所述定位部210用于对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700之间的对接起定位作用,所述固定部220用于实现所述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700之间的固定;所述第二埋件200在所述第一埋件100上的位置可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埋件100和第二埋件200,在箱体建筑的指定装配位置处,将第一埋件100与下方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形成用于设置箱体建筑的基座700。其中,第一埋件100上的锚固件110起到将第一埋件100牢牢固定在指定装配位置处的作用。考虑到土建施工误差,第一埋件100的预埋位置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箱体建筑的尺寸及装配要求,故而在第二埋件200上设置与箱体建筑相适应的定位部210和固定部220,定位部210对箱体建筑与基座700之间的装配起定位作用,固定部220实现装配固定作用,通过调整第二埋件200在第二埋件200上的位置,来克服土建施工的缺陷。并且,将第二埋件200固定在第一埋件100上的工作可以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养护后直接进行,也降低了装配工作的难度。最终,将箱体建筑固定在第二埋件200上,来实现将箱体建筑固定在基座70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在无需箱体建筑到场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埋件100和第二埋件200的配合实现了箱体建筑的稳定装配并能够适应箱体建筑的尺寸及装配要求,减少了前期调准所耗时间,提高了箱体建筑的装配速度,缩短了现场施工工期。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埋件100和第二埋件200的材质可以相同,以降低第二埋件200确定位置后与第一埋件100之间固定的工作难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满足第一埋件100和第二埋件200之间连接可靠性以及装配强度的前提下,第一埋件100和第二埋件200的材质也可以不相同。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连接机构还包括夹设在所述第一埋件100与所述第二埋件200之间的调平垫板300。由于土建施工的天然缺陷还会造成浇筑后的第一埋件100存在倾斜,甚至是多个第一埋件100不位于统一标高的问题出现,进而造成设置在其上的第二埋件200也存在标高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埋件100与第二埋件200之间设置调平垫板300来克服上述问题。通过在不同位置上的第一埋件100和第二埋件200之间设置对应厚度的调平垫板300,以使调平后的第二埋件200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标高位置,进而使得装配在其上的模块化箱体的柱脚处于同一标高。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设置多个调平垫板300具有不同的厚度尺寸,具有不同厚度尺寸的调平垫板300可以尽量降低第一埋件100、第二埋件200和调平垫板300之间的连接工作量,但是生产多规格厚度尺寸的调平垫板300也会增加生产成本。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调平垫板300为固定的厚度尺寸,固定厚度尺寸的调平垫板300可以减小工作成本,但是在第一埋件100与指定标高相差位置较大时,因使用的调平垫板300数量增加,也会相应的增加连接工作量。根据实际需求,可以使用对应厚度的调平垫板300,也可以使用多层调平垫板300组合成为需要的厚度。另外,调平垫板300的材质可以与第一埋件100、第二埋件200选用相同的材质,具体的,调平垫板300可以为钢板。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部210设置在所述第二埋件200上的中心位置处,定位部210的数量为一个,即可以满足定位要求。当然根据实际需求,定位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所述固定部2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220分布在所述定位部210的周围,以满足受力均匀装配稳固。牢靠的要求。
另外,所述定位部210的顶部为锥体,所述锥体用于对所述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700之间的对接起导向作用。顶部为锥体的定位部210,既起定位作用,也起导向作用。优选的,定位部210的身部为矩形管状或者圆管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20为高强螺杆,所述高强螺杆通过塞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埋件200上。固定部220优选为高强度螺杆,塞焊的形式使固定部220与第二埋件200形为一个整体,可靠性更高。其中,定位部210和固定部220的材质可以选用与第二埋件200相同的材质,以降低生产难度。
考虑到第一埋件100与第二埋件200之间连接强度的因素,优选的,第二埋件200需要全部位于第一埋件100之中,所以设置所述第二埋件200的平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埋件100的平面尺寸。并且,所述第二埋件200通过满焊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埋件100上。由此第二埋件200上的固定部220也都位于第一埋件100之中,进而保证箱体建筑与基座700之间连接牢靠。其中,满焊的固定方式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埋件200与第一埋件100之间连接的牢靠性。
另外,所述锚固件110的数量为多个,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所述锚固件110分别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埋件100上。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的锚固件110可以使第一埋件100的受力更为均匀、平衡,以增强第一埋件100与下方混凝土之间连接的牢靠性。具体的,锚固件110可以为锚固钢筋。锚固钢筋的长度根据实际需求选取。
另外,所述第一埋件100上贯穿设置有振捣孔120和透气孔130,振捣孔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所述振捣孔120用于容纳振捣棒通过,所述透气孔130的数量为多个。因存在气泡,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会存在浇不实而导致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问题出现。通过设置振捣孔120,将振捣棒自振捣孔120伸入至混凝土中进行振捣,气泡自振捣孔120和透气孔130逃逸,以此提高第一埋件100与混凝土之间的牢固性。可以理解的是,振捣孔120的尺寸大于透气孔130的尺寸,以容纳振捣棒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箱体建筑,参照图5,包括:模块化箱体和如上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所述模块化箱体的各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结构柱400,所述结构柱400的柱脚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槽410;所述结构柱400的柱身上设置有结构梁500,所述结构柱400与结构梁500之间设置有具有开口的节点盒600,所述节点盒600内设置有固定孔610;所述定位部210嵌入所述定位槽410,以及所述固定部220穿入所述固定孔610,如图6、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建筑,包括模块化箱体,在模块化箱体的结构柱400的柱脚设置有与定位部210相适应的定位槽410;结构柱400上连接有节点盒600,节点盒600内设置有与固定部220相适应的固定孔610。通过上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以结构柱400之间的相对位置调准第二埋件200的位置后,利用定位部210和定位槽410配合实现装配定位,利用固定件连接穿过固定孔610的固定部220实现固定,装配过程迅速、方便,有效地提高了装配速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槽410的尺寸略大于定位部210的尺寸,固定孔610的尺寸也略大于固定部220的尺寸。其中,节点盒600是为了与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固定而设置。因为每个结构柱400在朝向模块化箱体的箱体部分均连接有结构梁500,即每个结构柱400连接有两个方向的结构梁500,根据装配强度需求调节对应的节点盒600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在模块化箱体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结构柱400上布置一个节点盒600。在模块化箱体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结构柱400上布置两个节点盒600。另外,模块化箱体的形状可以是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相应的,不同形状的模块化箱体其结构柱400的数量和位置也不同。
另外,为了便于在固定部220上装配固定件,节点盒600的开口朝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一种箱体建筑的装配方法,具体包括:
预先制备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和箱体建筑,其中,所述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埋件100和第二埋件200,所述箱体建筑包括模块化箱体和节点盒600。
将第一埋件100自具有锚固件110的一侧与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以形成基座700。
根据所述模块化箱体中结构柱400之间的相对位置来调整所述第二埋件200在所述第一埋件100上的位置,并将确定好位置的所述第二埋件200固定在所述第一埋件100上。
将所述箱体建筑移动至所述基座700的上方,以所述结构柱400上的定位槽410落入至嵌套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埋件200上的定位部210,以实现所述箱体建筑在所述基座700上的定位;将所述第二埋件200上的固定部220穿入所述节点盒600上的固定孔610。
自所述节点盒600的开口处,使用固定件对穿入所述固定孔610的所述固定部220进行固定,以完成所述箱体建筑的装配。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上部构件到场后调节钢柱柱脚的位置,再将上部构件连接到钢柱柱脚的装配方法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根据结构柱400之间的相对位置,无需特别严格的预埋第一埋件100并进行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然后通过调整第二埋件200在第一埋件100上的位置来克服土建施工缺陷,并满足结构柱400之间相对位置的要求,以使每个结构柱400都能与第二埋件200装配上;最后使模滑块箱体到场,以定位部210与定位槽410之间的配合为位置定位,通过固定穿入固定孔610的固定部220,达到足够预紧力,借助固定部220自身以及模块箱体和第二埋件200之间的摩擦面,将箱体建筑可靠连接于基础之上,并由此达到现场快速安装定位的目的。
进一步的,如果预埋的第一埋件100不符合同一标高的要求,通过在第一埋件100与第二埋件200之间设置调平垫板300进行调平,确保第二埋板上表面位于同一标高之上。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埋件,所述第一埋件上设置有第二埋件;
所述第一埋件上远离于所述第二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锚固件,所述锚固件用于与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形成基座;
所述第二埋件上远离于所述第一埋件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部和固定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对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对接起定位作用,所述固定部用于实现所述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固定;
所述第二埋件在所述第一埋件上的位置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设在所述第一埋件与所述第二埋件之间的调平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埋件上的中心位置处;所述固定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部分布在所述定位部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顶部为锥体,所述锥体用于对所述箱体建筑与所述基座之间的对接起导向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高强螺杆,所述高强螺杆通过塞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埋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埋件的平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埋件的平面尺寸;所述第二埋件通过满焊的形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埋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锚固件分别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埋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埋件上贯穿设置有振捣孔和透气孔,所述振捣孔用于容纳振捣棒通过,所述透气孔的数量为多个。
9.一种箱体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箱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箱体柱脚连接结构;
所述模块化箱体的各个边角位置处均设置有结构柱,所述结构柱的柱脚向内凹陷形成有定位槽;
所述结构柱的柱身上设置有结构梁,所述结构柱与结构梁之间设置有具有开口的节点盒,所述节点盒内设置有固定孔;
所述定位部嵌入所述定位槽,以及所述固定部穿入所述固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体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盒的开口朝上。
CN202122994252.9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Active CN2170001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4252.9U CN217000176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4252.9U CN217000176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00176U true CN217000176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80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4252.9U Active CN217000176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001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41320B2 (en) Construction connector anchor cage system
US5609005A (en) Foundation connector for tilt-up concrete wall panel and method of use
KR20180047905A (ko) 건축용 거푸집 고정구 및 그 고정구의 제작방법
CN217000176U (zh)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
CN114482691A (zh) 一种装配式机场围界基础模板及使用方法
CN114164947A (zh) 一种箱体柱脚连接结构、箱体建筑及其装配方法
KR101625791B1 (ko) 비정형 구조물용 거푸집 어셈블리를 이용한 시공 방법
KR100779772B1 (ko) 가이드 블록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리 캐스트 부재 설치공법
CN215859082U (zh) 一种楼梯模板支模结构
JP3015646U (ja) 土留め用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
CN110374221B (zh) 基础工程隔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11247032A (ja) 基礎構築用鉄筋支持具
JP5324515B2 (ja) 海洋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CN115506397B (zh) 基础地脚螺栓盒精准定位施工方法
CN215594609U (zh) 劲性结构中的锚板及劲性柱固定结构
CN114215186B (zh) 一种模块化建筑
CN210263033U (zh) 一种桩基加固装置
CN220868596U (zh) 一种钢筋预埋固定装置
CN114108814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494154B (zh) 一种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CN215631790U (zh) 一种螺栓定位装置
JP3854105B2 (ja) 布基礎の型枠装置
CN212534187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墙柱脚快速连接装置
JP7375281B1 (ja) プレート材の固定方法、固定構造および位置調整金具
CN220014028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8

Address after: 201607 Building 1, 489 Zhongmin Road, Maoga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ORIMATSU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Sensong (Suzhou) Lif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07 Building 1, 489 Zhongmin Road, Maogang Town,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MORIMATSU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