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9767U -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9767U
CN216999767U CN202121139063.7U CN202121139063U CN216999767U CN 216999767 U CN216999767 U CN 216999767U CN 202121139063 U CN202121139063 U CN 202121139063U CN 216999767 U CN216999767 U CN 216999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anchor head
beam body
head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390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勇
程磊
季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ngkan Geotechn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390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9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9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9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索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包括倾斜穿设在土体中的锚索,锚索的内端穿设在土体中,锚索的外端朝外延伸出土体,且穿过梁体,锚头具有穿过梁体的固定段;梁体中设有凹陷槽,固定段上固定连接有锚头,锚头置于凹陷槽内,凹陷槽中填充有混凝土,混凝土将锚头封装在凹陷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锚头设置在梁体上,被封装在梁体的凹陷槽内,实现对锚头的封闭设置,有效避免锚索锚头长期暴露在空气、雨水等环境中,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等情况,延长预应力锚索的使用年限。

Description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锚索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在土体工程设计时,当土体高度不高时,常规设计一般采用灌注桩+内支撑、灌注桩+预应力锚索或者双排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当土体深度达到15m~20m左右深度时,仅采用双排灌注桩支护无法抵抗主动土压力,从而无法满足稳定性要求。这个时候,则会采用增加预应力锚索的方式,通过在灌注桩上设置腰梁或冠梁连续传递锚索抗拔力,从而来抵抗主动土压力。
在使用阶段时,预应力锚索一般需设置在连续腰梁或者冠梁上,锚索的锚头会暴露在空气中,而永久土体一般的使用年限长达50~70年,在使用一定年限后,由于预应力锚索的锚头长期处于空气、雨水的环境中,极易出现锚头腐蚀的情况,当锚头出现损坏的时候,整个锚索会瞬间崩断失效,进而导致整个支护结构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锚索的锚头处于裸露状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包括倾斜穿设在土体中的锚索,所述锚索的内端穿设在土体中,所述锚索的外端朝外延伸出土体,且穿过梁体,所述锚头具有穿过梁体的固定段;所述梁体中设有凹陷槽,所述固定段上固定连接有锚头,所述锚头置于凹陷槽内,所述凹陷槽中填充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将锚头封装在所述凹陷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段置于所述凹陷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锚索与梁体呈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梁体呈四方体状,所述梁体具有朝前布置的前端面以及朝下布置的下端面;所述锚索由所述梁体的下端面朝上倾斜穿入,经由所述梁体的前端面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槽形成在所述梁体的前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槽具有供锚索穿过的底端面,所述凹陷槽的底端面铺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与锚索呈垂直布置;所述锚索的固定段穿过所述钢板,所述锚头朝下抵接在所述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梁体内设有多个侧壁植筋以及多个底部植筋,多个所述侧壁植筋间隔布置的凹陷槽的外侧,多个所述底部植筋间隔布置在所述凹陷槽的底部的下方,所述侧壁植筋的上端显露在梁体的表面,所述侧壁植筋的下端与底部植筋的端部相交连接,形成弯折连接处,所述梁体的内部形成多个所述弯折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梁体内设有加强植筋,所述加强植筋分别与多个弯折连接处连接,且沿着多个弯折连接处延伸。
进一步的,沿着竖向朝下的方向,所述凹陷槽具有位于最低部的水平侧壁,所述水平侧壁呈水平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锚索的固定段连接有多个呈平铺状且间隔布置的钢筋网;多个所述钢筋网包括底部钢筋网以及上部钢筋网,所述底部钢筋网自上而下抵接在锚头上,所述底部钢筋网的外周抵接着凹陷槽的侧壁,所述底部钢筋网与钢板之间围合形成容置锚头的底部空间;沿着锚索背离土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上部钢筋网位于所述底部钢筋网的上方,所述上部钢筋网与凹陷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锚头设置在梁体上,被封装在梁体的凹陷槽内,实现对锚头的封闭设置,有效避免锚索锚头长期暴露在空气、雨水等环境中,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等情况,延长预应力锚索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索与梁体连接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锚索200运用在双排桩支护结构中,运用在土体100的支护中,当然,其也可以运用在其它任何需要运用锚索的结构中,锚索200的锚头605不仅限制穿设在冠梁中,其也可以穿设在任何其它梁体中,具体可视实际需要而定。
在土体100的双排桩支护中,包括竖向插设在土体100中的两排排桩400,两个排桩400呈前后间隔布置,排桩400的顶部连接有梁体401,利用梁体401将排桩400连接为一体,排桩400的底部朝下穿过土体100内的潜在滑裂面。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包括倾斜穿设在土体100中的锚索200,锚索200的内端穿设在土体100中,且穿过土体100的潜在滑裂面101,锚索200的外端穿过梁体401,锚索200的外端上连接有锚头605,锚头605固定在梁体401上,且被封装在梁体401内;沿着锚索200穿入土体100的方向,锚索200朝下倾斜布置。利用锚索200对梁体401进行张拉,大大提高排桩400的支护能力。
梁体401中设有凹陷槽,固定段608上固定连接有锚头605,锚头605置于凹陷槽内,凹陷槽中填充有混凝土,混凝土将锚头605封装在凹陷槽内。
上述提供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锚头605设置在梁体401上,被封装在梁体401的凹陷槽内,实现对锚头605的封闭设置,有效避免锚索200锚头605长期暴露在空气、雨水等环境中,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蚀等情况,延长预应力锚索200的使用年限。
在排桩400之间设置有连接板500,连接板500呈水平状布置,且连接板500的两端分别对接两个排桩400的梁体401。
通过在排桩400上的梁体401上施加锚索200,可明显改善排桩400的受力状况,减小排桩400的内力,另外,通过连接板500相互连接,影响其相互之间的变形以及内力,即先通过锚索200改变排桩400的内力及变形,然后通过连接板500进一步影响排桩400的内力及变形,最终排桩400之间相互影响及协调,共同抵抗滑坡推力;在承受相同大小的滑坡推力时,通过在排桩400上的梁体401施加锚索200,改善排桩400的桩身受力情况,明显减小桩身的内力,从而可节省工程造价。
固定段608的长度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且固定段608也随着锚头605一并封装在梁体401的内部,锚索200的固定段608位于凹陷槽内,或者,也可以固定段608的末端延伸至凹陷槽外。锚索200与梁体401呈垂直布置,这样,锚索200可以更好的牵拉梁体401。
梁体401呈四方体状,梁体401具有朝前布置的前端面以及朝下布置的下端面;锚索200由所述梁体401的下端面朝上倾斜穿入,经由梁体401的前端面穿出,这样,便于锚索200呈倾斜状布置,且可以保证锚索200朝下的张拉力,可以对排桩400实现张拉,同时,可以对排桩400实现下压的压力,使得排桩400更为稳固。
凹陷槽形成在梁体401的前端面,锚头605置于凹陷槽中,凹陷槽填充有混凝土,混凝土封装整个所述锚头605。这样,锚头605实现内凹在梁体401的内部,可以便于隐藏式设置。
凹陷槽具有供锚索200穿过的底端面,凹陷槽的底端面铺设有钢板604,钢板604与锚索200呈垂直布置;锚索200的固定段608穿过钢板604,锚头605朝下抵接在钢板604上。利用钢板604布置在凹陷槽的底部,锚头605抵接在钢板604上,可以实现锚头605位置稳固,且锚头605与梁体401之间抵接传递之间更为稳固。
梁体401内设有多个侧壁植筋600以及多个底部植筋601,多个侧壁植筋600间隔布置的凹陷槽的外侧,多个底部植筋601间隔布置在凹陷槽的底部的下方,这样,利用侧壁植筋600和底部植筋601实现对凹陷槽外周的支护,可以实现锚索200与梁体401配合后,张拉力的平稳传递。
侧壁植筋600的上端显露在梁体401的表面,侧壁植筋600的下端与底部植筋601的端部相交连接,形成弯折连接处,梁体401的内部形成多个弯折连接处,可以将侧壁植筋600与底部植筋601形成整体,实现凹陷槽的完整支护。
梁体401内设有加强植筋602,加强植筋602分别与多个弯折连接处连接,且沿着多个弯折连接处延伸。这样,利用加强植筋602,对侧壁植筋600与底部植筋601之间的弯折连接处进行连接,使得侧壁植筋600与底部植筋601形成整体结构,不会在弯折处出现受压变形的现象。
沿着竖向朝下的方向,凹陷槽具有位于最低部的水平侧壁,水平侧壁呈水平布置,这样,便于将锚头605放置在凹陷槽中,也便于在施工操作中,工具或者其它配件放置在水平侧壁上。
锚索200的固定段608位于凹陷槽内,锚索200的固定段608连接有多个呈平铺状且间隔布置的钢筋网;多个钢筋网包括底部钢筋网607以及上部钢筋网606,底部钢筋网607自上而下抵接在锚头605上,底部钢筋网607的外周抵接着凹陷槽的侧壁,底部钢筋网607与钢板604之间围合形成容置锚头605的底部空间603;这样,当往凹陷空间内灌注混凝土时,利用底部钢筋网607及上部钢筋网606与混凝土之间的凝固连接,可以将锚索200与梁体401形成一体,使得锚索200可以更好的对梁体401实现张拉。
沿着锚索200背离土体100的延伸方向,上部钢筋网606位于底部钢筋网607的上方,上部钢筋网606与凹陷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另外,当混凝土灌注在凹陷槽的过程中,由于底部钢筋网607的外周抵接在凹陷槽的侧壁,可以使得混凝土的局部阻挡作用,这样,当凹陷槽内的混凝土灌注好后,底部钢筋网607下方的底部空间603不会完全被填充,便于后续拆卸凹陷槽内的混凝土,其次,锚头605已经被封装在凹陷槽内部的底部空间603,此时,混凝土与锚头605只是局部接触连接,不会将锚头605锁死,便于后续锚头605的调节;混凝土与底部钢筋网607、上部钢筋网606包覆连接,且将固定段608处于底部钢筋网607与上部钢筋笼之间的部分包覆连接,也就是混凝土与锚索200之间实现固定连接,可以实现锚索200与梁体401之间的一体张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穿设在土体中的锚索,所述锚索的内端穿设在土体中,所述锚索的外端朝外延伸出土体,且穿过梁体,所述锚头具有穿过梁体的固定段;所述梁体中设有凹陷槽,所述固定段上固定连接有锚头,所述锚头置于凹陷槽内,所述凹陷槽中填充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将锚头封装在所述凹陷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置于所述凹陷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与梁体呈垂直布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呈四方体状,所述梁体具有朝前布置的前端面以及朝下布置的下端面;所述锚索由所述梁体的下端面朝上倾斜穿入,经由所述梁体的前端面穿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形成在所述梁体的前端面。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具有供锚索穿过的底端面,所述凹陷槽的底端面铺设有钢板,所述钢板与锚索呈垂直布置;所述锚索的固定段穿过所述钢板,所述锚头朝下抵接在所述钢板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内设有多个侧壁植筋以及多个底部植筋,多个所述侧壁植筋间隔布置的凹陷槽的外侧,多个所述底部植筋间隔布置在所述凹陷槽的底部的下方,所述侧壁植筋的上端显露在梁体的表面,所述侧壁植筋的下端与底部植筋的端部相交连接,形成弯折连接处,所述梁体的内部形成多个所述弯折连接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内设有加强植筋,所述加强植筋分别与多个弯折连接处连接,且沿着多个弯折连接处延伸。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竖向朝下的方向,所述凹陷槽具有位于最低部的水平侧壁,所述水平侧壁呈水平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的固定段连接有多个呈平铺状且间隔布置的钢筋网;多个所述钢筋网包括底部钢筋网以及上部钢筋网,所述底部钢筋网自上而下抵接在锚头上,所述底部钢筋网的外周抵接着凹陷槽的侧壁,所述底部钢筋网与钢板之间围合形成容置锚头的底部空间;沿着锚索背离土体的延伸方向,所述上部钢筋网位于所述底部钢筋网的上方,所述上部钢筋网与凹陷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隔。
CN202121139063.7U 2021-05-25 2021-05-25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Active CN216999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9063.7U CN216999767U (zh) 2021-05-25 2021-05-25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39063.7U CN216999767U (zh) 2021-05-25 2021-05-25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9767U true CN216999767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67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39063.7U Active CN216999767U (zh) 2021-05-25 2021-05-25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9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5258A (zh) 装配式抗震抗冻融变形波纹板刚柔型挡土墙
CN215211096U (zh) 一种组合式双排抗滑桩支挡结构
CN108316309A (zh) 深基坑支挡的双排桩复合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6033139B2 (ja) 杭とフーチングとの接合構造
CN215715367U (zh) 避免集中受力产生人为破裂面的基坑支护结构
CN216999767U (zh) 锚头隐藏式布置结构
KR20180020476A (ko) 사면 보강용 l형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옹벽
CN212129160U (zh) 一种桩顶斜拉基坑支护结构
CN210946785U (zh) 一种施加预应力的型钢混凝土搅拌墙结构
CN210288428U (zh) 组合式支护结构
CN210529719U (zh) 顺层边坡的加固装置
CN113356239B (zh) 边坡双排桩加锚索支护结构
KR102111153B1 (ko) Pc강연선을 이용한 옹벽패널 구조물
CN213773385U (zh) 一种利用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09989803U (zh) 搅拌桩支护结构
CN211080252U (zh) 一种预制式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0288408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10857227U (zh) 可施加预应力的不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JP5551943B2 (ja) 地盤改良体を用いた基礎構造
CN111501795A (zh) 一种用于高陡边坡加固防护的锚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4219681U (zh) 一种地下连续机构
CN216515697U (zh) 一种钻岩锚索与承台组合的抗震式基础
CN218622267U (zh) 一种填方边坡的防护结构
CN218757536U (zh) 一种基于排水锚固体系的特大型滑坡加固结构
CN218540708U (zh) 一种预应力支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