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8125U - 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8125U
CN216998125U CN202221025203.2U CN202221025203U CN216998125U CN 216998125 U CN216998125 U CN 216998125U CN 202221025203 U CN202221025203 U CN 202221025203U CN 216998125 U CN216998125 U CN 2169981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ipe
air blowing
ai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520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华娟
黄亮东
黎伟源
胡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Guangdong Gla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520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81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81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81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包括设置于加热炉的加热空间内的对流组件,所述对流组件包括进气管、加热管和吹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输入口与气体输入机构连接,所述进气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加热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吹气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吹气管设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朝向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的辊轴;所述加热管围绕所述吹气管设置;所述加热管的上方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管所位于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加热丝所位于的平面。所述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对流装置对玻璃进行加热时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加热玻璃的加热炉,利用对流装置喷射出的热空气作用于玻璃,从而使玻璃升温到需要的温度。对流装置是利用加热丝对对流装置的加热管的外壁进行加热,使位于对流装置内的空气升温,升温后的热空气经过加热管后从吹气管的输入口输入,然后从吹气管的吹风口吹向玻璃,从而完成玻璃加热的流程。但是在现有的对流装置中,加热丝只能对的加热管进行加热,升温后的热空气从吹气管的输入口到吹气管的吹风口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热量流失,从而导致加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对流装置对玻璃进行加热时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包括设置于加热炉的加热空间内的对流组件,所述对流组件包括进气管、加热管和吹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输入口与气体输入机构连接,所述进气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加热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吹气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吹气管设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朝向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的辊轴;
所述加热管围绕所述吹气管设置;
所述加热管的上方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管所位于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加热丝所位于的平面。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吹气管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加热管为盘旋状;
所述吹气管的输入口设置于所述吹气管的长度方向的中点。
可选地,所述加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拐弯段、输出段和拐弯接口;所述输入段与所述进气管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拐弯接口与所述吹气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输入段和所述输出段均平行于所述吹气管。
具体地,所述进气管向所述加热炉的外部延伸,并且所述进气管的输入口设置于所述加热炉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吹气管设有多个吹风口,位于所述吹气管的前侧的吹风口组成第一吹风口组,位于所述吹气管的后侧的吹风口组成第二吹风口组,所述第一吹风口组和所述第二吹风口组以所述吹气管在竖直方向的出气断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吹气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加热管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加热空间设有多个对流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所述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中,气体输入机构向所述进气管输入空气,空气经过进气管后进入所述加热管,由于所述加热管的上方设有加热丝,加热丝为加热管内的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从所述吹气管的长度方向的中点进入吹气管,再从吹风口吹向位于辊轴上的玻璃;由于所述加热管围绕所述吹气管设置,加热丝的热辐射覆盖到所述加热管的同时,加热丝的热辐射还能覆盖到吹气管,使吹气管内的热空气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额定的温度,提高玻璃加热的效果,还能省掉上下设置的联接结构,使结构简单化;所述加热管围绕所述吹气管设置,还能延长了空气在加热管内流动的距离,从而提高了空气流经加热管的时间,从而保证空气能被加热丝加热到额定的温度,进一步提高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对流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对流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对流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对流组件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对流组件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吹气管的剖视图;
其中:1加热空间;11加热丝;12辊轴;2对流组件;21进气管;22加热管;221输入段;222拐弯段;223输出段;224拐弯接口;23吹气管;231出气断面;232吹风口;3气体输入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包括设置于加热炉的加热空间1内的对流组件2,所述对流组件2包括进气管21、加热管22和吹气管23;
所述进气管21的输入口与气体输入机构3连接,所述进气管21的输出口与所述加热管22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22的输出口与所述吹气管23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吹气管23设有吹风口232,所述吹风口232朝向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1内的辊轴12;具体地,所述气体输入机构3为现有的结构,用于向所述进气管21输入空气;
所述加热管22围绕所述吹气管23设置;
所述加热管22的上方设有加热丝11,所述加热管22所位于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加热丝11所位于的平面。
在所述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中,气体输入机构3向所述进气管21输入空气,空气经过进气管21后进入所述加热管22,由于所述加热管22的上方设有加热丝11,加热丝11为加热管22内的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热空气从所述吹气管23的长度方向的中点进入吹气管23,再从吹风口232吹向位于辊轴12上的玻璃;由于所述加热管22围绕所述吹气管23设置,加热丝11的热辐射覆盖到所述加热管22的同时,加热丝11的热辐射还能覆盖到吹气管23,使吹气管23内的热空气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额定的温度,提高玻璃加热的效果,还能省掉上下设置的联接结构,使结构简单化;所述加热管22围绕所述吹气管23设置,还能延长了空气在加热管22内流动的距离,从而提高了空气流经加热管22的时间,从而保证空气能被加热丝11加热到额定的温度,进一步提高加热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加热管22与所述吹气管23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加热管22为盘旋状;所述吹气管23的输入口设置于所述吹气管23的长度方向的中点。由于升温后的热空气从吹气管23的一端输入,在进入吹气管23再经过吹风口232吹出的过程中,靠近吹气管23的一端的吹风口232的风量会比靠近吹气管23的另一端的吹风口232的风量明显大很多,而且吹气管23的长度越长,其自身的两端的吹风口232的风量的差距越明显,从而导致吹气管23的出风不均匀,使玻璃加热不均匀。所述吹气管23的输入口设置在其自身的长度方向的中点,在热空气进入吹气管23后,热空气到吹气管23的两端的距离相等,从而使吹风更加均匀,进而使玻璃加热更加均匀。盘旋状的加热管22进一步延长了空气流动的距离,从而提高了空气流经加热管22的时间,从而保证空气能被加热丝11加热到额定的温度。
值得说明的是,如图4和5所示,所述加热管22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221、拐弯段222、输出段223和拐弯接口224;所述输入段221与所述进气管21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拐弯接口224与所述吹气管23的输入口连接;所述输入段221和所述输出段223均平行于所述吹气管23。空气从所述进气管21的输出口出来后进入所述输入段221,再依次经过拐弯段222和输出段223,最后经过拐弯接口224从所述吹气管23的输入口进入所述吹气管23的内部。空气在依次经过输入段221、拐弯段222、输出段223和拐弯接口224时,均能接收到加热丝11的热辐射,从而能稳定升温。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段221、拐弯段222和所述输出段223形成U形结构,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靠近所述吹气管23,节约空间。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管21向所述加热炉的外部延伸,并且所述进气管21的输入口设置于所述加热炉的外部。如此,能使所述气体输入机构3设置于所述加热炉的外部,从而避免所述气体输入机构3由于高温而损坏。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吹气管23设有多个吹风口232,位于所述吹气管23的前侧的吹风口232组成第一吹风口组,位于所述吹气管23的后侧的吹风口232组成第二吹风口组,所述第一吹风口组和所述第二吹风口组以所述吹气管23在竖直方向的出气断面231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如此,能使热空气以特定角度斜着吹向玻璃。与热空气垂直吹到玻璃相比,斜着吹向玻璃时,玻璃受到的风力降低,从而保证玻璃不会被吹得变形。由于所述第一吹风口组和所述第二吹风口组以所述吹气管23在竖直方向的出气断面231为对称面对称设置,能保证向前侧和后侧吹出的热空气作用于玻璃的风量和风力一致,从而保证玻璃加热均匀。
优选的,所述吹气管23的直径大于所述加热管22的直径。如此,能降低进入所述吹气管23后的热空气的风速,使热空气吹到玻璃时风速不会过快。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加热空间1设有多个对流组件2。多个对流组件2同时工作,对玻璃进行加热,从而能提高加热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包括设置于加热炉的加热空间内的对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组件包括进气管、加热管和吹气管;
所述进气管的输入口与气体输入机构连接,所述进气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加热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加热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吹气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吹气管设有吹风口,所述吹风口朝向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的辊轴;
所述加热管围绕所述吹气管设置;
所述加热管的上方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管所位于的平面平行于所述加热丝所位于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与所述吹气管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加热管为盘旋状;
所述吹气管的输入口设置于所述吹气管的长度方向的中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拐弯段、输出段和拐弯接口;所述输入段与所述进气管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拐弯接口与所述吹气管的输入口连接;所述输入段和所述输出段均平行于所述吹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向所述加热炉的外部延伸,并且所述进气管的输入口设置于所述加热炉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设有多个吹风口,位于所述吹气管的前侧的吹风口组成第一吹风口组,位于所述吹气管的后侧的吹风口组成第二吹风口组,所述第一吹风口组和所述第二吹风口组以所述吹气管在竖直方向的出气断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的直径大于所述加热管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空间设有多个对流组件。
CN202221025203.2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Active CN2169981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5203.2U CN21699812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5203.2U CN21699812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8125U true CN216998125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5203.2U Active CN216998125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81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98125U (zh) 一种加热效果佳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CN103267302B (zh) 锅炉空气预热器
CN207716926U (zh) 一种带有导向折流板的管式冷却器
CN206410206U (zh) 一种u形管热交换器
CN202973984U (zh) 一种辐射管烧嘴用烟气余热换热器
CN209655763U (zh) 芯片烘干用气体加热器
CN217077395U (zh) 一种均匀加热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CN216898298U (zh) 适合于锂电池极片烘箱使用的风嘴及其烘箱
CN201158610Y (zh) 玻璃钢化设备的炉体热风循环对流管
CN211645049U (zh) 一种玻璃加热涡旋对流对流管及其玻璃对流系统
CN209706117U (zh) 一种锅炉二次给风风加热装置
CN210532947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hit或hjt工艺固化炉
CN210561598U (zh) 一种消除沥青搅拌站排气口水汽的热风炉装置
CN210602273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
CN216998167U (zh) 一种具有多重加热效果的加热炉对流装置
CN209672609U (zh) 一种太阳能采暖热风集热器
CN216890637U (zh) 一种加热炉双层导流管对流装置
CN207006552U (zh) 一种环保型风道加热器
CN101762027A (zh) 太阳能炉
CN202938656U (zh) 热交换余热回收装置
CN206538453U (zh) 一种铝合金高效率时效炉
CN206310893U (zh) 干燥炉热风循环结构
CN206131051U (zh) 一种插管式空气预热器
CN217297946U (zh) 一种stc炉的立式风冷装置
CN220852989U (zh) 一种绝缘管生产用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