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5797U - 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5797U
CN216995797U CN202220841119.1U CN202220841119U CN216995797U CN 216995797 U CN216995797 U CN 216995797U CN 202220841119 U CN202220841119 U CN 202220841119U CN 216995797 U CN216995797 U CN 216995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baffle
transportation
shock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11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梅增胜
周丽丽
谭志
苏龙龙
于飞
张靖岩
吴星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GN Power Co Ltd, China Nuclear Power Op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8411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5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5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5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该运输减震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减震组件以及第二平台。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通过将安全阀放置在第二平台上,然后将叉车插入到第一平台下方后即可。整体平台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可以有效过滤运输过程中路面颠簸,缓冲振动,同时,由于第二平台上的防倾立柱的高度与减震组件的预设压缩高度一致,当减震组件超过设计载荷使得第二平台发生倾斜时,通过防倾立柱的支撑,可以防止减震组件超过设计载荷而损坏的同时,防止第二平台发生倾斜设备从第二平台上滑落。整体结构确保了安全阀在运输时的安全性,解决了路面颠簸对设备检修质量的影响。

Description

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阀门是介质流量调节的重要设备,其中安全阀作为一种防止管线及压力容器超压的保护设备,在电力、石油、化工领域广泛应用。安全阀是一种自动阀门,通过内部的弹簧结构设计,当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利用介质本身的压力,自动排出超压的介质,当压力下降到设计标准时,阀门在弹簧作用下,恢复密封。为了保证阀门的安全起跳性能,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安全阀在系统上工作一定时间后就要定期进阀门起跳压力试验及密封试验。
由于安全阀起跳和密封试验测试装置体积大,通常固定放置在专用的检修车间,当阀门从系统管线上拆卸下来后,需要运输到检修车间进行性能鉴定或解体检修工作。往往工业厂房与检修车间之间有一定距离,且路面颠簸,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阀门产生震动,这对弹簧加载的安全阀密封面来说极为不利,若密封面上存在一些系统中大杂质,这种震动很容易在密封面上产生压痕,损伤密封面,导致阀门密封失效,对工业生产造成重大安全隐患。
对于安全等级要求苛刻的核级安全阀,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震动更需要加以防护。往往在检修人员完成检修之后都要小心翼翼地将阀门运回至系统管线上,一些小阀门则徒手搬运至现场,一些较大的阀门则通过工具车缓缓运至现场,作业风险高,且效率低。同时,由于工具车无滤振设计,无法将阀门与小车固定,运输途中完全依靠人力扶住阀门,运输安全系数低。此外,工具车承载范围有限,部分大口径阀门,其质量约2000KG,普通工具车根本无法满足运输需求,只能通过货车搬运,涉及大量的起吊、搬运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大口径安全阀在运输时,由于路面颠簸对设备检修质量的影响,提供一种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输减震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减震组件以及第二平台;
所述第一平台位于所述第二平台下方,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
所述第二平台朝向所述第一平台的一侧设置有防倾立柱,所述防倾立柱的高度与所述减震组件的预设压缩高度一致。
上述运输减震平台,通过将安全阀放置在第二平台上,然后将叉车插入到第一平台下方后即可。整体平台通过减震组件的设置,可以有效过滤运输过程中路面颠簸,缓冲振动,同时,由于第二平台上的防倾立柱的高度与减震组件的预设压缩高度一致,当减震组件超过设计载荷使得第二平台发生倾斜时,通过防倾立柱的支撑,可以防止减震组件超过设计载荷而损坏的同时,防止第二平台发生倾斜设备从第二平台上滑落。整体结构确保了安全阀在运输时的安全性,解决了路面颠簸对设备检修质量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多个气囊减震器,多个所述气囊减震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和所述第二平台之间,且多个所述气囊减震器位于所述第二平台的四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台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围挡,所述围挡上设置有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平台背离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的延伸方向相异,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第一平台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平台上沿所述第三挡板宽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长条孔后与所述第三挡板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台背离所述第二平台的一侧设置有多条支撑腿,多条所述支撑腿沿平行于所述围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条所述支撑腿之间的距离用于与叉车上的货叉的宽度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搬运脚轮,所述搬运脚轮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上相对两侧的支撑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减震垫,所述减震垫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背离所述第一平台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包括叉车以及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设置在所述叉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减震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二平台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一平台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限位块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去除第一平台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叉车;101、货叉;20、第一平台;201、长条孔;202、支撑腿;30、限位块;301、第一挡板;302、第二挡板;303、第三挡板;304、紧固件;40、减震组件;50、第二平台;501、防倾立柱;502、围挡;5021、固定孔;60、减震垫;70、搬运脚轮;701、连接片;70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并结合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输减震平台,包括:第一平台20、减震组件40以及第二平台50,其中,该减震组件40可以是弹簧或者其他具有减震的结构,第一平台20位于第二平台50下方,减震组件40设置在第一平台20和第二平台50之间,减震组件40的一端与第一平台2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平台50连接;同时,第二平台50朝向第一平台20的一侧设置有防倾立柱501,该防倾立柱501的高度与减震组件40的预设压缩高度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安全阀放置在第二平台50上,将叉车插入到第一平台20下方后即可。整体平台通过减震组件40的设置,可以有效过滤运输过程中路面颠簸,缓冲振动,同时,由于第二平台50上的防倾立柱501的高度与减震组件40的预设压缩高度一致,当减震组件40超过设计载荷使得第二平台50发生倾斜时,通过防倾立柱501的支撑,可以防止减震组件40超过设计载荷而损坏的同时,防止第二平台50发生倾斜设备从第二平台50上滑落;整体结构确保了安全阀在运输时的安全性,解决了路面颠簸对设备检修质量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减震组件40包括多个气囊减震器,多个气囊减震器设置在第一平台20和第二平台50之间,且多个气囊减震器位于第二平台50的四周,同时,防倾立柱501的高度与气囊减震器的预设压缩高度一致。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第一平台20和第二平台50之间均匀分布四个气囊减震器,具体个数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需要进行选择,其中,单个气囊减震器的设计载荷为500KG,气囊减震器内部充有压缩气体,用于隔离路面传递到叉车上的振动。平台设计单次可运输一台重约2000KG的DN500口径安全阀,多台口径DN300左右的小口径安全阀(单台阀门重量约800KG),在阀门从检修地面吊运至平台上时,为了防止单只气囊减震器超过设计载荷,使平台发生倾斜,本申请中的防倾立柱501的高度与气囊减震器的预设压缩高度一致,当超过单只气囊减震器载荷时,通过防倾立柱501支撑,防止气囊减震器超过设计载荷而损坏的同时,防止平台发生倾斜设备从平台上滑落。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具有减震功能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第二平台50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围挡502,该围挡502上设置有固定孔5021。
在运输过程中,厂房之间路面存在一些斜坡、电缆过桥等,同时安全阀多为高度较高的圆柱体结构,存在易倒风险,阀门运输条件相对复杂。运输过程中就要对阀门进行有效固定,以防发生阀门倾倒。同时现场阀门种类多,结构多样,固定结构难以统一。本申请通过在第二平台50上的围挡502上开设“长条型”设备固定孔5021,在阀门放置到第二平台50上后,使用绳索可较为便利的通过固定孔5021将阀门系到第二平台50的围挡502上,固定操作简单可靠。
同时借助侧面的围挡502结构可便捷的搬运第二平台50,此外,围挡502的设置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运输过程中人员或物品进入到第一平台20和第二平台50中间,出现夹伤现象。整体结构确保了安全阀在运输时的安全性,给安全阀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中的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限位块30,该限位块30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平台20背离第二平台50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申请中的限位块30包括第一挡板301、第二挡板302以及第三挡板303,其中,第一挡板301和第三挡板303垂直连接在第二挡板302的相对两侧,且第一挡板301和第三挡板303的弯折方向不同,第三挡板303与第一平台20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6并结合图5所示,本申请中的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紧固件304,该紧固件304可以是螺栓或者其他具有连接功能的部件,同时,第一平台20上沿第三挡板303宽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孔201,紧固件304穿过长条孔201后与第三挡板303螺纹连接。
由于叉车规格较多,为了提高第一平台20的适用性,限位块30与第一平台20之间采用可调式结构设计,在第一平台20上设计多个长条孔201,限位块30可以在第一平台20上实现0-200mm宽的左右位置调整,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叉车。在使用过程中,结合叉车实际宽度,调整好限位块30之间的距离,同时,确保两个限位块30之间相对对称,以保证第一平台20在货叉101上处于居中位置。同时限位块30在调整时要与货叉101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以保证使用过程中货叉101可以较为顺利的从第一平台20上撤出。
如图5并结合图7、图8所示,本申请设置有两个限位块30,在使用时,首先将两个限位块30连接到第一平台20上,即将对应的紧固件304从上到下穿过第一平台20后与第三挡板303连接,然后将第一平台20放到叉车10上的两个货叉101上,此时,拧紧紧固件304,以使得限位块30上第一挡板301的上表面与货叉101的底面紧贴,限位块30上第三挡板303的上表面与第一平台20的底面紧贴,这样就可以将第一平台20固定到货叉101上,避免在转运的过程中第一平台20从货叉101上脱落。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具有限位功能的装置。
如图7并结合图5所示,为了提高调整限位块30操作时的便利性,本申请将限位块30安装在第一平台20朝向货叉101尾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申请在第一平台20背离第二平台50的一侧设置有多条支撑腿202,多条支撑腿202沿平行于围挡50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条支撑腿202之间的距离用于与叉车上的货叉的宽度相对应。
本申请中的第一平台在设计时考虑到现场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物品吊运时稳定性,使用时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地面上,再将阀门等设备吊运至第二平台上,再使用叉车将第一平台连同设备一起运输。由于第一平台20采用三根整段式支撑腿202的“架空”式结构设计,且相邻两条支撑腿202之间的距离与叉车上货叉的宽度向对应,因此,货叉就可以插入到两个支撑腿202之间,从而为叉车的使用预留空间,同时为第一平台20提供稳固的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搬运脚轮70,该搬运脚轮70设置在位于第一平台20上相对两侧的支撑腿202上。
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搬运脚轮70包括连接片701和滚轮702,其中,连接片701的一端与支撑腿202连接,连接片701的另一端与滚轮702连接,滚轮702位于支撑腿202的外侧。
由于第一平台20上设置有滚轮702,且滚轮702位于支撑腿202,因此,在搬运第一平台20的时候,可以抬起第一平台20远离滚轮702的一侧,然后在滚轮702的作用下推动第一平台20即可,滚轮702的设置,方便了人工搬运第一平台20,提升了第一平台20使用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中的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减震垫60,该减震垫60设置在第二平台50背离第一平台20的一侧。
由于常见安全阀底部又是阀门介质的进口,底部为与管线或设备连接的密封面,为了防止阀门进口密封面与第二平台50上表面发生摩擦,导致阀门进口密封面受损,本申请在第二平台50的上表面铺设一层减振垫60,以保护阀门进口密封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包括叉车以及如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任意一项的运输减震平台,运输减震平台设置在叉车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台(20)、减震组件(40)以及第二平台(50);
所述第一平台(20)位于所述第二平台(50)下方,所述减震组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20)和所述第二平台(50)之间;
所述第二平台(50)朝向所述第一平台(20)的一侧设置有防倾立柱(501),所述防倾立柱(501)的高度与所述减震组件(40)的预设压缩高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40)包括多个气囊减震器,多个所述气囊减震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20)和所述第二平台(50)之间,且多个所述气囊减震器位于所述第二平台(50)的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50)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置有围挡(502),所述围挡(502)上设置有固定孔(502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限位块(30),所述限位块(3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平台(20)背离所述第二平台(5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30)包括第一挡板(301)、第二挡板(302)以及第三挡板(303);
所述第一挡板(301)和所述第三挡板(303)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302)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挡板(301)和所述第三挡板(303)的延伸方向相异,所述第三挡板(303)与所述第一平台(20)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紧固件(304),所述第一平台(20)上沿所述第三挡板(303)宽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孔(201),所述紧固件(304)穿过所述长条孔(201)后与所述第三挡板(303)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20)背离所述第二平台(50)的一侧设置有多条支撑腿(202),多条所述支撑腿(202)沿平行于所述围挡(50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两条所述支撑腿(202)之间的距离用于与叉车上的货叉的宽度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搬运脚轮(70),所述搬运脚轮(70)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平台(20)上相对两侧的支撑腿(20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还包括减震垫(60),所述减震垫(60)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50)背离所述第一平台(20)的一侧。
10.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车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运输减震平台,所述运输减震平台设置在所述叉车上。
CN202220841119.1U 2022-04-13 2022-04-13 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Active CN216995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1119.1U CN216995797U (zh) 2022-04-13 2022-04-13 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1119.1U CN216995797U (zh) 2022-04-13 2022-04-13 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5797U true CN216995797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7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1119.1U Active CN216995797U (zh) 2022-04-13 2022-04-13 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5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322391A1 (en) Aircraft engine installation/removal and transfer device
WO2016000011A1 (en) Pipe intermodal logistics system
CA2949161A1 (en) Tanks forming rack superstructure
US20110068548A1 (en) Transport pallet
CN216995797U (zh) 运输减震平台及运输装置
GB2294448A (en) Pipe Handling System
CN206307875U (zh) 一种直行电梯轿底减震连接装置
JP5520157B2 (ja) 防振架台
CN212556013U (zh) 一种用于乏燃料货包运输的伸缩加固装置
CN114689262A (zh) 一种大型包装箱水平冲击试验弹射系统
CN212952062U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的防倾倒装置
US8083076B2 (en) Protec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locating a superconductive magnet unit and superconductive magnet unit apparatus
CN212529629U (zh) 一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工具
CN108100867B (zh) 起重机行走机构搬运工装
CN217424699U (zh) 一种大型包装箱水平冲击试验弹射系统
CN216410379U (zh) 一种集装箱称重传感器保护装置
CN220376075U (zh) 一种砌块吊装保护箱
GB2457889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nd locating a superconductive magnet apparatus
CN216761779U (zh) 一种车辆装卸货物用的安全防护式运送装置
CN212685391U (zh) 一种油罐车车载灭火器箱的减震保护装置
CN213799800U (zh) 一种用于气体存储罐的搬运装置
CN219792163U (zh) 内燃机车转向架吊运装置
CN212921311U (zh) 一种用于运输车厢内的货物分层存放装置
CN214198051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防爆电器安装支架
CN211078139U (zh) 一种轧机机架包装运输支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