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95293U -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95293U
CN216995293U CN202220663437.3U CN202220663437U CN216995293U CN 216995293 U CN216995293 U CN 216995293U CN 202220663437 U CN202220663437 U CN 202220663437U CN 216995293 U CN216995293 U CN 216995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bottle
block
convex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34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leixu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leixu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eixu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leixue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34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95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95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95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包括外瓶、内瓶、内瓶肩、外瓶肩和肩套,外瓶中空且上下贯通,内瓶置于外瓶内,内瓶上端连接内瓶肩,外瓶的上端连接外瓶肩,肩套可同心转动连接于外瓶肩,内瓶肩包括上凸部,上凸部的内壁周向设有凸体一,上凸部的外壁周向设有凸体二,外瓶肩包括块体,块体包括块体一和块体二,块体二包括块体斜部和块体头部,相邻两个块体的相互靠近的块体一上端和块体头部之间形成限位区域,肩套包括齿,齿包括齿面,凸体二扣入对应的相邻两个块体之间的限位区域。本实用新型只需旋转肩套,就可将内瓶下端往下弹出外瓶,人很轻松就可取出内瓶;替换安装内瓶时只需将内瓶往上直接插入就可装配牢固,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包装容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化妆品包装容器已经有不少内瓶可替换的方案,但是其内瓶的替换是从将内瓶从顶部取出,内瓶与外瓶之间卡的比较紧,需要耗费时间和较大力气才能进行替换,便捷性差,有待对此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只需旋转肩套,就可将内瓶下端往下弹出外瓶,人很轻松就可取出内瓶;替换安装内瓶时只需将内瓶往上直接插入就可装配牢固,非常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包括外瓶、内瓶、内瓶肩、外瓶肩和肩套,所述外瓶中空且上下贯通,所述内瓶置于外瓶内,内瓶上端连接有内瓶肩,所述外瓶的上端连接有外瓶肩,所述肩套可同心转动连接于外瓶肩,所述内瓶肩包括上凸部,所述上凸部的内壁周向设有多个凸体一,上凸部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凸体二,所述外瓶肩包括周向分布的多个具有弹性的块体,所述块体包括块体一和块体二,所述块体二包括块体斜部和块体头部,所述块体一和块体头部通过块体斜部连接,所述块体斜部的下端面为斜面,相邻两个块体的相互靠近的块体一上端和块体头部之间形成限位区域,所述肩套包括位于下端的周向分布的齿,所述齿包括齿面,所述凸体二扣入对应的相邻两个块体之间的限位区域,所述凸体一可沿着齿面为导向离开齿以使凸体二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
所述块体一上端设有台阶缺口,所述台阶缺口位于靠近相邻的块体的块体头部一侧,相邻两个块体的相互靠近的台阶缺口与块体头部之间形成限位区域。
所述台阶缺口包括台阶面一和台阶面二,所述凸体二包括过渡部、凸体二底部和远离过渡部的一个凸体二侧部,在任意一个限位区域,所述过渡部至少部分抵住台阶面一,所述凸体二底部至少部分抵住台阶面二,所述凸体二侧部至少部分抵住块体二。
所述凸体二侧部至少部分抵住块体斜部和块体头部的交界处,所述块体斜部和块体头部的交界处为靠近另一个块体的台阶缺口的交界处。
所述凸体二包括位于顶端的凸体二弧形头,所述凸体二弧形头可沿着块体斜部的下端面导向进入限位区域,位于块体头部一侧的块体斜部高于位于块体一一侧的块体斜部。
所述外瓶肩包括位于块体外围的下缺口,所述肩套包括位于齿外围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圆周长度小于下缺口的圆周长度,所述连接头伸入下缺口,连接头可在下缺口所在范围移动且连接头移动带动齿面推动凸体一远离以使凸体二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
所述内瓶内壁过盈配合安装有活塞,所述内瓶的底部设有通孔,所述内瓶肩配合内瓶将活塞包围在内,所述凸体二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以使内瓶、活塞和内瓶肩一起弹出且弹出后内瓶的下端面超出外瓶下端口。
所述块体的数量为凸体二的数量的两倍,每组的两个块体适配一个凸体二,每个凸体二对应位于每组的两个块体之间的限位区域。
所述齿的数量为凸体一的数量的两倍,每组的两个齿适配一个凸体一,每个凸体一对应位于每组的两个齿之间的区域。
所述内瓶的下部外壁设有周向分布的扣接部,所述扣接部与外瓶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内瓶肩还包括基片部和下凸部,所述上凸部、基片部和下凸部同心分布,上凸部连接于基片部的上端面,所述下凸部连接于基片部的下端面,所述上凸部的内壁设有内凸环,所述凸体一的下端连接于内凸环的上端面,所述凸体一包括位于上端的凸体一弧形头和位于两侧的凸体一侧部,所述凸体一弧形头可沿着齿面为导向进入或离开齿,所述下凸部的外壁设有连接部二,所述内瓶的内壁上部设有与连接部二相适配的连接部一,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扣接连接,所述肩套包括同心分布的肩套基板、肩套上凸环和肩套下凸环,所述肩套上凸环连接于肩套基板的上端外边缘,所述肩套基板的内边缘连接有安装座,所述齿周向均布于安装座的下端面,所述安装座的下端插入上凸部内,安装座的下端外径小于上凸部的上端内径,所述肩套下凸环通过连接片隔断,所述连接片与肩套下凸环之间留有间隔,所述肩套基板的外边缘设有基板缺口,所述连接片的上端位于基板缺口,所述肩套上凸环的上端面间隔设有缺口一和缺口二,所述肩套下凸环的外壁设有连接部四,所述外瓶肩包括一体成型的外瓶肩基环、外瓶肩凸环和外瓶肩上沿部,所述块体周向均布于外瓶肩基环的内边缘,所述外瓶肩包括位于块体外围的下缺口,所述下缺口包括连通的缺口三和缺口四,所述缺口三设于外瓶肩凸环的下端内壁,所述缺口四设于外瓶肩基环外边缘,所述缺口三和缺口四内外相对应且圆周长度相等,所述缺口三的上端超出外瓶肩基环的上端,所述外瓶肩凸环的内壁上部设有连接部三和上缺口,所述上缺口的数量与连接片的数量相同,上缺口与下缺口上下相对,所述连接部三被上缺口隔断,连接部三的内壁和上缺口的内壁位于同一环面,所述外瓶肩凸环的外壁周向设有凸片,所述凸片与外瓶上部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外瓶肩上沿部的下端面抵住外瓶上端面,所述肩套下凸环下端面抵住外瓶肩基环上端面,所述连接部四与连接部三扣接连接,所述安装座安装有泵,所述基片部的内边缘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接环,所述接环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缩小,接环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过渡环,所述过渡环的内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内环筒,所述泵的下端配合插入内环筒的外壁,所述泵的上端安装按头,所述按头的一侧设有连通泵的喷嘴,喷嘴穿出缺口二,所述按头伸入肩套上凸环且按头的外壁与肩套上凸环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只需旋转肩套,就可将内瓶下端往下弹出外瓶,人很轻松就可取出内瓶;替换安装内瓶时只需将内瓶往上直接插入就可装配牢固,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瓶肩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瓶肩的立体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瓶肩的立体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瓶肩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A-A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肩套的立体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肩套的立体图二;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瓶肩、外瓶肩、肩套配合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3中D-D向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片和下缺口配合的立体图。
图中:外瓶1、内瓶2、扣接部21、通孔22、连接部一23、活塞3、内瓶肩4、上凸部41、凸体一42、凸体一弧形头421、凸体一侧部422、凸体二43、凸体二弧形头431、凸体二侧部432、过渡部433、凸体二底部434、基片部44、下凸部45、连接部二451、接环46、过渡环47、内环筒48、内凸环49、外瓶肩5、外瓶肩凸环51、外瓶肩基环52、外瓶肩上沿部53、凸片54、连接部三55、上缺口56、下缺口57、缺口三571、缺口四572、块体58、块体一581、台阶面一5811、台阶面二5812、块体二582、块体斜部5821、块体头部5822、肩套6、肩套基板61、基板缺口611、肩套上凸环62、缺口一621、缺口二622、安装座63、齿631、齿面6311、肩套下凸环64、连接部四641、连接片65、连接头651、泵7、按头8、喷嘴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6所示,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包括外瓶1、内瓶2、内瓶肩4、外瓶肩5和肩套6,内瓶肩4、外瓶肩5和肩套6均采用弹性材料,所述外瓶1中空且上下贯通,参照图2,外瓶1为圆环状结构,外瓶1从上往下内径相等且从上往下外径也相等。
所述内瓶2置于外瓶1内,参照图2,正常使用状态下,内瓶2的下端不超出外瓶1下端。
内瓶2上端连接有内瓶肩4,内瓶2为上端敞开结构,所述内瓶肩4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凸部41、基片部44和下凸部45,所述上凸部41、基片部44和下凸部45同心分布,上凸部41连接于基片部44的上端面,所述下凸部45连接于基片部44的下端面,上凸部41的直径小于下凸部45的直径。上凸部41和下凸部45均不超出基片部44外边缘。所述下凸部45的外壁设有连接部二451,连接部二451为凸环,所述内瓶2的内壁上部设有与连接部二451相适配的连接部一23,连接部一23为凹槽,所述连接部一23和连接部二451扣接连接,基片部44的外边缘下端面抵住内瓶2上端面。
所述内瓶2内壁过盈配合安装有活塞3,所述内瓶2的底部设有通孔22,通孔22用于平衡活塞3下端的内瓶2腔体和外部大气的压力。
所述内瓶肩4配合内瓶2将活塞3包围在内,活塞3向上最大行程受限于内瓶肩4。
参照图2,所述基片部44的内边缘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接环46,所述接环46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缩小,接环46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过渡环47,过渡环47为水平的,所述过渡环47的内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内环筒48,内环筒48为竖直设置且中空的。接环46、过渡环47配合后的形状与活塞3中心处的形状近似,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活塞3向上的行程,且最大限度保证活塞3上方的液体使用后无残留。
所述外瓶1的上端连接有外瓶肩5,所述外瓶肩5包括一体成型的外瓶肩基环52、外瓶肩凸环51和外瓶肩上沿部53,参照图7,所述外瓶肩凸环51的外壁周向设有凸片54,凸片54分成上下间隔设置的两部分,每部分均围成环状,围成环状的相邻两个凸片54留有间隙,所述凸片54与外瓶1上部内壁过盈配合,通过在外瓶肩凸环51外部涂胶水使得外瓶肩5和外瓶1粘在一起,相邻凸片54之间的间隙可容纳胶水,使得外瓶肩5和外瓶1粘接牢固。所述外瓶肩上沿部53的下端面抵住外瓶1上端面。
参照图11、图12,所述肩套6包括同心分布的肩套基板61、肩套上凸环62和肩套下凸环64,所述肩套上凸环62连接于肩套基板61的上端外边缘,所述肩套基板61的内边缘连接有安装座63,安装座63的上端超出肩套基板61上端,安装座63的下端超出肩套基板61下端,肩套下凸环64的外径小于肩套基板61的外径,所述外瓶肩凸环51的内壁上部设有连接部三55,连接部三55为凹槽,所述肩套下凸环64的外壁设有连接部四641,连接部四641为凸起,所述连接部四641与连接部三55扣接连接。所述肩套6可同心转动连接于外瓶肩5。
参照图5,所述上凸部41的内壁周向设有多个凸体一42,上凸部41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凸体二43,凸体一42和凸体二43均为周向均布,数量均为4个。所述凸体一42包括位于上端的凸体一弧形头421和位于两侧的凸体一侧部422,除去凸体一弧形头421外的凸体一42近似长方体,所述上凸部41的内壁设有内凸环49,所述凸体一42的下端连接于内凸环49的上端面,内凸环49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参照图5,凸体二43近似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通过圆弧过渡,即所述凸体二43包括位于顶端的凸体二弧形头431。三角形的两个底角通过竖直的直平面过渡,即凸体二43包括两个竖直的过渡部433。三角形包括两个侧边,即凸体二43包括位于凸体二弧形头431和过渡部433之间的凸体二侧部432,凸体二侧部432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三角形包括一个底边,即凸体二43包括位于底面的凸体二底部434。
所述凸体二43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582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以使内瓶2、活塞3和内瓶肩4一起弹出且弹出后内瓶2的下端面超出外瓶1下端口。
参照图6,所述外瓶肩5包括周向分布的多个具有弹性的块体58,所述块体58的数量为凸体二43的数量的两倍,块体58的数量为8个且周向均布。所述块体58周向均布于外瓶肩基环52的内边缘。
所述块体58包括块体一581和块体二582,块体一581连接于外瓶肩基环52的内边缘,参照图9,块体一581既连接于外瓶肩基环52的上端面,同时又连接于外瓶肩基环52的周向内壁,这样块体一581具备较强的连接牢固性和可靠性。
所述块体二582包括块体斜部5821和块体头部5822,所述块体一581和块体头部5822通过块体斜部5821连接,每个块体58中,块体一581和块体头部5822分别位于两端,块体头部5822的高度高于块体一581的高度,位于块体头部5822一侧的块体斜部5821高于位于块体一581一侧的块体斜部5821,所述块体斜部5821的下端面为斜面,块体斜部5821近似长方体,即块体斜部5821的上端也为斜面。块体二582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能力,尤其是块体斜部5821。
参照图9,所述块体一581上端设有台阶缺口,所述台阶缺口位于靠近相邻的块体58的块体头部5822一侧,所述台阶缺口包括台阶面一5811和台阶面二5812,台阶缺口为直角台阶,台阶面一5811为竖向平面,台阶面二5812为横向平面,通过设台阶缺口,使得块体一581上端与相邻的块体58的块体头部5822的一侧的厚度较小,块体一581上端也具备弹性变形能力。
参照图15,相邻两个块体58的相互靠近的块体一581上端和块体头部5822之间形成限位区域,所述凸体二43扣入对应的相邻两个块体58之间的限位区域,具体为,相邻两个块体58的相互靠近的台阶缺口与块体头部5822之间形成限位区域。
8个块体58可分成4组,每组的两个块体58适配一个凸体二43,每个凸体二43对应位于每组的两个块体58之间的限位区域。即每组的两个块体58中,其中一个两个块体58的块体一581上端和另一个块体58的块体头部5822之间形成限位区域,此处的块体一581上端和块体头部5822为相互靠近的。具体为,参照图15,在任意一个限位区域,一侧的过渡部433(左侧的过渡部433)至少部分抵住台阶面一5811,所述凸体二底部434至少部分抵住台阶面二5812,另一侧的凸体二侧部432(可以称为远离左侧过渡部433的一个凸体二侧部432或者称为右侧的凸体二侧部432)至少部分抵住块体二582。具体为另一侧的凸体二侧部432至少部分抵住块体斜部5821和块体头部5822的交界处,所述块体斜部5821和块体头部5822的交界处为靠近另一个块体58的台阶缺口的交界处(即图15的左侧交界处,不是右侧交界处)。
参照图12,所述肩套6包括位于下端的周向分布的齿631,所述齿631的数量为凸体一42的数量的两倍,即齿631的数量为8个,每组的两个齿631适配一个凸体一42,每个凸体一42对应位于每组的两个齿631之间的区域,所述凸体一弧形头421可沿着齿面6311为导向进入或离开齿631。所述齿631周向均布于安装座63的下端面,所述齿631包括齿面6311,每个齿631均包括两个齿面6311,相邻两个齿631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所述凸体一42可沿着齿面6311为导向离开齿631以使凸体二43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582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参照图14,当正常使用状态时,凸体一42的凸体一弧形头421几乎一组的相邻两个齿631之间的空间顶部,即凸体一弧形头421几乎位于齿面6311的顶端位置。参照图15,当正常使用状态时,凸体二43挤压其两侧的块体一581和块体头部5822,块体一581和块体头部5822均有一定程度的挤压变形,尤其是块体头部5822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向上弯曲变形。
操作时,一只手扣住外瓶1,另一只手旋转肩套6,肩套6旋转带动齿631跟着旋转,齿面6311挤压凸体一42的凸体一弧形头421,使得凸体一弧形头421沿着齿面6311下降,凸体一弧形头421下降带着凸体二43一起下降,凸体二43只要一脱离限位区域,由于块体一581和块体头部5822均要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尤其是弹性变形幅度较大的块体头部5822,因此块体头部5822要回复到初始位置就会向下运动,进而将凸体二43往下顶,使得内瓶2下端超出外瓶1下端,这样,用手就可将内瓶2取出进行替换新包装,新包装包括新的内瓶2、活塞3、内瓶肩4,其中新包装的内瓶肩4上还有密封盖,安装前去掉密封盖即可。
所述内瓶2的下部外壁设有周向分布的扣接部21,所述扣接部21与外瓶1内壁过盈配合,由于扣接部21的设置,使得内瓶2在弹出外瓶1下端的过程中不会直接脱落,而是通过扣接部21继续支撑在外瓶1内,这样需要用手才能将内瓶2取出。
参照图6、图10,所述外瓶肩5包括位于块体58外围的下缺口57,下缺口57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下缺口57包括连通的缺口三571和缺口四572,所述缺口三571设于外瓶肩凸环51的下端内壁,所述缺口四572设于外瓶肩基环52外边缘,所述缺口三571和缺口四572内外相对应且圆周长度相等,所述缺口三571的上端超出外瓶肩基环52的上端。
参照图12,所述肩套6包括位于齿631外围的连接片65,连接片6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肩套下凸环64通过连接片65隔断,所述连接片65与肩套下凸环64之间留有间隔,所述连接片65的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头651,所述肩套基板61的外边缘设有基板缺口611,所述连接片65的上端位于基板缺口611,该设置使得连接片65具有较好的弹性变形能力。
参照图15、图16,所述连接头651的圆周长度小于下缺口57的圆周长度,所述连接头651伸入下缺口57,即连接头651周向移动以下缺口57的周向两端为界限,连接头651无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都会碰到缺口三571的边界线而停止,即连接头651可在下缺口57所在范围移动,缺口四572作为避让槽,使得连接头651扣入缺口三571时更加方便。
连接头651移动带动齿面6311推动凸体一42远离(即凸体一42下降)以使凸体二43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582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下缺口57的设置限制了肩套6的旋转范围,同时方便定位安装。
新包装安装时,直接从下往上塞入外瓶1,凸体一42的凸体一弧形头421沿着对应的齿面6311上升,所述凸体二弧形头431可沿着对应的块体斜部5821的下端面导向进入限位区域。在凸体一弧形头421插入过程中,如果连接头651没有处于下缺口57的最右端(以附图6中唯一可见的一个下缺口57为参照),此时凸体一42会先带动肩套6旋转,使得连接头651抵住下缺口57的最右端,此后凸体一42才会沿着齿面6311上升直到凸体二43扣入限位区域。当连接头651从下缺口57的最右端旋转到最左端时,内瓶2从外瓶1下端脱出。
参照图2,所述安装座63的下端插入上凸部41内,安装座63的下端外径小于上凸部41的上端内径。
参照图6、图9,所述外瓶肩凸环51的内壁上部设有上缺口56,所述上缺口56的数量与连接片65的数量相同,上缺口56与下缺口57上下相对,上缺口56的圆周长度大于连接片65的圆周长度,上缺口56的圆周长度可以是等于下缺口57的圆周长度。所述连接部三55被上缺口56隔断,连接部三55的内壁和上缺口56的内壁位于同一环面,即实际上连接部三55依然是完整的环形。安装时连接头651沿着上缺口56装配入下缺口57。
参照图2,所述肩套下凸环64下端面抵住外瓶肩基环52上端面,所述安装座63安装有泵7,所述泵7的下端配合插入内环筒48的外壁,所述泵7的上端安装按头8,所述按头8的一侧设有连通泵7的喷嘴81,喷嘴81穿出缺口二622,所述按头8伸入肩套上凸环62且按头8的外壁与肩套上凸环6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参照图11,所述肩套上凸环62的上端面间隔设有缺口一621和缺口二622,缺口一621和缺口二622的下端均为弧形,喷嘴81可沿着缺口二622移动,手指按压按头8时,手指可伸入缺口一6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瓶(1)、内瓶(2)、内瓶肩(4)、外瓶肩(5)和肩套(6),所述外瓶(1)中空且上下贯通,所述内瓶(2)置于外瓶(1)内,内瓶(2)上端连接有内瓶肩(4),所述外瓶(1)的上端连接有外瓶肩(5),所述肩套(6)可同心转动连接于外瓶肩(5),所述内瓶肩(4)包括上凸部(41),所述上凸部(41)的内壁周向设有多个凸体一(42),上凸部(41)的外壁周向设有多个凸体二(43),所述外瓶肩(5)包括周向分布的多个具有弹性的块体(58),所述块体(58)包括块体一(581)和块体二(582),所述块体二(582)包括块体斜部(5821)和块体头部(5822),所述块体一(581)和块体头部(5822)通过块体斜部(5821)连接,所述块体斜部(5821)的下端面为斜面,相邻两个块体(58)的相互靠近的块体一(581)上端和块体头部(5822)之间形成限位区域,所述肩套(6)包括位于下端的周向分布的齿(631),所述齿(631)包括齿面(6311),所述凸体二(43)扣入对应的相邻两个块体(58)之间的限位区域,所述凸体一(42)可沿着齿面(6311)为导向离开齿(631)以使凸体二(43)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582)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一(581)上端设有台阶缺口,所述台阶缺口位于靠近相邻的块体(58)的块体头部(5822)一侧,相邻两个块体(58)的相互靠近的台阶缺口与块体头部(5822)之间形成限位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缺口包括台阶面一(5811)和台阶面二(5812),所述凸体二(43)包括过渡部(433)、凸体二底部(434)和远离过渡部(433)的一个凸体二侧部(432),在任意一个限位区域,所述过渡部(433)至少部分抵住台阶面一(5811),所述凸体二底部(434)至少部分抵住台阶面二(5812),所述凸体二侧部(432)至少部分抵住块体二(58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二侧部(432)至少部分抵住块体斜部(5821)和块体头部(5822)的交界处,所述块体斜部(5821)和块体头部(5822)的交界处为靠近另一个块体(58)的台阶缺口的交界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二(43)包括位于顶端的凸体二弧形头(431),所述凸体二弧形头(431)可沿着块体斜部(5821)的下端面导向进入限位区域,位于块体头部(5822)一侧的块体斜部(5821)高于位于块体一(581)一侧的块体斜部(582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瓶肩(5)包括位于块体(58)外围的下缺口(57),所述肩套(6)包括位于齿(631)外围的连接片(65),所述连接片(65)的下端设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头(651),所述连接头(651)的圆周长度小于下缺口(57)的圆周长度,所述连接头(651)伸入下缺口(57),连接头(651)可在下缺口(57)所在范围移动且连接头(651)移动带动齿面(6311)推动凸体一(42)远离以使凸体二(43)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582)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2)内壁过盈配合安装有活塞(3),所述内瓶(2)的底部设有通孔(22),所述内瓶肩(4)配合内瓶(2)将活塞(3)包围在内,所述凸体二(43)脱离限位区域并在块体二(582)的弹性力作用下向下弹出以使内瓶(2)、活塞(3)和内瓶肩(4)一起弹出且弹出后内瓶(2)的下端面超出外瓶(1)下端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58)的数量为凸体二(43)的数量的两倍,每组的两个块体(58)适配一个凸体二(43),每个凸体二(43)对应位于每组的两个块体(58)之间的限位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631)的数量为凸体一(42)的数量的两倍,每组的两个齿(631)适配一个凸体一(42),每个凸体一(42)对应位于每组的两个齿(631)之间的区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2)的下部外壁设有周向分布的扣接部(21),所述扣接部(21)与外瓶(1)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内瓶肩(4)还包括基片部(44)和下凸部(45),所述上凸部(41)、基片部(44)和下凸部(45)同心分布,上凸部(41)连接于基片部(44)的上端面,所述下凸部(45)连接于基片部(44)的下端面,所述上凸部(41)的内壁设有内凸环(49),所述凸体一(42)的下端连接于内凸环(49)的上端面,所述凸体一(42)包括位于上端的凸体一弧形头(421)和位于两侧的凸体一侧部(422),所述凸体一弧形头(421)可沿着齿面(6311)为导向进入或离开齿(631),所述下凸部(45)的外壁设有连接部二(451),所述内瓶(2)的内壁上部设有与连接部二(451)相适配的连接部一(23),所述连接部一(23)和连接部二(451)扣接连接,所述肩套(6)包括同心分布的肩套基板(61)、肩套上凸环(62)和肩套下凸环(64),所述肩套上凸环(62)连接于肩套基板(61)的上端外边缘,所述肩套基板(61)的内边缘连接有安装座(63),所述齿(631)周向均布于安装座(63)的下端面,所述安装座(63)的下端插入上凸部(41)内,安装座(63)的下端外径小于上凸部(41)的上端内径,所述肩套下凸环(64)通过连接片(65)隔断,所述连接片(65)与肩套下凸环(64)之间留有间隔,所述肩套基板(61)的外边缘设有基板缺口(611),所述连接片(65)的上端位于基板缺口(611),所述肩套上凸环(62)的上端面间隔设有缺口一(621)和缺口二(622),所述肩套下凸环(64)的外壁设有连接部四(641),所述外瓶肩(5)包括一体成型的外瓶肩基环(52)、外瓶肩凸环(51)和外瓶肩上沿部(53),所述块体(58)周向均布于外瓶肩基环(52)的内边缘,所述外瓶肩(5)包括位于块体(58)外围的下缺口(57),所述下缺口(57)包括连通的缺口三(571)和缺口四(572),所述缺口三(571)设于外瓶肩凸环(51)的下端内壁,所述缺口四(572)设于外瓶肩基环(52)外边缘,所述缺口三(571)和缺口四(572)内外相对应且圆周长度相等,所述缺口三(571)的上端超出外瓶肩基环(52)的上端,所述外瓶肩凸环(51)的内壁上部设有连接部三(55)和上缺口(56),所述上缺口(56)的数量与连接片(65)的数量相同,上缺口(56)与下缺口(57)上下相对,所述连接部三(55)被上缺口(56)隔断,连接部三(55)的内壁和上缺口(56)的内壁位于同一环面,所述外瓶肩凸环(51)的外壁周向设有凸片(54),所述凸片(54)与外瓶(1)上部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外瓶肩上沿部(53)的下端面抵住外瓶(1)上端面,所述肩套下凸环(64)下端面抵住外瓶肩基环(52)上端面,所述连接部四(641)与连接部三(55)扣接连接,所述安装座(63)安装有泵(7),所述基片部(44)的内边缘向下倾斜延伸形成接环(46),所述接环(46)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缩小,接环(46)的下端设有向内延伸的过渡环(47),所述过渡环(47)的内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内环筒(48),所述泵(7)的下端配合插入内环筒(48)的外壁,所述泵(7)的上端安装按头(8),所述按头(8)的一侧设有连通泵(7)的喷嘴(81),喷嘴(81)穿出缺口二(622),所述按头(8)伸入肩套上凸环(62)且按头(8)的外壁与肩套上凸环(6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CN202220663437.3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Active CN216995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3437.3U CN216995293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3437.3U CN216995293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95293U true CN216995293U (zh) 2022-07-19

Family

ID=82373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3437.3U Active CN216995293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95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95293U (zh)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CN2795074Y (zh) 带防尘盖的喷雾泵
AU2018366370A1 (en) Anchoring assembly
CN114604493A (zh) 一种内瓶可替换的包装容器
TW469248B (en) A device for stopping bottles
CN203074292U (zh) 电水壶的发热盘与壶体装配结构
CN210748685U (zh) 锅具
CN104858080A (zh) 一种喷雾泵
CN109720740A (zh) 一种推压式及时混料瓶及使用方法
CN202891596U (zh) 电热水壶
CN211365031U (zh) 一种液态肥料灌装头组件
CN201506523U (zh) 一种锁瓶盖与瓶体的连接结构
CN220499663U (zh) 一种组合式模压成型模具
CN212268212U (zh) 一次性鲜花饼包装盒
CN217234458U (zh) 一种新式硅胶圈水龙头阀芯
CN204672474U (zh) 一种喷雾泵
CN218618025U (zh) 一种缓解应力收缩的塑料瓶盖
CN212100074U (zh) 化妆品瓶盖的外盖连接结构
CN219920772U (zh) 一种与桌体配合使用的水壶
CN217003158U (zh) 一种快开水龙头阀芯
CN213800550U (zh) 一种组合饮料瓶
CN219898634U (zh) 一种防晒喷雾盖
CN202919920U (zh) 电热水壶
CN211593539U (zh) 一种瓶盖及一种瓶子
CN217946146U (zh) 一种具有环形密封结构的药用垫片及药用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