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72102U - 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72102U
CN216972102U CN202220817647.3U CN202220817647U CN216972102U CN 216972102 U CN216972102 U CN 216972102U CN 202220817647 U CN202220817647 U CN 202220817647U CN 216972102 U CN216972102 U CN 216972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reaction tank
mud
row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176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金梅
张垚
许月霞
苏喆
王申
赵丹
宋明
马一鸣
花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Tap Water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Tap Water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Tap Water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Tap Water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176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72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72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7210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包括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和气射器,气射器的进出口连通于第一排泥管道和第二排泥管道之间,气射器的抽气口连接有抽气管道,抽气管道连接有空压机,第一排泥管道连通有多个延伸至反应池底部的抽泥管道和延伸至反应池内的进水管道,第二排泥管道的出口位置低于抽泥管道延伸至反应池的端口位置,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位于第二排泥管道的出口下方的排泥槽,抽泥管道和第二排泥管道上均设置有排泥控制阀,抽气管道上设置有放气控制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和维修,降低了劳动量和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净化的过程。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通常将污水排入到反应池中进行沉淀反应,通过过滤后将污水转换成干净水,但是污水处理中的反应池在底部积聚有污泥,为了保证水质及沉淀的负荷率,传统的一直采用人工使用潜污泵进行排泥,如此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潜污泵的维修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潜污泵排泥劳动强度以及维修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包括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和气射器,所述气射器的进出口连通于第一排泥管道和第二排泥管道之间,所述气射器的抽气口连接有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连接有空压机,所述第一排泥管道连通有多个延伸至反应池底部的抽泥管道和延伸至反应池内的进水管道,所述第二排泥管道的出口位置低于所述抽泥管道延伸至反应池的端口位置,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位于第二排泥管道的出口下方的排泥槽,所述抽泥管道和第二排泥管道上均设置有排泥控制阀,所述抽气管道上设置有放气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泥管道上靠近出口的部分连通有增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空压机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连接有排空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排泥控制阀、放气控制阀以及排空控制阀可采用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抽泥管道延伸至反应池底部的端口连接有喇叭口。
进一步的,反应池上设置有刮泥机,所述抽泥管道均设置在反应池的一侧,所述刮泥机能够将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刮拭到抽泥管道的端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泥管道和第二排泥管道采用直径为150mm的碳钢管,所述抽泥管道采用直径为76mm的碳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先开启空压机、打开放气控制阀,空压机工作将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和气射器中空气抽出,然后通过进水管道向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以及气射器中注入水,使得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以及气射器处于水封的状态,然后打开抽泥管道以及第二排泥管道上的排泥控制阀、关闭放气控制阀,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可以将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引入到抽泥管道、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中,最终可以通过第二排泥管道进入到排泥槽中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和维修,降低了劳动量和维修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排泥管道上靠近出口的部分连通有增压泵,增加了第二排泥管道抽出污泥的压力,更利于反应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抽泥管道、第一排泥管道以及第二排泥管道排出,提高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池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排泥管道;2-第二排泥管道;3-气射器;4-抽气管道;5-空压机;6-抽泥管道;7-进水管道;8-排泥槽;9-排泥控制阀;10-放气控制阀;11-增压泵;12-排放管;13-排空控制阀;14-喇叭口;15-刮泥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包括第一排泥管道1、第二排泥管道2和气射器3,所述气射器3的进出口连通于第一排泥管道1和第二排泥管道2之间,所述气射器3的抽气口连接有抽气管道4,第一排泥管道1、第二排泥管道2与气射器3的进出口连接时均采用法兰结构,所述抽气管道4连接有空压机5,所述空压机5连接有排放管12,所述排放管12上连接有排空控制阀13,第一排泥管道1连通有多个延伸至反应池底部的抽泥管道6和延伸至反应池内的进水管道7,所述第二排泥管道2的出口位置低于所述抽泥管道6延伸至反应池的端口位置,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位于第二排泥管道2的出口下方的排泥槽8,所述抽泥管道6和第二排泥管道2上均设置有排泥控制阀9,所述抽气管道4上设置有放气控制阀10;使用上述技术方案时,先开启空压机5、打开放气控制阀10以及排放管12上的排空控制阀13,空压机5工作将第一排泥管道1、第二排泥管道2和气射器3中空气抽出,并通过通过排放管12将空气排出,然后通过进水管道7箱第一排泥管道1、第二排泥管道2以及气射器3中注入水,使得第二排泥管道2、第二排泥管道2以及气射器3处于水封状态,然后打开抽泥管道6以及第二排泥管道2上的排泥控制阀9、关闭放气控制阀10,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可以将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引入到抽泥管道6、第一排泥管道1、第二排泥管道2中,最终可以通过第二排泥管道2进入到排泥槽8中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和维修,降低了劳动量和维修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泥管道2上靠近出口的部分连通有增压泵11,在打开抽泥管道6以及第二排泥管道2上的排泥控制阀9、关闭放气控制阀10后,开启增压泵11增加第二排泥管道2抽出污泥的压力,更利于反应池底部的污泥通过抽泥管道6、第一排泥管道1以及第二排泥管道2排出,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并且,在开启抽泥管道6上的排泥控制阀9时,由于有多个抽泥管道6,每次可以只开启两个抽泥管道6上的排泥控制阀9,保证每次开启的抽泥管道6内具有足够的抽泥压力,在对应的两个抽泥管道6的反应池底部的污泥排尽时,关闭此次的两个排泥管道山的排泥控制阀9,打开另外两个排泥管道上的排泥控制阀9,如此循环,直到所有的反应池中的污泥排尽;在停止排泥作业时,关闭增压泵11、打开放气控制阀10,破坏第一排泥管道1、第二排泥管道2以及气射器3中的虹吸环境,最后开闭空压机5、排泥控制阀9。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泥控制阀9、放气控制阀10以及排空控制阀13可采用电磁阀,采用电磁阀时可以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使用更便捷,降低劳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抽泥管道6延伸至反应池底部的端口连接有喇叭口14,可以增大排泥管道的端口的吸泥面积,提高抽泥管道6的吸泥量,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反应池上安装有刮泥机15,而反应池可以并排设置有多个,而抽泥管道6均设置在反应池的一侧,而刮泥机15采用行走式刮泥机15,所述刮泥机15能够将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刮拭到抽泥管道6的端口处,采用刮泥机15将反应池底部的污泥进行集聚到抽泥管道6的端口,可以降低人工劳动量,同时也可以将反应池中的污泥清理干净,保证反应池中的水质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泥管道1和第二排泥管道2均采用直径为150mm的碳钢管,所述抽泥管道6采用直径为76mm的碳钢管,碳钢管使用成本低,便于取材。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泥管道、第二排泥管道和气射器,所述气射器的进出口连通于第一排泥管道和第二排泥管道之间,所述气射器的抽气口连接有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连接有空压机,所述第一排泥管道连通有多个延伸至反应池底部的抽泥管道和延伸至反应池内的进水管道,所述第二排泥管道的出口位置低于所述抽泥管道延伸至反应池的端口位置,反应池的一侧设置有位于第二排泥管道的出口下方的排泥槽,所述抽泥管道和第二排泥管道上均设置有排泥控制阀,所述抽气管道上设置有放气控制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泥管道上靠近出口的部分连通有增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连接有排放管,所述排放管上连接有排空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控制阀、放气控制阀以及排空控制阀可采用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泥管道延伸至反应池底部的端口连接有喇叭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池上设置有刮泥机,所述抽泥管道均设置在反应池的一侧,所述刮泥机能够将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刮拭到抽泥管道的端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泥管道和第二排泥管道采用直径为150mm的碳钢管,所述抽泥管道采用直径为76mm的碳钢管。
CN202220817647.3U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972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7647.3U CN216972102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17647.3U CN216972102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72102U true CN216972102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2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1764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972102U (zh) 2022-04-06 2022-04-06 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72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9153U (zh) 一种气提式排泥装置
CN201864606U (zh) 无废水反渗透净水器
CN216972102U (zh) 一种反应池污泥排放装置
CN209891288U (zh) 一种引排水泵站
CN105641985A (zh) 无故障高架式污泥提升回流系统
CN207033766U (zh) 一种自动注水排气的抽水装置
CN105268574B (zh) 一种喷雾主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5133698B (zh) 一种聚能抽水装置及抽水方法
CN1789730A (zh) 气压扬水机
CN200946602Y (zh) 气压扬水机
CN209443457U (zh) 一种带有控制功能的真空预压排水装置
CN104276739B (zh) 一种强化污泥重力浓缩的实现装置及方法
CN214496036U (zh) 一种多级ao-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7330676U (zh)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6940526U (zh) 一种改良型sbr污水处理系统
CN218580608U (zh) 一种从虹吸管高位处排水的装置
CN214808661U (zh) 一种沉降除油罐的自动排泥设备
CN211715424U (zh) 一种气压自动排水管路
CN217323549U (zh) 一种具有自动泄压装置的厌氧池
CN211547995U (zh) 一种初雨收集池清洗结构
CN109236673A (zh) 一种自动灌引水装置及操作方法
CN216198249U (zh) 瓦斯抽放泵站排污装置
CN217735741U (zh) Pcf反洗风机系统
CN218643448U (zh) 一种蓄水池池底排泥装置
CN211620071U (zh) 一种清洗mbr膜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