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9617U - 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9617U
CN216969617U CN202123160614.0U CN202123160614U CN216969617U CN 216969617 U CN216969617 U CN 216969617U CN 202123160614 U CN202123160614 U CN 202123160614U CN 216969617 U CN216969617 U CN 216969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vehicle
pressure chamber
housing
assis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061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伟
卢道林
黎亦辉
姚宇刚
徐建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BYD Aut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BYD Aut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BYD Auto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061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9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9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9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液压助力总成包括:主缸,主缸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第一活塞与车辆的制动踏板相连;模拟器,模拟器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活塞,第二壳体的一端敞开且与第一壳体连通,第二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第二活塞与第一活塞之间限定出第一压力腔,第二活塞与第二壳体的底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压力腔;储液壶,储液壶与第二压力腔连通,第二活塞与第二壳体的底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根据本申请的液压助力总成整体结构更加简洁,无需额外的固定件、连接件等,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液压助力总成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制动系统的主缸,从油壶至模拟器需要经过电磁阀、液压腔、电磁阀,容易造成模拟器的活塞腔内的气体较难排出,导致刹车脚感偏离设计值。液压腔后端需要在油路块上开出容纳孔以及增加固定密封结构,模拟器同样需要在油路块上开出容纳孔以及增加固定密封结构,零件数量多,另外油路上需要多个突出部位用于安装上述固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该液压助力总成整体结构更加简洁,无需额外的固定件、连接件等,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液压助力总成的装配效率。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液压助力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包括:主缸,所述主缸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相连;模拟器,所述模拟器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敞开且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限定出第一压力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压力腔;储液壶,所述储液壶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二活塞受到所述第一压力腔内的制动液推挤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受到挤压且所述第二压力腔内的制动液进入到所述储液壶内以模拟踩踏脚感。
根据本申请的液压助力总成,无需在主缸的壳体上开设额外的通孔以及与通孔相连的管路来连接模拟器,而是将模拟器直接安装在主缸的第一壳体的一端,从而使得液压助力总成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无需额外的固定件、连接件等,同时也省去了模拟器上的推杆,另外第一壳体的后端也无需额外的部件来进行封堵,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液压助力总成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压力腔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壶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压力腔的制动液适于在所述第一活塞的推挤下进入到所述储液壶直至所述第一活塞封堵所述第一连通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有可滑动地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限定出第三压力腔,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压力腔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壶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三压力腔的制动液适于在所述第三活塞的推挤下进入到所述储液壶直至所述第三活塞封堵所述第二连通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均为螺旋弹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压力腔与所述储液壶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压力腔与所述车辆的车轮制动器之间通过第二通断阀相连,所述第三压力腔与所述车辆的车轮制动器之间通过第三通断阀相连。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申请的车辆包括上述的液压助力总成,由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液压助力总成,因此该车辆省去了零部件,简化了结构,提升了装配效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压助力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压助力总成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液压助力总成100,
主缸110,第一壳体111,第一活塞113,第二弹性件115,第三活塞116,第三弹性件117,
模拟器130,第二壳体131,第二活塞133,第一弹性件135,
储液壶150,第一通断阀170,
第一压力腔101,第二压力腔102,第三压力腔103,第一连通孔104,第二连通孔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100。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100可以包括主缸110、模拟器130和储液壶150。
主缸110包括第一壳体111和第一活塞113,第一活塞11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1内部,第一活塞113与车辆的制动踏板170相连。
第一壳体111的两端可以敞开,在第一活塞113设置在第一壳体111内时,制动踏板170可以通过穿过敞开口的中间连接件与第一活塞113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相连”可以为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间接相连,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模拟器130可以模拟出用户的踩踏脚感,然后通过传感器来检测制动踏板170的移动幅度,进而通过与传感器相连的制动电机来实现制动。
模拟器130包括第二壳体131和第二活塞133,第二壳体131的一端敞开且与第一壳体111连通,第二活塞133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壳体131内,第二活塞133与第一活塞113之间限定出第一压力腔101,第一压力腔101中可以用于容纳制动液,在第一压力腔101的容积不发生改变时,第一活塞113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推动第一压力腔101中的制动液以及第二活塞133移动。
第一壳体111的一端敞开且与第二壳体131的敞开口正对,且第一壳体111的敞开端与第二壳体131的敞开端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31可以均构造为筒状结构,第二壳体131的一端敞开,且第二壳体131的另一端为与敞开端正对的底壁。
第二活塞133与第二壳体131的底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压力腔102,第二压力腔102中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5,第一弹性件13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活塞133以及第二壳体131的底壁相连。
储液壶150可以用于存储一部分制动液,储液壶150与第二压力腔102连通,第二压力腔102中的制动液可以在受到挤压后进入到储液壶150。
在第二活塞133受到第一压力腔101的制动液的挤压时,第一弹性件135也受到压力并发生收缩,此时第二活塞133挤压第二压力腔102,使得第二压力腔102中的制动液进入到储液壶150中,在第二压力腔102中的第一弹性件135以及制动液可以模拟出踩踏脚感,同时可以调整第一弹性件135的弹性系数来调整驾驶员的踩踏脚感,从而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驾驶人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液压助力总成100,无需在主缸110的壳体上开设额外的通孔以及与通孔相连的管路来连接模拟器130,而是将模拟器130直接安装在主缸110的第一壳体111的一端,从而使得液压助力总成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无需额外的固定件、连接件等,同时也省去了模拟器130上的推杆,另外第一壳体111的后端也无需额外的部件来进行封堵,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液压助力总成100的装配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力腔101中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15,第二弹性件1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塞113和第二活塞133相连。在制动踏板170被踩下后,第一活塞113可以在制动踏板170的推动下在第一壳体111内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115会被压缩,同时在制动踏板170继续被踩踏时,第一弹性件135也会在第二活塞133的推动下发生移动。若驾驶人员松开制动踏板170,第二活塞133会在第一弹性件135的作用下复位,同时第一活塞113以及制动踏板170也可以在第二弹性件115的作用下复位。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1上设置有与储液壶150连通的第一连通孔104,第一压力腔101的制动液适于在第一活塞113的推挤下进入到储液壶150中直至第一活塞113封堵第一连通孔104。也就是说,在第一活塞113未到达第一连通孔104的位置时,第一连通孔104可以和第一压力腔101和储液壶150连通,制动踏板170被踩踏后,第一活塞113发生移动并推挤第一压力腔101中的制动液,此时制动液可以通过第一连通孔104进入到储液壶150中,在第一活塞113移动至第一连通孔104的位置时会将第一连通孔104封堵,此时可以第一压力腔101中的制动液不能向外流动,第一活塞113会推动第一压力腔101中的制动液推挤第二活塞133。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内还设置有可滑动地第三活塞116,第三活塞116与第一活塞113之间限定出第三压力腔103,第三活塞116与车辆的制动踏板170相连。
也就是说,第一活塞113不会与制动踏板170直接相连,而是通过第三活塞116以及第一活塞113与第三活塞116之间的制动液间接地与制动踏板170相连。在制动踏板170被踩踏后,制动踏板170可以推动第三活塞116在第一壳体111内移动,然后第三活塞116推动第三压力腔103中的制动液移动,第三压力腔103中的制动液进一步推动第一活塞113移动。
进一步地,第三压力腔103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117,第三弹性件1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活塞116和第一活塞113相连。在制动踏板170被踩下后,第三活塞116可以在制动踏板170的推动下在第一壳体111内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三弹性件117会被压缩,同时在制动踏板170继续被踩踏时,第二弹性件115也会在第一活塞113的推动下发生移动。若驾驶人员松开制动踏板170,第二活塞133会在第一弹性件135的作用下复位,同时第一活塞113会在第二弹性件115的作用下复位,第三活塞116和制动踏板170可以在第三弹性件117的作用下复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上设置有与储液壶150连通的第二连通孔105,第三压力腔103的制动液适于在第三活塞116的推挤下进入到储液壶150中直至第三活塞116封堵第二连通孔105。也就是说,在第三活塞116未到达第二连通孔105的位置时,第二连通孔105可以和第三压力腔103和储液壶150连通,制动踏板170被踩踏后,第三活塞116发生移动并推挤第三压力腔103中的制动液,此时制动液可以通过第二连通孔105进入到储液壶150中,在第三活塞116移动至第二连通孔105的位置时会将第二连通孔105封堵,此时可以第三压力腔103中的制动液不能向外流动,第三活塞116会推动第三压力腔103中的制动液推挤第一活塞113。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5、第二弹性件115和第三弹性件117可以均为螺旋弹簧,当然第一弹性件135也可以构造为碟簧,从而可以调整第一弹性件135的弹性系数,以满足不同驾驶人员的要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压力腔102与储液壶150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170,第一压力腔101与车辆的车轮制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二通断阀,第三压力腔103与车辆的车轮制动器之间通过第三通断阀相连。
当制动系统(例如ABS)失效时,将第一通断阀170关闭,第二通断阀和第三通断阀打开,此时第二压力腔102中的制动液不会向外流动,第二压力腔102的容积不会在外界压力下发生变化,因此第一压力腔101中的制动液在第一活塞113的压力下进入到车轮的制动器,第三压力腔103中的制动液在第三活塞116的压力下进入到车轮的制动器。由此,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通过驾驶人员踩踏止动板、无需借助制动电机即可实现辆制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3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进一步简化了液压助力总成100的整体结构,提升了液压助力总成100的安装效率。
下面简单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液压助力总成100,由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液压助力总成100,因此该车辆省去了零部件,简化了结构,提升了装配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缸,所述主缸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相连;
模拟器,所述模拟器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敞开且与所述第一壳体连通,所述第二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限定出第一压力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压力腔;
储液壶,所述储液壶与所述第二压力腔连通,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底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二活塞受到所述第一压力腔内的制动液推挤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在受到挤压且所述第二压力腔内的制动液进入到所述储液壶内以模拟踩踏脚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腔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壶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压力腔的制动液适于在所述第一活塞的推挤下进入到所述储液壶直至所述第一活塞封堵所述第一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有可滑动地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第一活塞之间限定出第三压力腔,所述第三活塞与所述车辆的制动踏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力腔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一活塞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储液壶连通的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三压力腔的制动液适于在所述第三活塞的推挤下进入到所述储液壶直至所述第三活塞封堵所述第二连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均为螺旋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腔与所述储液壶之间设置有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压力腔与所述车辆的车轮制动器之间通过第二通断阀相连,所述第三压力腔与所述车辆的车轮制动器之间通过第三通断阀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助力总成。
CN202123160614.0U 2021-12-15 2021-12-15 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16969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0614.0U CN216969617U (zh) 2021-12-15 2021-12-15 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0614.0U CN216969617U (zh) 2021-12-15 2021-12-15 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9617U true CN216969617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0614.0U Active CN216969617U (zh) 2021-12-15 2021-12-15 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9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44732A1 (en) Pedal Travel Simulator, Actuating Unit for a Hydraulic Brake System and Brake System
KR100521063B1 (ko) 유압브레이크장치
JP4563931B2 (ja) タンデム型マスタシリンダ装置
CN104176027B (zh) 主制动缸系统以及用于车辆的制动系统
EP1975025A2 (en) Vehicle brake apparatus
WO1998056632A1 (en) Pre-loaded elastomeric accumulator for hydraulic system
US20220176928A1 (en) Electronic brake system
CN101628577A (zh) 滞后特性类型电踏板装置
CN216969617U (zh) 用于车辆的液压助力总成和车辆
KR20110021357A (ko) 이중 챔버타입 페달 시뮬레이터
CN104271415B (zh) 行程模拟器及行程模拟器用的衬套
CN100431884C (zh) 具有由两个滑动套筒支承的偏置支座的气动制动助力器
CN104245446A (zh) 行程模拟器
KR100335472B1 (ko) 공압브레이크부스터
CN114667245B (zh) 阀装置
CN113442887B (zh) 制动主缸、液压制动系统和车辆
CN103459216B (zh) 用于机动车辆制动系统的制动助力器及其致动方法
CN113085997A (zh) 车辆的电动助力器以及车辆
GB2116270A (en) Vacuum boosters
CN214728748U (zh) 一种带有踏板模拟器的电液伺服制动系统
JP4757224B2 (ja) 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CN216002537U (zh) 一种线控制动系统用的踏板感觉模拟装置
KR0131024B1 (ko) 브레이크의 탠덤 마스터 실린더
EP4206047A1 (en) Hydraulic braking apparatus,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and vehicle
CN217892802U (zh) 一种踏板模拟器及电动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