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2147U - 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 Google Patents

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2147U
CN216962147U CN202123336210.2U CN202123336210U CN216962147U CN 216962147 U CN216962147 U CN 216962147U CN 202123336210 U CN202123336210 U CN 202123336210U CN 216962147 U CN216962147 U CN 216962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ffee
mixing device
liquid mixing
pressure reli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362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霖
赖冬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Xinrun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etop Led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etop Led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etop Led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362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2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2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21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该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承载容器、分杯组件和泄压件;承载容器具有酿制腔;分杯组件包括分杯本体,分杯本体与承载容器连接并配合形成容纳腔体,承载容器与分杯本体之间设置有泄压件,泄压件具有泄压孔,酿制腔通过泄压孔与容纳腔体连通。该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该咖啡液反弹后形成多股细流与空气混合后形成较为充分的空气液体混合的咖啡液,有效提高咖啡的香味及口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冲泡咖啡效果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咖啡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背景技术
饮品包括有茶饮品和咖啡饮品等,例如咖啡饮品,现有的咖啡饮品使用越来越多,很多家庭、办公室等会配置有咖啡机用于冲泡咖啡。
压力冲泡的咖啡一般具有比例较为合理的空气液体混合效果,能够达到丰富细腻的口感及香味,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但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咖啡饼机,咖啡饼机在酿制咖啡的过程中对于空气液体混合效果的方式,一般采用多微孔挤压及电磁阀控制喷出时形成咖啡液,容易产生开机工作时噪音及振动较大,且电磁阀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用以改善现有技术的咖啡饼机在采用多微孔挤压及电磁阀喷出时容易出现工作时噪音及振动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承载容器、分杯组件和泄压件;
所述承载容器具有酿制腔;所述分杯组件包括分杯本体,所述分杯本体与所述承载容器连接并配合形成容纳腔体,所述承载容器与所述分杯本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泄压件,所述泄压件具有泄压孔,所述酿制腔通过所述泄压孔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杯本体对应所述泄压孔的位置设置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开设有冲击槽,所述冲击槽与所述泄压孔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具有与所述冲击槽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末端分流形成至少两个分流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酿制腔、泄压孔和所述容纳腔体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接部位于所述冲击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泄压孔相对设置,且所述凸起与所述承接部的槽壁之间存在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件至相对设置的容纳腔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mm~18mm;所述泄压孔的径向面积为0.45mm2~0.7m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杯本体与所述承载容器密封连接密封面结构,所述分杯本体还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端外置于所述分杯本体,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分杯本体远离所述承载容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承载容器的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泄压孔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端相向且错开设置。
一种咖啡机,所述咖啡机包括主体、水箱和如上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水箱和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均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与所述承载容器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该气液混合装置通过在承载容器的酿制腔中进行咖啡液的萃取及酿制,并通过将咖啡液经泄压件的泄压孔通入承载容器和分杯本体配合形成的容纳腔体中,气体与咖啡液混合能够形成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其中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该泄压孔泄压后进入容纳腔体,并冲击容纳腔体的内壁,以能够使该咖啡液反弹后形成多股细流与气体如空气混合后形成比例更高的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有效提高咖啡的香味及口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冲泡咖啡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咖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咖啡机的关于气液混合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气液混合装置的剖面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气液混合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的咖啡饼容器和分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咖啡饼容器和分杯组件装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咖啡机的关于气液混合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另一个实施例的咖啡饼容器和分杯组件未装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咖啡饼容器和分杯组件装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咖啡饼容器和分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的分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咖啡机;
100、气液混合装置;
1、承载容器;11、酿制腔;12、第一通道;14、壳体;15、盖合件;16、咖啡饼容器;17、出水装置;171、花洒头;172、花洒盖;2、分杯组件;21、分杯本体;22、第二通道;24、调节件;241、调节本体;242、调节阀门;25、承接部;251、冲击槽;252、凸起;26、导流件;261、导流通道;262、分流通道;27、分流腔;3、容纳腔体;4、泄压件;41、泄压孔;5、引流件;6、过滤件;
200、主体;210、承载平台;300、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气液混合装置100主要用于对咖啡饼进行处理形成咖啡液。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气液混合装置100也可以对其他溶液进行处理形成较好的混合效果,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混合装置100,如图1、图2、图4、图7至图11所示,气液混合装置100包括承载容器1、分杯组件2和泄压件4;
承载容器1具有酿制腔11,该酿制腔11用于放置咖啡饼及通入清水,咖啡饼在清水的萃取及酿制下能够形成咖啡液。分杯组件2包括分杯本体21,分杯本体21与承载容器1连接并配合形成容纳腔体3,承载容器1与分杯本体21之间设置有泄压件4,泄压件4具有泄压孔41,酿制腔11通过泄压孔41与容纳腔体3连通。可以理解地,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该泄压孔41泄压后进入容纳腔体3,并冲击容纳腔体3的内壁,以形成多股细流后与气体如空气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泄压件4设置于承载容器1的底端,承载容器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通道12,泄压件4设置于第一通道12中,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承载容器1底端的该泄压孔41泄压后进入容纳腔体3,并冲击容纳腔体3的底壁。
可以理解地,该气液混合装置100用于制备气液混合咖啡的过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在该承载容器1中的酿制腔11加入咖啡饼及清水,咖啡饼在清水的萃取及酿制下形成咖啡液,随后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泄压件4的泄压孔41通入至容纳腔体3,并冲击容纳腔体3的内壁,以形成多股细流后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随后咖啡液由放置于分杯本体21下的杯子进行盛接取用,杯子盛接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并在其杯液顶面形成混合液和油脂聚结,堆聚出一定的高度。
综上,该气液混合装置100通过在承载容器1的酿制腔11中进行咖啡液的萃取及酿制,并通过将咖啡液经泄压件4的泄压孔41通入承载容器1和分杯本体21配合形成的容纳腔体3中,与气体混合能够形成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其中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该泄压孔41泄压后进入容纳腔体3,并冲击容纳腔体3的内壁,以能够使该咖啡液反弹后形成多股细流与气体如空气混合后形成比例更高的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有效提高咖啡的香味及口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冲泡咖啡效果好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和图11所示,分杯本体21对应泄压孔41的位置设置有承接部25,承接部25上开设有冲击槽251,冲击槽251与泄压孔41相对设置。可以理解地,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该泄压孔41进入至与该泄压孔41相对的冲击槽251,并冲击该冲击槽251的底壁,从而能够在冲击槽251内反弹并在冲击槽251内形成多股细流,能够有效提高该咖啡液细流的集中度,避免咖啡液四溅散开,有效避免影响气体如空气与液体混合形成气液混合液的速度和效果。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承接部25沿容纳腔体3的深度方向延伸至承载容器1的底端,且该承接部25的顶端与承载容器1的底端之间存在间隙,以使空气能够从该间隙进入冲击槽251以与咖啡液细流进行混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承接部25的一侧设置有导流件26,导流件26具有与冲击槽251连通的导流通道261,导流通道261的末端分流形成至少两个分流通道262。可以理解地,在承接部25的冲击槽251中形成咖啡液后能够沿导流件26的导流通道261分流至分流通道262,以使冲击槽251内的气液混合液能够在制备完成后及时流出至分流通道262进行取用,有效避免混合好的咖啡液在冲击槽251内囤积,影响咖啡液进入冲击槽251内的冲击力度,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咖啡液进入冲击槽251后即可反弹形成多股细流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更为丰富的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需要说明的是,该承接部25的外壁与容纳腔体3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至少两个分流腔27,该分流通道262与各分流腔27一一对应设置,各分流通道262流出的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进入各自的分流腔27进行初步存储,以便于用户随时进行取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流通道261的末端分流有两个分流通道262,且两个分流通道262分别位于该导流通道261的相对两侧,对应该分流通道262的位置,该分流腔27对应设置于该导流通道261的相对两侧,以使从导流通道261出来的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通过分流通道262流入分流腔2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酿制腔11、泄压孔41和容纳腔体3同轴设置。可以理解地,从酿制腔11出来的咖啡液通过泄压孔41能够直通容纳腔体3,以能够使带有压力的咖啡液直接冲击容纳腔体3的内壁,提高冲击效果,从而能够快速分散进入容纳腔体3内的咖啡液,进一步提高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从而形成更优混合效果的咖啡液。需要说明的是,该泄压孔41为直通孔,以使咖啡液能够直冲容纳腔体3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承接部25位于冲击槽251内设置有凸起252,凸起252与泄压孔41相对设置,且凸起252与承接部25的槽壁之间存在间隙。可以理解地,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该泄压孔41进入至与该泄压孔41相对的凸起252,并冲击该凸起252的顶端,一方面能够缩短从泄压孔41出来的咖啡液到达冲击点位置的距离,以保证足够的冲击力使咖啡液形成多股细流,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冲击槽251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保证咖啡液多股细流的形成,以避免空间太小导致影响咖啡液的细流形成,以使该咖啡液具有良好的冲击效果,且具有适合的空间与空气进行混合,提高气液混合液的形成速度和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泄压件4至相对设置的容纳腔体3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mm~18mm,例如可以是5mm、8mm、10mm、12mm、15mm、18mm等;优选为10mm~12.5mm。可以理解地,该泄压件4至相对设置的容纳腔体3内壁之间的距离,即该泄压孔41至容纳腔体3的冲击点之间的距离,故可以理解地,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泄压孔41泄压流出后冲击容纳腔体3内壁,冲击距离在5mm~18mm之间使,能够形成良好的冲击效果,以使咖啡液均匀且适当分散后与空气混合。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孔41的径向面积为0.45mm2~0.7mm2,例如可以是0.45mm2、0.50mm2、0.55mm2、0.60mm2、0.65mm2、0.70mm2等。可以理解地,在此范围内的泄压孔41的径向面积,能够使从泄压孔41流出的咖啡液以适宜的速度进行空气和液体的混合,避免在同一时刻进入容纳腔体3的咖啡液过多导致影响混合的形成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泄压件4采用耐冲击材料制备形成,以能够避免在咖啡液的长时间冲击下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泄压件4采用不锈钢材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泄压件4的材料还可以是其他耐冲击材料,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该承载容器1包括壳体14、盖合件15和咖啡饼容器16;盖合件15盖合于壳体14上形成安装腔,咖啡饼容器16和分杯本体21沿安装腔深度方向设置于安装腔中,且咖啡饼容器16与盖合件15配合形成酿制腔11,分杯本体21和咖啡饼容器16配合形成容纳腔体3。需要说明的是,该壳体14和盖合件15为可拆卸连接结构,便于进行拆装,从而便于进行更换咖啡饼和清洗。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装配时,将该分杯本体21放置于壳体14上,取咖啡饼容器16,在咖啡饼容器16预制的凹槽部位放置咖啡饼,然后将咖啡饼容器16对准分杯本体21并放置到分杯本体21的上面,使其与分杯本体21的顶面相互支撑并扩配合形成密封结构;将盖合件15向下压紧,此时盖合件15与壳体14连接并锁紧,同时启动酿制电源开关进行酿制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承载容器1还包括出水装置17,出水装置17与盖合件15连接并位于酿制腔11内,该出水装置17用于接水箱300以对酿制腔11内进行供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出水装置17包括花洒头171和花洒盖172,花洒头171与盖合件15连接,花洒盖172与花洒头171连接,且花洒盖172的出水孔朝向酿制腔11,从而能够对放置于酿制腔11内的咖啡饼进行喷淋混合,以进一步提高萃取及酿制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该壳体14远离盖合件15的一端开设有通孔,即该壳体14的底部开设有通孔,该分杯本体21设置有引流件5,引流件5具有与容纳腔体3连通的引流通道,该引流件5穿设于该通孔并伸出至安装腔外。可以理解地,该引流件5用于对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进行引流至安装腔外进行盛接,使用者可以使用杯子放置于引流件5的下方进行盛接咖啡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承载容器1位于泄压件4的上方处还设置有过滤件6,以对在承载容器1内酿制好的咖啡液经过滤件6过滤后再经第一通道12通入至容纳腔体3中进行气液混合处理,从而能够有效过滤掉杂质,提高咖啡液的质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大体相同,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液混合装置100,如图1至图6所示,分杯本体21与承载容器1密封连接并配合形成该容纳腔体3,以使该分杯本体21与承载容器1的接触面形成密封面结构,有效避免外界空气通过该分杯本体21和承载容器1之间的接触位置通入至容纳腔体3中。分杯本体21还具有与容纳腔体3连通的第二通道22。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通道22用于通入空气,以使空气通过该第二通道22进入容纳腔体3与从泄压件4流入至容纳腔体3中的咖啡液进行气压调节,使酿制出的咖啡液在短时间内快速流出,供应给使用者进行品尝。
可以理解地,该气液混合装置100用于制备气液混合咖啡的过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在该气液混合装置100的承载容器1中加入咖啡饼及清水,咖啡饼在清水的萃取及酿制下形成咖啡液,随后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泄压件4的泄压孔41通入至容纳腔体3,此时向第二通道22通入空气至容纳腔体3,咖啡液和空气在容纳腔体3内混合并调节气压高低,形成可调速度流动排出的咖啡液。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测试表明,直径65mm~100mm的容纳腔体3,在酿制100~300ml的咖啡液时,两分钟内,其混合后气液混合液的高度可调范围为0~20mm,油脂呈金黄色。
综上,该气液混合装置100通过在承载容器1进行咖啡液的萃取及酿制,并通过将咖啡液经泄压孔41、空气经分杯本体21的第二通道22通入承载容器1和分杯本体21配合形成的容纳腔体3中,进行混合能够形成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其中通过分杯本体21与承载容器1密封设置并配合形成容纳腔体3,以使该分杯本体21与承载容器1的接触面形成密封面结构,有效避免外界空气通过该分杯本体21和承载容器1之间的接触位置通入至容纳腔体3中影响空气进入量,且通过在分杯本体21处单独设置第二通道22进行空气输入,能够控制第二通道22进入的空气量,以能够按使用或酿制要求调整进入容纳腔体3的进气量,从而控制酿制的咖啡液与空气的混合量,并对气压的高低进行调控,调配出含有预设气压的咖啡液,能够快速流动并排出,达到调节咖啡质量的效果,有效提高咖啡的香味、口感和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通道22沿分杯本体21远离承载容器1的一端向靠近承载容器1的一端延伸至与容纳腔体3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该分杯本体21远离承载容器1的一端为底端,分杯本体21靠近承载容器1的一端为顶端,第二通道22的入口端靠近分杯本体21的底端,并从分杯本体21的底端向顶端延伸至容纳腔体3内;且泄压孔41与第二通道22的出口端相向且错开设置。可以理解地,通过从分杯本体21的底端进气,并从分杯本体21靠近顶端的位置通入容纳腔体3,能够使空气充满整个容纳腔体3,以与通入容纳腔体3的咖啡液进行充分混合,达到调节气液混合量及调节气压高低的效果,提高气液混合液的质量。此外,通过泄压孔41和第二通道22出口端相向且错开设置,能够避免从泄压孔41通入容纳腔体3的咖啡液直接冲入第二通道22流出,且第二通道22出口端靠近分杯本体21的顶端,能够有效避免咖啡液在冲击过程中或者在容纳腔体3中仅预存部分咖啡液时便从第二通道22流出,影响咖啡液的容量及质量,并能够在容纳腔体3内形成严重负压时,起到安全溢流的用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分杯组件2还包括调节件24;调节件24包括调节本体241以及与调节本体241转动连接的调节阀门242,调节本体241设置于第二通道22的入口端,且调节本体241设置有至少一个与第二通道22入口端连通的进气槽,调节阀门242用于调节进气槽的开闭。可以理解地,通过在第二通道22处设置调节件24,能够通过调节阀门242旋转操作以调节进气槽的开闭及打开程度,从而便捷地调节第二通道22的进气量,以能够按使用或酿制要求快速调整进入容纳腔体3的进气量,从而调节容纳腔体3内工作时的气压高低,操作简单便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通道22的进气量可以通过其他部件如电磁阀等进行有效控制,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咖啡机1000,如图1和图2所示,咖啡机1000包括主体200、水箱300和如上的气液混合装置100;水箱300和气液混合装置100均设置于主体200上;主体200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水箱300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与承载容器1连通。可以理解地,水箱300的水用于供应承载容器1内的酿制腔11中,以用于与咖啡饼进行萃取及酿制。需要说明的是,该主体200上还设置有电源、按键等控制咖啡机1000进行正常工作的常规元件,在此不作特别的赘述。
故此,该咖啡机1000通过在承载容器1的酿制腔11中进行咖啡液的萃取及酿制,并通过将咖啡液经泄压件4的泄压孔41通入承载容器1和分杯本体21配合形成的容纳腔体3中,进行混合能够形成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其中酿制好的咖啡液通过该泄压孔41泄压后进入容纳腔体3,并冲击容纳腔体3的内壁,以能够使该咖啡液反弹后形成多股细流与空气混合后形成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有效提高咖啡的香味及口感,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冲泡咖啡效果好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主体200上设置有承载平台210,该承载平台210用于放置杯子,以盛接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其中,该承载平台210与引流件5对应设置,便于在承载平台210放置杯子后,气液混合状的咖啡液通过引流件5引流后准确流入杯子中。
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包括承载容器、分杯组件和泄压件;
所述承载容器具有酿制腔;所述分杯组件包括分杯本体,所述分杯本体与所述承载容器连接并配合形成容纳腔体,所述承载容器与所述分杯本体之间设置有所述泄压件,所述泄压件具有泄压孔,所述酿制腔通过所述泄压孔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杯本体对应所述泄压孔的位置设置有承接部,所述承接部上开设有冲击槽,所述冲击槽与所述泄压孔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具有与所述冲击槽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末端分流形成至少两个分流通道。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酿制腔、泄压孔和所述容纳腔体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部位于所述冲击槽内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泄压孔相对设置,且所述凸起与所述承接部的槽壁之间存在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件至相对设置的容纳腔体内壁之间的距离为5mm~18mm;所述泄压孔的径向面积为0.45mm2~0.7mm2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杯本体与所述承载容器密封连接密封面结构,所述分杯本体还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入口端外置于所述分杯本体,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分杯本体远离所述承载容器的一端向靠近所述承载容器的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端相向且错开设置。
10.咖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机包括主体、水箱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气液混合装置;所述水箱和所述气液混合装置均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水箱通过所述控制开关控制与所述承载容器连通。
CN202123336210.2U 2021-12-23 2021-12-23 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Active CN216962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6210.2U CN216962147U (zh) 2021-12-23 2021-12-23 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36210.2U CN216962147U (zh) 2021-12-23 2021-12-23 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2147U true CN216962147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8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36210.2U Active CN216962147U (zh) 2021-12-23 2021-12-23 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2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54694A (en) Coffee machine
EP3087014B1 (en) Brewable beverage making cup adaptor for cartridge type coffee making machines
CA2840922C (en) Device for preparing a beverage
JP4163683B2 (ja) 細かい気泡の泡層を有するコーヒー、特にカプチーノを作成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KR20030092059A (ko) 재활용 가능한 음료 필터 카트리지
CN103315631B (zh) 牛奶发泡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咖啡机
KR102556202B1 (ko) 커피 머신 및 커피 머신 작동 방법
JP2015510786A (ja) 粉末製品の抽出準備用の交換可能カプセルおよび抽出方法
AU2011350071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producing milk froth
CN203802270U (zh) 自动产生泡沫牛奶的牛奶发泡装置
JP2011528615A (ja) 飲料製造装置用水処理ユニット
KR20150138357A (ko) 커피 머신에서 사용을 위한 어댑터
CN216962147U (zh) 气液混合装置及咖啡机
US20230240464A1 (en) Small manual coffee maker
JP4277001B2 (ja) 飲料の均一な分配をする容器受入ユニット
CN114305102A (zh) 气液混合装置、咖啡机及气液混合咖啡制备方法
CN216962164U (zh) 气压调节装置及咖啡机
WO2008037129A1 (fr) Machine à café améliorée
CN114190769A (zh) 气压调节装置、咖啡机及咖啡液制备方法
CN107072431B (zh) 以大体上水平通流制作热饮料的系统和制作热饮料的方法
KR20150140474A (ko) 대량생산이 가능한 액상음료 추출장치
CN111317366A (zh) 一种咖啡酿造机构及应用该机构制作咖啡的方法
US20190045966A1 (en) Soaking structure for coffee maker
CN215457326U (zh) 一种新型小体积手动咖啡机
CN216090108U (zh) 一种具备黏性液体发泡功能的发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6

Address after: The third floor of Building 2 (Building 5), No. 21 Keji 8th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ast,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after: Zhuhai Xinrun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Workshop, No.1 Zhongzhu South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519000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RETOP LED DISPLA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