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3248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53248U CN216953248U CN202220422076.3U CN202220422076U CN216953248U CN 216953248 U CN216953248 U CN 216953248U CN 202220422076 U CN202220422076 U CN 202220422076U CN 216953248 U CN216953248 U CN 2169532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plate
- drainage
- guide plat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技术领域。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上设有出风口;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由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呈夹角拼接构成;接水盘,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侧;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之间,所述引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所述引流板上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用于将流至所述拼接处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本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引流板,解决了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的冷凝水在流下时易被风机吸入和被风流带走的问题,避免了空调室内机的漏水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电行业目前处于竞争激烈的局面,各大竞品在功能、外观等方面独具创新,然而产品细节也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技术中,蒸发器通常采用两段或多段蒸发器拼接而成,以提高换热面积和适应空调器内部空间。但在多段换热器的拼接处会出现大量冷凝水汇集,进而会导致一部分冷凝水直接滴落。此时受到风机吸风的作用,将水吸到风机一侧,存在严重的漏水风险。
有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冷凝水被风机吸入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上设有出风口;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由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呈夹角拼接构成;接水盘,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侧;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之间,所述引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所述引流板上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用于将流至所述拼接处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的内侧设置引流板,使得在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处发生汇集的冷凝水可沿引流板引流至引流槽中,引流槽进而将冷凝水引流至第二换热器上,冷凝水沿第二换热器流至接水盘,避免了冷凝水直接滴落造成冷凝水易被风机吸入的风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板包括:第一引流板、第二引流板和导向板,所述第一引流板连接在所述拼接端,所述第二引流板与所述第一引流板相连接,所述导向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引流板远离所述第一引流板的一侧以构成所述引流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流板与所述第二引流板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且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贯穿口,所述引流板与所述拼接端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插入所述贯穿口以固定所述引流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接水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沿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处设置的凹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导流槽连接在靠近所述接水盘的所述第一导流板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包括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所述第二槽板连接于靠近所述接水盘的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槽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槽板以构成所述导流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在由所述接水盘至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引流口高于所述第二引流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视图一;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视图二;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导流板装配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导流板引流冷凝水的路线图;
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导流板的侧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导流板导流冷凝水的路线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以上各图中:1、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前面板;14、后面板;15、第一侧板;16、第二侧板;2、换热器;21、第一换热器;22、第二换热器;23、端板;3、风机;4、支撑梁;5、第一安装梁;6、第二安装梁;7、接水盘;8、导流板;81、导流槽;811、第一槽板;812、第二槽板;82、引导件;83、第一导流板;84、第二导流板;85、引导板;86、固定板;87、导流固定座;88、槽口;89、贯穿口9、引流板91、引流槽92、第一引流板93、第二引流板94、导向板95、定位板96、第一引流口97、第二引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申请中,空调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或室外机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可以是风管机,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
参照图1至图11,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换热器2、风机3和引流板9。
壳体1可形成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外观,机壳包括前面板13、后面板14、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16和顶板。本实施例中,机壳的前面板13所在的一侧为前侧。前面板13由上面板和下面板两部分拼接组成,上面板和下面板均为可拆卸连接,可通过拆装上面板或下面板,方便对机壳内零部件的组装以及后续的维修操作。
后面板14位于前面板13的后侧,第一侧板15连接在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的左侧,第二侧板16连接在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的右侧,顶板连接在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的上端,出风口12设置在顶板上,壳体1的进风口11设置在底部。壳体1内形成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将壳体1上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相连通,进风空气由底部进风,在进风通道内流经换热器2后经风机3的驱动由顶板上的出风口12流出。
本实施例中在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上均连接有支撑梁4,支撑梁4对应设置于换热器2和风机3之间,支撑梁4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增强机壳的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的连接,使得第一侧板15、第二侧板16和支撑梁4共同构成一个结构强度更高、更加稳定的刚性整体,提高了机壳的结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侧板的晃动风险,使得在安装风机3以及换热器2部件时,机壳不易产生变形,安装可靠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还设置有上下设置的第一安装梁5和第二安装梁6,第一安装梁5设置在左侧板和后面板14之间的连接处。第二安装梁6设置在左侧板和前面板13的连接处,以用于面板之间的固定连接和支撑壳体1的作用,增强壳体1在上下方向上的结构稳定性。
热交换器可设置在进风通道内,并且设置在进风通道靠近进风口11的一侧。热交换器用于从引入到进风口11中的空气吸收热量或者向空气传输热量。
换热器2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进风空间和出风空间,空气由进风口11进入至进风空间后流经换热器2至出风空间,流经至出风空间的空气由出风口12排出。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由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呈夹角拼接构成,以提高空气的换热面积,换热器2可对进风空气进行更多的换热,进而提高了换热器2的换热效率。
换热器2的一侧设置有接水盘7,当本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以左右出风的卧式的安装时,接水盘7可设置在换热器2的左侧或右侧以便于收集在换热器2上流至壳体1左侧或壳体1右侧的冷凝水。当空调室内机上下安装设置时,可在换热器2的下方设置辅助接水盘7,以收集在换热器2中冷凝的水分,防止冷凝水在壳体1内溢流。
本实施例中,以空调器左右出风的卧式的安装时为例,第一换热器21相对于第二换热器22靠近接水盘7设置,即第一换热器21设置在第二换热器22的下方。第二换热器22上的冷凝水先流经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在拼接端汇集,再流至接水盘7上。
风机3设置在壳体1内的出风空间中,风机3靠近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设置。风机3与换热器2之间具有间隙。风机3用于吹出空气,使得室内空气可从进风口11流动到出风口12。在换热风扇的强制对流作用下,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与热交换器换热后,沿着出风口12吹出。
具体的,风机3设置在机壳内且对应于出风口12设置,即风机3连接于出风口12,用于将经换热器2换热后的空气从出风口12吹出。本实施例中的风机3采用双吸涡流离心风机3,风机3采用双吸进风以提高换热气流的风速,进而提高进风量和出风量。
由于风机3靠近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设置,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会存在在拼接处会出现大量冷凝水汇集的情况,进而会导致一部分冷凝水直接滴落。此时受到风机3吸风的作用,将水吸到风机3一侧,存在严重的漏水风险。
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换热器21与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的内侧设置引流板9,引流板9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之间,使得在第一换热器21与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处发生汇集的冷凝水可沿引流板9被引流。引流板9的下方设置有引流槽91,冷凝水被引流至引流槽91中,引流槽91进而将冷凝水引流至第二换热器22靠近第一侧板15或第二侧板16的一侧上。由于在靠近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处的空气流速相比于壳体1中部的空气流速较低,将冷凝水导流至靠近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的位置不易被风机3和风流吸入,进而保证了冷凝水能直接沿第二换热器22流至接水盘7中,避免了冷凝水直接滴落造成冷凝水易被风机3吸入的风险,进而避免了空调室内机漏水的风险。
具体的,本实施例为解决空调室内机中冷凝水直接滴落造成冷凝水易被风机3吸入的问题,在第一换热器21与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的内侧设置引流板9。引流板9包括第一引流板92、第二引流板93和导向板94。第一引流板92连接在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第二引流板93与第一引流板9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引流板93与第一引流板92连接间的夹角为钝角,使得第二引流板93与第一引流板92的连接处的过渡更加平滑,以利于第一引流板92将冷凝水引流至第二引流板93上,从而避免连接处的转折较大导致冷凝水脱离引流件直接滴落至接水盒上。
第一引流板92、第二引流板93和导向板94可以是一体设置的折边结构,也可以是通过连接工艺如焊接工艺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导向板94连接在第二引流板93远离第一引流板92的一侧以构成引流槽91。换热时,第二换热器22上的冷凝水流至第二换热器22和第一换热器21的拼接处,导致拼接处易汇集有大量冷凝水,引流板9将冷凝水经第一引流板92和第二引流板93引流至引流槽91中。引流槽91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引流口96和第二引流口97,本实施例中,在由接水盘7至换热器2的高度方向上,第一引流口96高于第二引流口97,以便于冷凝水经第二引流口97流至第一换热器21靠近壳体1的一侧。由于在靠近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处的空气流速相比于壳体1中部的空气流速较低,将冷凝水导流至靠近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的位置不易被风机3和风流吸入,进而保证了冷凝水能直接沿第二换热器22流至接水盘7中,避免了冷凝水直接滴落造成冷凝水易被风机3吸入的风险,进而避免了空调室内机漏水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且靠近出风口12处连接有导流板8,即导流板8设置在第一换热器21与第二换热器22的靠近出风口12的一侧,导流板8上靠近接水盘7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81,使得在第一换热器21与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处发生汇集的冷凝水部分可沿导流板8导流至导流槽81中,导流槽81进而将冷凝水导流至所述接水盘7上,避免了冷凝水直接滴落造成冷凝水易被风机3吸入的风险。
具体的,本实施例在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端且靠近出风口12设置有导流板8,导流板8包括第一导流板83和第二导流板84,导流槽81连接在靠近接水盘7的第一导流板83的下端。第一导流板83与第一换热器21连接,第二导流板84与第二换热器22连接,第二导流板84将部分第二换热器22上的冷凝水汇集至拼接处,进而将冷凝水引流至第一导流板83上。第一导流板83再将第一换热器21上的冷凝水和第二导流板84引流至第一导流板83上的部分冷凝水引流至导流槽81中,导流槽81将汇集的冷凝水沿导流槽81的凹槽向导流槽81的两端引流,进而将冷凝水引流至靠近壳体1的侧壁处,侧壁处的空气流速相比于壳体1中部的空气流速较低,将冷凝水导流至靠近壳体1的位置不易被风机3和风流吸入,进而保证了冷凝水能直接流至接水盘7中,避免了空调室内机漏水的风险。
第一导流板83和第二导流板84的连接处设置有贯穿口89,引流板9与拼接端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95,定位板95插入贯穿口89以将引流板9固定在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处。
导流槽81包括第一槽板811和第二槽板812,第二槽板812连接于靠近接水盘7的第一导流板83,第一槽板811连接于第二槽板812以构成导流槽81。本实施例中,导流槽81为沿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拼接处设置的凹槽,导流槽81在沿靠近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的方向上向外延伸,其凹槽的开口方向向上,以便于盛接导流冷凝水。导流槽81在靠近第一侧板15和第二侧板16的方向上的两端形成槽口88,从槽口88处将冷凝水引流至接水盘7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83与第二导流板84间的夹角为钝角,使得第二导流板84与第一导流板83的连接处的过渡更加平滑,以利于第二导流板84将冷凝水引流至第一导流板83上,从而避免连接处的转折较大导致冷凝水脱离导流件直接滴落至接水盒上。
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的侧边上设置有端板23,端板23用于固定第一换热器21和第二换热器22。导流板8上设置有引导板85,引导板85与第一导流板83和第二导流板84均相连接,以提高导流板8的连接强度。引导板85靠近换热器2的一端与换热器2的端板23连接以将导流板8固定在换热器2上。
引导板85远离换热器2的一端设有固定板86,固定板86向远离换热器2的方向向外延伸,通过螺钉穿设固定板86来对导流板8进一步固定。
本实施例中,在引导板85上还连接有导流固定座87,导流固定座87连接在引导板85与端板23的连接处,导流固定座87为折边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导流固定座87可以是与引导板85一体设置的折边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加工工艺固定连接在引导板85上的折边结构。
本实施例中,引导件82分别连接导流板8与接水盘7,引导件82作为引流中介,以将导流槽81连通至接水盘7。具体的,引导件82的长度方向的两个连接端上设置有固定孔,通过紧固件穿设固定孔将引导件8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接水盘7上,另一端与导流固定座87固定连接。导流固定座87与导流槽81的两个槽口88相抵接,引导件82连接至导流固定座87后,使得引导件82与导流槽81的槽口88相连接,以便于将由槽口88流出的冷凝水通过引导件82引流至接水盘7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上设有出风口;
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器由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呈夹角拼接构成;
接水盘,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外侧;
引流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引流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所述引流板上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用于将流至所述拼接处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接水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包括:第一引流板、第二引流板和导向板,所述第一引流板连接在所述拼接端,所述第二引流板与所述第一引流板相连接,所述导向板连接在所述第二引流板远离所述第一引流板的一侧以构成所述引流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板与所述第二引流板间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且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设置有贯穿口,所述引流板与所述拼接端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插入所述贯穿口以固定所述引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接水盘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沿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处设置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导流板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所述导流槽连接在靠近所述接水盘的所述第一导流板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包括第一槽板和第二槽板,所述第二槽板连接于靠近所述接水盘的所述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槽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槽板以构成所述导流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在由所述接水盘至所述换热器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引流口高于所述第二引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连通所述出风口,所述风机靠近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拼接端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22076.3U CN216953248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22076.3U CN216953248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53248U true CN216953248U (zh) | 2022-07-12 |
Family
ID=82292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22076.3U Active CN216953248U (zh) | 2022-02-28 | 2022-02-28 | 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53248U (zh) |
-
2022
- 2022-02-28 CN CN202220422076.3U patent/CN2169532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6465A (zh) | 鞍形窗式空调器 | |
CN21695324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97691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08272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897767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841119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3272854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09214001U (zh) | 一体式空调器和一体式空调器组件 | |
CN21703136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10978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109791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6953243U (zh) | 风管机 | |
CN21695324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10979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10977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004665U (zh) | 风管机 | |
CN21628170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13139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395607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217109776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5808849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7082719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928992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876134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7109789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