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8327U - 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8327U
CN216948327U CN202220416547.XU CN202220416547U CN216948327U CN 216948327 U CN216948327 U CN 216948327U CN 202220416547 U CN202220416547 U CN 202220416547U CN 216948327 U CN216948327 U CN 216948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ulvert
bearing plate
voltage cable
foundation pi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65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65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8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8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8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所述埋设结构包括用于安装高压电缆的箱涵结构、横向架设在基坑围护结构之间的承托板、设置在承托板两端与围护结构交汇部位的挡土墙和位于箱涵结构两端的检查井;所述围护结构与承托板两端的交汇部位分别设有下凹缺口,在下凹缺口内平行设有两根支撑梁,所述承托板位于支撑梁上方;所述挡土墙位于基坑围护结构的下凹缺口处,所述箱涵结构穿过两挡土墙架设在承托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空中架设电缆改为地下埋设,避开了高压电缆对车站施工以及高压铁塔对基坑开挖的影响,同时可以保护高压电缆不受外部荷载破坏,又有利于电缆管线的过线及后期电缆回收、迁改等重复利用。

Description

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车站高空构筑物迁改施工邻域,具体是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地铁的建设成为了城市缓解交通的有效途径,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性和环保性得到广大的赞许,城市地铁的修建也逐渐通过中心市区向外扩展。向外扩展路线的同时,施工伴随着地下管线及高空架设的电缆线也随处可见,有较多情况下正好相关电缆构筑物坐落在施工区域范围类,对基坑开挖和施工临空作业范围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合理的施工改迁规划方案不仅能顺利解决车站施工问题,同时对后期电力迁改或城市电缆永久改造具有超前规划,节约成本。
现有的高压电缆迁改方法:目前基坑上方现有存在高压铁塔、高压线缆等构筑物,大多数通过废除换线,或者通过临时移位,将高压铁塔迁移至施工区域范围以外,再通过电缆架设。此种方式继续占用了地面上方临空空间范围,对后期城市规划建设造成重复改迁,同时大大增加了改迁成本。所以,将高压电缆埋设到地面能够解决临空空间被占用的问题,但是地面埋设高压电缆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地面有基坑围护结构或其它项目的施工,很容易对电缆造成损害,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地面的电缆埋设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所述埋设结构可以节约临空空间,既可以保护高压电缆不受外部荷载破坏,又有利于电缆管线的过线及后期电缆回收、迁改等重复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所述埋设结构包括用于安装高压电缆的箱涵结构、横向架设在基坑围护结构之间的承托板、设置在承托板两端与围护结构交汇部位的挡土墙和位于箱涵结构两端的检查井;所述围护结构与承托板两端的交汇部位分别设有下凹缺口,在下凹缺口内平行设有两根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从基坑围护结构其中一侧的下凹缺口延伸至另一侧的下凹缺口,所述承托板位于支撑梁上方;所述挡土墙位于基坑围护结构的下凹缺口处,且挡土墙的高度高于围护结构,在两侧的挡土墙上对应设有箱涵穿孔,所述箱涵结构从其中一侧挡土墙上的箱涵穿孔伸入基坑围护结构内,并沿着承托板延伸穿过另一侧挡土墙上的箱涵穿孔置于基坑围护结构外侧;所述检查井位于基坑围护结构外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涵结构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U型凹槽结构,内设有PVC软管,并在PVC软管内埋设有用于安装高压电缆的电力管线,在箱涵结构的敞口面设有15~18cm的混凝土包覆层;所述电力管线的接头布设在检查井内。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查井与箱涵结构的端部通过预留钢筋连接,所述检查井通过四周放坡进行基坑开挖,检查井的底板和侧壁厚度为30~35cm,其施工缝通过预埋止水钢板进行止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挡土墙的截面呈梯形,其斜面朝向基坑内,挡土墙的底部与下凹缺口的基坑围护桩通过预留钢筋连接,所述挡土墙的侧面与临接的围护桩通过植筋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凹缺口是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的围护桩进行破除形成的下凹区域,其下凹深度大于2m。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承托板与支撑梁、围护结构冠梁同时施工,之间通过钢筋互锚形成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箱涵结构采用单面放坡开挖沟槽后,在沟槽内施工而成的壁厚20~25cm的U型槽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其通过采用地下结构及地层埋深,能有效保护高压电缆管线,大大增加地面临空范围及后期节省迁改施工成本,同时高压电缆迁改结构能与车站围护结构同步施工,加快迁改进度,其穿越车站基坑通过承托板刚性结构,同时与车站的围护结构连成一体,可靠性高,稳定性更强;
(2)本实用新型的标准段箱涵结构采用混凝土刚性结构,外部夯实填塞粘性土,内部可以设置PVC柔性管线,上部采用较厚的混凝土包封,双重保证电缆不受外部荷载破坏的同时,有利于电缆管线的过线及后期电缆回收、迁改等重复利用;
(3)本实用新型的梯形挡土墙利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增设相应的施工结构,同时挡墙保证原有围护结构的完整性时,增加了相关整体刚度,避免应局部破坏围护结构,造成盈利集中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托板与围护结构交汇部位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1—基坑围护结构,100—围护结构冠梁,101—围护桩,2—下凹缺口,3—挡土墙,4—承托板,5—箱涵结构,6—检查井,7—支撑梁,8—PVC软管,9—电力管线,10—混凝土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改迁结构包括用于安装高压电缆的箱涵结构5、横向架设在基坑围护结构1之间的承托板4、设置在承托板4两端与围护结构1交汇部位的挡土墙3和位于箱涵结构5两端的检查井6,所述检查井6位于基坑围护结构1外侧。所述箱涵结构5采用单面放坡开挖沟槽后,在沟槽内施工而成的壁厚20~25cm的U型槽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有PVC软管8,并在PVC软管8内埋设有用于安装高压电缆的电力管线9,在箱涵结构5的敞口面设有15~18cm的混凝土包覆层10;所述电力管线9的接头布设在检查井6内,在进行电缆改迁时,高压电缆安装在电力管线9内。所述检查井6与箱涵结构5的端部通过预留钢筋连接,所述检查井6通过四周放坡进行基坑开挖,检查井6的底板和侧壁厚度为30~35cm,其施工缝通过预埋止水钢板进行止水处理。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围护结构1与承托板4两端的交汇部位分别设有下凹缺口2,所述下凹缺口2是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1的围护桩进行破除形成的下凹区域,其下凹深度大于2m;在下凹缺口2内平行设有两根支撑梁7,所述支撑梁7从基坑围护结构1其中一侧的下凹缺口延伸至另一侧的下凹缺口,所述承托板4位于支撑梁7上方;所述承托板4与支撑梁7、围护结构冠梁100同时施工,之间通过钢筋互锚形成整体结构。所述挡土墙3位于基坑围护结构1的下凹缺口2处,且挡土墙3的高度高于围护结构1,挡土墙3的截面呈梯形,其斜面朝向基坑内,挡土墙3的底部与下凹缺口2的基坑围护桩通过预留钢筋连接,所述挡土墙3的侧面与临接的围护桩通过植筋连接。在两侧的挡土墙3上对应设有箱涵穿孔,所述箱涵结构5从其中一侧挡土墙3上的箱涵穿孔伸入基坑围护结构1内,并沿着承托板4延伸穿过另一侧挡土墙3上的箱涵穿孔置于基坑围护结构1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电缆迁改结构设置在车站附属于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的位置,其设置后的结构布置平面图如图1所示,其中部分穿越车站附结构,待改迁结构强度满足进行粘性土回填覆土保护,实现车站高空架设电缆及铁塔转移的高压电缆的顺利改迁。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根据高压电缆改迁线路确定承托板4和箱涵结构5的施工位置,并确定好基坑围护结构1与承托板4的交汇位置;
(2)在基坑围护结构1的围护桩施工完成后,采用放坡开挖方式,针对步骤(1)中确定的交汇区域围护桩进行挖设,围护桩的挖出深度至少2m,并对挖出的围护桩进行人工破除或绳锯切割,对所述绳锯切割应预留不少于35d的钢筋锚固段,进行人工破除;
(3)施工承托板4,承托板4与围护结构的冠梁同时施工,并在围护结构冠梁上预留梯形挡土墙3的锚固钢筋;承托板4的施工包括先在车站附属结构破除区域施工两平行支撑梁7,两平行支撑梁7与基坑围护桩通过预留钢筋锚固,然后在两平行支撑梁7之间施工承托板4,承托板4位于支撑梁7上方,承托板4的与两平行支撑梁7通过钢筋互锚;
(4)施工箱涵结构,箱涵结构采用单面放坡开挖沟槽,对沟槽基底应进行夯实处理,然后施工壁厚20~25cm的U型槽结构,箱涵结构5一端位于基坑围护结构1的一侧,另一端延伸并穿过基坑围护结构1后置于其另一侧,且箱涵结构5位于承托板4上,然后在箱涵结构5的两端施工检查井6;所述检查井6通过四周放坡进行基坑开挖,检查井6采用30~35cm厚底板及侧壁,检查井的施工缝应通过预埋止水钢板进行止水处理;所述检查井与标准段箱涵通过预留钢筋连接;
(5)在箱涵结构5施工完成后,在箱涵结构5内的PVC软管8内埋设电力管线9,并在箱涵结构5的U型口浇筑15~18cm的混凝土包覆层10将,电力管线9布设端头位置伸入检查井6内,其伸入长度应满足电缆穿线要求;电力管线9埋设上下整齐,线型顺直,所述管线接头采用承插套管连接;
(6)电力管线9埋设好之后,在基坑围护结构1与承托板4交汇区域施工梯形挡土墙3;待结构混凝土强度达标后,进行粘性土回填,回填应避免一次填筑高度过高以及大型机械设备碾压,应分层填筑,靠近结构边角处,人工进行夯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使得将车站基坑范围空中架设电缆改为地下埋设,避开了高压电缆对车站施工以及高压铁塔对基坑开挖的影响,能有效解决车站施工空间作业范围,减少高压电缆空中架设迁改周期,降低了车站基坑施工风险。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简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代,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埋设结构包括用于安装高压电缆的箱涵结构(5)、横向架设在基坑围护结构(1)之间的承托板(4)、设置在承托板(4)两端与围护结构(1)交汇部位的挡土墙(3)和位于箱涵结构(5)两端的检查井(6);所述围护结构(1)与承托板(4)两端的交汇部位分别设有下凹缺口(2),在下凹缺口(2)内平行设有两根支撑梁(7),所述支撑梁(7)从基坑围护结构(1)其中一侧的下凹缺口延伸至另一侧的下凹缺口,所述承托板(4)位于支撑梁(7)上方;所述挡土墙(3)位于基坑围护结构(1)的下凹缺口(2)处,且挡土墙(3)的高度高于围护结构(1),在两侧的挡土墙(3)上对应设有箱涵穿孔,所述箱涵结构(5)从其中一侧挡土墙(3)上的箱涵穿孔伸入基坑围护结构(1)内,并沿着承托板(4)延伸穿过另一侧挡土墙(3)上的箱涵穿孔置于基坑围护结构(1)外侧;所述检查井(6)位于基坑围护结构(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结构(5)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形成U型凹槽结构,内设有PVC软管(8),并在PVC软管(8)内埋设有用于安装高压电缆的电力管线(9),在箱涵结构(5)的敞口面设有15~18cm的混凝土包覆层(10);所述电力管线(9)的接头布设在检查井(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6)与箱涵结构(5)的端部通过预留钢筋连接,所述检查井(6)通过四周放坡进行基坑开挖,检查井(6)的底板和侧壁厚度为30~35cm,其施工缝通过预埋止水钢板进行止水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3)的截面呈梯形,其斜面朝向基坑内,挡土墙(3)的底部与下凹缺口(2)的基坑围护桩通过预留钢筋连接,所述挡土墙(3)的侧面与临接的围护桩通过植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缺口(2)是通过对基坑围护结构(1)的围护桩进行破除形成的下凹区域,其下凹深度大于2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4)与支撑梁(7)、围护结构冠梁(100)同时施工,之间通过钢筋互锚形成整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结构(5)采用单面放坡开挖沟槽后,在沟槽内施工而成的壁厚20~25cm的U型槽钢筋混凝土结构。
CN202220416547.XU 2022-02-28 2022-02-28 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Active CN216948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6547.XU CN216948327U (zh) 2022-02-28 2022-02-28 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6547.XU CN216948327U (zh) 2022-02-28 2022-02-28 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8327U true CN216948327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9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6547.XU Active CN216948327U (zh) 2022-02-28 2022-02-28 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8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6773B (zh) 密贴式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638663B (zh) 一种沉陷区高压输电铁塔基础加固及整体纠倾平移方法
CN1837506B (zh) 一种在运营中的隧道上方开挖箱形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9137998B (zh) 横穿隧道基坑的现有电力管廊保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678751B (zh) 先顶进后开挖的盾构刀盘检修井装配式施工方法
CN211144503U (zh) 一种高陡地形桥隧相接段明洞接长结构
CN105862930A (zh) 一种对新建地下工程下方既有隧道的保护结构
CN112982481B (zh) 一种管廊上跨地铁交叉节点处的结构施工方法
CN109723089A (zh) 一种高压电力管涵原地保护结构及方法
CN104184097A (zh) 一种通信管道及缆线的非迁移式悬吊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14583651B (zh) 一种地铁车站高压电缆改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948327U (zh) 高压电缆地下埋设结构
CN108951642A (zh) 一种上跨既有隧道的防基坑隆起的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9760299U (zh) 一种避免房屋拆迁的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结构
CN112921986A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结构及其与基坑一体化施工方法
CN107653787B (zh) 一种保护跨越基坑的地下高压电缆箱涵的施工方法
JP4104781B2 (ja) 地中接合構造物の構築工法
CN110939139A (zh) 基于桩后异型挡墙刚性接触的桩板墙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212202085U (zh) 密贴式明暗挖结合地铁车站结构
CN208870043U (zh) 上跨既有隧道的防基坑隆起的加固结构
CN216959256U (zh) 斜穿车站主体结构的管线支撑结构
CN107587528B (zh) 一种保护跨越基坑的地下高压电缆箱涵的设计施工方法
CN111779023A (zh) 一种地下通道下穿迁改后箱涵的结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2879033A (zh) 一种与盾构隧道相结合的渡线段隧道结构
CN205742292U (zh) 一种对新建地下工程下方既有隧道的保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