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46734U - 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46734U
CN216946734U CN202220911671.3U CN202220911671U CN216946734U CN 216946734 U CN216946734 U CN 216946734U CN 202220911671 U CN202220911671 U CN 202220911671U CN 216946734 U CN216946734 U CN 216946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liding
groove
outer fram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16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浩
彭科文
江勇
徐琦
王帝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engda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engda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engda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engda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16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46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46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46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该加热结构,包括外框和加热件,外框上设有放置槽,加热件设有若干个并依次放置在放置槽内;加热件包括座体、加热槽和加热棒,其中,座体可拆卸放置于放置槽内,加热棒绕设有电热丝。该软化炉包括所述的加热结构。本软化炉及加热结构以电热丝替换电阻带,电热丝直径远小于电阻带的宽度,绕设在相同长度的加热棒上时,单位长度内电热丝的密度远大于电阻带,加热效果远好于电阻带,满足生产对加热功率的要求,使用寿命更长,维护的频率也更低,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在外框内放置若干个加热件,既可以根据产线的长度合理增减加热件,又可以在维护时拆下故障的加热件,换上备用的加热件,减少停机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化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软化炉是玻璃加工过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之一,软化炉对玻璃进行加热以使玻璃软化,以便于后续加工,故软化炉的加热性能影响到玻璃的合格率。
软化炉通过加热元件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加热元件常采用电阻带,但是电阻带的宽度较大,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所需安装空间较大,而软化炉内空间有限,在保证相邻电阻带间距的情况下,实际用到的电阻带较少,则加热功率小,软化炉内温度不符合生产标准。
反之,为了保证加热功率,常采用缩减电阻带间距的方法,间距过小的情况,加热功率符合生产标准,但电阻带的损坏率大大提升,维护和更换的频率上升。同时,结合软化炉的结构来看,由下至上设置三层加热元件,某一处电阻带的损坏需要由上至下拆解软化炉,工作量大,停工时间长,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解决了现有的软化炉以电阻带为加热元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结构,包括外框和加热件,外框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放置槽,加热件设有若干个并依次放置在放置槽内;
加热件包括座体、设置在座体上的加热槽和设置在加热槽内的加热棒,其中,座体可拆卸放置于放置槽内,加热槽沿座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座体,以与相邻加热件连通并组成加热通道;加热棒朝向座体的宽度方向放置并绕设有电热丝,相邻加热棒沿座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且相邻加热棒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高度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相邻加热件间的电热丝相互并联,同一个加热件内,相邻加热棒上的电热丝并联或串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同一个加热件中,相邻加热棒之间设有绕线柱,绕线柱上设有供电热丝穿行的绕线孔,以使同一根电热丝绕设在相邻加热棒上;
同一个加热件上设有三个及以上加热棒时,相应地,绕线柱设有两个及以上,加热棒两侧各设有一绕线柱,且绕线柱位于加热棒的端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外框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台体,台体的下方设有定位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放置槽的端部设有卡紧件,卡紧件包括楔板和位于楔板两侧的滑动结构,其中,楔板具有一由下至上逐渐向座体方向延伸的凸起,滑动结构包括滑框和连接轴,滑框的外侧设有插接块,滑框的内侧设有适配于连接轴的滑动槽,连接轴一端连接楔板,连接轴的另一端穿设在滑动槽内;
相应地,放置槽的底部设有适配于楔板的卡槽;外框的内侧设有适配于滑框的第一滑槽和适配于连接轴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互连通,且第一滑槽的上部转动设有适配于插接块的副插接块;外框的顶面设置一下凹区,下凹区的底部低于副插接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插接块和副插接块中的一者上设有插槽,另一者设有适配于插槽的插接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滑框的外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附加槽,插接块位于附加槽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化炉,包括所述的加热结构。
有益效果:
本软化炉及加热结构以电热丝替换电阻带,电热丝直径远小于电阻带的宽度,绕设在相同长度的加热棒上时,电热丝的绕设圈数和绕设长度远大于电阻带,单位长度内电热丝的密度远大于电阻带,则电热丝的加热效果远好于电阻带,满足生产对加热功率的要求;也没有相邻电热丝由于间距过小导致加热过程中损坏率高的问题,使用寿命更长,维护的频率也更低,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同时,由于空间的限制,过宽的电阻带在安装时难度也相对较大,电热丝则克服了这一缺陷,降低了安装的难度,缩短了安装时间。
利用模块化思想,在外框内放置若干个加热件,那么,既可以根据产线的长度合理增减加热件的数量,有助于在不同生产条件下使用;又可以在维护时拆下故障的加热件,换上备用的加热件,故障的加热件线下维护,减少了软化炉停机时间,保障了生产效率。二者相互配合,极大提高了加热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热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设置卡紧件后,一种加热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插接块和副插接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
1、外框;101、台体;102、定位框;103、副插接块;104、下凹区;2、加热件;21、座体;22、加热槽;23、加热棒;3、电热丝;4、绕线柱;51、楔板;52、滑框;53、连接轴;501、凸起;502、插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加热结构,包括外框1和加热件2,外框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放置槽,加热件2设有若干个并依次放置在放置槽内;加热件2包括座体21、设置在座体21上的加热槽22和设置在加热槽22内的加热棒23,其中,座体21可拆卸放置于放置槽内,加热槽22沿座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座体21,以与相邻加热件2连通并组成加热通道;加热棒23朝向座体21的宽度方向放置并绕设有电热丝3,相邻加热棒23沿座体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且相邻加热棒23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高度上。
相比于现有的加热结构,本加热结构进行了以下改进:
其一,以电热丝3替换电阻带,电热丝3直径远小于电阻带的宽度,绕设在相同长度的加热棒23上时,电热丝3的绕设圈数和绕设长度远大于电阻带,单位长度内电热丝3的密度远大于电阻带,则电热丝3的加热效果远好于电阻带,满足生产对加热功率的要求;也没有相邻电热丝3由于间距过小导致加热过程中损坏率高的问题,使用寿命更长,维护的频率也更低,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同时,由于空间的限制,过宽的电阻带在安装时难度也相对较大,电热丝3则克服了这一缺陷,降低了安装的难度,缩短了安装时间。
其二,对加热结构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利用模块化思想,在外框1内放置若干个加热件2,那么,既可以根据产线的长度合理增减加热件2的数量,有助于在不同生产条件下使用;又可以在维护时拆下故障的加热件2,换上备用的加热件2,故障的加热件2线下维护,减少了软化炉停机时间,保障了生产效率。二者相互配合,极大提高了加热结构的实用性。
安装时,首先是电热丝3绕设,即将电热丝3绕设在加热棒23上,此时,优选地,相邻加热件2间的电热丝3相互并联,以确保加热件2的独立性;可选地,同一个加热件2内,相邻加热棒23上的电热丝3并联或串联,即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灵活方便,实用性好。然后将绕设好电热丝3后的加热件2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放置在外框1上,准备使用,另一部分存入库房,以作备用。最后,外框1内放置合适数量的加热件2后将加热结构整体放置在软化炉内即可。
下面对所述的加热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同一个加热件2中,相邻加热棒23之间设有绕线柱4,绕线柱4上设有供电热丝3穿行的绕线孔,以使同一根电热丝3绕设在相邻加热棒23上。即通过绕线柱4形成附加连接点,对电热丝3的位置和朝向进行限制,提高了绕设的质量,以保证加热质量。
此时,即同一个加热件2内,相邻加热棒23上的电热丝3串联,基于上述设计,有效减少了控制元件的数量,降低了经济成本。
进一步,如图3所示,同一个加热件2上设有三个及以上加热棒23时,相应地,绕线柱4设有两个及以上,加热棒23两侧各设有一绕线柱4,且绕线柱4位于加热棒23的端部。如此一来,通过同一根电热丝3完成所有加热棒23的绕设,那么,在出现故障时,无需逐个加热棒23进行排查,直接更换电热丝3即可,降低了维护的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框1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台体101,台体101的下方设有定位框102。基于此,在搬运外框1时,通过抬起台体101以抬高外框1,此时,台体101提供了施力点。外框1安装在软化炉上时,台体101可起到限位作用;同时,定位框102与台体101相互配合,既可以提高外框1安装的准确度,又对外框1的位置进行限制,确保加热结构处在所设计的位置上。
可选地,定位框102包括但不限于方形框和弧形框。
外框1中设置若干个加热件2,相邻加热件2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当该间隙过大时,间隙处将形成一相对的低温区,即加热件2处为高温区,间隙处为低温区。鉴于软化炉相对封闭的结构,长时间使用后高温区与低温区的温度趋于相同,那么,预热时间增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高温区与低温区的温度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则高精度加工时还是会影响到玻璃的质量。
针对于此,应当在加热件2安装时尽量减小间隙的宽度,以避免上述问题,在此提供卡紧件以辅助工作人员,具体来说,放置槽的端部设有卡紧件,卡紧件包括楔板51和位于楔板51两侧的滑动结构,滑动结构包括滑框52和连接轴53,滑框52的外侧设有插接块502,滑框52的内侧设有适配于连接轴53的滑动槽,连接轴53一端连接楔板51,连接轴53的另一端穿设在滑动槽内。
相应地,放置槽的底部设有适配于楔板51的卡槽,外框1的内侧设有适配于滑框52的第一滑槽和适配于连接轴53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互连通,且第一滑槽的上部转动设有适配于插接块502的副插接块103。
工作时,人工调整座体21的位置,使得相邻外框1间相对贴紧。下压楔板51至卡槽内,楔板51的侧面抵接于最外侧的座体21侧面,如图6所示,该侧面具有一由下至上逐渐向座体21方向延伸的凸起501,楔板51下移过程中通过该凸起501向座体21施加推力,以使相邻座体21之间贴合更紧密,缩小间隙的宽度。基于此,卡紧件辅助于人工调整,对间隙进行进一步缩减,有助于提高加热质量。
反之,上拉楔板51使得楔板51上移,楔板51脱离卡槽并脱离与座体21侧面的接触,则座体21之间贴紧程度有所降低,方便于进行加热件2的拆装;同时,连接轴53沿着滑动槽向上滑动,连接轴53移动至滑动槽的上端后将与滑动槽的侧壁抵接,进而带动滑框52上移,则插接块502将与副插接块103相连。副插接块103转动设置在外框1上,推拉楔板51以使楔板51、连接轴53和滑框52以副插接块103为中心转动,凸起501由朝向座体21变为背向座体21,如此一来,拆装最外侧的加热件2时,避免了楔板51对座体21的干扰,方便于进行加热件2的拆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插接块502和副插接块103中的一者上设有插槽,另一者设有适配于插槽的插接板。可选地,参见图7,插接块502上设有三个相互平行的插接板,副插接块103上设有三个相互平行的插槽,且插接板与插槽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滑框52的外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附加槽,插接块502位于附加槽内。如此一来,通过附加槽减小了滑框52的重量,起到减重的作用。此外,插接块502收纳于附加槽内,有助于缩减所占用的空间。
此外,为了避免对卡紧件的转动造成阻碍,在外框1的顶面区域设置一下凹区104,下凹区104的底部低于副插接块103,且下凹区104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形状。
进一步,在上述加热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软化炉,包括所述的加热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1)和加热件(2),外框(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放置槽,加热件(2)设有若干个并依次放置在放置槽内;
加热件(2)包括座体(21)、设置在座体(21)上的加热槽(22)和设置在加热槽(22)内的加热棒(23),其中,座体(21)可拆卸放置于放置槽内,加热槽(22)沿座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通座体(21),以与相邻加热件(2)连通并组成加热通道;加热棒(23)朝向座体(21)的宽度方向放置并绕设有电热丝(3),相邻加热棒(23)沿座体(21)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且相邻加热棒(23)相互平行并位于同一高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加热件(2)间的电热丝(3)相互并联,同一个加热件(2)内,相邻加热棒(23)上的电热丝(3)并联或串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加热件(2)中,相邻加热棒(23)之间设有绕线柱(4),绕线柱(4)上设有供电热丝(3)穿行的绕线孔,以使同一根电热丝(3)绕设在相邻加热棒(23)上;
同一个加热件(2)上设有三个及以上加热棒(23)时,相应地,绕线柱(4)设有两个及以上,加热棒(23)两侧各设有一绕线柱(4),且绕线柱(4)位于加热棒(23)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框(1)的顶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台体(101),台体(101)的下方设有定位框(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放置槽的端部设有卡紧件,卡紧件包括楔板(51)和位于楔板(51)两侧的滑动结构,其中,楔板(51)具有一由下至上逐渐向座体(21)方向延伸的凸起(501),滑动结构包括滑框(52)和连接轴(53),滑框(52)的外侧设有插接块(502),滑框(52)的内侧设有适配于连接轴(53)的滑动槽,连接轴(53)一端连接楔板(51),连接轴(53)的另一端穿设在滑动槽内;
相应地,放置槽的底部设有适配于楔板(51)的卡槽;外框(1)的内侧设有适配于滑框(52)的第一滑槽和适配于连接轴(53)的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互连通,且第一滑槽的上部转动设有适配于插接块(502)的副插接块(103);外框(1)的顶面设置一下凹区(104),下凹区(104)的底部低于副插接块(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插接块(502)和副插接块(103)中的一者上设有插槽,另一者设有适配于插槽的插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滑框(52)的外侧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附加槽,插接块(502)位于附加槽内。
8.一种软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结构。
CN202220911671.3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Active CN216946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1671.3U CN216946734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1671.3U CN216946734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46734U true CN216946734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00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1671.3U Active CN216946734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46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7714A (zh) 一种汇流条焊接装置
CN216946734U (zh) 一种软化炉及其加热结构
CN214350434U (zh) 一种用于多主栅组件制作焊接的压针装置
CN118139222A (zh) 一种叠加组装式大功率ptc加热器
CN213583914U (zh) 一种电芯卸料装置
CN108856636A (zh) 一种用于链环制造中的棒料加热机构
CN214659076U (zh) 一种拆装方便的水电施工用支撑架
CN113737272B (zh) 一种直拉单晶硅炉热场的三相交流加热器及其加热方法
CN209344224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整形装置
CN219336498U (zh) 一种汇流带打拱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汇流带焊接装置
CN216780734U (zh) 一种单晶太阳能电池板焊接用工装
CN220708225U (zh) 一种具有位置移动功能的靶板
CN220698651U (zh) 一种电力铁塔施工定位装置
CN215071170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的绝缘架
CN219303685U (zh) 光伏电池串返修装置
CN217093919U (zh) 一种烧结机机头静电除尘器吊挂瓷套更换装置
CN214134597U (zh) 一种用于高功率电池片串焊的弹性压针装置
CN219834039U (zh) 一种利用气弹簧的光伏面板倾角调节结构
CN221862905U (zh) 一种便于拆装扫描仪的扫描仪托架
CN221480164U (zh) 一种单晶炉用瓦片加热器结构
CN114724809B (zh) 一种高压智能电网变压器安装施工方法
CN218140519U (zh) 一种用于印刷辊的快速冷却机构
CN218946771U (zh) 一种换热器管板焊接防变形装置
CN221235501U (zh) 成型炉处理玻璃板非流向凸起的调整装置
CN220065775U (zh) 一种电芯热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