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39302U - 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39302U
CN216939302U CN202121799668.9U CN202121799668U CN216939302U CN 216939302 U CN216939302 U CN 216939302U CN 202121799668 U CN202121799668 U CN 202121799668U CN 216939302 U CN216939302 U CN 216939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support
stator
power source
range ext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96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震
黎光福
张伟
石中光
陈领平
牛胜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an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96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39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39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39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属于增程式电动车技术领域,该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轴向安装支架,所述移动支架包括动力源布置块,所述动力源布置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轨道,所述动力源布置块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导向轨道上滑动连接有轴向移动支架支座,所述轴向移动支架支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丝杠。通过移动支架驱动控制轴向安装支架移动,不仅能够控制轴向安装支架轴向移动的方向,还能够控制轴向移动的距离,避免了发电机的定子轴向的超限移动,从而避免了轴向的定子与转子的磁力冲力,使得轴向移动变成闭环可控,同时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增程式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背景技术
增程发电机与增程发动机系统安装时,增程发电机轴与发动机曲轴共用一根轴,增程发电机壳体与发动机缸体螺栓固定。增程发动机工作时,带动增程发电机工作从而产生电能,在外部的增程发电机控制器整流作用下,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给整车电池系统充电。因此在增程发电系统组装时,首先增程发电机转子通过螺栓固定,因此在安装定子时,很难去保证同轴度要求,现有的工装是需要人工多次校准后才满足装配要求,但是这种方法会降低装配效率,不适合高精度的装配配合,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电机定转子装配的轴向、径向精度;并且现有工装在定子安装时,没法有效抵消转子的磁吸力,转子定子吸合过程中轴向较强冲击,可能会造成定子的外壳损伤或人员操作事故。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增程器用工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工装是需要人工多次校准,从而装配效率低、装配精度低,转子的磁吸力会导致定子的外壳损伤或人员操作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设置有轴向安装支架。
优选的,所述移动支架包括动力源布置块,所述动力源布置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轨道。
优选的,所述动力源布置块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
优选的,所述导向轨道上滑动连接有轴向移动支架支座。
优选的,所述轴向移动支架支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丝杠。
优选的,所述丝杠的一端与动力源布置块连接,所述丝杠通过动力源布置块内部设置的伺服电机进行驱动。
优选的,所述丝杠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架。
优选的,所述轴向移动支架支座上设置有六个螺栓。
优选的,所述轴向移动支架支座的顶部通过螺栓与轴向安装支架螺接。
优选的,所述轴向安装支架上活动安装有定子径向支座,所述轴向安装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定子固定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移动支架驱动控制轴向安装支架移动,不仅能够控制轴向安装支架轴向移动的方向,还能够控制轴向移动的距离,避免了发电机的定子轴向的超限移动,从而避免了轴向的定子与转子的磁力冲力,使得轴向移动变成闭环可控,同时提高了装配效率。
2、通过伺服电机精确控制丝杠转动,控制发电机轴向移动支架支座轴向移动的距离,精确安装发电机定子及转子,通过对伺服电机程序的修正,可以控制在发电机定子、转子轴向吸合的末端时刻丝杠的运动速度及转矩,有效避免发电机轴向吸合的瞬间磁力,使得发电机定子柔性安装在发动机上,提高了装配合格率,使得安装过程平缓,可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移动支架;21、动力源布置块;22、导向轨道;23、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4、丝杠;25、连接架;3、轴向安装支架;4、定子径向支座;5、定子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上安装有移动支架2,移动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轴向安装支架3。
本实施方案中,将发电机设置在支撑架1上,轴向安装支架3带动发电机定子移动到发电机处,通过移动支架2驱动控制轴向安装支架3移动,不仅能够控制轴向安装支架3轴向移动的方向,还能够控制轴向移动的距离,避免了发电机的定子轴向的超限移动,从而避免了轴向的定子与转子的磁力冲力,使得轴向移动变成闭环可控。
具体的,移动支架2包括动力源布置块21,动力源布置块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轨道22。
本实施例中,通过动力源布置块21控制丝杠24转动方向和速度能够控制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的移动方向和距离,进一步控制轴向安装支架3带动发电机定子的移动方向和距离。
具体的,动力源布置块2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
本实施例中,通过伺服电机能够精确控制丝杠24的转动,从而确认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轴向移动的距离,从而精确安装发电机定子及转子,通过伺服电机的精确控制,发电机定子转子安装过程可以做到安全、高效,在发电机定子、转子装配过程中,通过对伺服电机程序的修正,可以控制在发电机定子、转子轴向吸合的末端时刻丝杠24的运动速度及转矩,有效避免发电机轴向吸合的瞬间磁力,使得发电机定子柔性安装在发动机上,提高了装配合格率。
具体的,导向轨道22上滑动连接有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
本实施例中,在丝杠24的驱动下,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在导向轨道22上滑动。
具体的,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丝杠24。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丝杠24的旋转方向就可以控制发电机轴向移动的方向,整个旋转直线运动机构丝杠24运动时,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会受到动力源布置块21的限位,能够避免了发电机的定子轴向的超限移动。
具体的,丝杠24的一端与动力源布置块21连接,丝杠24通过动力源布置块21内部设置的伺服电机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中,伺服电机对丝杠24进行驱动,伺服电机控制丝杠24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进一步控制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移动的方向和速度。
具体的,丝杠24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架25。
本实施例中,连接架25的一端与丝杠24活动连接,连接架25
具体的,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上设置有六个螺栓。
本实施例中,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通过六个螺栓与轴向安装支架3连接。
具体的,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的顶部通过螺栓与轴向安装支架3螺接。
本实施例中,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通过螺栓和轴向安装支架3形成整体,从而带动轴向安装支架3轴向移动。
具体的,轴向安装支架3上活动安装有定子径向支座4,轴向安装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定子固定支架5。
本实施例中,定子径向支座4用于承托定子的底部,并且使定子能够径向移动,以便于安装,定子固定支架5用于固定定子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发电机设置在支撑架1上,定子径向支座4承托定子的底部,发电机的定子固定支架5将发电机定子固定,保证发电机定子不会掉落,轴向安装支架3带动发电机定子移动到发电机处,通过移动支架2驱动控制轴向安装支架3移动,通过动力源布置块21内部的伺服电机精确控制丝杠24的转动,从而确认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轴向移动的距离,精确安装发电机定子及转子,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通过六个螺栓和轴向安装支架3形成整体,带动轴向安装支架3轴向移动,移动支架2不仅能够控制轴向安装支架3轴向移动的方向,还能够控制轴向移动的距离,避免了发电机的定子轴向的超限移动,并且丝杠24的旋转是受伺服电机精确控制的,在发电机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与动力源布置块21接近时,可以控制丝杠24的旋转速度以及转矩大小,从而避免了轴向的定子与转子的磁力冲力,使得轴向移动变成闭环可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安装有移动支架(2),所述移动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轴向安装支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2)包括动力源布置块(21),所述动力源布置块(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向轨道(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布置块(21)的内部设置有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道(22)上滑动连接有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丝杠(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24)的一端与动力源布置块(21)连接,所述丝杠(24)通过动力源布置块(21)内部设置的伺服电机进行驱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24)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架(2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上设置有六个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动支架支座(23)的顶部通过螺栓与轴向安装支架(3)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安装支架(3)上活动安装有定子径向支座(4),所述轴向安装支架(3)的一侧设置有定子固定支架(5)。
CN202121799668.9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Active CN216939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9668.9U CN216939302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9668.9U CN216939302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39302U true CN216939302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8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9668.9U Active CN216939302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39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7339U (zh) 永磁电机定子转子合装用工装
CN204376659U (zh) 电动车双转子液冷电机
CN109719333A (zh)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ac轴直驱双摆铣头
CN216939302U (zh) 一种增程器用缓冲功能的工装
CN204870588U (zh) 一种集电杆执行机构
CN103107673A (zh) 周期往复式磁涡流联轴器
CN209936943U (zh) 一种用于自动取付的节能型搬运机械手
CN205829213U (zh) 一种agv自动充电装置
CN106180920B (zh) 利用电机弹性内轴来适应不同螺距攻牙的自动攻牙机
CN115447087B (zh) 一种同步带熔胶和直驱注射结构
CN115459536A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转子磁极装配装置
CN115319730A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机械臂外壳间衔接组件
CN101407182A (zh) 用磁悬浮储能飞轮作动力的永磁悬浮列车
CN211666849U (zh) 带有气囊辅助抱紧装置的风机叶轮对接自锁自解锁系统
CN210756565U (zh) 一种大型数控立车加工小型工件的转换装置
CN209743433U (zh) 一种用于立体车库的高精度定位减速机
CN209375434U (zh) 一种加装端面导风片的筒式永磁调速器
CN219317109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减速装置
CN21525284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桩体安装用打桩机
CN214776239U (zh) 一种光伏板清洗机器人中安装行走机构
CN212074249U (zh) 一种自适应磁吸附移动底盘
CN103452748A (zh) 悬浮式垂直轴风力机
CN209774118U (zh) 一种可调节伺服动力头
CN204687859U (zh) 集电杆升降机构
CN210807004U (zh) 一种新型增程式发电机旋转变压器转子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