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20626U -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20626U
CN216920626U CN202122353219.8U CN202122353219U CN216920626U CN 216920626 U CN216920626 U CN 216920626U CN 202122353219 U CN202122353219 U CN 202122353219U CN 216920626 U CN216920626 U CN 216920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body
well
embedded
ba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532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文彬
杨云安
史文晶
孙晓东
蔚阳
王珂
孙晖
汪超
沈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unjie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unjie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unjie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unjie Wat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532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20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20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20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第一井体周向的下侧及第三井体周向的上侧预埋有多个植筋或多个筋套,第二井体周向分别预埋有与第一井体和第三井体相配的筋套和植筋,第一井体、第二井体和第三井体依次叠置相接,相接两井体的连接面具有相配的凹凸圈,两井体上的植筋插入对应的筋套内,植筋和筋套贯通凹凸圈,凹凸圈以及植筋与筋套之间充填有结构胶用于将两井体连接固定和止水,相接两井体在凹凸圈的内侧或/和外侧安装有用于防水的遇水膨胀橡胶圈,第二井体上预埋有两刚性防水套管用于做截流井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第三井体的底板上设有防淤槽。本实用新型施工便捷,质量可靠,成本可控,防淤效果好,适用场景广泛,能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属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截流井用在雨污合流系统中,目的是为了将雨污水分离。旱季时因管中只有污水,截流井可以将污水截住,流往污水管中,雨季时将部分雨水与污水截住并流入污水管中,其余雨水溢流通过井中堰,继续向下游流行。在小区和企事业单位混接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前,需要井行末端截留,来确保晴天污水收集效率以及雨天及时行洪排涝,如何采用一种施工便捷、质量可靠的截留井是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传统截流井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现浇截流井通过土建开挖,需要浇筑基础,扎钢筋笼,人工扎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设备仪表安装,并需要二次灌浆的方式实现。存在着土建工程量大,费时费力,施工措施费高,施工周期长,制造成本高,单座井体超过60天,受天气影响大,施工质量不稳定等诸多弊端。而玻璃钢一体化截流井,能解决现场扎钢筋笼,人工扎模,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作业的问题,但玻璃钢筒体需要先定制,设备仪表安装,最后土建安装。筒体定制周期长,一般要45天,由于筒体质量轻、强度低,易造成截流井的变形、破裂以及上浮,设备集成受限,闸门等设备不能安装,无法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便捷,质量可靠,成本可控,防淤效果好,适用场景广泛,能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上具有井盖的第一井体、第二井体和具有底板的第三井体;
所述第一井体周向的下侧及第三井体周向的上侧预埋有多个植筋或多个筋套,所述第二井体周向分别预埋有与第一井体和第三井体相配的筋套和植筋,第一井体、第二井体和第三井体依次叠置相接,且相接两井体的连接面具有相配的凹凸圈,两井体上的多个植筋插入对应的筋套内,所述的植筋和筋套贯通凹凸圈,且凹凸圈以及植筋与筋套之间充填有结构胶用于将两井体连接固定和止水,相接两井体在凹凸圈的内侧或/和外侧安装有用于防水的遇水膨胀橡胶圈;
所述的第二井体上预埋有两相对并贯穿井体的刚性防水套管用于做截流井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第三井体在底板上设有防淤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的第一井体、第二井体和第三井体,可实现模块化设计,由于对模块化井体进行制作,实现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可控。本实用新型第一井体、第二井体和第三井体依次叠置相接,各井体的连接面采用相配的凹凸圈结构,同时又将各植筋插入对应的筋套,将凹凸圈以及植筋与筋套之间充填有结构胶用于将两井体连接固定和止水,达到各井体构件的连接以及止水效果,并能满足截留井的抗压、抗拉等强度要求。实用新型各井体的凹凸圈内侧或/和外侧安装有遇水膨胀橡胶圈,实现较好的防水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第二井体上预埋有两相对并贯穿井体的刚性防水套管,将截流井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与井体浇筑时一体成型,止水效果稳定可靠。本实用新型在第三井体内有防淤槽,能起到较好的防淤效果。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模块化井体组装而成,大大降低了土建开挖、基坑排水、基坑支护的施工难度及措施费用,从基坑开挖到井体安装完成仅需1-2天,大大缩短项目建设周期。本实用新型还设有能调节截流井高度的调节井体,装配时可灵活调节井体高度,大大减轻交通运输及土建安装的限制,扩充了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井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遇水膨胀橡胶圈安装在井体上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遇水膨胀橡胶圈安装在井体上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遇水膨胀橡胶圈安装在井体上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1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截流井安装在基座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井体,1-1—设备孔,1-2—线孔,2—调节井体,3—第二井体,4—第三井体,4-1—防淤槽,4-2—钢套,5—刚性防水套管,5-1—翼环,6—井盖,7—外钢板,8—爬梯钢板,9—内钢板,10—植筋,11—遇水膨胀橡胶圈,12—筋套,13—螺栓,14—基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包括顶板上具有井盖6的第一井体1、第二井体3和具有底板的第三井体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井体1为井端部分,第三井体4作为井座部分,而第二井体3为井身部分,第一井体1、第二井体3和第三井体4均采用C30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能形成模块构件并进行组装,使截流井的抗渗等级达到P6。
见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井体1、第二井体3以及第三井体4的内壁沿周向上预埋有多个爬梯钢板8。见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井体1顶板位于井盖6一侧设有预留孔,且预留孔的顶部预埋有带通孔的外钢板7,第一井体1的内壁上还预埋有内钢板9,本实用新型在第一井体1上还设有设备孔1-1以及线孔1-2,能方便设备的安装。
见图5~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井体1周向的下侧及第三井体4周向的上侧预埋有多个植筋10或多个筋套12,第二井体3周向分别预埋有与第一井体1和第三井体4相配的筋套12和植筋10,植筋10和筋套12采用金属构件,第一井体1、第二井体3和第三井体4依次叠置相接,且相接两井体的连接面具有相配的凹凸圈,凹凸圈为整圈结构,使各井体快速装配。见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井体1的下端面设有凸环,而第三井体4的上端面设有凹槽环,而第二井体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与第一井体1和第三井体4相配的凹槽环及凸环,当第一井体1与第二井体3以及第三井体4上叠置时,第一井体1上的凸环设置在第二井体3的凹槽环内,而第二井体3的凸环则设置在第三井体4的凹槽环内。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第一井体1的下端面设有凹槽环,而第三井体4的上端面设有凸环,第二井体3上的凸环设置在第一井体1的凹槽环内,而第三井体4上的凸环则设置在第二井体3的凹槽环内,使各结合面均形成相配的凹凸圈,方便各井体的连接。
见图5~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两井体上的多个植筋10插入对应的筋套12内,可将第一井体1上的植筋10插入第二井体3对应的筋套12内,而第二井体3上的植筋10插入第三井体4对应的筋套12内;还可以是第二井体3上的植筋10插入第一井体1对应的筋套12内,而第三体上的植筋10插入第二井体3对应的筋套12内。本实用新型植筋10和筋套12贯通凹凸圈,且凹凸圈以及植筋10与筋套12之间充填有结构胶用于将两井体连接固定和止水,通过连接面的凹凸圈以及相插接植筋10与筋套12结构,能提高截流井的抗压、抗拉等强度要求。
见图5~10所示,本实用新型相接两井体在凹凸圈的内侧或/和外侧安装有用于防水的遇水膨胀橡胶圈11,见图7~9所示,本实用新型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凹凸圈的内侧,或见图10所示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凹凸圈内侧和外侧。见图7、10所示,本实用新型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相接两井体任意一个密封槽内,如安装在第一井体1的密封槽内,使遇水膨胀橡胶圈11与第二井体3的端面相接,而起到止水作用,还可以在第二井体3上设有密封槽,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第二井体3上的密封槽内并与第一井体1端面相接,同样密封槽可设置在第二井体3的下端面或第三井体4的上端面。见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相接两井体相对的密封槽内,即第一井体1与第二井体3上均设有密封槽,同样第二井体3与第三井体4上也均设有相对的密封槽,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密封槽内实现阻水。见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相邻两井体的密封槽与凸起压环之间,即第一井体1上还设有凸起压环,而第二井体3的上端面设有密封槽,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密封槽内,且凸起压环顶在遇水膨胀橡胶圈11上,同样第二井体3的下端设置在凸起压环设置在第三井体4密封槽内,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凸起压环与密封槽之间,实现可靠止水。
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井体3上预埋有两相对并贯穿井体的刚性防水套管5用于做截流井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浇筑第二井体3时能与进水口和出水口一体成型,止水效果稳定可靠。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刚性防水套管5上还具有一体的翼环5-1,翼环5-1预埋在第二井体3上,具有更好的抗压及抗拉性能。见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井体4在底板上设有防淤槽4-1,防淤槽4-1为U形槽,在抽水时,水流通过防淤槽4-1进入泵体,起到较好的防淤效果。
见图1、5、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用于调节截流井高度的至少一个调节井体2,调节井体2安装在第一井体1与第二井体3之间,或安装在第二井体3与第三井体4之间,可采用一个调节井体2或两个调节井体2或更多个调节井体2,或根据截流井的高度设置。见图1、5、6所示,本实用新型调节井体2与相接井体的连接面具有相配的凹凸圈,调节井体2周向预埋有植筋10和筋套12,调节井体2上的植筋10插接相接井体筋套12内,调节井体2上的筋套12则套装相接井体的植筋10上,调节井体2上的植筋10和筋套12贯通凹凸圈,凹凸圈以及植筋10与筋套12之间充填有结构胶用于将调节井体2与相接井体连接固定和止水,将调节井体2与第一井体1以及第二井体3连接固定并达到止水效果,也可将将调节井体2与第二井体3以及第三井体4连接固定并达到止水效果。见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调节井体2并安装在第一井体1和第二井体3之间,第一井体1上的植筋10插接在上部调节井体2上筋套12内,上部的调节井体2植筋10插接在下部的调节井体2的筋套12内,下部的调节井体2植筋10插接在第二井体3的筋套12内,结构胶充填在凹凸圈以及植筋10与筋套12之间,将调节井体2固定连接在第一井体1与第二井体3之间。
见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调节井体2与相接井体在凹凸圈的内侧或/和外侧安装有用于防水的遇水膨胀橡胶圈11,同样该遇水膨胀橡胶圈11设置在调节井体2与相接井体任意一侧密封槽内,或设置在调节井体2与相接井体两相对的密封槽内,或设置在调节井体2与相接井体的密封槽与凸起压环之间,而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见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井体4在底板的法兰上预埋用于基座板14连接的有多个钢套4-2,基座板14上具有多个与基座钢筋固定的螺栓13,螺栓13穿过法兰上对应的钢套4-2并用螺母固定,快速将第三井体4固定在基座板14,大大缩短项目建设周期。

Claims (8)

1.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上具有井盖的第一井体、第二井体和具有底板的第三井体;
所述第一井体周向的下侧及第三井体周向的上侧预埋有多个植筋或多个筋套,所述第二井体周向分别预埋有与第一井体和第三井体相配的筋套和植筋,第一井体、第二井体和第三井体依次叠置相接,且相接两井体的连接面具有相配的凹凸圈,两井体上的多个植筋插入对应的筋套内,所述的植筋和筋套贯通凹凸圈,且凹凸圈以及植筋与筋套之间充填有结构胶用于将两井体连接固定和止水,相接两井体在凹凸圈的内侧或/和外侧安装有用于防水的遇水膨胀橡胶圈;
所述的第二井体上预埋有两相对并贯穿井体的刚性防水套管用于做截流井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第三井体在底板上设有防淤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用于调节截流井高度的至少一个调节井体,所述的调节井体安装在第一井体与第二井体之间,或安装在第二井体与第三井体之间;所述调节井体与相接井体的连接面具有相配的凹凸圈,调节井体周向预埋有植筋和筋套,调节井体上的植筋插接相接井体的筋套内,调节井体上的筋套则套装相接井体的植筋上,调节井体上的植筋和筋套贯通凹凸圈,凹凸圈以及植筋与筋套之间充填有结构胶用于将调节井体与相接井体连接固定和止水,调节井体与相接井体在凹凸圈的内侧或/和外侧安装有用于防水的遇水膨胀橡胶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圈设置在相接两井体任意一个密封槽内,或遇水膨胀橡胶圈设置在相接两井体相对的密封槽内,或设置在相邻两井体的密封槽与凸起压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遇水膨胀橡胶圈设置在调节井体与相接井体任意一侧密封槽内,或设置在调节井体与相接井体相对的密封槽内,或设置在调节井体与相接井体的密封槽与凸起压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井体、第二井体以及第三井体的内壁上预埋有多个爬梯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井体顶板在井盖一侧设有预留孔,且预留孔的顶部预埋带通孔的外钢板,第一井体的内壁上还预埋有内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防水套管一侧上还具有一体的翼环,所述的翼环预埋在第二井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井体在底板的法兰上预埋用于基座板连接的有多个钢套,基座板上具有多个与基座钢筋固定的螺栓,螺栓穿过法兰上对应的钢套并用螺母固定。
CN202122353219.8U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Active CN216920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3219.8U CN216920626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53219.8U CN216920626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20626U true CN216920626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2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53219.8U Active CN216920626U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20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9968U (zh) 拼装式排水箱涵
CN2546500Y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
CN205530344U (zh) 一种分体式无模浇筑地下综合管廊
CN216920626U (zh)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截流井
CN207268009U (zh) 一种基于现行排污渠的地下综合管廊排水系统
CN212452779U (zh) 一种圆形预制检查井快速拼装模板
KR200383565Y1 (ko) 하수관거의 오수 분리용 패널
CN107023061B (zh) 装配式塑料市政排水检查井及施工方法
CN214755296U (zh) 一种现场装配化施工的预制混凝土电缆排管
CN214143998U (zh) 一种沿河住户污水收集管网布置结构
CN213896587U (zh) 新型市政道路工程路基
CN210857431U (zh) 雨污水管道交叉节点
CN111335442B (zh) 一种大型整体式检查井及其制备方法
CN212506100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210140780U (zh) 防淤堵生态透水箱涵
CN211368952U (zh) 一种隐藏式雨水收集装置
CN209760283U (zh) 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太阳能路灯基础装置
CN102677660B (zh) 快速成桩的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快速搭建城市立交桥的方法
CN216075452U (zh) 装配式预制雨水口
CN200992744Y (zh) 组合式预制砼构件
CN216640227U (zh) 一种道路桥梁工程的道路防渗结构
CN216075438U (zh) 隧道中心水沟检查井钢模板
CN215053707U (zh) 一种市政雨水井检查井
CN217027380U (zh) 一种装配式雨污水检查井筒
CN220353030U (zh)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7

Address after: 215000 2F, building 1, No. 100, Guangqi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Junjie Wat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22 room 330, innovation building, North District, innovation building, high tech park,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Junjie Wat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