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353030U -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353030U
CN220353030U CN202321846740.8U CN202321846740U CN220353030U CN 220353030 U CN220353030 U CN 220353030U CN 202321846740 U CN202321846740 U CN 202321846740U CN 220353030 U CN220353030 U CN 220353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pe
cable
gully
rainwater
branch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467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徐平
王小伟
童祖玲
王兵
赵炎燚
吴超强
崔恒军
杨跃跃
陈万
陆康
孟学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ong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Tong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Tong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Tong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467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353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353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353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包括雨水口本体,所述雨水口本体为矩形盒状,其上端为开口,其底板上设有下水孔;该雨水口本体设置于电缆井的顶板的上方;还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置于所述电缆井内,其上端穿过所述电缆井的顶板后与所述下水孔相连,其下端穿过所述电缆井的侧壁后与雨水支管相连通;该雨水支管连通至雨水井。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连通雨水口和雨水支管,从而,可以不改变雨水口的标高,也不需要改迁电缆沟,即可实现在道路的侧边进行雨水收集,再汇入道路中间的雨水井,由此,不仅可极大的降低施工难度,减小施工安全风险,还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结构,尤其是一种雨水口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设城市道路排水时,常采用在道路边设置收水口。通过收水口收集道路雨水,再通过雨水支管排至路中雨水井,完成水系连通。但是,在施工雨水口基础时,经常遇到雨水口深度范围内存在障碍物,如电缆沟。通常,此类障碍物的改迁难度大,因而,大多采取避让方式。
目前,采用的避让方式主要是降低雨水口的底板标高,使其从电缆沟下面通过。但是,这种避让方式需要将雨水口下降很大的深度,造成施工难度增大,施工成本增加,施工安全风险也增大,对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在雨水口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可以使雨水口与电缆沟相遇时,不再采取避让方式,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和风险,减少了施工成本,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包括雨水口本体,所述雨水口本体为矩形盒状,其上端为开口,其底板上设有下水孔;该雨水口本体设置于电缆井的顶板的上方;还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置于所述电缆井内,其上端穿过所述电缆井的顶板后与所述下水孔相连,其下端穿过所述电缆井的侧壁后与雨水支管相连通;该雨水支管连通至雨水井。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口本体的上端设有覆盖该端口的雨水箅子。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由钢管制成,并呈90°弯角。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井的顶板上设有安装孔I;该安装孔I与所述雨水口本体的下水孔相对应;所述连接管穿过该安装孔I后与所述下水孔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多根固定杆;该固定杆由钢筋制成,围绕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口均匀的焊接在该上端口处,并浇筑在所述雨水口本体的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由防水混凝土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缆井的侧壁与雨水支管密封连接,并在该连接处设有与该雨水支管贯通的安装孔II;所述连接管穿过该安装孔II后伸入所述雨水支管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口伸入所述雨水支管至少0.2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以不改变雨水口的标高,也不需要改迁电缆沟,从而,可极大的降低施工难度,减小施工安全风险,并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管上端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雨水口本体;2-电缆井;3-雨水支管;4-雨水井;5-连接管;6-雨水箅子;7-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包括雨水口本体1和连接管5。
所述雨水口本体1为矩形盒状,其上端为开口,其底板上设有下水孔。该雨水口本体1设置于电缆井2的上方。所述雨水口本体1的底板由防水混凝土制成,并与所述电缆井2的顶板通过混凝土浇筑相连。
所述电缆井2的顶板上设有安装孔I。该安装孔I与所述雨水口本体的下水孔相对应。
所述电缆井2的侧壁与雨水支管3的一端密封连接,并在该连接处设有与该雨水支管贯通的安装孔II。该雨水支管的另一端与雨水井4相连通。
所述连接管5由钢管制成,并呈90°弯角。该连接管5置于所述电缆井2内,其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I后与所述下水孔相连,其下端穿过所述安装孔II后,伸入所述雨水支管3内。优选的,所述连接管5的下端口伸入所述雨水支管3至少0.2m,确保流水通畅。
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口处还设有多根固定杆7。该固定杆7由C12mm的钢筋制成,焊接在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口,并围绕所述连接管5的上端口均匀分布。然后,将所述固定杆7浇筑在所述雨水口本体1的底板上,同时用防水混凝土封堵所述连接管与下水孔之间的缝隙,确保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雨水口的下水孔牢固连接且防止雨水口的水渗入电缆井内。
所述雨水口本体1的上端设有覆盖该端口的雨水箅子6,可以过滤雨水中的杂物,防止堵塞下水孔和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连通雨水口和雨水支管,从而,可以不改变雨水口的标高,也不需要改迁电缆沟,即可实现在道路的侧边进行雨水收集,再汇入道路中间的雨水井,由此,不仅可极大的降低施工难度,减小施工安全风险,还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Claims (8)

1.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包括雨水口本体,其特征是,所述雨水口本体为矩形盒状,其上端为开口,其底板上设有下水孔;该雨水口本体设置于电缆井的顶板的上方;还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置于所述电缆井内,其上端穿过所述电缆井的顶板后与所述下水孔相连,其下端穿过所述电缆井的侧壁后与雨水支管相连通;该雨水支管连通至雨水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雨水口本体的上端设有覆盖该上端端口的雨水箅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由钢管制成,并呈90°弯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缆井的顶板上设有安装孔I;该安装孔I与所述雨水口本体的下水孔相对应;所述连接管穿过该安装孔I后与所述下水孔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多根固定杆;该固定杆由钢筋制成,围绕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口均匀的焊接在该上端口处,并浇筑在所述雨水口本体的底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由防水混凝土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电缆井的侧壁与雨水支管密封连接,并在该连接处设有与该雨水支管贯通的安装孔II;所述连接管穿过该安装孔II后伸入所述雨水支管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口伸入所述雨水支管至少0.2m。
CN202321846740.8U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Active CN220353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6740.8U CN220353030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46740.8U CN220353030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353030U true CN220353030U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46740.8U Active CN220353030U (zh) 2023-07-14 2023-07-14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353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69968U (zh) 拼装式排水箱涵
CN205259214U (zh) 下沉法施工的拼装式雨水调蓄池
CN220353030U (zh) 一种与电缆沟交叉的道路雨水口结构
CN110005144B (zh) 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CN104328836B (zh) 一种环保型预制双箱深孔式排水井及其施工方法
CN215055647U (zh) 一种车辆上盖覆土排水系统
CN214143998U (zh) 一种沿河住户污水收集管网布置结构
AU2021101264A4 (en) A foundation pit drainage system for flood control
CN105113621A (zh) 立式栅栏网格井盖
CN114263193A (zh) 一种箱涵式电缆沟及施工方法
CN106049651A (zh) 城市水涝的一种防治方法
CN210288915U (zh) 一种适用于上盖开发的排水立管结构
CN214245994U (zh) 一种下层排污上层雨水地面漫流式雨污分流系统
CN112814026A (zh) 一种装配式综合管廊隐藏式通风口结构
CN205935171U (zh) 板片式雨水滞留池
CN210917653U (zh) 一种应用于滨海地区的自动排水雨水检查井结构
CN207453050U (zh) 一种新型排水系统
CN112302140A (zh) 一种隐藏式雨水收集装置
CN209741896U (zh) 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市电路灯基础装置
CN219327154U (zh) 一种大型覆土地下室顶板排水系统
CN207499268U (zh) 一种建筑落水管断接改造装置
CN215254036U (zh) 一种快渗渗井系统
CN215715869U (zh) 一种适用于暗涵截污管的溢流检查井
CN204225257U (zh) 一种环保型预制双箱深孔式排水井
CN220977578U (zh) 一种公路扩宽雨水井外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