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8393U - 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 Google Patents

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8393U
CN216918393U CN202220604352.8U CN202220604352U CN216918393U CN 216918393 U CN216918393 U CN 216918393U CN 202220604352 U CN202220604352 U CN 202220604352U CN 216918393 U CN216918393 U CN 2169183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arm
hoisting mechanism
arm
telescopic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043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德金
丁勇
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nchangjia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nchangjia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nchangjia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nchangjiang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043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83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83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83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属于护栏抢修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构,其立柱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护栏抢修车连接的安装结构,吊臂的前端设置有滑轮件,卷扬机的绳索能够绕在滑轮件上并延伸至吊臂的下方;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在立柱的顶端,吊臂在非端部的位置处与安装座铰接;吊臂的两个端部至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的长度,均小于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距离立柱最低端的高度,因而可以将吊臂相对于安装座转动,以使吊臂的长度方向与立柱的高度方向基本重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吊装机构占据的空间,从而使得吊装机构可以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护栏抢修车,同时提高护栏抢修车对于护栏板的装载量。

Description

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抢修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的总量也日益增加,其中,部分交通事故会造成道路两侧护栏板和护栏桩柱的损毁,道路养护部门有责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损毁护栏桩柱和护栏板的维修和更换作业。
作为公路护栏维修、更换设备,公路护栏抢修车又名公路护栏防撞抢修车/护栏抢修车,其功能以拔桩和打桩为主,可携带800KG以上的维修设备和材料,然而在护栏抢修过程中,一般的护栏抢修车仅具备维修材料的运输功能,达到维修地点后,需要人工搬运维修材料,或者用叉车等设备进行维修材料的转运,较为麻烦。
在现有技术中心,存在带有起吊功能的护栏抢修车。例如,申请号为2021218272932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护栏板起吊装置的多功能护栏抢修车,该护栏抢修车包括包括移动车体、护栏抢修装置和旋转装置,还包括护栏板起吊装置,护栏板起吊装置设置在移动车体的后部,护栏板起吊装置包括支架总成、固定臂、第一驱动装置、起吊装置固定架、收放卷装置和钢索,支架总成在使用状态下安装在移动车体上,固定臂设置在支架总成上,第一驱动装置安装在支架总成上,起吊装置固定架的中部固定设置在固定臂的端部,收放卷装置安装在起吊装置固定架上,钢索的一端固定在收放卷装置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固定臂移动。
然而,上述申请案中,虽然护栏板起吊装置能够向护栏抢修车的两侧分别起吊货物,但受到起吊装置尺寸的影响,该护栏板起吊装置仅适用与较大车体的护栏抢修车,对于尺寸较小的护栏抢修车来说,无法适用;现有技术中通常还是配合叉车、吊车等设备配合尺寸较小的护栏抢修车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起吊装置不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护栏抢修车的不足,提供一种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装机构,包括立柱、安装座、卷扬机和吊臂,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护栏抢修车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吊臂的前端设置有滑轮件,所述卷扬机的绳索能够绕在所述滑轮件上并延伸至所述吊臂的下方;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吊臂在非端部的位置处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吊臂的两个端部至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距离所述立柱最低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吊臂上安装有伸缩臂,所述滑轮件设置在所述伸缩臂的前端上;所述伸缩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吊臂伸缩,以改变所述滑轮件至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臂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滑轮件最前端至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之间的长度,小于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距离所述立柱最低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臂处于收缩状态时,且当所述吊臂转动至其与立柱之间的角度最小时,所述滑轮件最前端距离所述立柱最低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距离所述立柱最低端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转动座,所述安装座连接在所述转动座,并通过所述转动座实现与所述立柱的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立柱连接的外套,以及设置所述外套中,并与所述外套可转动连接的内套;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吊臂的两侧,所述底板连接在所述内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与所述内套之间通过轴承实现可转动连接;或者,
所述外套为连接有轴承外圈的套筒,所述内套为轴承内圈,所述外套与所述内套之间通过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或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为所述外套与所述内套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外套之间传动连接,或者,所述转动驱动件与内套之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外套/内套之间的传动方式为齿轮传动,或者为链传动,或者为带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顶升驱动件,所述顶升驱动件的运动端与所述吊臂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吊臂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突出于所述外套的外侧壁设置,所述吊臂转动至其与立柱之间的角度最小时,所述吊臂抵靠在所述底板的边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吊臂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卷扬机。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在靠近其底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板,若干个所述加强板围绕所述立柱的轴向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吊臂上设置有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运动端与所述伸缩臂连接;或者,
所述伸缩臂上设置有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运动端与所述吊臂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护栏抢修车,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打拔钻平台、吊装机构和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为所述打拔钻平台的打拔桩总成和/或钻孔总成提供动力,所述空压机、打拔钻平台和吊装机构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打拔钻平台靠近所述车体远离驾驶室的一侧,所述空压机和打拔钻平台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吊装机构的同一侧。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构,其立柱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护栏抢修车连接的安装结构,吊臂的前端设置有滑轮件,卷扬机的绳索能够绕在滑轮件上并延伸至吊臂的下方;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在立柱的顶端,吊臂在非端部的位置处与安装座铰接;吊臂的两个端部至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的长度,均小于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距离立柱最低端的高度,因而在护栏抢修车运动的过程中,或者在吊装机构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将吊臂相对于安装座转动,以使吊臂的长度方向与立柱的高度方向基本重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吊装机构占据的空间,从而使得吊装机构可以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护栏抢修车,同时提高护栏抢修车对于护栏板的装载量。
(2)本实用新型中,吊臂上安装有伸缩臂,滑轮件设置在伸缩臂的前端上;伸缩臂能够相对于吊臂伸缩,以改变滑轮件至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吊装机构的作业半径,提高吊装机构实用性,能够将护栏板起吊、吊送至远离车体的维修地;同时,由于伸缩臂可以收缩在吊臂内,在吊装机构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节省吊装机构整体的占用空间。
(3)本实用新型的护栏抢修车,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打拔钻平台、吊装机构和空压机,空压机为打拔钻平台的打拔桩总成和/或钻孔总成提供动力,空压机、打拔钻平台和吊装机构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打拔钻平台靠近车体远离驾驶室的一侧,空压机和打拔钻平台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吊装机构的同一侧,使得即使尺寸较小的护栏抢修车,也能配装吊装机构,提高了护栏抢修车作业时的效率;同时,由于吊臂在非端部的位置处与安装座铰接,使得吊臂的长度方向与立柱的高度方向基本重合,从而方便完成吊臂在车体上的转向,以实现护栏抢修车两侧的护栏板吊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机构工作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栏抢修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吊装机构500。具体的,该吊装机构500包括立柱510、安装座522、卷扬机550和吊臂531。其中,立柱510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护栏抢修车连接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可以是螺纹安装板533、法兰安装板533,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与护栏抢修车的车体400连接的结构。此外,立柱510在靠近其底端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板511,若干个加强板511可以围绕立柱510的轴向排布,加强板511用于加强立柱510与车体400之间的连接强度。
安装座522设置在立柱510的顶端,且安装座522与立柱510之间可以是可转动的连接方式,使得安装座522能够相对于立柱510转动;吊臂531设置在安装座522上,且吊臂531与安装座522之间可以是铰接,使得吊臂531能够相对于安装座522转动,以在吊装机构500处于闲置状态时,即在吊装机构500不作业时,将吊臂531折叠设置,较小吊装机构500的占用面积;吊臂531的前端可以设置有滑轮件540,卷扬机550的绳索551能够绕在滑轮件 540上并延伸至吊臂531的下方,从而实现护栏板600的吊装。作为一个示例,吊臂531上可以设置有安装板533,卷扬机550可以安装在该安装板533上。
更具体的,吊臂531可以在非端部的位置与安装座522铰接,例如吊臂531可以在靠近其一端的位置处,但不是端部处于安装座522铰接,使得吊臂531的两端均突出于安装座522 设置。此外,吊臂531的两个端部至吊臂531与安装座522的铰接位置的长度,均可以小于吊臂531与安装座522的铰接位置至立柱510最低端的高度,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吊装机构500处于闲置状态时,可以将吊臂531相对于安装座522转动,以使吊臂531的长度方向与立柱510的高度方向基本重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吊装机构500占据的空间,从而使得吊装机构500可以适用于尺寸较小的护栏抢修车,同时提高护栏抢修车对于护栏板600的装载量。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参照图2,可以在吊臂531上设置伸缩臂532,并将滑轮件540设置在伸缩臂532远离吊臂531的一端,即伸缩臂532的前端上,从而延长伸缩臂532的前端至吊臂531与安装座522的铰接位置的距离,进而提升吊装机构500的作业半径。具体的,伸缩臂532能够相对于吊臂531伸缩,吊臂531可以为中空结构,伸缩臂532能够收缩至吊臂 531的中孔结构中;或者,伸缩臂532可以设置在吊臂531的外侧壁上,伸缩臂532在收缩时与吊臂531至少部分重叠;又或者,伸缩臂532为中空结构,在伸缩臂532相对于吊臂531 收缩时,即伸缩臂532的前端至吊臂531与安装座522的铰接位置的距离缩小时,吊臂531 可以位于伸缩臂532的中孔结构中。
此外,吊臂531上可以设置有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的运动端可以与伸缩臂532连接;或者,伸缩臂532上可以设置有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的运动端可以与吊臂531连接。伸缩驱动件可以是液压缸,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机,只要能够实现伸缩臂532相对于吊臂 531的伸缩即可。
作为示例,当吊臂531为中空结构时,在吊装机构500闲置时,伸缩臂532可以收缩在吊臂531内,从而节省吊装机构500整体的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的,当伸缩臂532处于收缩状态时,滑轮件540最前端至吊臂531 与安装座522的铰接位置之间的长度,小于吊臂531与安装座522的铰接位置距离立柱510 最低端的高度,因而在吊装机构500限制时,伸缩臂532和吊臂531可以相对于安装座522 转动,以使吊臂531的长度方向与立柱510的高度方向基本重合,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吊装机构500占据的空间。
或者,作为其他的示例,伸缩臂532处于收缩状态时,且当吊臂531转动至其与立柱510 之间的角度最小时,滑轮件540最前端距离立柱510最低端的高度,小于吊臂531与安装座 522的铰接位置距离立柱510最低端的高度,从而减小吊装机构500占据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实现吊臂531与立柱510的可转动连接,立柱510的顶端可以设置有转动座521,安装座522可以连接在转动座521,并通过转动座521实现与立柱510的可转动连接。
具体的,转动座521可以包括外套和内套,外套与立柱510连接,内套设置外套中,并与外套可转动连接;作为与外套和内套的配合,安装座522可以包括底板和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可以设置在底板上,且两个侧板可以位于吊臂531的两侧,底板可以连接在内套上,通过内套与外套之间的相互转动,实现吊臂531与立柱510的可转动连接。
更具体的,作为外套与内套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外套与内套之间可以通过轴承实现可转动连接,该轴承可以是滚珠轴承,或是其他能够实现外套与内套转动的轴承。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外套可以为连接有轴承外圈的套筒,内套可以为轴承内圈,外套与内套之间可以通过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
此外,为实现外套与内套之间的转动,立柱510上可以设置有转动驱动件,或者,底板上可以设置有转动驱动件,转动驱动件为外套与内套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动力。转动驱动件可以是步进电机,也可以是伺服电机。
具体的,转动驱动件可以与外套之间传动连接,即,转动驱动件的运动端通过传动结构与外套连接;或者,转动驱动件可以与内套之间传动连接即,转动驱动件的运动端通过传动结构与内套连接。
转动驱动件与外套/内套之间的传动方式可以为齿轮传动,或者可以为链传动,或者可以为带传动。转动驱动件与外套/内套之间的传动方式没有限制。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上可以设置有顶升驱动件,顶升驱动件的运动端与吊臂531连接,顶升驱动件用于驱使吊臂531相对于安装座522转动。顶升驱动件可以是液压缸,可以是气缸,也可以是电机,其只要能够实现吊臂531相对于立柱510的顶升即可。
此外,底板可以突出于外套的外侧壁设置,吊臂531转动至其与立柱510之间的角度最小时,吊臂531可以抵靠在底板的边沿上,因而防止在护栏抢修车在运动过程中,吊臂531 与立柱510发生碰撞。
参照图3,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护栏抢修车,该护栏抢修车包括设置在车体400上的打拔钻平台和空压机300,空压机300为打拔钻平台的打拔桩总成和/或钻孔总成提供动力。
本实施方式的护栏抢修车吊装机构500,该吊装机构500可以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吊装机构500。空压机300、打拔钻平台和吊装机构500沿着车体400的长度方向排布,打拔钻平台靠近车体400远离驾驶室的一侧,空压机300和打拔钻平台在车体40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吊装机构500的同一侧。
因此,当本实施方式的护栏抢修车尺寸较小时,也能配装吊装机构500,提高了护栏抢修车作业时的效率;同时,由于吊臂531在非端部的位置处与安装座522铰接,使得吊臂531 的长度方向与立柱510的高度方向基本重合,从而方便完成吊臂531在车体400上的转向,以实现护栏抢修车两侧的护栏板600吊装。
打拔钻平台包括工作臂100和转动顶升总成200,工作臂100包括滑动梁110、打拔桩总成120和钻孔总成130,工作臂100通过转动顶升总成200连接在车体400上,转动顶升总成200用于带动工作臂100相对于车体400在水平面上的转动,以及在竖直面上的顶升,从而将工作臂100上的打拔桩总成和钻孔总成对正至待维修位置,之后打拔桩总成120和钻孔总成130在滑动梁110上移动并完成相应的施工。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安装座、卷扬机和吊臂,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有用于与护栏抢修车连接的安装结构,所述吊臂的前端设置有滑轮件,所述卷扬机的绳索能够绕在所述滑轮件上并延伸至所述吊臂的下方;所述安装座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吊臂在非端部的位置处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吊臂的两个端部至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距离所述立柱最低端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上安装有伸缩臂,所述滑轮件设置在所述伸缩臂的前端上;所述伸缩臂能够相对于所述吊臂伸缩,以改变所述滑轮件至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滑轮件最前端至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之间的长度,小于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距离所述立柱最低端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处于收缩状态时,且当所述吊臂转动至其与立柱之间的角度最小时,所述滑轮件最前端距离所述立柱最低端的高度,小于所述吊臂与安装座的铰接位置距离所述立柱最低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顶端设置有转动座,所述安装座连接在所述转动座,并通过所述转动座实现与所述立柱的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立柱连接的外套,以及设置所述外套中,并与所述外套可转动连接的内套;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吊臂的两侧,所述底板连接在所述内套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与所述内套之间通过轴承实现可转动连接;或者,
所述外套为连接有轴承外圈的套筒,所述内套为轴承内圈,所述外套与所述内套之间通过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或者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转动驱动件,所述转动驱动件为所述外套与所述内套之间的相对转动提供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外套之间传动连接,或者,所述转动驱动件与内套之间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件与所述外套/内套之间的传动方式为齿轮传动,或者为链传动,或者为带传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顶升驱动件,所述顶升驱动件的运动端与所述吊臂连接,所述顶升驱动件用于驱使所述吊臂相对于所述安装座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突出于所述外套的外侧壁设置,所述吊臂转动至其与立柱之间的角度最小时,所述吊臂抵靠在所述底板的边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所述卷扬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在靠近其底端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板,若干个所述加强板围绕所述立柱的轴向排布。
1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吊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上设置有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运动端与所述伸缩臂连接;或者,
所述伸缩臂上设置有伸缩驱动件,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运动端与所述吊臂连接。
16.一种护栏抢修车,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打拔钻平台和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为所述打拔钻平台的打拔桩总成和/或钻孔总成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吊装机构,所述空压机、打拔钻平台和吊装机构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打拔钻平台靠近所述车体远离驾驶室的一侧,所述空压机和打拔钻平台在所述车体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吊装机构的同一侧。
CN202220604352.8U 2022-03-18 2022-03-18 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Active CN2169183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4352.8U CN216918393U (zh) 2022-03-18 2022-03-18 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04352.8U CN216918393U (zh) 2022-03-18 2022-03-18 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8393U true CN216918393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8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04352.8U Active CN216918393U (zh) 2022-03-18 2022-03-18 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83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75960B2 (ja) 高容量移動式リフトクレーン用のマスト起き上げ構造及び工程
CN102849624B (zh) 操作起重机的方法和起重机
MX2007013265A (es) Grua de elevacion movil con contrapeso de posicion variable.
CN109899095B (zh) 一种多平台架拱车
US5439343A (en) Mini boom bumper
US20030160016A1 (en) Mobile tower crane
CN207108310U (zh) 臂架系统及起重机
CN216918393U (zh) 吊装机构及带有该吊装机构的护栏抢修车
US20020027118A1 (en) Vehicle crane
CN205892576U (zh) 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翻折装置
CN110526137A (zh) 一种自移动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
KR20000011418A (ko) 이동식기중기
CN102979080B (zh) 一种新型强夯机
CN203065054U (zh) 臂架安装装置、起重机臂架及汽车起重机
EP2325045B1 (en) Lift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and a corresponding arrangement in a vehicle
CN210033275U (zh) 一种车载回转式打桩钻孔机
CN107539878A (zh) 一种隧道建设用起重机的自动渣土倾倒机构及起重机
CN210915049U (zh) 自移动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
CN210620066U (zh) 一种起吊车设备
CN110526141A (zh) 一种快速架设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翻折装置
CN218557137U (zh) 井下绕道机械抓手
CN213895008U (zh) 一种采用快速牵引机构的塔式起重机
CN221030145U (zh) 快装快运护栏抢修车
US20240076169A1 (en) Vehicle crane having a detachable attachment super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rigging the same
US4988009A (en) Telescopic boom mobile cra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