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5828U -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5828U
CN216915828U CN202220470325.6U CN202220470325U CN216915828U CN 216915828 U CN216915828 U CN 216915828U CN 202220470325 U CN202220470325 U CN 202220470325U CN 216915828 U CN216915828 U CN 216915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handle
shell
friction
hydraul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703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仕园
刘相华
姜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Nawei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Nawei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Nawei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Naweix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703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5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5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5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包括壳体、手柄杆、转轴、压紧凸轮、摩擦组件和液压制动阀阀体,所述壳体设于液压制动阀阀体上方,且所述壳体外侧壁靠近手柄杆初始转动位置处设有止挡柱,所述压紧凸轮内置于壳体内且可向下与液压制动阀阀体抵接以驱使液压制动阀动作,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设于壳体外且与手柄杆的下端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穿经壳体和压紧凸轮且可驱动压紧凸轮同步转动,所述转轴的第二端穿经壳体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摩擦组件内置于壳体内且与压紧凸轮抵接以在压紧凸轮转动时提供阻力,使所述压紧凸轮可在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留。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车辆缓行行程控制精准度高、安全性好,有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背景技术
矿用汽车是矿用运输车,属于矿山开采设备之一,矿用汽车由于其车体宽大,载重量高,主要用于矿山的矿石及其它散料的短距离运输。在矿用汽车中,一般都装有汽车制动缓行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车辆在弯道或下坡时使车辆减速。当汽车在弯道或下坡行驶时,需要减速行驶,由于矿用汽车总质量比较大,在减速行驶时就需要克服比较大的惯性,使汽车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行驶速度降下来。在这种工况下,传统车辆控制方式为驾驶员控制脚踏板刹车系统,并将车辆换到低速档进行行驶;驾驶员在下坡及转弯的过程中,需一直踩踏踏板,容易出现疲劳现象,发生事故。
针对上述不足,液压动力缓行阀应运而生;液压动力缓行阀通常包括手柄上装和液压制动阀,驾驶员通过操作手柄上装可使液压制动阀动作;现有的手柄上装,往往结构复杂,且手柄无法在其行程范围内的任一位置停留,导致通过液压制动阀输出的制动力与需求不匹配,驾驶员对车辆缓行行程的控制精准度不够,安全隐患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它解决了现有液压动力缓行阀实现车辆制动过程中,驾驶员通过手柄上装对车辆缓行行程控制精准度不够,安全隐患大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合理、车辆缓行行程控制精准度高、安全性好的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包括壳体、手柄杆、转轴、压紧凸轮和摩擦组件,所述壳体设于液压制动阀阀体上方,且所述壳体外侧壁靠近手柄杆初始转动位置处设有止挡柱,所述压紧凸轮内置于壳体内且可与液压制动阀阀体抵接以驱使液压制动阀阀体动作,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设于壳体外且与手柄杆的下端连接,所述转轴的第二端穿经壳体和压紧凸轮且可驱动压紧凸轮同步转动,所述摩擦组件内置于壳体内且与压紧凸轮抵接以在压紧凸轮转动时提供阻力,使所述压紧凸轮可在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圆柱销,所述转轴上设有长孔,所述圆柱销的上端径向穿经压紧凸轮且与压紧凸轮螺接,所述圆柱销的下端伸出至长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摩擦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螺堵、压缩弹簧、第一摩擦柱和第二摩擦柱,所述第一摩擦柱和第二摩擦柱分设于压紧凸轮两侧且均与压紧凸轮抵接,所述压缩弹簧穿经壳体侧壁且分别与螺堵和第一摩擦柱抵接,通过旋拧所述螺堵可调节对压紧凸轮的阻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还包括弹簧套,所述弹簧套套设于压缩弹簧外且与壳体侧壁固接,所述螺堵与弹簧套内侧壁螺接,所述第一摩擦柱的一端深入至弹簧套内与压缩弹簧抵接,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有容置第二摩擦柱的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摩擦柱和第二摩擦柱材质相同,采用碳基、纸基或石墨基摩擦材料中的任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处套设有铜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液压制动阀阀体为单路液压制动阀阀体或双路液压制动阀阀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手柄杆的握持部套设有手柄套,所述手柄套为胶木材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壳体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下开口可拆卸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供液压制动阀阀体上端穿经的通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组件可定位压紧凸轮,当无外力作用时,可在行程范围内任意定位压紧凸轮,如此,一方面可降低驾驶员的驾驶疲劳,避免持续握持手柄杆,另一方面驾驶员可通过转动手柄杆调节液压动力缓行阀输出的制动力大小,以适应不同路况的制动需求。此外,转轴与压紧凸轮在轴向可滑移,如此当第一摩擦柱和第二摩擦柱磨损后,压紧凸轮可相对转轴轴向滑移以提高手柄上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壳体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图2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图4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压紧凸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的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包括壳体1、手柄杆2、转轴3、压紧凸轮5和摩擦组件6,所述壳体1设于液压制动阀阀体上方,且所述壳体1外侧壁靠近手柄杆2初始转动位置处设有止挡柱,所述壳体1 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通第一螺钉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下开口通过第三螺钉可拆卸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供液压制动阀阀体9 上端穿经的通孔。
如图4~6所示,所述压紧凸轮5内置于壳体1内且可向下与液压制动阀阀体9抵接以驱使液压制动阀阀体9动作,所述转轴3的第一端设于壳体1外且与手柄杆2的下端固接,所述转轴3的第二端穿经壳体1与壳体1 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与壳体1转动连接处套设有铜套7,铜套7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转轴3的第二端穿经压紧凸轮5且可与压紧凸轮5 同步转动,具体为,所述转轴3上设有长孔,还包括圆柱销4,所述圆柱销 4的上端径向穿经压紧凸轮5且与压紧凸轮5螺接,所述圆柱销4的下端伸出至长孔内,如此转轴3可驱动压紧凸轮5同步转动,同时压紧凸轮5可相对转轴3轴向滑移。
如图3所示,所述摩擦组件6内置于壳体1内且与压紧凸轮5抵接以在压紧凸轮5转动时提供阻力,使所述压紧凸轮5可在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留,所述摩擦组件6包括依次设置的螺堵61、弹簧套62、压缩弹簧 63、第一摩擦柱64和第二摩擦柱65,所述第一摩擦柱64和第二摩擦柱65 分设于压紧凸轮5两侧且均与压紧凸轮5抵接,以提供转动阻力,所述弹簧套62套设于压缩弹簧63外且穿经壳体1侧壁,并与壳体1侧壁固接,所述螺堵61与弹簧套62内侧壁螺接,所述第一摩擦柱64的一端深入至弹簧套62内与压缩弹簧63抵接,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还设有容置第二摩擦柱65的凹槽;此外,通过旋拧所述螺堵61可调节对压紧凸轮5的阻力,再者螺堵61外还螺接有锁紧锁母,当调整好螺堵61位置后,拧紧锁紧螺母可将其锁定。
所述第一摩擦柱64和第二摩擦柱65材质相同,可采用碳基、纸基或石墨基摩擦材料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中,第一摩擦柱64和第二摩擦柱65 为碳纤维织物摩擦材料。
此外,所述手柄杆2的握持部套设有手柄套8,所述手柄套8为胶木材质,且手柄套8上大下小呈锥形,方便驾驶员握持。单路液压制动阀或双路液压制动阀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中制动阀为单路液压动力制动阀,如申请号CN202122216545.4名称为一种单路液压动力制动阀的专利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制动阀为双路液压动力制动阀,如申请号CN202122223745.2一种串联双路制动阀中所示。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手柄杆(2)、转轴(3)、压紧凸轮(5)和摩擦组件(6),所述壳体(1)设于液压制动阀阀体(9)上方,且所述壳体(1)外侧壁靠近手柄杆(2)初始转动位置处设有止挡柱,所述压紧凸轮(5)内置于壳体(1)内且可向下与液压制动阀阀体(9)抵接以驱使液压制动阀动作,所述转轴(3)的第一端设于壳体(1)外且与手柄杆(2)的下端连接,所述转轴(3)的第二端穿经壳体(1)和压紧凸轮(5)且可驱动压紧凸轮(5)同步转动,所述转轴(3)的第二端穿经壳体(1)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摩擦组件(6)内置于壳体(1)内且与压紧凸轮(5)抵接以在压紧凸轮(5)转动时提供阻力,使所述压紧凸轮(5)可在行程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停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柱销(4),所述转轴(3)上设有长孔,所述圆柱销(4)的上端径向穿经压紧凸轮(5)且与压紧凸轮(5)螺接,所述圆柱销(4)的下端伸出至长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组件(6)包括依次设置的螺堵(61)、压缩弹簧(63)、第一摩擦柱(64)和第二摩擦柱(65),所述第一摩擦柱(64)和第二摩擦柱(65)分设于压紧凸轮(5)两侧且均与压紧凸轮(5)抵接,所述压缩弹簧(63)穿经壳体(1)侧壁且分别与螺堵(61)和第一摩擦柱(64)抵接,通过旋拧所述螺堵(61)可调节对压紧凸轮(5)的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套(62),所述弹簧套(62)套设于压缩弹簧(63)外且与壳体(1)侧壁固接,所述螺堵(61)与弹簧套(62)内侧壁螺接,所述第一摩擦柱(64) 的一端深入至弹簧套(62)内与压缩弹簧(63)抵接,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设有容置第二摩擦柱(65)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柱(64)和第二摩擦柱(65)材质相同,采用碳基、纸基或石墨基摩擦材料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与壳体(1)转动连接处套设有铜套(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制动阀阀体(9)为单路液压制动阀阀体或双路液压制动阀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杆(2)的握持部套设有手柄套(8),所述手柄套(8)为胶木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可拆卸连接有上盖,所述下开口可拆卸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设有供液压制动阀阀体(9)上端穿经的通孔。
CN202220470325.6U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Active CN216915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0325.6U CN21691582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0325.6U CN21691582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5828U true CN216915828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4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70325.6U Active CN21691582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5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6964B (zh) 一种电动汽车驻车装置
CN102587748B (zh) 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车门锁防盗控制机构
CN104074411B (zh) 侧门锁传动机构
CN203094026U (zh) 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CN216915828U (zh) 一种液压动力缓行阀手柄上装
CN103434391A (zh) 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驱动及转向装置
CN206608491U (zh) 一种程控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CN204186175U (zh) 侧门锁传动机构
CN208951285U (zh) 一种配置有驻车机构的减速箱
CN206429521U (zh) 驱动装置的联接结构
CN203111305U (zh) 线控转向车辆转向模式切换限位机构
CN209553420U (zh) 一种刹车系统通用的机械式abs机构
CN212529652U (zh) 煤矿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及带液压制动机构的走行装置
CN209972428U (zh) 一种利用储能弹簧实现汽车冗余制动的装置
CN210592319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中置超越离合同步器变速箱
CN212155583U (zh) 一种封闭性更好的用于鼓式制动器的电子驻车制动装置
CN103192873A (zh) 线控转向车辆转向模式切换限位机构
CN2081340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速装置
CN104972906A (zh) 防误踩油门装置
CN202054007U (zh) 拉索式电子驻车制动的传动机构
CN108533096B (zh) 一种车用门锁电动上锁结构
CN204774667U (zh) 防误踩油门装置
CN205226176U (zh) 制动器执行单元和执行器控制单元
CN220535824U (zh) 一种儿童电动摩托车
CN217917910U (zh) 电子驻车制动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