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2820U - 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2820U
CN216912820U CN202220406057.1U CN202220406057U CN216912820U CN 216912820 U CN216912820 U CN 216912820U CN 202220406057 U CN202220406057 U CN 202220406057U CN 216912820 U CN216912820 U CN 216912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ress
fit
rod
press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60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son Va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lin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linm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linm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60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2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2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2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上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压合组件;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压合件以及第二压合件,第一压合件与安装支架连接,第二压合件包括压合基座、压合转块以及压合支撑杆,压合基座邻近安装支架设置,压合转块与压合基座转动连接,压合转块还与压合支撑杆连接,压合支撑杆开设有压合容置槽,压合容置槽的开口朝向第一压合件。先将咪头放置于压合容置槽内,再将外壳套设在压合支撑杆上,最后再将压合支撑杆移动至与第一压合件相对设置,此时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朝向压合支撑杆运动,便于将咪头快速压合在外壳上,有效地提高了咪头与外壳之间的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合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烟作为香烟的替代品,电子烟主要由咪头以及电池杆构成,电池杆包括电池外壳、电池以及内部线路板,咪头作为根据空气流通触发电池以及内部线路板工作的触发器,一般将咪头安装于电池外壳靠近进气孔的位置,即电池外壳的底部,以便于根据气流快速开启电子烟。
然而,传统电子烟的电池外壳过长,在将咪头安装于底部时,需要手动将咪头送入电池外壳内,组装难度较大,使得电池外壳与咪头之间的组装效率过低,无法进行大规模地量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提高组装效率的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压合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压合件以及第二压合件,所述第一压合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包括压合基座、压合转块以及压合支撑杆,所述压合基座邻近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所述压合转块与所述压合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压合转块还与所述压合支撑杆连接,所述压合支撑杆用于套接电子雾化器的外壳,所述压合支撑杆开设有压合容置槽,所述压合容置槽用于收容所述电子雾化器的咪头的部分,所述压合容置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压合件,以使在所述压合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压合件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将所述外壳压合于所述咪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件包括压合电机以及压合杆,所述压合电机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压合电机的伸缩轴与所述压合杆连接,所述压合杆与所述压合支撑杆对应设置,所述压合杆用于与位于所述压合支撑杆上的外壳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支撑杆还开设有与所述压合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压合件还包括压合垫片,所述压合垫片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压合垫片用于支撑所述咪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支撑杆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导向孔,所述第二压合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分别与所述压合垫片以及所述压合转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口径大于所述导向孔的孔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转块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压合件还包括压合弹簧,所述压合弹簧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压合弹簧分别与所述压合转块以及所述压合支撑杆连接,所述压合支撑杆的部分以及所述导向杆的部分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基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凹槽以及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压合件还包括压合转轴,所述压合转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压合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压合转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基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电控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器的采集端连接,所述电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压合件连接,用于在所述压合转块与所述电控器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朝向所述压合支撑杆运动。
一种压合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先将咪头放置于压合容置槽内,再将外壳套设在压合支撑杆上,最后再将压合支撑杆移动至与第一压合件相对设置,此时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朝向压合支撑杆运动,便于将咪头快速压合在外壳上,有效地提高了咪头与外壳之间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压合组装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压合组装装置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剖视图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压合组装装置在A2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压合组装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合组装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压合件以及第二压合件。所述第一压合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包括压合基座、压合转块以及压合支撑杆。所述压合基座邻近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所述压合转块与所述压合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压合转块还与所述压合支撑杆连接。所述压合支撑杆用于套接电子雾化器的外壳,所述压合支撑杆开设有压合容置槽。所述压合容置槽用于收容所述电子雾化器的咪头的部分,所述压合容置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压合件,以使在所述压合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压合件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将所述外壳压合于所述咪头上。先将咪头放置于压合容置槽内,再将外壳套设在压合支撑杆上,最后再将压合支撑杆移动至与第一压合件相对设置,此时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朝向压合支撑杆运动,便于将咪头快速压合在外壳上,有效地提高了咪头与外壳之间的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合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一实施例的压合组装装置10包括安装支架100以及压合组件200。所述压合组件200包括第一压合件210以及第二压合件220。所述第一压合件210与所述安装支架100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220包括压合基座222、压合转块224以及压合支撑杆226。所述压合基座222邻近所述安装支架100设置。所述压合转块224与所述压合基座222转动连接,所述压合转块224还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连接。所述压合支撑杆226用于套接电子雾化器的外壳。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压合支撑杆226开设有压合容置槽2262。所述压合容置槽2262用于收容所述电子雾化器的咪头的部分,所述压合容置槽2262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压合件210,以使在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与所述第一压合件210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压合件210的伸缩端将所述外壳压合于所述咪头上。
在本实施例中,先将咪头放置于压合容置槽2262内,再将外壳套设在压合支撑杆226上,最后再将压合支撑杆226移动至与第一压合件210相对设置,此时第一压合件210的伸缩端朝向压合支撑杆226运动,便于将咪头快速压合在外壳上,有效地提高了咪头与外壳之间的组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压合件210包括压合电机212以及压合杆214,所述压合电机212与所述安装支架100连接,所述压合电机212的伸缩轴与所述压合杆214连接,所述压合杆214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对应设置,所述压合杆214用于与位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上的外壳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电机212作为压合外壳与咪头提供动力,所述压合电机212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100以及所述压合杆214连接,例如,所述压合电机212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00上,所述压合电机212的伸缩轴与所述压合杆214连接,所述压合电机212的伸缩轴具有伸缩功能,且所述压合电机212的伸缩轴的中心线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对应,便于所述压合电机212的伸缩轴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运动,从而便于所述压合杆214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运动,进而便于控制所述压合杆214将所述外壳与所述咪头压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还开设有与所述压合容置槽2262连通的第一凹槽2264,所述第二压合件220还包括压合垫片228,所述压合垫片228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264内,所述压合垫片228用于支撑所述咪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264位于所述压合容置槽2262的底部,所述第一凹槽2264内收容有所述压合垫片228,所述压合容置槽2262用于收容咪头,所述压合垫片228作为所述咪头的支撑部件,所述压合垫片228为所述咪头提供支撑力,而且,所述压合垫片228将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与所述咪头分隔,降低了所述咪头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之间刚性碰撞,有效地保护了所述咪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垫片228的材质为缓冲材料,使得所述压合垫片228具有缓冲能力,为所述咪头与所述外壳之间的压合提供一定的缓冲,降低了所述咪头在压合时的损坏几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264连通的导向孔2266,所述第二压合件220还包括导向杆221,所述导向杆221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导向孔2266内,所述导向杆221分别与所述压合垫片228以及所述压合转块22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2266内穿设有所述导向杆221,即所述压合支撑杆226套设于所述导向杆221上,所述导向杆221与所述压合转块224连接,所述导向杆221跟随所述压合转块224转动。在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转动至与所述压合杆214相对应时,所述压合杆214挤压套设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上的外壳,而在所述压合支撑杆226发生一定的压缩时,所述压合支撑杆226在所述导向杆221的引导下保持与所述压合转块224垂直,使得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一直保持与所述压合杆214平行,确保了在压合时所述压合杆214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相互平行设置,从而确保了所述咪头压合在所述外壳上的位置准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264的口径大于所述导向孔2266的孔径,使得所述第一凹槽2264与所述导向孔2266的交界处呈台阶状,减小了所述压合垫片228进入所述导向孔2266的情况,确保了所述咪头稳定设置于所述压合容置槽2262内,从而确保了所述咪头与所述外壳稳定且准确地压合。
又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压合转块224开设有容置空间2242,所述第二压合件220还包括压合弹簧223,所述压合弹簧223位于所述容置空间2242内,所述压合弹簧223分别与所述压合转块224以及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连接,所述压合支撑杆226的部分以及所述导向杆221的部分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2242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以及所述导向杆221均穿设于所述容置空间2242内,所述压合弹簧223的一端与所述容置空间2242的内壁连接,所述压合弹簧223的另一端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连接。在压合时,所述压合杆214挤压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使得所述压合支撑杆226嵌入至所述容置空间2242内的部分增多,但此时所述导向杆221远离所述压合垫片228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容置空间2242的内壁上,所述导向杆221将所述压合垫片228顶离所述第一凹槽2264,从而使得所述压合容置槽2262内的咪头朝向所述外壳运动,便于将所述咪头快速压合在所述外壳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弹簧223套设于所述导向杆221上,当所述压合支撑杆226在所述导向杆221上滑动时,所述压合弹簧223套的形变方向被所述导向杆221限制,确保了所述压合弹簧223套的形变方向保持与所述导向杆221的中心线平行,从而确保了所述压合弹簧223套的形变方向保持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的中心线平行,使得所述咪头压合在所述外壳上的压合作用力增大,从而使得所述咪头稳定压合在所述外壳上。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贯穿所述压合转块,便于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容置空间后与所述压合基座抵接,为所述咪头提供足够的压合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所述压合基座222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凹槽2222以及第一通孔2224,所述第二压合件220还包括压合转轴(图未示),所述压合转块224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222内,所述压合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224内并与所述压合转块22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222作为所述压合转块224的收容转动空间,所述第一通孔2224内转动穿设有所述压合转轴,所述压合转轴与所述压合转块224连接。在所述压合转块224转动时,所述压合转块224以所述压合转轴为中心轴在所述第二凹槽2222内转动,便于对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进行转动,以实现在将所述咪头以及所述外壳分别放置于所述压合支撑杆226上之前,远离所述压合杆214,避免错压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压合基座222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2222连通的第二通孔2226。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压合组件200还包括电控器230以及压力传感器240,所述压力传感器240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2226内,所述压力传感器240与所述电控器230的采集端连接,所述电控器23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压合件210连接,用于在所述压合转块224与所述电控器230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一压合件210的伸缩端朝向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2226内穿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240,所述压力传感器240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222内,便于在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转动至与所述压合杆214对应且平行时,所述压力传感器240与所述压合转块224挤压,从而便于将挤压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控器230,即将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转动至压合位置的信号传递至所述电控器230,以便于所述电控器230及时控制所述压合电机212的伸缩端进行伸长,使得所述压合杆214自动朝向所述压合支撑杆226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咪头与所述外壳进行自动压合,有效地提高了所述压合组装装置的压合组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压合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组装装置包括安装支架以及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压合件以及第二压合件。所述第一压合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包括压合基座、压合转块以及压合支撑杆。所述压合基座邻近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所述压合转块与所述压合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压合转块还与所述压合支撑杆连接。所述压合支撑杆用于套接电子雾化器的外壳,所述压合支撑杆开设有压合容置槽。所述压合容置槽用于收容所述电子雾化器的咪头的部分,所述压合容置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压合件,以使在所述压合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压合件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将所述外壳压合于所述咪头上。先将咪头放置于压合容置槽内,再将外壳套设在压合支撑杆上,最后再将压合支撑杆移动至与第一压合件相对设置,此时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朝向压合支撑杆运动,便于将咪头快速压合在外壳上,有效地提高了压合设备的组装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支架,
压合组件,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第一压合件以及第二压合件,所述第一压合件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压合件包括压合基座、压合转块以及压合支撑杆,所述压合基座邻近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所述压合转块与所述压合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压合转块还与所述压合支撑杆连接,所述压合支撑杆用于套接电子雾化器的外壳,所述压合支撑杆开设有压合容置槽,所述压合容置槽用于收容所述电子雾化器的咪头的部分,所述压合容置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压合件,以使在所述压合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压合件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将所述外壳压合于所述咪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件包括压合电机以及压合杆,所述压合电机与所述安装支架连接,所述压合电机的伸缩轴与所述压合杆连接,所述压合杆与所述压合支撑杆对应设置,所述压合杆用于与位于所述压合支撑杆上的外壳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支撑杆还开设有与所述压合容置槽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压合件还包括压合垫片,所述压合垫片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压合垫片用于支撑所述咪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支撑杆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的导向孔,所述第二压合件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导向杆分别与所述压合垫片以及所述压合转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口径大于所述导向孔的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转块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压合件还包括压合弹簧,所述压合弹簧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压合弹簧分别与所述压合转块以及所述压合支撑杆连接,所述压合支撑杆的部分以及所述导向杆的部分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基座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凹槽以及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压合件还包括压合转轴,所述压合转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压合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压合转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基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电控器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器的采集端连接,所述电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压合件连接,用于在所述压合转块与所述电控器接触时,控制所述第一压合件的伸缩端朝向所述压合支撑杆运动。
10.一种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合组装装置。
CN202220406057.1U 2022-02-25 2022-02-25 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Active CN216912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6057.1U CN216912820U (zh) 2022-02-25 2022-02-25 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6057.1U CN216912820U (zh) 2022-02-25 2022-02-25 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2820U true CN216912820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66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6057.1U Active CN216912820U (zh) 2022-02-25 2022-02-25 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2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12820U (zh) 压合组装装置以及压合设备
CN207758310U (zh) 一种导轨式手机触摸式电容屏贴合冶具
CN216216440U (zh) 一种电机端盖安装工装
CN103056700B (zh) 刀座
WO2008134619A1 (en) Live tooling systems for machine tools
CN216290507U (zh) 电动机及电动设备
CN209681231U (zh) 一种可便捷更换碳刷的手电钻
CN210997378U (zh) 一种全自动微型轴承压装装置
CN215546495U (zh) 一种齿轮压装装置
CN210626043U (zh) 一种齿轮箱噪音检测治具
CN208424015U (zh) 一种塑料外壳电机
CN217183147U (zh) 一种电机壳安装螺钉的压紧装置
CN219317217U (zh) 一种可调抽气泵
CN217426571U (zh) 一种导箔型电容器组立装置
CN211907875U (zh) 一种应用于风阀控制模块的端子排
CN210337793U (zh) 车载支架
CN216180236U (zh) 一种移动照明设备的电池仓垫圈安装治具
CN219106727U (zh) 一种胶芯铁壳组装机
CN211543401U (zh) 物品收容机构
CN216210152U (zh) 一种透镜组装治具
CN216541740U (zh) 一种电机壳安装轴承的安装装置
CN219334661U (zh) 喷涂工装
CN218041149U (zh) 一种微型马达电枢芯与介子组装机构
CN216252716U (zh) 卡托总成及终端设备
CN215467742U (zh) 一种基于贴片引线生产车的吹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7

Address after: 518100 East, 2nd, and 3rd floors of Building B, Building 1, Guangyao Industrial Park, No. 18, Zhulongtian Road,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ASON VAP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th floor, building C, No. 1, Shihuan Road, Shilo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xinlinmei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