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9847U - 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9847U
CN216909847U CN202123243934.2U CN202123243934U CN216909847U CN 216909847 U CN216909847 U CN 216909847U CN 202123243934 U CN202123243934 U CN 202123243934U CN 216909847 U CN216909847 U CN 216909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air
reaction tank
mounting groove
ai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439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柴晶磊
李永
任松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Hezon Xinhui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Hezon Xinhui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Hezon Xinhui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Hezon Xinhui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439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9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9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9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口、加热装置和反应槽,所述进气口连接在处理箱的一端,处理箱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开设安装槽,且安装槽表面分别开设气道一和气道三,同时处理箱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开设反应槽,气道一的一端连接出气口,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在安装槽内,加热装置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表面开设气道二,且加热装置的另一端开设加热槽,加热槽内连接加热电阻,所述反应槽中部连接分隔板,分隔板表面开设滑槽,且催化剂板一通过固定块连接在连通口二表面,催化剂板二通过固定块连接在连通口一的表面。该电泳废气处理装置,重复利用了废气中的热量,减少了加热装置对废气加热的时所需的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电泳涂装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工件表面的涂装方法;电泳时,待涂装金属工件浸于电泳液中;通电后,金属工件所带电荷与涂料粒子相反,涂料粒子向工件移动,继而沉积在工件上,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涂膜;实际生产中,对工件进行电泳涂装后,还需要将涂装后的工件放入烤箱进行烘干;通常,电泳烘干时产生的气体会从通风口排出,但是气体中含有的油漆成分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排出气体进行废气处理,而在废气处理过程前会对废气进行加热,提高废气的反应温度,处理完后再将废气排掉,直接排掉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对于这些热量无法进行有效的二次利用,进而提高了企业成本。
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口、加热装置和反应槽,所述进气口连接在处理箱的一端,处理箱靠近进气口的一端开设安装槽,且安装槽表面分别开设气道一和气道三,同时处理箱远离进气口的一端开设反应槽,气道一的一端连接出气口,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在安装槽内,加热装置靠近进气口的一端表面开设气道二,且加热装置的另一端开设加热槽,加热槽内连接加热电阻,同时加热装置通过连通口二连接反应槽,气道三通过连通口一连接反应槽,所述反应槽中部连接分隔板,分隔板表面开设滑槽,且催化剂板一通过固定块连接在连通口二表面,催化剂板二通过固定块连接在连通口一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整体呈方形结构,处理箱表面连接一层隔热层,且隔热层的截面呈口字形结构,同时处理箱表面连接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组合在一起呈L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处理箱开设的安装槽呈圆柱形结构,安装槽的一端通过连通口二连接反应槽,且连通口二呈圆形结构,连通口二和安装槽的一端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截面呈凸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靠近进气口一端的圆弧面开设气道一,气道一整体呈螺旋形结构,且安装槽另一端的圆弧面开设气道三,气道三整体呈螺旋形结构,同时气道一和气道三的截面均呈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相对气道一的位置对应开设气道二,气道二的深度等于加热装置外壁厚度的一半,且相邻气道一的间距等于相邻气道三间距的一半,同时连通块一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靠近反应槽的一端开设加热槽,加热槽呈圆环形结构,且加热槽内连接加热电阻,加热电阻呈螺旋形分布,同时分隔板连接在反应槽的中部,反应槽和分隔板组合在一起构成U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靠近安装槽的一端上、下表面对称开设滑槽,滑槽的截面呈方形结构,反应槽表面滑槽的位置开设辅助槽,且催化剂板一和催化剂板二分别通过固定块滑动连接滑槽和辅助槽,催化剂板一和催化剂板二均采用陶瓷材质,同时固定块呈h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泳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加热槽和加热电阻配合,从而提高废气的温度,之后通过催化剂板一和催化剂板二的配合,使得废气在反应槽内进行相应的处理,而且催化剂板一和催化剂板二连接的固定块均通过卡扣连接在分隔板表面开设的滑槽内,提高了催化剂板一和催化剂板二的更换速度,同时,气道三内的废气能够吸收加热电阻散发出的热量,并且对加热槽进行一定的保温处理,之后气道二和气道一的配合,使得废气携带的热量,能够对刚进入加热装置的废气进行一个预加热,有效的实现了能源的回收利用,从而降低了相应的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处理箱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加热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处理箱;3、出气口;4、气道一;5、气道二;6、加热装置;7、气道三;8、加热槽;9、加热电阻;10、催化剂板一;11、反应槽;12、隔热层;13、分隔板;14、连通口一;15、固定块;16、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口1、加热装置6和反应槽11,进气口1连接在处理箱2的一端,处理箱2整体呈方形结构,处理箱2表面连接一层隔热层12,且隔热层12的截面呈口字形结构,同时处理箱2表面连接的进气口1和出气口3组合在一起呈L形分布;处理箱2靠近进气口1的一端开设安装槽16,处理箱2开设的安装槽16呈圆柱形结构,安装槽16的一端通过连通口二连接反应槽11,且连通口二呈圆形结构,连通口二和安装槽16的一端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截面呈凸形结构;安装槽16靠近进气口1一端的圆弧面开设气道一4,气道一4整体呈螺旋形结构,且安装槽16另一端的圆弧面开设气道三7,气道三7整体呈螺旋形结构,同时气道一4和气道三7的截面均呈方形结构;同时处理箱2远离进气口1的一端开设反应槽11,气道一4的一端连接出气口3,加热装置6连接在安装槽16内,加热装置6相对气道一4的位置对应开设气道二5,气道二5的深度等于加热装置6外壁厚度的一半,且相邻气道一4的间距等于相邻气道三7间距的一半,同时连通块一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加热装置6靠近反应槽11的一端开设加热槽8,加热槽8呈圆环形结构,且加热槽8内连接加热电阻9,加热电阻9呈螺旋形分布,同时分隔板13连接在反应槽11的中部,反应槽11和分隔板13组合在一起构成U形结构;同时加热装置6通过连通口二连接反应槽11,气道三7通过连通口一14连接反应槽11,反应槽11中部连接分隔板13,分隔板13靠近安装槽16的一端上、下表面对称开设滑槽,滑槽的截面呈方形结构,反应槽11表面滑槽的位置开设辅助槽,且催化剂板一10和催化剂板二分别通过固定块15滑动连接滑槽和辅助槽,催化剂板一10和催化剂板二均采用陶瓷材质,同时固定块15呈h形结构;且催化剂板一10通过固定块15连接在连通口二表面,催化剂板二通过固定块15连接在连通口一14的表面。
如图1和图4所示,通过加热槽8和加热电阻9配合,从而提高废气的温度,之后通过催化剂板一10和催化剂板二的配合,使得废气在反应槽11内进行相应的处理,而且催化剂板一10和催化剂板二连接的固定块15均通过卡扣连接在分隔板13表面开设的滑槽内,提高了催化剂板一10和催化剂板二的更换速度。
如图1和图3所示,气道三7内的废气能够吸收加热电阻9散发出的热量,并且对加热槽8进行一定的保温处理,之后气道二5和气道一4的配合,使得废气携带的热量,能够对刚进入加热装置6的废气进行一个预加热,有效的实现了能源的回收利用,从而降低了相应的企业成本。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电泳废气处理装置时,先启动加热电阻9,加热电阻9在加热槽8内加热,之后提高加热装置6内的问题,而废气从进气口1内进入加热装置6内,废气在加热装置6内进行相应的加热后,进入反应槽11内并且接触催化剂板一10进行第一次反应处理,之后一次处理的废气通过催化剂板二进行第二次反应处理,而二次处理的废气在通过气道三7时,能够吸收加热槽8散发出的热量,并且对加热槽8进行相应的保温,之后二次处理的废气进入气道一4和气道二5内,二次处理的废气所携带的热量会对加热装置6和刚进入加热装置6的新废气进行预加热,从而降低相应的能耗,最后,二次处理的废气从出气口3排出;这就是该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工作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口(1)、加热装置(6)和反应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连接在处理箱(2)的一端,处理箱(2)靠近进气口(1)的一端开设安装槽(16),且安装槽(16)表面分别开设气道一(4)和气道三(7),同时处理箱(2)远离进气口(1)的一端开设反应槽(11),气道一(4)的一端连接出气口(3),所述加热装置(6)连接在安装槽(16)内,加热装置(6)靠近进气口(1)的一端表面开设气道二(5),且加热装置(6)的另一端开设加热槽(8),加热槽(8)内连接加热电阻(9),同时加热装置(6)通过连通口二连接反应槽(11),气道三(7)通过连通口一(14)连接反应槽(11),所述反应槽(11)中部连接分隔板(13),分隔板(13)表面开设滑槽,且催化剂板一(10)通过固定块(15)连接在连通口二表面,催化剂板二通过固定块(15)连接在连通口一(14)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整体呈方形结构,处理箱(2)表面连接一层隔热层(12),且隔热层(12)的截面呈口字形结构,同时处理箱(2)表面连接的进气口(1)和出气口(3)组合在一起呈L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开设的安装槽(16)呈圆柱形结构,安装槽(16)的一端通过连通口二连接反应槽(11),且连通口二呈圆形结构,连通口二和安装槽(16)的一端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截面呈凸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6)靠近进气口(1)一端的圆弧面开设气道一(4),气道一(4)整体呈螺旋形结构,且安装槽(16)另一端的圆弧面开设气道三(7),气道三(7)整体呈螺旋形结构,同时气道一(4)和气道三(7)的截面均呈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相对气道一(4)的位置对应开设气道二(5),气道二(5)的深度等于加热装置(6)外壁厚度的一半,且相邻气道一(4)的间距等于相邻气道三(7)间距的一半,同时连通块一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靠近反应槽(11)的一端开设加热槽(8),加热槽(8)呈圆环形结构,且加热槽(8)内连接加热电阻(9),加热电阻(9)呈螺旋形分布,同时分隔板(13)连接在反应槽(11)的中部,反应槽(11)和分隔板(13)组合在一起构成U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3)靠近安装槽(16)的一端上、下表面对称开设滑槽,滑槽的截面呈方形结构,反应槽(11)表面滑槽的位置开设辅助槽,且催化剂板一(10)和催化剂板二分别通过固定块(15)滑动连接滑槽和辅助槽,催化剂板一(10)和催化剂板二均采用陶瓷材质,同时固定块(15)呈h形结构。
CN202123243934.2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909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3934.2U CN216909847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3934.2U CN216909847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9847U true CN216909847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54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43934.2U Active CN216909847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9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09847U (zh) 一种电泳废气处理装置
CN109256240A (zh) 一种节能环保热风循环漆包机烘炉系统
CN211502822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催化燃烧炉
CN205587608U (zh) 一种微波脱蜡炉
KR20240016440A (ko) 코팅의 복합 가열 및 기공 형성 공정과 장치
WO2023207711A1 (zh) 一种一次性手套微波加热设备
CN211651249U (zh) 一种导热效果好的预热炉
CN207648820U (zh) 一种rco催化燃烧设备
CN203837478U (zh) 铝或铝合金生产用的熔炼炉
CN202482415U (zh) 一种钢管热浸镀锌锌锅燃烧排烟余热利用系统
CN209605173U (zh) 一种电泳烘干炉废气处理系统
CN205710996U (zh) 一种分段式加热装置
CN209128371U (zh) 环保型沥青加热罐
CN210512616U (zh) 一种再生镁碳砖热处理炉
CN112113451A (zh) 一种烟气余热蓄热装置
CN203518222U (zh) 一种热风炉
CN102711302A (zh) 微波加热系统及微波加热方法
CN104911633B (zh) 一种电解铝用炭阳极双炉预热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04892274U (zh) 新型自动化涂装设备余热利用环保设备
CN202087501U (zh) 一种用于铝合金件防腐漆层的烘干装置
CN215112706U (zh) 一种烟道内废水预热装置
CN204470025U (zh) 彩涂线废气回收利用系统
CN205709913U (zh) 废旧覆铜板反应回收系统
CN110567286A (zh) 一种基于铅膏熔炼的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0596216U (zh) 一种助镀池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