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9739U -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9739U
CN216909739U CN202220663981.8U CN202220663981U CN216909739U CN 216909739 U CN216909739 U CN 216909739U CN 202220663981 U CN202220663981 U CN 202220663981U CN 216909739 U CN216909739 U CN 216909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flow distribution
tower
oxygen flow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639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克成
张明礼
蒋剑飞
谢志明
罗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Keshen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Keshen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Keshen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Keshenw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639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9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9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9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51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e.g. CO2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筛制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包括两个吸附塔;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吸附塔,其内部设有氧气流道;第一管体,分别与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的氧气流道连通,且设有切换其通断的阀门,用于均衡两个吸附塔内的气压;第二管体,分别与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的氧气流道连通,且设有向外界设备供氧的第一出氧口。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吸附塔在泄压完成后快速升压,保证持续、稳定的提供氧气。

Description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子筛制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背景技术
分子筛制氧的过程包括将加压后的原料空气通入装有分子筛的氧气分离器内,由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吸附后的气体即为高浓度的氧气。当分子筛吸附饱和后,需要转换为泄压状态,将分子筛所吸附的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释放,释放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次制氧循环;并且下一次制氧循环开始的初期,难以迅速提供高浓度的氧气。这样将导致制氧过程存在一个较长的真空期,无法持续稳定的提供氧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制氧过程中无法持续稳定的提供氧气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包括:
两个吸附塔;
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吸附塔,其内部设有氧气流道;
第一管体,分别与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的氧气流道连通,且设有切换其通断的阀门,用于均衡两个吸附塔内的气压;
第二管体,分别与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的氧气流道连通,且设有向外界设备供氧的第一出氧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管体,分别与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的氧气流道连通,用于对其中一个吸附塔进行吹扫。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流分配装置上设有与第一管体连通的均压口、与第二管体连通的第二出氧口、以及与第三管体连通的吹扫补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流道包括直接与吸附塔连通的第一流道、以及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直径大于第二流道的直径;所述均压口与第一流道连通,所述吹扫补气口与第二流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均沿气流分配装置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出氧口位于第二流道的端部;所述均压口、吹扫补气口分别位于气流分配装置的同一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均压口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体包括第一软管、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软管两端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接头和中空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一端与吹扫补气口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软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软管、以及连接于第二软管两端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二出氧口连接,仅允许氧气流道内的气流向第二软管内流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塔结构制氧,并采用氧气流分配结构对氧气流向进行分配;使得当其中一个吸附塔处于泄压状态时,由另一个吸附塔进行制氧;而当其中一个吸附塔泄压完成后,另一个吸附塔处于饱和状态时,该饱和状态的吸附塔处于氧气浓度最高的状态,通过第一管体向泄压完成的吸附塔供氧,均衡两个吸附塔内的压力,使泄压完成的吸附塔快速稳定氧气的输出浓度;从而保证了持续稳定的制氧。并且当其中一个吸附塔处于泄压状态时,由另一个吸附塔从其顶部向底部进行吹扫,能让分子筛吸附的氮及其他惰性气体分子排放得更加干净和彻底,有利于再次吸附氮及其他惰性气体分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氧气流分配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氧气流分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氧气流分配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氧气流分配装置的剖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氧气流分配装置;2、第一管体;3、阀门;4、第二管体;5、第三管体;6、压力表;11、均压口;12、第二出氧口;13、吹扫补气口;14、氧气流道;15、第一流道;16、第二流道;17、压力表连接口;41、第一出氧口;42、第二软管;43、单向阀;51、第一软管;52、第一接头;53、第二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包括两个吸附塔,以下将其区分为A塔和B塔;A塔和B塔分别单独连接一个氧气流分配装置1;在氧气流分配装置1内部设有氧气流道14,由A塔和B塔所制备的氧气分别通过氧气流分配装置1向外输送。参照图3和图4所示,所述氧气流道14沿氧气流分配装置1向外输送,所述氧气流分配装置1的上开设有分别与氧气流道14连通的均压口11和第二出氧口12;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1的均压口11之间通过第一管体2连接,在第一管体2上设有切换该第一管体2通断的阀门3,阀门3打开后均衡A塔和B塔间的气压;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1的第二出氧口12之间通过第二管体4连接,在第二管体4上设有向外界供氧的第一出氧口41。
在制氧过程中A塔和B塔交替工作,当A塔处于正常吸附制氧状态时,B塔处于泄压状态,此时阀门3关闭,由A塔向外界供氧;当A塔内的分子筛处于吸附饱和状态时,B塔处于泄压完成状态,此时A塔内处于氧气浓度最高状态,阀门3打开,A塔内的高浓度氧气经过第一管体2以及氧气流分配装置1进入B塔内,能够快速平衡A塔和B塔之间的气压,使得A塔能够迅速升压并稳定输出高浓度氧气;B塔制氧,A塔泄压的过程与上述过程原理相同,因此不再进行过多的陈述。利用上述过程进行制氧,能够保证持续输出高浓度的氧气。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继续参照图1所示,还包括分别连接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1的第三管体5,用于对其中一个吸附塔进行吹扫;所述氧气流分配装置1上设有与氧气流道14连通的吹扫补气口13,用于连接第三管体5。具体来说,参照图2所示,所述第三管体5包括第一软管51、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软管51两端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接头52和中空的第二接头53;所述第一接头52一端与吹扫补气口13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头5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接头53与所述第一软管51连接。
当分子筛吸附饱和后需要进行泄压,被分子筛吸附的氮气以及其它惰性气体需要从氧气流的反方向向外排出,而常规的泄压过程中,当压力趋近于零时,气流的速度将慢慢降低,使泄压速度变慢。而本实施例中,当A塔处于正常吸附制氧状态时,B塔处于泄压状态,此时A塔通过第三管体5向B塔吹扫,能够让B塔内分子筛所吸附的氮气以及其他惰性气体更快速、更彻底的排放;反之亦然。
具体来说,参照图4所示,所述氧气流道14包括直接与A塔或B塔连通的第一流道15、以及与第一流道15连通的第二流道16;由于两个吸附塔均匀过程的流量大,因此所述第一流道15的直径大于第二流道16的直径;所述均压口11与第一流道15连通,所述吹扫补气口13与第二流道16连通,所述第二出氧口12位于第二流道16的端部。
具体来说,所述第一管体2与所述均压口11采用螺纹连接。
具体来说,所述第二管体4包括第二软管42、以及插接于第二软管42两端的单向阀43;所述单向阀43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二出氧口12连接,仅允许氧气流道14内的气流向第二软管42内流道,保证氧气的输送。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分配装置1上还设有压力表连接口17,并连接有压力表6,用于测量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压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吸附塔;
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一一对应地连接两个吸附塔,其内部设有氧气流道;
第一管体,分别与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的氧气流道连通,且设有切换其通断的阀门,用于均衡两个吸附塔内的气压;
第二管体,分别与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的氧气流道连通,且设有向外界设备供氧的第一出氧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体,分别与两个氧气流分配装置的氧气流道连通,用于对其中一个吸附塔进行吹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流分配装置上设有与第一管体连通的均压口、与第二管体连通的第二出氧口、以及与第三管体连通的吹扫补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流道包括直接与吸附塔连通的第一流道、以及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直径大于第二流道的直径;所述均压口与第一流道连通,所述吹扫补气口与第二流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均沿氧气流分配装置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出氧口位于第二流道的端部;所述均压口、吹扫补气口分别位于气流分配装置的同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均压口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体包括第一软管、以及分别连接于第一软管两端的接头组件;所述接头组件包括中空的第一接头和中空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一端与吹扫补气口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软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包括第二软管、以及连接于第二软管两端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二出氧口连接,仅允许氧气流道内的气流向第二软管内流动。
CN202220663981.8U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Active CN216909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3981.8U CN216909739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63981.8U CN216909739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9739U true CN216909739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8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63981.8U Active CN216909739U (zh) 2022-03-24 2022-03-24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9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39506A1 (en) Electronic current gene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fuel cell and a rotary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unit
CN107126814B (zh) 一种用于变压吸附的新型径向流吸附塔
CN216909739U (zh) 一种双塔制氧机的氧气流分配结构
CN202397935U (zh) 医用气控阀
CN109704284B (zh) 具有气体波动的分子筛吸附塔制氧装置
CN217247911U (zh) 一种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组件
CN116272250A (zh) 一种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和制备方法
CN220622827U (zh) 一种氧气均压汇流组件及应用其的制氧机
CN215233166U (zh) 集成式吸附器及制氧机
CN202336281U (zh) 一种具有吹扫气分配结构的膜式干燥器
CN105399063A (zh) 组合式高压氮气提纯设备
CN103182136A (zh) 医用气控阀
CN211111060U (zh) 一种高效制氮机
CN213493025U (zh) 一种多功能的医用分子筛制氧装置
CN220238197U (zh) 一种具有分离式气体均布器的制氮机
CN215756443U (zh) 一种新型节能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CN218741141U (zh) 一种模块化制氧机分子筛吸附塔装置
CN216703850U (zh) 一种全集成分子筛吸附塔
CN211078465U (zh) 一种制氧设备用限流装置
CN220834839U (zh) 一种节能型均压量可调节变压吸附制氮设备
EP1775011B1 (en)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device
CN220696370U (zh) 能减小阻力的结构优化的正压中空纤维膜制气组件
CN113800474B (zh) 一种高效净化低能耗的工业制氧机
CN220677289U (zh) 一种制氧机分子筛塔用中空螺丝结构
CN215138372U (zh) 一种空分设备用吸附筒气体分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