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6458U -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6458U
CN216906458U CN202122267554.6U CN202122267554U CN216906458U CN 216906458 U CN216906458 U CN 216906458U CN 202122267554 U CN202122267554 U CN 202122267554U CN 216906458 U CN216906458 U CN 216906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yfish
box
breeding
water
br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75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675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6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6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6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涉及水产品养殖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小龙虾养殖装置通过采用包括流水槽,流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单只小龙虾培育的养殖盒,养殖盒设有第一透水孔的技术方案具有避免相互争斗、提高产量、提早发育成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可以更好的培育蜕壳龙虾,蜕壳龙虾口感好,也更加健康卫生,有大量的钙营养,一般是一批次的小龙虾15天左右就会蜕壳成熟,而传统养殖普通小龙虾将近一个季节才会成熟,大大缩短上市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养殖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小龙虾是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水生动物,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乏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目前,传统的小龙虾养殖中一般是在池塘内投放小龙虾苗,通过往池塘投放饲料喂养。在投放饲料过程中小龙虾受到食物引诱大量聚集,往往在进食过程中容易发生搏斗或争抢,使部分小龙虾受伤或死亡,导致产量减少。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其能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具有避免相互争斗、提高产量、提早发育成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其中包括流水槽,流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单只小龙虾培育的养殖盒,养殖盒设有第一透水孔。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小龙虾移至养殖盒中饲养,一个养殖盒内只装有一只小龙虾,流水槽内的水流通过第一透水孔进入养殖盒,也通过第一透水孔从养殖盒流出,提供活水。小龙虾与小龙虾之间被间隔开,避免相互争斗,提供存活率,并且如果某只小龙虾患病,由于被间隔开,不容易发生传染,减少损失。每只小龙虾单独喂养,不会发生食物抢夺导致进食不足,保证食物充足,发育较快,尽早发育成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内设置有饲料器。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养殖人员将小龙虾饲料投放至饲料器中,饲料器自动下料投喂小龙虾,不用养殖人员经常对每一个养殖盒进行投放饲料,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使用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饲料器包括设置于养殖盒底部的进食台和设置于养殖盒侧壁的下料斗,进食台的顶部高出水面,下料斗的底部与进食台适配。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养殖人员将饲料添加至下料斗中,由于下料斗的出口离进食台较近,进食台上的饲料堵住下料斗的出口,避免下料斗继续下漏。小龙虾爬上进食台可直接食用上面的饲料,待饲料被食用后下料斗内的饲料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下排,实现自动投喂,减轻劳动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食台设置有台阶。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设置的台阶便于龙虾从水中顺着台阶爬上进食台,方便龙虾进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内设置有泥槽,泥槽内设置有泥土和植物。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泥土添加在泥槽内,被水淹没后也不会轻易被水流冲走,植物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或供小龙虾食用。泥土和植物提供更合适的生长环境,降低小龙虾的应激反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泥槽的槽壁设有第二透水孔。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植物可以选择浮萍(或其它水藻),浮萍大量生长后从第二透水孔进入养殖盒内,供小龙虾采食。小龙虾不能穿过第二透水孔,避免将浮萍全部采食,保证浮萍持续生长供应食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筒体,筒体的底部插入流水槽的水中,筒体侧壁设置有第三透水孔。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小龙虾钻洞的习性,便于小龙虾从筒体内爬进爬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筒体内设置有挡泥板,挡泥板之间设置有泥土。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筒体倾斜放置时挡泥板避免泥土下滑,起到较好的防泥土流失的作用,泥土能提供更合适的生长环境,适合小龙虾养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支撑腿用于将养殖盒抬高,便于将养殖盒固定在流水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透水孔分布于养殖盒的底部和侧壁。
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水更容易进出,使用效果更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小龙虾养殖装置主要由流水槽和养殖盒两部分组成,其中流水槽里面有从左(上游端)至右(下游端)流动的水流;养殖盒用于培育单只小龙虾。养殖盒的侧壁或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水孔,便于水进入到养殖盒内,形成合适的生长环境。养殖盒并排放置或固定在流水槽里面,流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源的干净,为小龙虾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提高存活率。流水槽可以安放在厂房内或依水源修建的大棚内,流水槽可以设置多个,可统一养殖更多的小龙虾,提高产量。使用时,将小龙虾移至养殖盒中饲养,一个养殖盒内只装有一只小龙虾,流水槽内的水流通过第一透水孔进入养殖盒,也通过第一透水孔从养殖盒流出,提供活水。小龙虾与小龙虾之间被间隔开,避免相互争斗,提供存活率,并且如果某只小龙虾患病,由于被间隔开,不容易发生传染,减少损失。每只小龙虾单独喂养,不会发生食物抢夺导致进食不足,保证食物充足,发育较快,尽早发育成熟。本实用新型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可以在小龙虾脱壳后统一捕捞,送上人们的餐桌,小龙虾脱壳后也将表面的寄生虫或病菌留在脱下的壳上,携带的寄生虫或病菌更少,食用更加健康。脱壳后的小龙虾通体柔软,烹煮后皮肉均可食用,省去了剥壳的麻烦,避免剥壳带走部分肉质,也避免了传统小龙虾剥壳后带走表面的调料味道,口感和味道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养殖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养殖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食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流水槽,2-养殖盒,201-第一透水孔,202-支撑腿,3-饲料器,301-进食台,3011-台阶,3012-斜面,4-泥槽,401-泥土,402-植物,403-第二透水孔,5-筒体,501-挡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具体结构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其中包括流水槽1,流水槽1内设置有用于单只小龙虾培育的养殖盒2,养殖盒2设有第一透水孔201。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小龙虾养殖装置主要由流水槽1和养殖盒2两部分组成,其中流水槽1里面有从左(上游端)至右(下游端)流动的水流;养殖盒2用于培育单只小龙虾。养殖盒2的侧壁或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透水孔201,便于水进入到养殖盒2内,形成合适的生长环境。养殖盒2并排放置或固定在流水槽1里面,流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源的干净,为小龙虾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提高存活率。流水槽1可以安放在厂房内或依水源修建的大棚内,流水槽1可以设置多个,可统一养殖更多的小龙虾,提高产量。
使用时,将小龙虾移至养殖盒2中饲养,一个养殖盒2内只装有一只小龙虾,流水槽1内的水流通过第一透水孔201进入养殖盒2,也通过第一透水孔201从养殖盒2流出,提供活水。小龙虾与小龙虾之间被间隔开,避免相互争斗,提供存活率,并且如果某只小龙虾患病,由于被间隔开,不容易发生传染,减少损失。每只小龙虾单独喂养,不会发生食物抢夺导致进食不足,保证食物充足,发育较快,尽早发育成熟。本实用新型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可以在小龙虾脱壳后统一捕捞,送上人们的餐桌,小龙虾脱壳后也将表面的寄生虫或病菌留在脱下的壳上,携带的寄生虫或病菌更少,食用更加健康。脱壳后的小龙虾通体柔软,烹煮后皮肉均可食用,省去了剥壳的麻烦,避免剥壳带走部分肉质,也避免了传统小龙虾剥壳后带走表面的调料味道,口感和味道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2内设置有饲料器3。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为了减少投喂的麻烦,在每一个养殖盒2内都安装有饲料器3。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养殖人员将小龙虾饲料投放至饲料器3中,饲料器3自动下料投喂小龙虾,不用养殖人员经常对每一个养殖盒2进行投放饲料,大大减轻劳动强度,使用非常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饲料器3包括设置于养殖盒2底部的进食台301和设置于养殖盒2侧壁的下料斗,进食台301的顶部高出水面,下料斗的底部与进食台301适配。结合图1和图3所示,饲料器3主要包括进食台301和下料斗两部分组成,进食台301直接放置于养殖盒2内,下料斗上宽下窄,下料斗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养殖盒2的侧壁,并且下料斗的底部和进食台301的顶部对齐。进食台301的顶部高出水面,避免饲料进入水中,使水富营养化,污染水质。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养殖人员将饲料添加至下料斗中,由于下料斗的出口离进食台301较近,进食台301上的饲料堵住下料斗的出口,避免下料斗继续下漏。小龙虾爬上进食台301可直接食用上面的饲料,待饲料被食用后下料斗内的饲料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下排,实现自动投喂,减轻劳动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食台301设置有台阶3011。结合图3所示,进食台301为一个方形的块状物体,块状物体的左侧设置有三级台阶3011。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设置的台阶3011便于龙虾从水中顺着台阶3011爬上进食台301,方便龙虾进食。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进食台301的左侧壁可设置为斜面3012,便于龙虾从水中顺着斜面3012爬上进食台3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2内设置有泥槽4,泥槽4内设置有泥土401和植物402。结合图3所示,为了提供更合适的生长环境,泥槽4由两块竖向设置的长方形的板子围成侧壁,一块水平设置在下方的三角形的板子组成底部,长方形的板子和三角形的板子均与养殖盒2的左侧壁固定相连。泥槽4装有泥土401,植物402可以选择合适的水草或者水藻,栽种在泥土401里。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泥土401添加在泥槽4内,被水淹没后也不会轻易被水流冲走,植物402可以起到遮阳的作用,或供小龙虾食用。泥土401和植物402提供更合适的生长环境,降低小龙虾的应激反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泥槽4的槽壁设有第二透水孔403。结合图3所示,泥槽4的侧面的槽壁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第二透水孔403,便于水流进或流出。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植物402可以选择浮萍(或其它水藻),浮萍大量生长后从第二透水孔403进入养殖盒2内,供小龙虾采食。小龙虾不能穿过第二透水孔403,避免将浮萍全部采食,保证浮萍持续生长供应食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2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筒体5,筒体5的底部插入流水槽1的水中,筒体5侧壁设置有第三透水孔。结合图3所示,筒体5是截面为圆形或方形的筒状物体,内部中空,第三透水孔贯穿筒体5的侧壁,便于水流进流出。筒体5的底部封堵,避免小龙虾逃逸至流水槽1中。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小龙虾喜爱钻洞的习性,便于小龙虾从筒体5内爬进爬出,给小龙虾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筒体5内设置有挡泥板501,挡泥板501之间设置有泥土401。结合图3所示,多个挡泥板501垂直固定在筒体5内,泥土401填埋在挡泥板501之间。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筒体5倾斜放置时挡泥板501避免泥土401下滑,起到较好的防泥土401流失的作用,泥土401能提供更合适的生长环境,适合小龙虾养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2底部设置有支撑腿202。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四根支撑腿202竖直固定在养殖盒2底部的四个角的位置。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支撑腿202用于将养殖盒2抬高,便于将养殖盒2固定在流水槽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养殖盒2的底部和侧壁均开设有贯穿的第一透水孔201,通过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水更容易进出,使用效果更好。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其中包括流水槽1,流水槽1内设置有用于单只小龙虾培育的养殖盒2,养殖盒2设有第一透水孔201,能将小龙虾进行单独养殖,便于捕捞脱壳虾,具有避免相互争斗、提高产量、提早发育成熟的有益效果,并且产出的脱壳小龙虾容易处理,烹饪时的损失较少,表面的寄生虫也较少,食用口感更好,也更加健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槽,所述流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单只小龙虾培育的养殖盒,所述养殖盒设有第一透水孔,所述养殖盒内设置有饲料器,所述养殖盒内设置有泥槽,所述泥槽内设置有泥土和植物,所述养殖盒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插入所述流水槽的水中,所述筒体侧壁设置有第三透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养殖盒底部的进食台和设置于所述养殖盒侧壁的下料斗,所述进食台的顶部高出水面,所述下料斗的底部与所述进食台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食台设置有台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槽的槽壁设有第二透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设置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之间设置有泥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盒底部设置有支撑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龙虾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水孔分布于所述养殖盒的底部和侧壁。
CN202122267554.6U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Active CN216906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7554.6U CN216906458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7554.6U CN216906458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6458U true CN216906458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22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7554.6U Active CN216906458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6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RE30038E (en) Aquaculture system
CN103283652B (zh) 罗氏沼虾高效生态养殖方法
CN101637136B (zh) 一种池蝶蚌幼蚌的繁育方法
CN110692564B (zh) 适于稻田养殖的克氏原螯虾育苗方法
CN103598119A (zh) 一种克氏原螯虾套养河蟹的混合养殖方法
CN102342254A (zh) 小龙虾种苗的培育技术
CN106172101B (zh) 一种月鳢仿生态繁殖与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CN100388881C (zh) 对虾与滤食性鱼类分隔式混合养殖的方法
CN106804496B (zh) 罗氏沼虾高密度分层式集约化养殖方法
CN109937935A (zh) 一种高效的稻田龙虾繁育方法
CN102835335A (zh) 一种军曹鱼深水抗风浪网箱生态高效养殖方法
CN108235966A (zh) 一种小龙虾高效繁育养殖方法
CN103314892B (zh) 中华小长臂虾生态化繁育方法
CN216906458U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CN110839569A (zh) 一种黄鳝春季野生苗的培育方法
CN103960170A (zh) 湘鲶的人工繁育和养殖方法
CN113598095B (zh) 一种横带髭鲷快速养成技术
CN105766733A (zh) 一种仿生水草
CN110574717A (zh) 一种黄鳝的控制化养殖方法
CN113854225A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装置
CN210248006U (zh) 一种不同等级规格鱼类混养驯化设施
KR20140126878A (ko) 관상어 번식 축양용 복합수조
CN113841642A (zh) 一种“繁养育”耦合的小龙虾高效养殖方法
CN113331099A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技术
CN105994063A (zh) 一种降低胭脂鱼的病死率的饲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