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4436U - 外转子电机 - Google Patents

外转子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4436U
CN216904436U CN202220431250.0U CN202220431250U CN216904436U CN 216904436 U CN216904436 U CN 216904436U CN 202220431250 U CN202220431250 U CN 202220431250U CN 216904436 U CN216904436 U CN 216904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rotating shaft
axial
steel wire
retain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312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波
王兴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ba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312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4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4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4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定子的外转子,还包括设在定子上的第一轴承,外转子包括转轴、机壳、钢丝挡圈和垫片,转轴上设有轴向定位部,轴向定位部位于第一轴承的轴向一侧并与第一轴承的内圈配合,钢丝挡圈和垫片位于第一转轴的轴向另一侧,垫片位于钢丝挡圈与第一轴承之间,钢丝挡圈将垫片压在第一轴承的内圈上,以轴向定位转轴。该外转子电机的钢丝挡圈配合嵌入转轴的凹槽中,具有很强的轴向承受能力,钢丝挡圈起到填塞钢丝挡圈与轴承之间间隙的作用,进而通过钢丝挡圈、垫片和轴向定位部的配合,实现转轴的轴向定位,使得转轴具有很强的轴向承受能力,即使受到冲击,也不易轴向位移。

Description

外转子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外转子电机在受到冲击时,电机转轴容易发生轴向移动的问题,即使转轴上设有用于轴向定位的卡簧,卡簧也容易因冲击而弹掉脱离,例如应用于割草机的外转子电机,当割草机的打草头敲击地面时,电机转轴就容易出现轴向位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以及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定子的外转子,还包括设在所述定子上的第一轴承,所述外转子包括转轴、机壳、钢丝挡圈和垫片,所述机壳设在所述定子外侧,所述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轴承配合,所述转轴上设有轴向定位部,所述轴向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配合,所述钢丝挡圈和所述垫片位于第一所述转轴的轴向另一侧,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配合,所述转轴上设有凹槽,所述钢丝挡圈配合嵌入所述凹槽地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垫片位于所述钢丝挡圈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所述钢丝挡圈将所述垫片压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上,以轴向定位所述转轴。
优选地,所述外转子电机包括设在所述定子上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沿轴向依次设置,所述转轴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
优选地,所述轴向定位部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内侧,所述钢丝挡圈和所述垫片位于所述第一轴承外侧。
优选地,所述轴向定位部为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定位台阶。
优选地,所述机壳包括端面部以及侧面部,所述端面部包括连接所述转轴的基部以及连接所述基部的轴流风叶,以在所述机壳旋转时,带动气流轴向流动。
优选地,所述轴流风叶为金属或塑料材质所述轴流风叶相对于端面的倾斜角度≥5°。
优选地,所述轴流风叶为铸造金属材质,所述轴流风叶相对于端面的倾斜角度≥20°。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机壳,所述外转子包括机壳轴向定位件,所述机壳轴向定位件设在所述转轴上,位于所述机壳的轴向一侧,以轴向定位所述机壳。
优选地,所述机壳轴向定位件为卡簧,设在所述机壳端面外侧。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机壳过盈配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该外转子电机的钢丝挡圈配合嵌入转轴的凹槽中,具有很强的轴向承受能力,钢丝挡圈起到填塞钢丝挡圈与轴承之间间隙的作用,进而通过钢丝挡圈、垫片和轴向定位部的配合,实现转轴的轴向定位,使得转轴具有很强的轴向承受能力,即使受到冲击,也不易轴向位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外转子电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外转子电机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外转子电机沿轴向剖切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的外转子电机的钢丝挡圈的立体图。
图8是图2的外转子电机的垫片的立体图。
图中的标号表示:外转子1,转轴11,第一端111,第二端112,轴向定位部113,凹槽114,机壳12,端面部121,基部1211,轴流风叶1212,侧面部122,钢丝挡圈13,垫片14,机壳轴向定位件15,定子2,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果文中出现“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如果文中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参见图1-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2以及可转动地连接定子2的外转子1,还包括设在定子2上的第一轴承3,外转子1包括转轴11、机壳12、钢丝挡圈13和垫片14,机壳12设在定子2外侧并包围至少部分定子2,转轴11的第一端111与第一轴承3配合,转轴11上设有轴向定位部113,轴向定位部113位于第一轴承3的轴向一侧并与第一轴承3的内圈端面配合但不接触第一轴承3外圈,钢丝挡圈13和垫片14位于第一转轴11的轴向另一侧,垫片14与第一轴承3的内圈端面配合但不接触第一轴承3外圈,转轴11的第一端111上设有周向环绕的与钢丝挡圈13匹配的凹槽114,钢丝挡圈13配合嵌入凹槽114地套在转轴11的第一端111上,垫片14位于钢丝挡圈13与第一轴承3之间,钢丝挡圈13将垫片14压在第一轴承3的内圈上,以轴向定位转轴11。
其中,垫片14优选为金属或硬质的厚垫片14,例如0.5mm厚垫片。
该外转子电机的钢丝挡圈13配合嵌入转轴11的凹槽114中,具有很强的轴向承受能力,钢丝挡圈13起到填塞钢丝挡圈13与轴承之间间隙的作用,进而通过钢丝挡圈13、垫片14和轴向定位部113的配合,实现转轴11的轴向定位,使得转轴11具有很强的轴向承受能力,即使受到冲击,也不易轴向位移。
优选地,外转子电机包括设在定子2上的第二轴承4,第一轴承3与第二轴承4沿轴向依次设置,转轴11的第一端111与第二轴承4配合。
优选地,轴向定位部113位于第一轴承3内侧,钢丝挡圈13和垫片14位于第一轴承3外侧,也即第一轴承3靠近转轴11的第一端111的一侧。
优选地,垫片14为套在转轴11上的垫圈;轴向定位部113为设在转轴11上的定位台阶。
优选地,机壳12包括位于定子2轴向一侧的端面部121以及连接端面部121的周向围绕在定位外围的侧面部122,端面部121包括连接转轴11的基部1211以及连接基部1211的轴流风叶1212,以在机壳12旋转时,带动气流向转子内轴向流动,换言之,机壳12本身具有轴流风叶1212,带动气流轴向流动散热,能有效降低风叶的气流噪音,使冷却气流实现轴向对流,对电机绕组的温升得到有效改善和冷却。
优选地,轴流风叶1212为金属或塑料材质,轴流风叶1212的叶片数≥3个,轴流风叶1212外直径不局限于64mm,轴流风叶1212相对于端面的倾斜角度≥5°。轴流风叶1212可为铸造金属材质,例如铸铝材质;叶片数为9个,风叶外直径不限于64mm,轴流风叶1212相对于端面的倾斜角度≥20°,转子风叶重量适中,强度足够,气流噪音低,冷却效果好。
优选地,转轴11的第二端112连接机壳12,外转子1包括机壳轴向定位件15,机壳轴向定位件15设在转轴11上,位于机壳12的轴向一侧,以轴向定位机壳12。机壳轴向定位件15可为卡簧,设在机壳12端面外侧,也即机壳12靠近转轴11第二端112的一侧。
优选地,转轴11的第二端112与机壳12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以及机壳轴向定位件15两种手段配合,实现转轴11与机壳12的连接,稳固可靠。
综上,该外转子电机的钢丝挡圈13配合嵌入转轴11的凹槽114中,具有很强的轴向承受能力,钢丝挡圈13起到填塞钢丝挡圈13与轴承之间间隙的作用,进而通过钢丝挡圈13、垫片14和轴向定位部113的配合,实现转轴11的轴向定位,使得转轴11具有很强的轴向承受能力,即使受到冲击,也不易轴向位移。并且,外转子1的机壳12本身具有轴流风叶1212,带动气流轴向流动散热,能有效降低气流噪音,使冷却气流实现轴向对流,对电机绕组的温升得到有效改善和冷却。该外转子电机的设计尤其适用于外转子直流无刷电机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定子(2)以及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定子(2)的外转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定子(2)上的第一轴承(3),所述外转子(1)包括转轴(11)、机壳(12)、钢丝挡圈(13)和垫片(14),所述机壳(12)设在所述定子(2)外侧,所述转轴(11)的第一端(111)与所述第一轴承(3)配合,所述转轴(11)上设有轴向定位部(113),所述轴向定位部(113)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圈配合,所述钢丝挡圈(13)和所述垫片(14)位于第一所述转轴(11)的轴向另一侧,所述垫片(14)与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圈配合,所述转轴(11)上设有凹槽(114),所述钢丝挡圈(13)配合嵌入所述凹槽(114)地套在所述转轴(11)上,所述垫片(14)位于所述钢丝挡圈(13)与所述第一轴承(3)之间,所述钢丝挡圈(13)将所述垫片(14)压在所述第一轴承(3)的内圈上,以轴向定位所述转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电机包括设在所述定子(2)上的第二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3)与所述第二轴承(4)沿轴向依次设置,所述转轴(11)的所述第一端(111)与所述第二轴承(4)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部(113)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内侧,所述钢丝挡圈(13)和所述垫片(14)位于所述第一轴承(3)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部(113)为设在所述转轴(11)上的定位台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2)包括端面部(121)以及侧面部(122),所述端面部(121)包括连接所述转轴(11)的基部(1211)以及连接所述基部(1211)的轴流风叶(1212),以在所述机壳(12)旋转时,带动气流轴向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叶(1212)为金属或塑料材质所述轴流风叶(1212)相对于端面的倾斜角度≥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叶(1212)为铸造金属材质,所述轴流风叶(1212)相对于端面的倾斜角度≥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的第二端(112)连接所述机壳(12),所述外转子(1)包括机壳轴向定位件(15),所述机壳轴向定位件(15)设在所述转轴(11)上,位于所述机壳(12)的轴向一侧,以轴向定位所述机壳(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轴向定位件(15)为卡簧,设在所述机壳(12)端面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1)的所述第二端(112)与所述机壳(12)过盈配合。
CN202220431250.0U 2022-02-28 2022-02-28 外转子电机 Active CN216904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31250.0U CN216904436U (zh) 2022-02-28 2022-02-28 外转子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31250.0U CN216904436U (zh) 2022-02-28 2022-02-28 外转子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4436U true CN216904436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6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31250.0U Active CN216904436U (zh) 2022-02-28 2022-02-28 外转子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4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04894B2 (ja) 軸流ファン
US5755557A (en) Axial flow fan
US20110156511A1 (en) Electric motor
CN101188373A (zh) 风扇电动机
US20090148311A1 (en) Axial flow fan unit
CN216904436U (zh) 外转子电机
GB2189944A (en) Cooling fan location in electric motors
JP6113446B2 (ja) 電気モータ
CN214756019U (zh) 一种移动空调打水单相永磁直流无刷电机
CN212627367U (zh) 一种空心轴内转子电机
CN212085912U (zh) 外转子电动机以及电动工具
CN111608957B (zh) 轴流风扇
JP5095329B2 (ja) モータおよび送風ファン
CN220711230U (zh) 一种采用双弹簧架构的外转子马达轴承系统
JP2010028901A (ja) 電動モータ
CN101494401A (zh) 具防尘和散热功能的马达和风扇
CN218439867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中管的风扇结构
CN218953593U (zh) 新型散热风扇
CN219611545U (zh) 一种自行散热的无刷电机
CN117175832A (zh) 一种采用双弹簧架构的外转子马达轴承系统
CN218717608U (zh) 防尘散热风扇
CN218717610U (zh) 便于散热的冷却风扇
JP2019037036A (ja) 電動モータ
CN218449645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218102825U (zh) 一种低噪大接触面双滚动轴承电子真空泵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