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0912U - 调参治具 - Google Patents

调参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00912U
CN216900912U CN202123159992.7U CN202123159992U CN216900912U CN 216900912 U CN216900912 U CN 216900912U CN 202123159992 U CN202123159992 U CN 202123159992U CN 216900912 U CN216900912 U CN 216900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ssembly
calibration
signal receiv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999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ed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ed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ed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ed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999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00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00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00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参治具,用于调节激光收发模组中信号接收组件与辅助固定件的光接收通道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光接收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透镜模组,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辅助固定件;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所述信号接收组件;及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校准装置,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校准装置可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在预设方向上位移,以调节所述信号接收组件与所述光接收通道之间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调参治具,可对信号接收组件进行精准调参,提高激光收发模组的性能。

Description

调参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调参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往往利用激光信号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物体发射探测激光信号,然后接收反射信号,并解析反射信号获得目标物体的有关信息,激光信号的收发过程依赖于激光收发模组中各个部件的精密配合。
在雷达探测设备中,激光收发模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激光收发模组包括辅助固定件、激光发射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其中,辅助固定件间隔设置有光发射通道与光接收通道,激光发射装置设置于光发射通道,并且激光发射装置包括光源及第一透镜模组。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信号接收组件及安装于光接收通道的第二透镜模组,信号接收组件包括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光电感应器,且光电感应器设置于电路板和第二透镜模组之间。
在激光收发模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信号接收装置进行调参,以使信号接收装置可以精准接收探测物所返回的反射光信号,因此,如何实现激光收发模组的精准调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参治具,旨在对激光收发模组精准调参,提高激光收发模组的产品性能。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参治具,用于调节激光收发模组中信号接收组件与辅助固定件的光接收通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光接收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透镜模组,包括:
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辅助固定件;
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信号接收组件;及
校准装置,校准装置与固定机构连接,夹持装置固定于校准装置,在外力作用下,校准装置可带动夹持装置相对固定机构在预设方向上位移,以调节信号接收组件与光接收通道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包括:
施力组件;
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与校准装置连接;
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及弹性组件,其中,第一夹持组件与校准装置连接,第二夹持组件通过弹性组件与支撑机构连接,施力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连接;
施力组件被配置为,用于向第二夹持组件施力,以使第二夹持组件相对于第一夹持组件的发生弹性位移,并形成用于夹持信号接收组件夹持开口;
当施力组件撤销向第二夹持组件施力时,第二夹持组件弹性复位,以用于夹持信号接收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包括导向轴及弹性件,其中,导向轴连接支撑机构、第一夹持组件及第二夹持组件,弹性件套设于导向轴并且设置于第二夹持组件和支撑机构之间;
当施力组件向第二夹持组件施力时,第二夹持组件相对第一夹持组件在导向轴的轴向方向上位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与校准装置连接的第一夹臂和与第一夹臂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齿;
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与弹性组件连接的第二夹臂和与第二夹臂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夹齿,第一夹齿和第二夹齿配合用于夹持信号接收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齿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二夹齿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形成对信号接收组件的夹持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组件设置有通孔,施力组件包括连杆及施力件,其中,连杆的一端通过通孔与第二夹持组件可拆卸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施力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及与底板连接的支撑架,其中,校准装置设置于底板,支撑架设置有固定辅助固定件的定位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校准装置包括设于底板的第一校准机构、与第一校准机构连接的第二校准机构、与夹持装置连接并与第二校准机构连接的第三校准机构;
第一校准机构可带动夹持装置相对固定机构在第一方向上位移,第二校准机构可带动夹持装置相对固定机构在第二方向上位移,第三校准机构可带动夹持装置相对固定机构在第三方向上位移,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校准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与底板连接的第一滑块、及与第一滑块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块;
在外力作用下,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滑块相对第一滑块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带动与第二滑块连接的第二校准机构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二校准机构连接的第三校准机构移动,进而带动与第三校准机构连接的夹持装置相对固定机构位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二滑块连接的丝杠、及与丝杠连接的丝杠支撑件,丝杠支撑件与第一滑块连接;
在外力作用下,丝杠驱动第二滑块相对第一滑块在第一方向上发生位移。
本申请提供的调参治具,设置夹持信号接收组件的夹持装置及与夹持装置连接设置的校准装置,通过校准装置控制夹持装置从而调节激光收发模组中信号接收组件与辅助固定件的光接收通道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在激光收发模组生产过程中对信号接收组件的精准调参,以使信号接收组件可以精准接收探测物所返回的反射光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激光收发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调参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调参治具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调参治具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调参治具的校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调参治具的第一校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激光收发模组;102、辅助固定件;103、信号发射装置;104、信号接收装置;1021、光发射通道;1022、光接收通道;1031、光源组件;1032、第一透镜模组;1044、信号接收组件;1041、电路板;1043、光电感应器;1042、第二透镜模组;
1、调参治具;20、固定机构;21、底板;22、支撑架;221、定位组件;
30、夹持装置;31、施力组件;311、施力件;312、连杆;32、支撑机构;321、第一支撑件;322、第二支撑件;33、夹持机构;331、第一夹持组件;3311、第一夹臂;3312、第一夹齿;3313、第一限位部;332、第二夹持组件;3321、第二夹臂;3322、第二夹齿;3323、第二限位部;3324、通孔;3325、导向通道;3326、轴承;3327、限位件;333、弹性组件;3331、导向轴;3332、弹性件;
40、校准装置;41、第一校准机构;411、第一驱动组件;412、第一滑块;413、第二滑块;4111、丝杠;4112、丝杠支撑件;42、第二校准机构;43、第三校准机构;4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目前,人们往往利用激光信号对目标物体进行探测,其工作原理是向目标物体发射探测激光信号,然后接收反射信号,并解析反射信号获得目标物体的有关信息,激光信号的收发过程依赖于激光收发模组中各个部件的精密配合。
在雷达探测设备中,激光收发模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激光收发模组包括辅助固定件、激光发射装置、及信号接收装置,其中,辅助固定件间隔设置有光发射通道与光接收通道,激光发射装置设置于光发射通道,并且激光发射装置包括光源及第一透镜模组。信号接收装置包括信号接收组件及安装于光接收通道的第二透镜模组,信号接收组件包括电路板及与电路板电连接的光电感应器,且光电感应器设置于电路板和第二透镜模组之间。
激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信号经过探测物反射,反射的光信号经过光接收通道存在可能不会被信号接收组件接收到的情况,即发射的光信号与光电感应器不处于一个平面。因此,在激光收发模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信号接收装置进行调参,以使信号接收装置可以精准接收探测物所返回的反射光信号。
为了对激光收发模组的信号接收装置进行精准调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调参治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激光收发模组10包括辅助固定件102、信号发射装置103、及信号接收装置104,其中,辅助固定件102间隔设置有光发射通道1021与光接收通道1022,信号发射装置103设置于光发射通道1021,并且信号发射装置103包括光源组件1031及第一透镜模组1032。信号接收装置104包括信号接收组件1044及第二透镜模组1042,其中,信号接收组件1044包括电路板1041及与电路板1041电连接的光电感应器1043,且光电感应器1043设置于第二透镜模组1042及电路板1041之间。
其中,光发射通道1021的延伸方向A可以与辅助固定件102的表面相互垂直,也可以与辅助固定件102的表面成非90°夹角。第一透镜模组1032安装于光发射通道1021后,第一透镜模组1032的光轴L1与光发射通道1021的延伸方向A可以是相互平行,也可以成预设夹角。
光接收通道1022的延伸方向B与辅助固定件102的表面相互垂直,第二透镜模组1042安装于光接收通道1022后,第二透镜模组1042的光轴L2与光接收通道1022的延伸方向B可以是相互平行,也可以成预设夹角。只需,信号发射装置103的光轴、第二透镜模组1042所在的主平面、光电感应器1043的探测平面相交于一点,即,信号发射装置103的光轴、第二透镜模组1042所在的主平面、光电感应器1043的探测平面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沙姆定律即可。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参治具1,用于调节激光收发模组10中信号接收组件1044与辅助固定件102的光接收通道1022之间的相对位置,包括固定机构20、夹持装置30、及校准装置40。
固定机构20用于固定辅助固定件102,夹持装置30用于夹持信号接收组件1044,校准装置40与固定机构20连接,夹持装置30固定于校准装置40。在外力作用下,校准装置40可带动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机构20在预设方向上位移,以调节信号接收组件1044与光接收通道1022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调参治具1,设置夹持信号接收组件1044的夹持装置30及与夹持装置30连接设置的校准装置40,通过校准装置40控制夹持装置30从而调节激光收发模组10中信号接收组件1044与辅助固定件102的光接收通道1022之间的相对位置。相较于传统的调节方式,通过校准装置40对信号接收组件1044进行参数调节,以使信号接收组件1044可以精准接收探测物所返回的反射光信号。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持装置30包括施力组件31、支撑机构32、及夹持机构33。
支撑机构32与校准装置40连接,夹持机构33包括第一夹持组件331、第二夹持组件332及弹性组件333,其中,第一夹持组件331与校准装置40连接,第二夹持组件332通过弹性组件333与支撑机构32连接,施力组件31与第二夹持组件332连接。
施力组件31被配置为,用于向第二夹持组件332施力,以使第二夹持组件332相对于第一夹持组件331的发生弹性位移,并形成用于夹持信号接收组件1044夹持开口。当施力组件31撤销向第二夹持组件332施力时,第二夹持组件332弹性复位,以用于夹持信号接收组件1044。
示例性地,支撑机构32包括第一支撑件321及与第一支撑件321连接的第二支撑件322,第一支撑件321与校准装置40连接,第二支撑件322与弹性组件333连接,其中,第一夹持组件331与第一支撑件321连接,并通过第一支撑件321与校准装置40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333包括导向轴3331及弹性件3332,其中,导向轴3331连接支撑机构32、第一夹持组件331及第二夹持组件332,弹性件3332套设于导向轴3331并且设置于第二夹持组件332和支撑机构32之间。当施力组件31向第二夹持组件332施力时,第二夹持组件332相对第一夹持组件331在导向轴3331的轴向方向上位移。
具体地,弹性件3332套设于导向轴3331并且设置于第二夹持组件332和第二支撑件322之间,当施力组件31向第二夹持组件332施力时,第二夹持组件332相对第一夹持组件331在导向轴3331的轴向方向上位移,弹性件3332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第二夹持组件332与第一夹持组件331之间形成一可以放置信号接受组件的间隔。在放置信号接受组件之后,撤销施力组件31向第二夹持组件332施力,弹性件3332提供第二夹持组件332复位的弹性力,第二夹持组件332在导向轴3331的轴向方向产生位移,并在弹性件3332提供的弹性力作用下,与第一夹持组件331配合夹持信号接收组件1044。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和图4,第二夹持组件332设置有导向通道3325,导向轴3331还设有轴承3326,轴承3326与导向轴3331同轴线设置。轴承3326通过导向通道3325与第二夹持组件332连接并外露于导向通道3325两端,且轴承3326一端与弹性件3332连接。导向通道3325两端分别设有限位件3327,限位件3327与轴承3326连接,且与第二夹持组件332连接。当施力组件31向第二夹持组件332施力时,第二夹持组件332通过限位件3327带动轴承3326及与轴承3326连接的弹性件3332沿导向轴3331的轴向方向位移,弹性件3332发生弹性形变。
通过设置导向轴3331,对第二夹持组件332及弹性件3332的位移形成导向,避免发生错向位移而影响对信号接收组件1044的夹持。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持组件331包括与校准装置40连接的第一夹臂3311和与第一夹臂3311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齿3312。
第二夹持组件332包括与弹性组件333连接的第二夹臂3321和与第二夹臂332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夹齿3322,第一夹齿3312和第二夹齿3322配合用于夹持信号接收组件104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齿3312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313,第二夹齿3322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323,第一限位部3313与第二限位部3323形成对信号接收组件1044的夹持限位。
通过第一夹齿3312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313,第二夹齿3322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323,第一限位部3313与第二限位部3323形成限位配合,更好的夹持信号接收组件1044。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夹持组件332设置有通孔3324,施力组件31包括连杆312及施力件311,其中,连杆312的一端通过通孔3324与第二夹持组件332可拆卸连接,连杆312的另一端与施力件311连接。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机构20包括底板21及与底板21连接的支撑架22,其中,校准装置40设置于底板21,支撑架22设置有固定辅助固定件102的定位组件221。
请参阅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校准装置40包括设于底板21的第一校准机构41、与第一校准机构41连接的第二校准机构42、与夹持装置30连接并与第二校准机构42连接的第三校准机构43。其中,校准装置40还包括连接第二校准机构42和第三校准机构43的连接件44。
第一校准机构41可带动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机构20在第一方向上位移,第二校准机构42可带动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机构20在第二方向上位移,第三校准机构43可带动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机构20在第三方向上位移,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
示例性地,调节信号接收组件1044与信号发射装置103的俯仰角,可通过第三校准机构43带动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于固定机构20上的辅助固定件102上下位移;调节信号接收组件1044与信号发射装置103的光轴水平倾斜角,可通过第二校准机构42带动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于固定机构20上的辅助固定件102左右位移;调节信号接收组件1044与第二透镜模组1042的焦距,可通过第一校准机构41带动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于固定机构20上的辅助固定件102前后位移。
通过设置第一校准机构41、第二校准机构42、及第三校准机构43,可对夹持装置30夹持的信号接收组件1044进行三个不同方向上的调节,以使信号接收装置104可以精准接收探测物所返回的反射光信号。
请参阅图1和图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校准机构41包括第一驱动组件411、与底板21连接的第一滑块412、及与第一滑块412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块413。
在外力作用下,第一驱动组件411驱动第二滑块413相对第一滑块41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带动与第二滑块413连接的第二校准机构42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二校准机构42连接的第三校准机构43移动,进而带动与第三校准机构43连接的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机构20位移。
例如,第一驱动组件411包括与第二滑块413连接的丝杠4111、及与丝杠4111连接的丝杠支撑件4112,丝杠支撑件4112与第一滑块412连接。
在外力作用下,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丝杠4111时,丝杠4111驱动第二滑块413相对第一滑块412向前位移。同理,当向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丝杠4111时,丝杠4111驱动第二滑块413相对第一滑块412向后位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校准机构42与第一校准机构41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即,第二校准机构42包括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滑块413连接的第三滑块、及与第三滑块滑动配合的第四滑块,并且第四滑块通过连接件44与第三校准机构43连接。
在外力作用下,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四滑块相对第三滑块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带动与第四滑块连接的第三校准机构43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三校准机构43连接的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机构20位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校准机构43与第一校准机构41具有相同的结构,也即,第三校准机构43包括第三驱动组件、与连接件44连接的连接的第五滑块、及与第五滑块滑动配合的第六滑块,并且第六滑块通过支撑机构32与夹持装置30连接。
在外力作用下,第三驱动组件驱动第六滑块相对第五滑块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三校准机构43连接的夹持装置30相对固定机构20位移。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调参治具,用于调节激光收发模组中信号接收组件与辅助固定件的光接收通道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光接收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所述辅助固定件;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所述信号接收组件;及
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校准装置,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校准装置可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在预设方向上位移,以调节所述信号接收组件与所述光接收通道之间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
施力组件;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校准装置连接;
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及弹性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所述校准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施力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连接;
所述施力组件被配置为,用于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施力,以使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对于第一夹持组件的发生弹性位移,并形成用于夹持所述信号接收组件夹持开口;
当所述施力组件撤销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施力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弹性复位,以用于夹持所述信号接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导向轴及弹性件,其中,所述导向轴连接所述支撑机构、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及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轴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和所述支撑机构之间;
当所述施力组件向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施力时,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在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方向上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校准装置连接的第一夹臂和与所述第一夹臂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夹齿;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与所述弹性组件连接的第二夹臂和与所述第二夹臂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夹齿,所述第一夹齿和所述第二夹齿配合用于夹持所述信号接收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齿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夹齿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对所述信号接收组件的夹持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设置有通孔,所述施力组件包括连杆及施力件,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施力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板及与所述底板连接的支撑架,其中,所述校准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固定所述辅助固定件的定位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一校准机构、与所述第一校准机构连接的第二校准机构、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校准机构连接的第三校准机构;
所述第一校准机构可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在第一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二校准机构可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在第二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三校准机构可带动所述夹持装置相对所述固定机构在第三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互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校准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第一滑块、及与所述第一滑块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块;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相对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带动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的所述第二校准机构移动,从而带动与所述第二校准机构连接的第三校准机构移动,进而带动与所述第三校准机构连接的所述夹持装置相对所述固定机构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的丝杠、及与所述丝杠连接的丝杠支撑件,所述丝杠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丝杠驱动所述第二滑块相对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发生位移。
CN202123159992.7U 2021-12-15 2021-12-15 调参治具 Active CN216900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9992.7U CN216900912U (zh) 2021-12-15 2021-12-15 调参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9992.7U CN216900912U (zh) 2021-12-15 2021-12-15 调参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00912U true CN216900912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9992.7U Active CN216900912U (zh) 2021-12-15 2021-12-15 调参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00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6146B2 (en) Optical scanning probe
US9612109B2 (en) Inner diameter measuring device
CN104011560A (zh) 测距装置对准
US788550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an optical rotating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CN208836252U (zh) 相机和无人机
KR101884781B1 (ko) 3차원 스캐닝 시스템
CN216900912U (zh) 调参治具
WO2017132792A1 (zh) 多叶准直器及其位移检测系统
US11159706B2 (en) Camera modul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5166692B (zh) 激光雷达光路调节装置
WO2014204006A1 (en) Method for assembling optical module and optical module
EP1130807A3 (e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or free space optical signal
CN114594447A (zh) 装调设备及其装调方法
CN108983370A (zh) 用于表征光模块中的光学组件的位置的系统和方法
CN212873032U (zh) 一种用于镜片位置调节的工装
CN110824722A (zh) 结构光投射模组组装装置及投射模组的组装、检测方法
CN211826487U (zh) 镜头调节组件和激光雷达
CN218658626U (zh) 偏振片旋转测量治具
JP2007248226A (ja) 光学系駆動装置
CN217561720U (zh) 一种光学测量装置、激光雷达和移动机器人
JP2015114441A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JP2012074412A (ja) 反射型光電センサ
CN219310334U (zh) 激光加工装置
CN113719700B (zh) 一种测试云台及其校准方法
US20220137213A1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