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9639U -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9639U
CN216899639U CN202220480418.7U CN202220480418U CN216899639U CN 216899639 U CN216899639 U CN 216899639U CN 202220480418 U CN202220480418 U CN 202220480418U CN 216899639 U CN216899639 U CN 216899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line
pressure regulating
pressure
ball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804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恺
张培平
张鸿志
杨天雄
王云涛
代行
张浩忠
郑希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AM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AM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AM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AMEI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804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9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9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9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包括油箱与发动机,还包括泵油管路、第一调压管路、测温测流量管路、第二调压管路,所述油箱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泵油管路,所述泵油管路的一侧并联设置有第一调压管路,所述泵油管路的出油端与测温测流量管路连接,所述泵油管路中的部分油液通过第一调压管路回流至油箱,所述泵油管路中的剩余油液通过出油端流向测温测流量管路;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调压管路的出油端与发动机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供油油压进行多级灵活调节,实现高裕度稳定供油,满足不同发动机的供油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油管路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和不同状态的发动机试车试验往往需要不同的储罐和泵组来供油,兼容性较差。且发动机试车根据试验状态载荷的不同,对燃油需求量不同,已有的供油系统往往在大状态大载荷条件下,因为燃油流量的增大出现压力持续降低的问题。同时现有的燃油系统只监测压力和测量流量,不具备油压调节和控制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能够兼容不同发动机的供油需求对发动机进行高裕度稳定供油,同时能够灵活调节最终供油的油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包括油箱与发动机,还包括泵油管路、第一调压管路、测温测流量管路、第二调压管路,所述油箱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泵油管路,所述泵油管路的一侧并联设置有第一调压管路,所述泵油管路的出油端与测温测流量管路连接,所述泵油管路中的部分油液通过第一调压管路回流至油箱,所述泵油管路中的剩余油液通过出油端流向测温测流量管路;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调压管路的出油端与发动机连接。
泵油管路将油箱中的油液吸出并输送至测温测流量管路,同时通过并联设置在泵油管路一侧的第一调压管路对泵油管路进行泄压,通过第一调压管路将泵油管路中的部分油液泄压回流至油箱,进而对泵油管路中的油压进行一次调节。经过一次调压后,将油液输送至测温测流量管路,通过测温测流量管路对油液的温度以及流量进行测量。测温测流量管路上设置有泄油口,通过泄油口泄油进行流量调节。油液经过测温测流量管路后进入第二调压管路,通过第二调压管路对油液的压力进行二次调节,使得最终输出的油液压力满足发动机的使用需求后,将油液输送至发动机。通过第一调压管路与第二调压管路的配合,进而实现对最终输出油压进行高裕度调节,使得最终输出的油压能够兼容满足不同油压需求的发动机使用,同时通过第一调压管路与第二调压管路的配合使得最终输出的油压稳定,不会出现明显油压波动,进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平稳工作。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泵油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离心泵、双组过滤器、第一单向阀,所述离心泵与双组过滤器之间的管路以及第一单向阀的出油端管路的一侧均并联设置有第一调压管路。离心泵将油箱中的油液吸出,油液依次经过双组过滤器、第一单向阀进入温测流量管路。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压管路包括并联设置在离心泵与双组过滤器之间的调压阀、并联设置在第一单向阀的出油端的小通径调节球阀,所述调压阀的出油端与小通径调节球阀的出油端均通过大通径调节球阀与油箱连接。
所述小通径调节球阀是指通径小于等于φ25mm的调节球阀,所述大通径调节球阀是指通径大于等于φ25mm的调节球阀。通过开启调压阀或小通径调节球阀,进而使得泵油管路中的部分油液经过调压阀或小通径调节球阀所在的管路回流至油箱,进而对泵油管路的输出油压进行调节。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大通径调节球阀的进油端还设置有注油口,所述小通径调节球阀的出油端与大通径调节球阀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调节泄压阀。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测试单向阀,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进油端与第一调压管路的出油端连接,所述测试单向阀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连接。来自于第一调压管路的油液依次经过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测试单向阀,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油液的温度进行测量,通过流量计对油液的流量进行测量,进而得到油液的温度与流量数据。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单向阀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的进油端之间还设置有蓄能器。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压管路包括依次串联的前压力表、减压阀、后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所述前压力表的进油端与测温测流量管路的出油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出油端通过电磁阀与发动机连接。来自于测温测流量管路的油液依次经过前压力表、减压阀、后压力表、压力传感器,通过减压阀对油液进而二次调压,进而使得最终输出的油压满足发动机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前压力表检测减压阀的进油端油压,通过后压力表检测减压阀的出油端油压,通过前压力表与后压力表之间的压力差值即可监测减压阀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压力传感器将最终输出至发动机的油压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至外部监视设备,以供工作人员便捷查看。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与第二调压管路的一侧均并联设置有油量调节管路,所述油量调节管路上设置有泄油口。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油量调节管路包括第一油量球阀、第二油量球阀,所述第一油量球阀并联设置在测温测流量管路的一侧,所述第二油量球阀并联设置在第二调压管路的一侧,所述第一油量球阀与第二油量球阀均与泄压球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泵油管路的一侧并联设置回流至油箱的第一调压管路,通过第一调压管路对泵油管路进行泄压调节,实现对系统油压的第一次调节;通过设置第二调压管路,进而对最终输送至发动机的油压进行二次调节;通过第一调压管路与第二调压管路的配合,进而实现对最终供油油压的高裕度调节,进而满足不同发动机对油压的需求,有效提高供油系统的兼容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测温测流量管路,通过测温测流量管路对油液的温度以及流量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泄油口对油液流量进行灵活调节,使得油液流量满足发动机需求,使得整个供油系统更加可靠;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测温测流量管路以及第二调压管路的一侧并联设置油量调节管路,通过油量调节管路对测温测流量管路以及第二调压管路中的油压进行辅助调控,进而有效保证整个供油系统的油压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蓄能器,有效增强供油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大载荷状态流量增大的情况下的稳定供油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泵油管路以及第一调压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测温测流量管路以及第二调压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箱;2-发动机;01-泵油管路;011-离心泵;012-双组过滤器;013-第一单向阀;02-测温测流量管路;021-温度传感器;022-流量计;023-测试单向阀;024-蓄能器;03-油量调节管路;031-第一油量球阀;032-第二油量球阀;033-泄压球阀;11-第一调压管路;111-调压阀;112-小通径调节球阀;113-大通径调节球阀;114-调节泄压阀;22-第二调压管路;221-前压力表;222-减压阀;223-后压力表;224-压力传感器;225-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油箱1与发动机2,还包括泵油管路01、第一调压管路11、测温测流量管路02、第二调压管路22,所述油箱1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泵油管路01,所述泵油管路01的一侧并联设置有第一调压管路11,所述泵油管路01的出油端与测温测流量管路02连接,所述泵油管路01中的部分油液通过第一调压管路11回流至油箱1,所述泵油管路01中的剩余油液通过出油端流向测温测流量管路02;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02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22连接,所述第二调压管路22的出油端与发动机2连接。
油箱1为单层结构的304不锈钢油箱,油箱1的容积大于等于5000L。泵油管路01通过截止球阀与油箱1连接,通过泵油管路01将油箱1中的油液吸取并泵至测温测流量管路02,同时通过并联设置在泵油管路01一侧的第一调压管路11将泵油管路01中的部分油液泄压回流至油箱1,进而实现对油压进行一次调节。通过测温测流量管路02对油液的温度以及流量进行检测,同时通过设置在测温测流量管路02上的泄油口对测温测流量管路02输出至第二调压管路22的油液流量进行调节。通过第二调压管路22对输出至发动机2的油液进行二次泄压调节,进而使得最终输出的油压满足发动机2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与油箱1内部连通的磁翻板液位计,通过磁翻板液位计实时监测油箱1内部的油液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油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球阀,通过开启排油球阀即可将油箱1中的油液排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所述泵油管路01包括依次串联的离心泵011、双组过滤器012、第一单向阀013,所述离心泵011与双组过滤器012之间的管路以及第一单向阀013的出油端管路的一侧均并联设置有第一调压管路11。
离心泵011将油箱1中的油液吸出,吸出的油液依次经过双组过滤器012、第一单向阀013,通过双组过滤器012将油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第一单向阀013保证油液单向流向测温测流量管路02。油液经过离心泵011与双组过滤器012之间的管路以及经过第一单向阀013的出油端管路时,部分油液会进入第一调压管路11,并通过第一调压管路11回流至油箱1,进而实现对泵油管路01的输出油压进行一次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泵011与双组过滤器012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压力表,通过压力表实时检测泵油管路01中的油压。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调压管路11包括并联设置在离心泵011与双组过滤器012之间的调压阀111、并联设置在第一单向阀013的出油端的小通径调节球阀112,所述调压阀111的出油端与小通径调节球阀112的出油端均通过大通径调节球阀113与油箱1连接。
油液经过离心泵011与双组过滤器012之间的管路时,部分油液经过调压阀111的减压后回流至油箱1,同时通过第一单向阀013的出油端的部分油液经过小通径调节球阀112回流至油箱1,进而实现对泵油管路01的输出油压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大通径调节球阀113的进油端还设置有注油口,所述小通径调节球阀112的出油端与大通径调节球阀113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调节泄压阀114。
通过注油口能够向油箱1中注入油液,同时通过注入油液使得大通径调节球阀113所在管路中的油压保持相对平衡。通过开启调节泄压阀114,使得部分油液通过调节泄压阀114排出,进而对回流至油箱1的油压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在注油口处设置有注油球阀,在注油球阀与大通径调节球阀113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和单向阀,避免杂质伴随油液回流至油箱1。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或2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02包括依次串联的温度传感器021、流量计022、测试单向阀023,所述温度传感器021的进油端与第一调压管路11的出油端连接,所述测试单向阀023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22连接。
通过温度传感器021对油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量,通过流量计022对油液的流量进行实时测量,根据实际的油液流量可以选择性开启测温测流量管路02上的泄油口,进而调节输出至第二调压管路22的油液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计022的进油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球阀,所述流量计022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球阀。通过控制第一法兰球阀与第二法兰球阀的开度,进一步调节测温测流量管路02输出至第二调压管路22的油液流量。
所述测试单向阀023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22的进油端之间还设置有蓄能器024,蓄能器024通过球阀与测试单向阀023的出油端连接,通过设置蓄能器024增加整个供油系统的油压调节能力,保证在大载荷油液流量增大的情况稳定向发动机2供油。
进一步的,测试单向阀023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22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过滤器。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3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调压管路22包括依次串联的前压力表221、减压阀222、后压力表223、压力传感器224,所述前压力表221的进油端与测温测流量管路02的出油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24的出油端通过电磁阀225与发动机2连接。
通过前压力表221与后压力表223之间的压力差值即可监测减压阀222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减压阀222对输出至发动机 2的油压进行二次调节,使得最终输出的油压满足发动机2的需求。通过第一调压管路11与第二调压管路22的配合调压,进而实现高裕度调压,进而满足不同发动机2的供油需求,同时能够有效保证油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4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3所示,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02与第二调压管路22的一侧均并联设置有油量调节管路03,油量调节管路03设置有泄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油量调节管路03包括第一油量球阀031、第二油量球阀032,所述第一油量球阀031并联设置在测温测流量管路02的一侧,所述第二油量球阀032并联设置在第二调压管路22的一侧,第一油量球阀031与第二油量球阀032均与泄压球阀033连接。
通过开启第一油量球阀031可以在测温测流量管路02的一侧形成旁通支路,同理通过开启第二油量球阀032可以在第二调压管路22的一侧形成旁通支路,旁通支路中的油液经过泄压球阀033进行泄压排放,进而辅助调节第二调压管路22中的油压,有效保证最终供给发动机2的油压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1-5任一项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包括油箱(1)与发动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油管路(01)、第一调压管路(11)、测温测流量管路(02)、第二调压管路(22),所述油箱(1)上设置有至少一组泵油管路(01),所述泵油管路(01)的一侧并联设置有第一调压管路(11),所述泵油管路(01)的出油端与测温测流量管路(02)连接,所述泵油管路(01)中的部分油液通过第一调压管路(11)回流至油箱(1),所述泵油管路(01)中的剩余油液通过出油端流向测温测流量管路(02);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02)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22)连接,所述第二调压管路(22)的出油端与发动机(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油管路(01)包括依次串联的离心泵(011)、双组过滤器(012)、第一单向阀(013),所述离心泵(011)与双组过滤器(012)之间的管路以及第一单向阀(013)的出油端管路的一侧均并联设置有第一调压管路(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管路(11)包括并联设置在离心泵(011)与双组过滤器(012)之间的调压阀(111)、并联设置在第一单向阀(013)的出油端的小通径调节球阀(112),所述调压阀(111)的出油端与小通径调节球阀(112)的出油端均通过大通径调节球阀(113)与油箱(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通径调节球阀(113)的进油端还设置有注油口,所述小通径调节球阀(112)的出油端与大通径调节球阀(113)的进油端之间设置有调节泄压阀(11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02)包括依次串联的温度传感器(021)、流量计(022)、测试单向阀(023),所述温度传感器(021)的进油端与第一调压管路(11)的出油端连接,所述测试单向阀(023)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单向阀(023)的出油端与第二调压管路(22)的进油端之间还设置有蓄能器(024)。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压管路(22)包括依次串联的前压力表(221)、减压阀(222)、后压力表(223)、压力传感器(224),所述前压力表(221)的进油端与测温测流量管路(02)的出油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24)的出油端通过电磁阀(225)与发动机(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测流量管路(02)与第二调压管路(22)的一侧均并联设置有油量调节管路(03),所述油量调节管路(03)设置有泄油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量调节管路(03)包括第一油量球阀(031)、第二油量球阀(032),所述第一油量球阀(031)并联设置在测温测流量管路(02)的一侧,所述第二油量球阀(032)并联设置在第二调压管路(22)的一侧,所述第一油量球阀(031)与第二油量球阀(032)均与泄压球阀(033)连接。
CN202220480418.7U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Active CN216899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0418.7U CN21689963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0418.7U CN21689963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9639U true CN216899639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18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80418.7U Active CN216899639U (zh) 2022-03-07 2022-03-07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9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6426A (zh) 飞机主燃油泵测试系统
CN216899639U (zh) 一种稳定的发动机供油测试系统
CN213478781U (zh) 一种带有水泵的自动回流系统
CN202402266U (zh) 一种开闭式泵试验控制系统
CN111255578A (zh) 一种发动机双燃料掺混与油耗测量的装置
CN206919949U (zh)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油耗测量中的进油稳压装置
CN210483937U (zh) 一种油压控制装置及共轨发动机台架实验系统
CN212842408U (zh) 一种液氨制冷系统低压循环桶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CN214456818U (zh) 一种加药装置
CN114657602A (zh) 一种用于水电解制氢系统的补水装置及补水方法
CN207526675U (zh) 一种用于油气混输泵的测试调压系统
CN209910117U (zh) 冷媒调节装置和空调器自动控制系统
CN114199576A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进回油条件控制系统
CN219197516U (zh) 一种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及发动机
CN218347699U (zh) 液压试验台的液压系统
CN212567909U (zh) 一种过滤器测试装置
CN218062857U (zh) 一种恒压供油系统
CN215115207U (zh) 一种单泵供水系统
CN203347005U (zh) 全自动上水集水井
CN110374866A (zh) 一种螺杆泵自动补液撬装设备
CN201730145U (zh) 一种消防气体顶压给水设备
CN211547892U (zh) 一种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
CN214035619U (zh) 一种缓蚀剂和抑制剂的加注管路
CN109114058A (zh) 液压系统的卸载装置
CN217325593U (zh) 一种多级稳压供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