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98161U - 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98161U
CN216898161U CN202123453492.4U CN202123453492U CN216898161U CN 216898161 U CN216898161 U CN 216898161U CN 202123453492 U CN202123453492 U CN 202123453492U CN 216898161 U CN216898161 U CN 216898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drying
insect
cavit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34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梦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o Biotechnology Hu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oo Bio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o Bio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roo Bio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34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98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98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98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5Food storage or conservation, e.g. cooling or dry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包括:转筒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内筒,内筒内部形成有用于烘干待烘昆虫的烘干腔,烘干腔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烘干腔由进料端向出料端倾斜向下设置;通气组件包括与高温烘干区相连通的第一送风管,与中低温烘干区相连通的第二送风管,引风管与烘干腔相连通且延伸至高温烘干区以引出烘干腔内气体。该昆虫干燥装置通过气体与待烘昆虫直接接触的方式,使得处于高温烘干区的昆虫快速的干燥、脱水及膨化,随后待烘昆虫随装置转动至中低温热源气体的环境下,进行降温防焦化处理,进而使得该昆虫干燥装置可规模化产出品质优良的昆虫,以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昆虫生产技术的成熟和社会需求量的扩大,昆虫养殖已形成一个新兴行业。针对昆虫进一步深加工,目前,在对昆虫膨化干燥工序中,所使用的均是非专业设备。这些设备均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烤炉虽然没有前者的弊端,但是用它加工出来的产品的内外质量不但达不到出口加工的产量和质量要求,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其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应有的价值,降低了经济效益。可以说,昆虫的膨化干燥技术已成为制约昆虫进一步深加工的制约瓶颈。
公告号CN202792856U公开了一种昆虫干燥机,该干燥机主要是干燥箱内多层输送带,各层输送带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每一层输送带的输送带下部设有用于干燥的蒸汽管以对昆虫干燥,此类干燥设备使得待烘昆虫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使得昆虫干燥后易焦化,使得所得到的昆虫产品品质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昆虫干燥装置,用以解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包括:
转筒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内筒,所述内筒内部形成有用于烘干待烘昆虫的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对应形成有高温烘干区,所述出料端对应形成中低温烘干区,所述烘干腔由所述进料端向所述出料端倾斜向下设置;
通气组件,包括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及引风管,所述第一送风管与所述高温烘干区相连通以对所述高温烘干区输送高温气体,所述第二送风管与所述中低温烘干区相连通以对所述中低温烘干区输送中低温气体,所述引风管与所述烘干腔相连通且延伸至所述高温烘干区以引出所述烘干腔内气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筒组件还包括弧形挡板及抄板,所述弧形挡板和所述抄板均设于所述内筒的内壁上,所述弧形挡板呈环形且设有多个,所述弧形挡板与所述内筒同轴且间隔设置以扬抛待烘昆虫,所述抄板沿所述高温烘干区向所述中低温烘干区方向呈螺旋式延伸以搅拌待烘昆虫。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上均设有气体过滤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筒和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呈腰型孔状的漏孔,所述进料筒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漏孔和所述进料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送风管接入所述进料筒内且位于所述料斗下方以鼓吹下落的待烘昆虫。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转筒组件还包括外筒及环形隔板,所述内筒的周壁上设有多个风孔,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内筒的外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通过所述风孔以对所述烘干腔送风的送风腔,所述环形隔板安装于所述送风腔内,以将所述送风腔分隔为第一送风腔和第二送风腔,所述第一送风腔位于所述高温烘干区的一侧,所述第二送风腔位于所述中低温烘干区的一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送风管与所述第一送风腔相连通,以对所述第一送风腔输送高温气体;
所述第二送风管与所述第二送风腔相连通,以对所述第二送风腔输送中低温气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风孔的孔径小于待烘昆虫的体型大小。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送风腔靠近所述环形隔板处设有第一出料开口,所述第一出料开口处设有第一封盖以盖合所述第一出料开口;
所述第二送风腔靠近所述出料端处设有第二出料开口,所述第二出料开口处设有第一封盖以盖合所述第二出料开口。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隔板滑动安装于所述送风腔内,以将所述送风腔分隔为容积可相对调节的所述第一送风腔和所述第二送风腔。
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连接管,所述第二送风管经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风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昆虫干燥装置在对昆虫进行干燥时,高温气体经第一送风管输送至烘干腔的高温烘干区内,中低温气体通过第二送风管输送至烘干腔的中低温烘干区,且由于烘干腔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倾斜向下以及抄板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呈螺旋式延伸,使得处于高温烘干区内的待烘昆虫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接触以快速干燥、脱水及膨化,而后昆虫在翻转至中低温烘干时,昆虫在低温环境下与中低温气体充分混合接触降温而避免焦化。从而通过该昆虫干燥装置可规模化产出品质优良的昆虫,以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筒组件100、内筒110、风孔111、弧形挡板112、抄板113、烘干腔120、进料端121、出料端122、高温烘干区123、中低温烘干区124、外筒130、送风腔140、第一送风腔141、第二送风腔142、环形隔板150、通气组件200、第一送风管210、第二送风管220、引风管230、进料组件 300、进料筒310、料斗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昆虫干燥装置,请参阅图1所示,该昆虫干燥装置通过气体与待烘昆虫直接接触的方式,使得处于高温区的昆虫快速的干燥、脱水及膨化,随后待烘昆虫随装置转动至中低温热源气体的环境下,进行降温防焦化处理,进而使得该昆虫干燥装置可规模化产出品质优良的昆虫,以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其具体方案如下。
该昆虫干燥装置包括转筒组件100和通气组件200,其中转筒组件100 包括转筒组件100,包括可转动的内筒110,内筒110内部形成有用于烘干待烘昆虫的烘干腔120,烘干腔120包括进料端121和出料端122,进料端 121对应形成有高温烘干区123,出料端122对应形成中低温烘干区124,烘干腔120由进料端121向出料端122倾斜向下设置。
转筒组件100还包括弧形挡板112及抄板113,弧形挡板112和抄板 113均设于内筒110的内壁上,弧形挡板112呈环形且设有多个,弧形挡板 112与内筒110同轴且间隔设置以扬抛待烘昆虫,使得所待烘昆虫在抛起的过程与气体之间换热停留的时间更久,受热效率更高,抄板113沿高温烘干区123向中低温烘干区124方向呈螺旋式延伸以搅拌待烘昆虫,使得昆虫受热更均匀。
通气组件200包括第一送风管210、第二送风管220及引风管230,第一送风管210与高温烘干区123相连通以对高温烘干区123输送高温气体,第二送风管220与中低温烘干区124相连通以对中低温烘干区124输送中低温气体,引风管230与烘干腔120相连通且延伸至高温烘干区123以引出烘干腔120内气体。
考虑到热源气体通过电加热成本过高,一般采用燃煤、天然气、沼气或其他可燃气体作为燃料,但此类部分燃料,特别是燃煤一般燃烧所生成的热源气体含有焦油等杂质,使得含有焦油等杂的气体与待烘昆虫直接接触过程,严重影响昆虫的品质,再者,由于焦油等杂质易于附着内筒110 内,使得内筒110的内壁难以清洁,随着时间的推移,内筒110内壁与待烘昆虫接触过程便也会严重影响昆虫的品质。由此,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送风管210和第二送风管220上均设有气体过滤器,通过气体过滤器以对第一送风管210和第二送风管220内的所输送的气体净化,降低所输送的气体中的杂质含量,从而有效提高昆虫产品的品相和品质。
根据一些实施例,待烘昆虫可以是只由第一加热腔的热传导加热膨化,为了加快待烘昆虫的加热速度,本实施例中,进料组件300包括进料筒310 和料斗320,料斗320的底部设有呈腰型孔状的漏孔,腰型孔状的漏孔使得待烘昆虫在下落时更为分散,进料筒31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漏孔和进料端 121相连通,第一送风管210接入进料筒310内且位于料斗320下方以鼓吹下落的待烘昆虫,使得昆虫在进料时,通过第一送风管210对待烘昆虫直接预热,以加快待烘昆虫的膨化速度。
上述方案中,该昆虫干燥装置在对昆虫进行干燥时,高温气体经第一送风管210输送至烘干腔120的高温烘干区123内,中低温气体通过第二送风管220输送至烘干腔120的中低温烘干区124,且由于烘干腔120沿进料端121向出料端122方向倾斜向下以及抄板113沿进料端121向出料端 122方向呈螺旋式延伸,使得处于高温烘干区123内的待烘昆虫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接触以快速干燥、脱水及膨化,而后昆虫在翻转至中低温烘干时,昆虫在低温环境下与中低温气体充分混合接触降温而避免焦化。从而通过该昆虫干燥装置可规模化产出品质优良的昆虫,以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昆虫干燥装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图3所示,转筒组件 100还包括外筒130及环形隔板150,内筒110的周壁上设有多个风孔111,外筒130套设于内筒110的外周,内筒110和外筒130之间形成有通过风孔111以对烘干腔120送风的送风腔140,环形隔板150安装于送风腔140 内,以将送风腔140分隔为第一送风腔141和第二送风腔142,第一送风腔 141位于高温烘干区123的一侧,第二送风腔142位于中低温烘干区124的一侧。第一送风管210与第一送风腔141相连通,以对第一送风腔输送高温气体。第二送风管220与第二送风腔142相连通,以对第二送风腔输送中低温气体。
其中,环形隔板150可以是固定安装于导热腔内,也可以是滑动安装于导热腔内,通过环形隔板150以将送风腔140分隔为容积可相对调节的第一送风腔141和第二送风腔142。优选的,环形隔板150在送风腔140内密封式滑动连接,且送风腔140内还可以设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可具体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以推动环形隔板150于送风腔140内滑动,进而调节第一送风腔141和第二送风腔142的容积,以调节待烘昆虫在不同温度区域的受热时间,使得可产出品质更优的昆虫。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风孔111的孔径小于待烘昆虫的体型,或每个风孔111上均设有过滤网(未在图中示出),以避免昆虫落入送风腔140,造成送风腔140内积累过多杂质,影响后续的烘干效果。但考虑到,昆虫在烘干和翻转过程会有部分残体落入送风腔140内,由此,本实施例中,第一送风腔141靠近环形隔板150处设有第一出料开口,第一出料开口处设有第一封盖以盖合第一出料开口。第二送风腔142靠近出料端122处设有第二出料开口,第二出料开口处设有第一封盖以盖合第二出料开口。从而通过分别打开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以使得第一送风腔141和第二送风腔 142内的昆虫残体在转动过程落出。
为了使得该昆虫干燥装置更为节能,该昆虫干燥装置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引风管230和第二送风管220相连通。从而将烘干腔120的高温烘干区123内已被昆虫吸收部分热量的气体依次经由引风管230、连接管、第二送风管220输送至中低温烘干区124内再次利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筒110的周壁上设有多个风孔111,且内筒110 的外周套设有外筒130,使得且将内筒110和外筒130之间形成的送风腔 140通过环形隔板150分隔为第一送风腔141和第二送风腔142,分别对应的向第一送风腔141通入高温气体,向第二送风腔142通入中低温温气体,使得第一送风腔141向高温烘干区123的四周均匀输送高温气体,第二送风腔142向中低温烘干区124的四周均匀输送中低温气体,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接触以快速干燥、脱水及膨化,而后昆虫在翻转至中低温烘干时,昆虫在低温环境下与中低温气体充分混合接触降温而避免焦化,从而通过该昆虫干燥装置可规模化产出品质优良的昆虫,以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Claims (10)

1.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筒组件,包括可转动的内筒,所述内筒内部形成有用于烘干待烘昆虫的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包括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对应形成有高温烘干区,所述出料端对应形成中低温烘干区,所述烘干腔由所述进料端向所述出料端倾斜向下设置;
通气组件,包括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及引风管,所述第一送风管与所述高温烘干区相连通以对所述高温烘干区输送高温气体,所述第二送风管与所述中低温烘干区相连通以对所述中低温烘干区输送中低温气体,所述引风管与所述烘干腔相连通且延伸至所述高温烘干区以引出所述烘干腔内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筒组件还包括弧形挡板及抄板,所述弧形挡板和所述抄板均设于所述内筒的内壁上,所述弧形挡板呈环形且设有多个,所述弧形挡板与所述内筒同轴且间隔设置以扬抛待烘昆虫,所述抄板沿所述高温烘干区向所述中低温烘干区方向呈螺旋式延伸以搅拌待烘昆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上均设有气体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进料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筒和料斗,所述料斗的底部设有呈腰型孔状的漏孔,所述进料筒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漏孔和所述进料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送风管接入所述进料筒内且位于所述料斗下方以鼓吹下落的待烘昆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筒组件还包括外筒及环形隔板,所述内筒的周壁上设有多个风孔,所述外筒套设于所述内筒的外周,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通过所述风孔以对所述烘干腔送风的送风腔,所述环形隔板安装于所述送风腔内,以将所述送风腔分隔为第一送风腔和第二送风腔,所述第一送风腔位于所述高温烘干区的一侧,所述第二送风腔位于所述中低温烘干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管与所述第一送风腔相连通,以对所述第一送风腔输送高温气体;
所述第二送风管与所述第二送风腔相连通,以对所述第二送风腔输送中低温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孔的孔径小于待烘昆虫的体型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腔靠近所述环形隔板处设有第一出料开口,所述第一出料开口处设有第一封盖以盖合所述第一出料开口;
所述第二送风腔靠近所述出料端处设有第二出料开口,所述第二出料开口处设有第一封盖以盖合所述第二出料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隔板滑动安装于所述送风腔内,以将所述送风腔分隔为容积可相对调节的所述第一送风腔和所述第二送风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昆虫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管,所述第二送风管经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引风管相连通。
CN202123453492.4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Active CN216898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3492.4U CN21689816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3492.4U CN21689816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98161U true CN216898161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11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3492.4U Active CN21689816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98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1577B (zh) 一种微波物料干燥装置以及微波物料干燥方法
US8834682B2 (en) Coal material decomposition apparatus with combined screw-type bins
CN104677054A (zh) 倒置微波低温流化床干燥设备
CN216898162U (zh) 一种回转窑式昆虫干燥机
CN109780845A (zh) 一种环保型饲料颗粒烘干设备
CN201715825U (zh) 一种炭黑制备工艺的干燥机
CN106766689B (zh) 一种微波物料干燥装置
CN107367147A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颗粒原材料烘干机
CN104861993B (zh) 塔式生物质连续碳化炉
CN202322730U (zh) 一种自加热秸秆炭化炉
CN202425574U (zh) 一种咖啡豆用烘焙机
CN216898161U (zh) 一种昆虫干燥装置
CN107976010A (zh) 两级进料干燥装置、生物质气化炉及两级进料干燥方法
CN107356069A (zh) 一种可回收热量的食品烘干机
CN108456540A (zh) 一种生物质多单元连续热裂解集成系统
CN208250233U (zh) 一种生物质多单元连续热裂解集成系统
CN210165713U (zh) 一种物料烘干设备
CN112299392B (zh) 一种废弃有机物微波催化碳化炉
CN214141594U (zh) 一种废弃有机物微波催化碳化炉
CN217636594U (zh) 一种间接式的昆虫干燥装置
CN206430130U (zh) 一种低能耗环保型垃圾处理设备
CN207147112U (zh) 一种生物质原料干燥处理设备
CN206624785U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石灰窑炉
CN205332714U (zh) 一种利用装置尾气烘干原料装置
CN216898160U (zh) 一种间接式回转窑昆虫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1

Address after: Next to Dongwang Primary School, Donggang Village, Dushan Town, Echeng District, E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436000

Patentee after: Ezhou Prooubohui Venture Capital Partnership (L.P.)

Address before: 430000 South of Gaoxin Second Road, East Lake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east of Optics Valley Seventh Road, Wuhan Optics Valley International Biomedical Park Enterprise Acceleration Incubator Phase 1.1, No. 1, Floor 5

Patentee before: PROO Biotechnology (Wuha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6

Address after: 436000 Donggang Primary School, Donggang Village, Dushan Town, Echeng District, E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roo Biotechnology (Hubei) Co.,Ltd.

Address before: Next to Dongwang Primary School, Donggang Village, Dushan Town, Echeng District, E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436000

Patentee before: Ezhou Prooubohui Venture Capital Partnership (L.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